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首先我並沒有否認三國演義的過人之處,但是相比真正的三國正史,《三國演義》還是有較大的出入,感覺多多少少《三國演義》有扭曲大家對正史的部分理解。這個該怎麼辦呢?
18
回覆列表
  • 1 # 鬼說歷史

    三國演義本身就是“七分實,三分虛”,其中很多情節都是直接取材於《三國志》。而很多著名橋段也都是明確的歷史依據。相比較之前的民間評話,《三國演義》其實是很大程度上還原了歷史。

    因此單論小說《三國演義》並沒有對正史有太大的扭曲,而真正扭曲民間歷史理解的是脫胎於《三國演義》的各種藝術作品,如京劇、評書等等

  • 2 # 別逼我有話說

    簡單來說吧,這個問題就如問抗日神劇會不會扭曲人們對抗戰的認識,穿越劇會不會扭曲人們對滿清皇族的認識,科幻劇會不會扭曲人們對現實的認識一樣…

    首先,演義演義,本身就是對歷史的再雕琢,是在正史雜記平話戲曲的基礎上寫成的,它是歷史小說,不是正史!但其將東漢末年枯燥的集團爭鬥連年戰爭描寫的趣味盎然,也增強了人們對於那一段歷史的興趣,才得以廣為流傳,再加上現代影視劇對於三國題材的過度消費,或多或少會造成人們對於那一段歷史及歷史人物的主觀認識!

    其次,真正的史書是很枯燥乏味的,至少就讀的下去這點符合大眾口味的標準來看,三國志漢晉春秋等真正意義上的三國史書是對人們吸引不大的…專業都是來源於興趣,很多研究歷史的專業人員也都是從小聽著三國故事長大的,而正是有了三國演義對於那段歷史的完美刻畫,才使得那一段歷史更加吸引專業人才去研究和發掘,讓真實的歷史得意儲存流傳…從這一點上看,三國演義對於人們瞭解歷史是有促進作用的!

    再者來說,史書本身就是由勝利者來撰寫的,或者說是統治階級的干涉才得以儲存下來的,史書不等於歷史,史書只是幫助人們瞭解歷史的工具,但真正謎團的發掘是一個很繁瑣的工作,多少也會借鑑於很多所謂的野史!三國演義中劉皇叔的形象正是人們對於統治階級嚮往,而忠臣諸葛關羽等也滿足統治階級對於臣子的期待,是很滿足當時的時代特點的…而史書也是在那個大時代背景下寫成的,難道就不會摻夾當時作者又或者統治階意願麼?

    中國歷史,浩若星河,真真假假都是專家去發掘考證的,而我們普通民眾,透過三國演義去了解一些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故事就足夠了,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就如三國演義開場詞: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3 # 滄齡

    劉備說的是中山靖王之子,但是人家後面那句是陸城亭侯劉貞之後,劉勝兒子多不假但是他兒子劉貞是入了宗正府檔案的,而且劉貞的後代不多,且有史可考。而曹魏殘暴那是有名的,從徐州到宛城,只要不服從自己的一律屠殺,別人的城池屠殺,自己的居然也屠殺。而且單純的屯田到後期居然老百姓的收入百分之八十歸於國家,這就很混蛋了,導致內部起義此起彼伏。而且曹魏實行的是連坐法,一人犯罪全家處斬。有個士兵被仇家殺死了藏起來,然後仇家誣告該士兵叛逃,導致該士兵全家被殺死,後來有人發現了屍體才知道是被人誣陷的

  • 4 # 天天想讀書

    首先不要糾結於《三國演義》是否扭曲大家對正史的理解,因為《三國演義》是歷史小說,而非史書。

    其次要明確一點,假如沒有《三國演義》的傳播,三國這段歷史就不會這麼普遍地被人廣知,成為最為家喻戶曉的一段歷史。

    小說的一大利器就是虛構,正所謂不虛構,無小說。人們提起《三國演義》裡文學和歷史的關係,往往用“七實三虛”來概括,但是誠如“二八定律”,一部作品的魅力,是由20%的內容決定的,而這20%,應該就是虛構的成分。

