回覆列表
  • 1 # 一夢南柯X

    這個問題常常是攻擊中醫者的口實,學習中醫者的疑惑。

    不要說反對中醫者和中醫初學者,對這個問題不能理解,就是清代的著名醫家、《醫林改錯》的作者,臨床上仍然在廣泛使用的血府逐瘀湯等著名方劑的創立者王清任對這個問題也是含含糊糊,不明不白。可見這個問題的複雜性。

    曾經也看過一些維護中醫經典理論的人對此所作的解釋,但都有一些隔靴搔癢的感覺。

    和這個問題相類似的還有到底是脾主吸收還是小腸主吸收?等等。其實,這些問題的實質就是如何理解中醫的五臟學說。

    人的機體是一個平衡系統。一個平衡系統最基本的要素有且只有5個。這個道理在前面的博文中解釋五行學說的時候已經談到過。所以,五行學說是五行,不是四行,也不是六行或七行。

    因此,人體內部的所有功能按照其在維持機體平衡中的所起的作用特點可以劃分為五大類。所以中醫的五臟學說是五臟,既不是四髒,也不是六髒或七髒。

    這裡的髒已經不再是解剖學上的哪個具體的器官了,而是一個功能集合體,代表著一群相類似的功能。只要在維護機體平衡中所起的作用相類似,無論是否屬於同一個器官的功能都被歸類到同一髒;即使是同一器官所具備的功能,如果它們在維護機體平衡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也要分屬不同的髒。

    比如中醫的脾臟,並不是單指胃後面的那個褐色的長條形器官,而是包括胃、小腸、大腸、消化腺、肝臟、心臟等器官中所有和消化吸收利用營養有關的功能的集合。

    中醫的心臟在五行中屬火,凡屬於向外的、亢奮的、溫熱的、明亮的這些功能都歸類到心臟中。因此,心主神明。也就是說,中醫的五臟學說把腦器官中有關思維、認知的這些功能歸類到了心臟。

    這個道理現在是講明白了。在具體器官上,腦器官有主神明的功能,但是中醫把腦器官的這部分功能劃歸到五臟中的心臟了。

    看到這裡,有的人會說,你這不是玩文字遊戲嗎?既然你也承認是腦這個器官有主神明的功能,為什麼還要說心主神明,僅僅為了維護中醫經典的尊嚴嗎?還是對臨床有什麼實際的指導意義?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就在我以前的一篇論文《淺論中醫理論的形成、復興與發展》中闡述引進五行學說對中醫理論體系形成的意義裡面。

    這裡我只是簡單地提醒大家兩點:一,腦有主神明的功能,但並不能說腦的全部功能就是主神明;二,神明的功能很大部分屬於腦器官,但並不是全部就屬於腦器官。

    認識到這兩點,對臨床有什麼指導意義呢 ?

    1、 不會一看到神志方面的疾病就把病位完全侷限在腦。很多躁狂症,西醫始終在腦器官的功能上轉來轉去,找不到真實的病因,也沒找到好的治療方法,中醫用承氣湯一通大便,病就好了。說明了什麼?說明病位不在腦器官。單《傷寒論》中提示的神志方面的疾病病位不在腦部的就有下焦蓄血、熱入血室等等。只要能影響到五行中“火”這一行,就都有可能導致神志方面的疾病。

    2、 不會一看到腦部疾病就考慮哪些藥物能透過血腦屏障,不能透過血腦屏障的藥物就不可能對腦部疾病有效等等。腦的大部分功能屬於中醫的心臟,中藥中歸於心經的藥物都可以作用到腦。腦為髓之海,腦實質需要腎精的滋養,腎屬水,在人體的下部,靠心火的引導才能上達腦部。所以,腦萎縮、腦腫瘤等疾病,應該從中醫的心腎兩髒找病因。

    很多人對五臟學說的這種歸納方法不適應,有的是不理解,認為這是因為古代科技不發達導致的錯誤認識,所以,當西醫的解剖學發展起來以後,就希望把這些功能還原到各個器官中去,這中間就包括前文提到的著名中醫王清任。但是這些做法不僅沒有使中醫科學化,而且使中醫在解決具體臨床問題上失去了很多優勢。