    《三國演義》對歷史的利用,主要有三種方式:

    第一是嫁接,就是把某人做的事情寫成他人做的事情。

    “草船借箭”這個精彩情節,在正史中是孫權在逃跑中的被動行為,當時孫權去曹營前面,被人發現,急忙逃跑,曹軍的箭射在船的一側,為了不翻船,孫權下令把船的另一側轉過來。但是在《三國演義》裡,草船借箭卻成了諸葛亮精心主導的妙計,而且加上了周瑜和諸葛亮鬥法的情節,精彩紛呈。

    第二是虛構,就是憑空想象歷史上本來沒有的故事。

    “空城計”是《三國演義》裡的著名橋段,但是歷史上街亭之戰發生的時候,司馬懿在宛城駐守,根本沒有出現在千里之外的諸葛亮北伐戰場。

    第三是補充,就是對歷史上發生的故事進行想象性地補充。

    “三顧茅廬”是歷史上真正發生過的事情,但是並未進行更多細節性描述。而且,“三”在文言文有多次的意思,並不一定是具體的三次。但是,《三國演義》用足足兩回的篇幅,洋洋灑灑,一波三折,懸念迭生,把歷史上簡單交待的一句話,補充成有血有肉的一個經典故事。

    不能要求范冰冰是居家婦女,天天上街買菜,頓頓下廚燒菜,因為對於大眾心目中的她來說,做藝人成功就足夠了;同樣,也不要說《三國演義》扭曲人們對歷史的理解,因為《三國演義》是文學作品,沒有百分百傳達歷史的功能。

  • 5 # 鷹嘯雲間飛

    三國演義是一部弘揚正義,尊劉(漢)貶曹(反)的作品。內容與正史我認為三分實七分虛,原因在於作者只是個文學家的思想。三分實體現了一,漢室正統。二,桃園結義。三,曹魏的焚書坑儒(死在曹操手中的文人很多,這些人該不該死是另一回事),所以當時恨曹的文人必不少。七分虛就是故事情節了,統一觀念,戰略思想,人物傳的核考,戰略地理的描述,都有顛倒黑白,不明不實之處。那麼作者筆下的人物核考應該是實中有虛,虛中有實。例如:孔明實在有籍可考的軍事家,政治家,發明家,文學家。虛在火燒赤壁有沒有那麼大的功勞,空城計有沒有這回事等等。但是作者的誇大反應了被誇大的人,也反應了作者的思想。正史也有不實之處,而我們現代人只能用正史參照小說,研究事件時間,戰略地理及人物核考依照孫子兵法對將帥的標準劃分等級,綜合推考真實的一面。

  • 6 # 老牛愛切糕

    三國演義只是小說跟陳壽的三國志裴松之的注沒有可比性,比如陳宮離開曹操的時間不一樣,三國志裡也沒有三英戰呂布,關羽溫酒斬華雄這些都是小說情節需要羅貫中給加上的,像小編一樣東拉西扯的弄些東西,讓你編的更精彩,清兵入關的時候人手一本三國演義,不是說他們喜歡三國演義,而是當時明朝印的三國演義帶插圖,他們容易弄明白裡面說的啥意思

  • 7 # 甄成83880053

    小說就是小說,史書就是民族歷史!史書中有疑問的地方可以論證指出!著書說明!如果不能論證也不能憑自己的主觀意識去判斷史書的真實性!小說故事情節再精彩,如果已經模糊了人們對歷史的認識,就不足取了!它存在的價值僅僅是文化作品而已!後人更須要的是我們的歷史!