    中醫學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從認識疾病的理論、治法到方劑、選藥各個步驟都是一脈相承的系統理論,如果把其中的某一個環節改了,其他的環節就無法對應起來。

    比如,把中醫的五臟學說按照現代解剖學和生理學進行改造,那麼按照這樣的理論認識疾病,就無法和中醫學的經典的方劑、中藥理論相銜接;把中藥按照現代藥理學進行改造,也無法和經典的中醫理論相銜接。

    建國以後幾十年的事實已經證明,像不按照經典中醫的六經辨證或者衛氣營血辨證的方法治療,而是選擇那些現代藥理實驗證明具有抗病毒藥理作用的中藥來治療感冒這樣類似的做法在臨床上療效非常有限。所謂中醫要現代化而不能西醫化就是針對這類大大削弱中醫療效的做法提出的。

  • 2 # 圓明抱拙

    心腦一體,這依於西方科學分科學的研究方法不太好理解,為什麼?因為因為西方的研究方法,它是需要製造儀器的,儀器研究的方法,它不能把一法融於一切法,一切法融於一法,所以它是靜止的死的研究,與大腦的實際狀況相差太遠;而中華對於大腦的認知,他是基於智慧的高階認知法,運用心的妙明覺性來現量如實了知,所以能體究大腦而歸源,能於一法中全息觀察一切法而為整體的活的運化,這才合乎大腦的實相。心腦一體,這有兩個層次,在西方的科學看來更加不可思議。這兩個層次是什麼呢?第一層次是心臟與大腦是一體的,第二層次是無形真空本心與心腦一體。對於本心真空西方的科學幾乎無所聞聽,了知這個真空泵心才能運化獲得真空能量,把握這種真空能量才能開啟運化大腦的無盡潛能,西方的科學無法瞭解這一點,所以,他它無法開啟大門的真正奧妙。第一層次的心臟之心與大腦一體,這裡面的奧妙西人的科學亦無法真正瞭解。中醫中人之五臟之心,王髒為一體而此心主神明,與大腦一體,由此保證全身心與大腦能整體運化,提供正常的運化常態,這明顯的與科學抓住大腦一點來研究不同,這樣,他們發現他們的問題,首先一個最基本的他們會去利用身心之外的東西來觀察、治療,第二個基本的是,他們會以為,大腦出了問題在於大腦,他們無法從全身心去了解大腦的問題,所以他們不能見到全體,第三個基本的是,中醫他能夠運用自身的靈知系統,轉草藥、天地宇宙能量來調節運化大腦。從中可以看出,西方科學與中華的智慧,對於大腦的運用有著本質的差別,這裡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的科學對大腦的研究,它只能不斷地把對大腦的研究外化為外在的機器人,這種外化的結果,它會給人類帶來末日危機,這無關乎人本身大腦的進化,所以西方的科學早就認定人己無法進化。我們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一直在引用老祖宗的智慧,所以中華的文明恆久光明,佀我們已經無法了知中華古老的智慧所在,只能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今天我們藉著西方科學的視野,以此為參照物,這讓我們,回來重新認識中華的智慧所在:原來中國的智慧如此完美呀!

  • 3 # 現實的完美

    當然是心主神明!但此心非血肉的心器官!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思想叫心!如比燈和光的關係l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為什麼火柴以摩擦就起火?火從那裡來?如果從火柴頭來就無需擦!如果從沙紙來無需火柴!佛告訴我們!因緣而聚!虛空中來!這也就是我們的家!一切眾生的家!命運共同體!叫平等!

  • 4 # 重慶小龍女不忘初心

    人很神秘,既不是心臟主神明,也不是大腦主神明,而是靈魂主神明或者說靈魂就是神,道家講在身體內修神我卻不認同,身體穴位,內臟並不能修出神明,他們所說的修神不過是對神的應用,真正的神只有一個就是自己的靈魂,理論上講沒個人都是自己的神宇宙的神,神唯一的區別就是對道的理解深度不同,方向不同,但有句小說的話說的好“三千大道條條可以證道混源”,這裡的三千大道可以理解為每個人的觀點處事方法及正做的事簡稱“魂格”,證道可以理解人生的深度,混元可以理解自然規律,總體來講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

  • 5 # 歐陽式新中醫

    小孩都知道說動腦筋,只有正常人是用腦想事,就連做夢也一樣。有精神病的人,心臟不一定有有病。心主血脈是沒錯。心主神明,只是建立在心主血脈的基礎上。如果心氣虛,心血虛,心脈淤阻等,就會對腦供血不足。或有痰飲或其它邪毒在心臟,輸送到腦,就會引起腦的病變。腦是人體的指揮中心,腦有病就是行屍走肉。心臟有病,不一定行屍走肉。

  • 6 # 西部林飛

    心腦共主。

    神明。古指:精氣神,精準。

    心為後天,腦為先天。

    神明為天地人、先、後天合一也。

    神明<意識>從起源、支援、管理調控分析:

    支援於心、肝、腦為主。

    調整管控於心腦,營養充盛於肺、脾…並受天地人先、後天“和一“之運化。

    心腦之神區別:

    區別:先天神(精、腦、元),屬較穩定態為主之神;歸長期建立形成習慣、屬性,偏較固定性、態,行為、思維意識精神;也是本質屬性之神;具有相當於貯藏、肅立、長久、固攝…之特性。

    後天神(氣、心、谷),屬較非穩定態為主之神;歸於形神變化,情志變化,學習進化,思維變化,精神變化…具有重在於變化運動特徵。也是歸功能作用性之神。具有相當於釋放,激發,推動,溝通傳導…之變化特色。

  • 7 # 九度十二分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因為它涉及了生物學、腦科學領域極其有趣的發現,也是現在研究的前沿。

    三個大腦假說

    三腦理論(triune brain),是美國醫生和神經科學家保羅·麥克萊恩(Paul MacLean)提出的大腦構造模型理論。麥克萊恩最初在20世紀60年代建立了了他的模型,並在其1990年出版的《進化中的三位一體大腦》一書中詳細地提出了它。麥克萊恩認為,人類大腦是不同階段進化過程產物,依次連線,複雜組成的。

    具體而言,人腦有三個部分:

    爬行動物腦(Reptilian brain)——腦幹和小腦;古哺乳動物腦(paleomammalian brain)——邊緣系統;新哺乳動物腦(neomammalian brain)——新腦皮層。

    三個部分有機結合,透過大量纖維叢緊密聯絡,共同控制人的行為動作。

    ▲上圖中,D為爬行動物腦,C為古哺乳動物腦,A為新哺乳動物腦

    爬行動物腦是人腦的最下一層腦,主要負責人體基礎代謝機能,如呼吸、心跳、睡眠、喚醒等,人無法主動控制,一般也感覺不到。

    古哺乳動物腦由海馬體、杏仁核等邊緣系統構成。主要在新腦皮層與腦幹小腦間進行交換,同時負責產生情緒以及記憶加工,比如海馬體負責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新哺乳動物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就是我們所謂的左右腦。左腦控制著身體右側,右腦控制左側。更進一步的,右腦負責人的空間感知、抽象思維、樂感與藝術;而左腦則負責理性思維、邏輯推導與語言。更重要的是,大腦額葉前端,它負責人類高階認知功能,統合全部人腦功能。它是大腦的“總司令”。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三腦理論的一些瑕疵被人發現,大腦並不能簡單解釋成為三種不同生物不同進化階段的疊加。然而,三腦理論可以說是神經科學領域中一個極為生動的模型,近似的解釋了大腦的工作原理。

    腦主神明的真相

    瞭解了三腦理論的基礎之後,就便於我們進一步認知人類大腦的核心功能了。

    南加州大學安東尼奧·達瑪西奧教授是神經科學與心理學教授、腦和創造力研究中心主任,同時擔任愛荷華大學兼職教授。他是當今世界公認的神經科學研究領域的領袖,他透過觀察腦幹功能受損的植物人,發現了以下現象。