  • 8 # 隆興廣

    何謂演義?演義是文藝作品,是套用的故事情節,三國演義是一部文藝作品,羅貫仲的得意之作,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有史料和記載的歷史文藝作品,但不代表歷史真實人物,三國志記載的是歷史。三國演義確實寫的不錯,但只是一部小說,小說當然有筆下人物,對人物是構想和部分歷史的理想化,是妙筆生花的作者的思維加工,明清小說家的朝流作品,想懂正史的人請去讀三國志好些,免得被三國演義誤導,三國演義中的孔明太被神化了,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有其事,但未必有其實,是經過作者加工的一部小說,不可全信,只能茶餘酒後的談料而己。希大尊重史實。

  • 9 # 滄海一滴

    小說《三國演義》不會扭曲大家對正史的理解。小說是文藝作品。是在真實歷史的基礎上經過藝術構思加工創造出來的文學作品了。《三國演義》是歷史小說。對它公認的評價是三七開,依據了七分史實,有三分虛構的成份。在欣賞閱讀小說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順帶了解一部分歷史的原貌。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但你如果硬要傻乎乎地全部照單全收、信以為真,那麼你就是大錯特錯了!就是你自己的認識問題了。你儘可能有選擇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但你不能去責怪《三國演義》的藝術渲染與極度誇張。如果要了解比較真實的,接近歷史原貌的三國曆史,你只能去閱讀、研究相關的歷史書籍。比如《三國志》,《資治通鑑》等等。歷史資料的記敘是枯燥乏味的,文學的描繪是鮮活生動的。如果沒有《三國演義》的廣泛傳播以及超強的影響力,三國那一段短暫的輝煌的歷史過程不會那麼火熱,不會有那麼吸引眼球,人們不會對其有那麼強烈的興趣,不會有那麼多的人去關注、學習、追尋和探索。由一部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來推波助瀾,掀動一段歷史熱潮,經久不衰,前所未有。足見文學作品的魅力之大,未可限量!

  • 10 # 兮兮說事兒

    誤解是肯定有的,比如我們最熟悉不過的諸葛亮、周瑜還有魯肅。魯迅說,《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把諸葛亮刻畫成了類似妖的形象,應該說是很大的敗筆。而赤壁之戰的始作俑者者,歷史上其實是周瑜。說未來三分天下計策的人,也根本不是諸葛亮而是魯肅。真實的諸葛亮在蜀國只有守衛的才幹,比如事必躬親是對對的,把蜀國治理得井井有條也是對的。

    但為什麼會《三國演義》會把諸葛亮捧得那麼高呢?因為他是劉備陣營的。《三國演義》裡面一個核心原則就是,捧蜀批魏。在當時人眼中,蜀國才代表著正統,曹操其實是篡漢。因此,就會把諸葛亮刻畫得神乎其神,劉備也成為了憨厚長者。

    張飛鞭打督郵

    還有一個原因,是小說必須有誇張,必須塑造幾個典型人物,將很多人的矛盾都聚焦在一個人身上。

    而且,我們知道《三國演義》是根據話本而改變的,而三國的故事從宋朝開始,就被人津津樂道,在街上被說書人講述。因此,從宋代三國的故事就不陌生,很多人物,比如關羽還被奉為了很多行業的祖師。

    所以,人們對《三國演義》的看法有的時候其實有現實的需求,比如明朝的時候,三國之所以流行,是因為面對社會官員腐化,人與人不平等,老百姓生活苦惱的一個精神寄託,比如他們會讚揚張飛鞭打督郵,劉備勤儉愛民等等。

    就是因為人們把歷史當成了反應現實的鏡子,所以會有意無意的曲解三國故事。不過,反過來看,也正是因為這些人們的推崇,才讓中國有了《三國演義》這部偉大的小說,也讓中國甚至日本人都喜歡三國的故事。