    這部分是人的腦幹,當腦幹的紅色部分因為中風而損壞時,人體會陷入植物人狀態。這是因為這部分控制著生命基礎調節裝置,這部分損壞時,人是無法感知到自我意識的。

    而當腦幹綠色部分損壞,人會完全癱瘓,然而擁有完整意識。也就是說,人被完全囚禁在自己的身體內。

    這幅圖片標識了大腦各個功能區間的緊密聯絡,腦幹與全腦互相連線,緊密聯絡,為自我提供意識基礎。

    大腦,尤其是腦幹,是人類自我意識的中樞。而古哺乳動物腦和新哺乳動物腦,則在人類意識基礎上,不斷反饋形成三個層面的自我——原始層、核心層和自傳層。

    其中自傳層是新哺乳動物腦不斷觀察世界,接受外界刺激,形成的自我意識對映,而這種對映的根源,就是爬行動物腦中腦幹的自我意識基礎。

    心臟有什麼

    相比較大腦存在複雜的結構與組織,人類對心臟的研究相對透徹一些。心臟不存在上述結構上能夠產生自我意識的組織基礎,顯然也不是自我意識的來源。“心主神明”的真相,想必你已經明白了。

    更詳細的內容,可以找TED影片:

    安東尼奧·達馬西歐:瞭解意識的一次探索

    腦科學的研究,不斷啟發我們對自我的審視,不斷的發現,也同樣有助於今天人工智慧科學的進展。科學,唯有科學,是我們瞭解自我的金鑰匙。

  • 8 # 隱士申子源

    心主神明是對的,大腦其實是指揮部,

    整上意識的載體是心,

    具體而言,心主神明,心藏神,脾藏意,腎藏志,肝藏魂,肺藏魄。

    是五臟關於平行世界生命體的承載關係。

    平行世界是物理學的概念,借用輔助理解。

    意就是意識,大部分時間藏在脾,脾虛的人,對事情的反應應激是不正常的,要麼滯後,要麼反應一會就開始木納呆滯了,

    腎虛的人,意志力不強,好色,心軟,意志力是脾腎功能,脾腎藏神的綜合體現。

    志力足,腎氣充盈,狀態積極,正能量滿滿,不好淫。

    而所有平行世界生命體的總指揮官,神明,住在王宮裡,就是心繫統。

  • 9 # 異域邊緣

    這是中醫與西醫的概念,中醫認為心主血脈,主神志,以這個概念來說當然是心主神明。西醫認為大腦是人體思考的器官與心臟沒有關係,以此來說腦主神明也未嘗不可。這裡要強調的是中醫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西醫也有自己的一套體系,它們兩者之間不能互相解釋與包容。如果非要強行互相解釋那也只能是雞同鴨講,結果一定會錯誤百出。

    在這裡簡單概述一下中西醫的區別,中醫強調整體觀念,人體的某個器官出現問題必將影響到身體的其它器官,它們之間的作用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有了脾胃不和,心腎不交,肝膽失調等現象,也才有了我們看似神奇的腳痛可以醫頭,頭痛可以醫腳的事例。不過現在好中醫大夫太少了,一知半解冒充大神的多大家要小心。中醫的心肝脾肺腎這些臟器與西醫完全不同,他們是以功能劃分而不是西醫上的解剖劃分。也才有心主神志主血脈的說法,不以這樣的觀念去理解中醫而套用西醫的概念只能使大家精神分裂。中醫強調臟器是活的,西醫認為它是死的它就是一個物件,只認識它的單一功能而不關注他在人體內的整體功能。

    在強調一遍中醫是一套體系,西醫也是一套體系互不隸屬,莫要拉郎配強行把它們整合在一起。強扭的瓜不甜,遲早會出問題。

  • 10 # o十一二o

    關於這個問題,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給您一點看法。

    在現代科學來看,大腦是主宰人類所有行為的物質基礎,包括心理活動和生理活動。而心臟是完全不具備這些功能,沒有物質基礎,所以,具有基本的科學素養卻沒有一定國學基礎的人會很容易就得出一個結論:腦主神明。

    但問題很快就來了,在科學的系統中,人體是沒有“神”這個概念的,那麼,也就從根本上推翻了您的這個問題,“神明”這個概念在科學體系中無法得到印證,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是一個科學的問題,所以,其他回答您問題的答主們,凡是用科學理論來闡述的,基本可以忽視了。