  • 11 # 夫子婷婷

    對於普通大眾來說, 沒有三國演義,誰知三國,誰願意去了解三國?三國演義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不但華人對其津津樂道,而且在韓、日甚至東南亞都有較大的影響力,這樣的成就,在中國的文學作品中恐怕是絕無僅有吧。三國演義作為小說當然有文學渲染的成分,但作者對整個三國的歷史走向以及大事件的把握是基本準確的。對於不喜歡看史書的人來說,演義無疑是普及三國曆史最好的教材。現在有許多歷史愛好者總拿三國志來懟三國演義,認為歷史上怎樣、怎樣,這其實很搞笑,三國演義是小說不是歷史,大家是很清楚的,人物、小事件描寫有偏差也屬正常。至於小說中褒劉貶曹,這也好理解,作者的寫作不可能脫離當時的時代背景。三國在中國歷史長河中並沒有特別的不同,更沒有像秦、漢、唐那樣輝煌燦爛,常年的戰爭甚至還有些不堪,但之所以在今天還能讓大家樂此不疲的討論這段歷史,其實是應該感謝三國演義這部偉大作品的。希望三國迷們不要總糾結於史義之爭。歷史的真相是什麼?難道就是一本史書所能概括的?

  • 12 # 影視禾木兄

    我認為說歪曲對正史的理解這個說法會有點偏激,應該是多多少少會有些誤導,畢竟胡適也說過“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以正史也不見得就百分百的真實可信,因為史書會根據統治者的需要而變得面目全非,真正的歷史就交給考古學家們和研究史學的史學家們去吧。

    寫小說的人一般為了塑造人物,會從三個方面進行整合,一是正史記載的歷史形象,二是文學形象,三是民間傳說。

    第一種最為靠譜可信度有百分之七十左右,一般為史學家記載。第二種不靠譜因為小說家會根據作品的需要和所處的政治環境各方面因素,所以寫出來的自然大相徑庭。第三種就是民間傳說了,一般都是口口相傳,越傳越神。比如關羽死後因為歷代統治者的需要尊為關聖帝君,到了現代已經被尊為財神了,可見不管是歷史還是神都會根據當下人們需求的改變而改變。

    小時候看三國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曹操的陰險狡猾,都留下深刻印象。也因此深受影響喜歡上三國,長大一點後翻閱陳壽的三國志,瞭解到三國的大部分真相,剛開始心理落差還是蠻大的,一時間接受不了自己崇拜的人和事,瞬間坍塌。

    不過隨著對歷史的瞭解,我現在逐漸用兩種心態看三國,一種是我會以看小說的心態去看,你會發現三國的魅力還是那麼大。如果想了解深一點,那就直接看正史。

    我個人比較推崇先文學後歷史,不過正史都是很枯燥很乏味的,還有一點不可否認的就是如果沒有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三國那段精彩絕倫的歷史不會對後世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也許就沒有今天你我津津樂道的故事,那是不是也是我們的一種損失。

  • 13 # 零陵上將軍

    要問《三國演義》是否扭曲歷史,我們得先分析《三國演義》是一本什麼性質的書。演義:小說的一種,可認為是根據史實、野史經過藝術加工、幻想構思編撰的長篇小說。

    所以說演義不是史書,也不是紀實筆記,其根本就是一部小說。如果非說《三國演義》扭曲了歷史,那隻能證明你太不愛讀書了,因為看什麼書的選擇權在自己手裡,你怕被《三國演義》耽誤,那你完全可以且有機會去看正史《三國志》。若真看了正史的話,又怎怕被小說耽誤嗎?

    相反,《三國演義》對大家去讀三國這段正史起到了激勵作用,本人就是因為讀了《三國演義》這本小說,才有興趣去了解這段歷史的,我相信有好多朋友有同樣的經歷吧!

    另外,你看五代十國、南北朝和三國一樣都是亂世,但為什麼瞭解五代和南北朝歷史的朋友很少呢?因為這兩個朝代,都缺了一本偉大的演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易傳》只是簡單提到“河出圖,洛出書”,還是對河圖洛書有詳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