    既然題主的問題不是一個科學可以解答的問題,那麼,我們來看看國學是如何闡述這個問題的。

    心主神明出自《黃帝內經 素問》,是古代中醫學的最著名最基礎的論著之一,也是現存最早的中醫著作,中醫學的四大經典之一。

    在中醫理論中,心在五臟六腑之中處於最主要的地位,像君王一樣統帥著臟腑,並且主張“心藏神”,也就是說人的全部神,都在心裡面。這裡的“神”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指一個人的思維、情趣、精神、意識等主宰人類一切活動的中心屬性。因此說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推斷出“任物者為心”的結論。

    因此,國學中認為“心主神明”是正確的。但一切都在發展,如果科學借用了中醫國學中“神明”的這個概念,也用它來指代人的行為和思維,那麼,“心主神明”顯然是不恰當的,正確的應該是“腦主神明”。

  • 11 # 雲南辛昆

    樓主問的這個問題真是心明眼亮,那麼我想問一下,是不是應該表述為腦明眼亮呢還是就應該表述為心明眼亮適合!我覺得這樣您就會明白中醫說的心是什麼東東了!

  • 12 # 孫大聖是也

    中醫從陽的方面治療人體的病,西醫從陰的方面入手治療人的病,不是一個體系。將太極圖按上陽下陰排列,從太極圖上我們也能看的出,從陽的一方面看到的太極和從陰的方面看到的太極在橫像上是對應的,故此中醫所稱的心可以看做陽面的陰太極。西醫所說的腦可以看做陰面的陽太極。

    沒必要拘泥於具體的代號,應該從功能上完成陰陽兩個不同體系的代號對應,建立一個對應的字典表,就不會產生錯亂了。

  • 13 # 手機使用者73110516598

    心和腦都主神明!先講心,心是身主,身是心用,自心向善,令身安樂,自心向惡,令身受苦,心可善可惡,那麼如何降伏其心,如是降伏其心,如是,如來,即是人的大腦,大腦是在媽媽肚子裡最早成型的一點,也就是人的性,性是清風送性,風即是無,無即是天,就是老天給你的性,父母給的身,所以說大腦和風一樣沒有固定型的,在腦殼裡就隨著圓形,腦殼破了,流到地上就隨著地形,人死了,大腦就乾枯了,所以說性在人在,性去人亡,再講神明,在這個宇宙,六合空間,人,動物,植物的元,神,都在這裡,也就是萬類一元,道教說上清下濁,佛教說你想上多少重天,也就是說元神的修煉,元神清者配天道,中庸者配人道,重新修煉,濁者配畜生,鬼道等,重濁者配植物,土生土了,那麼答案就出來了:有修行的人是心返回大腦,倆者都主神明,沒有修行的人是心和腦忽明忽暗,都達不到神明的境界,迷信而已

  • 14 # 科技文化鄭軍

    這個題目可能有兩重意思,第一,人體的哪個部位產生心理活動,第二,人體哪個部位主導心理活動。

    對於第一個問題,當今心理學持“具身認知”的觀點,就是心理活動由整個身體形成,而不是哪個具體器官。比如你在精神上感覺到緊張,和你全身很多肌肉在緊張有關,泡在游泳池裡就能緩解緊張。大量類似於“痛苦”、“舒適”的心理活動,都與全身有關。所以無論心還是腦,都不是形成心理活動的唯一器官。

    在同一個情境裡,內心活動複雜多樣,但行為卻是單一的。你或者對一個人表示友好,或者對他表示憤怒,不可能同時表達兩種情緒。在商店裡,你經常需要在兩種商品中選一種。在職場上,對多個職位選一種。那麼,這個在你內心裡多個動機,多種情緒,多類慾望中進行選擇的“指揮部”在哪裡?

    現在生理心理學家認為它是“眶額皮層”,就是覆蓋於眼眶後面的大腦皮層部位。大腦皮層不是一整塊來起作用,不同部位有不同機能,眶額皮層這部分就控制著幾乎其它所有心理活動,只有植物神經的活動除外。

    從進化史上看,這一部分皮層是最晚出現的,所以它控制著神經系統裡較早出現的各個部位。對於反社會人格患者死後進行的解剖表明,他們的眶額皮層比正常人減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也就是說,他們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與這部分皮層不夠多有關。只不過現在還不能證明這種缺失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相反,對於強迫症患者,癲癇病患者來說,這部分皮質活動過於緊張。所以上世紀出現過針對這些精神疾病的腦白質切除術,其中一類就是直接毀損眶額皮層。醫生將病人麻醉後,用榔頭把特製的錐子從眼球上部鑿入腦內,破壞後面的神經。這種手術想想就很可怕,在電影《美少女特攻隊》裡,你還可以看到這種手術的過程。

    但是在那個年代,各種腦部的監測儀器遠沒有現在精確,這種手術因為過程粗糙,副作用多而被禁止。《飛越瘋人院》主人公就被施以這種手術,一反以前的積極活躍,形似痴呆。

    總之,各種醫學、生理學證據表明,眶額皮層是整個心理活動最終的“司令官”。

  • 15 # 使用者12345670wys888

    四種論點:

    1-腦主神明說:認為古代科技水平受限,主神明器官在心不在腦。如李時珍“腦為元神之府”。王清任認為“靈機記性不在心在腦”。最有力論據:主思維意識器官是腦不是心(現代西方醫學)

    2-心主神明說:中醫傳統理論觀點。認為不指單純解剖學當中的某個實質器官,其中一個臟腑功能往往概括瞭解剖學中幾個臟腑的部分功能(大腦的功能歸屬於心)

    3-共主神明論:相互聯絡。某人認為“思”的上半截是囟,下半截是心,思想既和心有關,又和腦相關。

    4-識神(腦)--支配(反饋)--元神(心)--支配--髒神(肝魂怒,心神喜,脾意思,肺魄悲,腎志恐,其它)。識神(腦)對全身的主宰支配作用並不是直接的,在理論上說,它必須透過元神(心)間接地發輝其主宰作,這種認識確立了元神的根本作用。舉例:某科技者,平時學術水平非凡,為人謙和有禮,品德優良。因病移植肝後,性情大變:狂妄自大,毫無底線可言(脾性暴燥,混跡舞廳等),似乎完全變了個人。先認為是藥物作用(移植後藥物維持),後認為不很對,覺得主要是受肝移植者的影響(供肝者為殺人犯,劣跡斑),透過此例,亦可說明,元神(心)支配肝臟(或肝{魂怒}反饋心)支配識神(腦){或識神腦反饋於心}

    附:1-五臟(髒神)皆可影響神明。

    2-元神藏於心(髒神、識神受心神支配)。

    3-識神生於腦:a、元神(心)支配識神(腦)。

    b、識神(腦)反饋元神(心)。

  • 16 # 田豐2

    老朽不是和你爭辨的實驗室到實際運用不一定完全實用,由其人類生命學,吾請問小鼠接近人類還是狗的內贓接近人類?

  • 17 # 咸寧黃志華

    內經曰:心主血脈,神明出焉!中醫的“心”代表人的所有認知功能,感受功能,運動功能,意識功能。驚心動魄,心驚肉跳,心煩意亂,心有靈犀,都與中醫的“心”有關,前提是血脈通暢,神明才能靈通無阻!其實中醫的“心”既包括現代醫學心血管病,也包括神經意識系統。

  • 18 # 馬友明79

    用實驗的方法可以驗證:到底是心主神明,還是腦主神明。

    實驗一:切除心臟

    所有高階動物心臟被切除之後,生命所有特徵隨之消失,次實驗可以重複驗證,沒有第二種結果。

    實驗二: 切除大腦

    所有的高階動物大腦被切除之後,心肺功能可以繼續維持,此實驗可重複性。臨床多見於腦死亡的病人,為植物人。

    上述結果表明:心主神明更具有科學性。

    臨床常見精神異常的患者,針刺心經的有關穴位,例如:神門,通裡,以及心臟附近的穴位,例如:神封,靈墟,神藏等具有明顯的療效。古人提出心主神明,自然有他的道理,是長期臨床實踐的產物。

  • 19 # 天山17040

    大腸阻塞,若外感風寒,人即高熱神昏譫語,盛則角張反張。你說誰主神明?中醫之所以說心主神明是中心的意境,已超出了所謂心臟的範圍。

  • 20 # 醫道仁者

    當你出現心肌缺血時,你才會明白心主神明是什麼意思!心血不足會導致神失所養,記憶力、反應速度都會遲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中年人最容易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