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抽血時血液居然變為白色,嚇死寶寶了~
10
回覆列表
  • 1 # go的慢慢學習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每天的飲食習慣都是大魚大肉,酒席不斷,但是您注意到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嗎?如果說在無償獻血時,您捐獻出來的血液有乳白色的分層或是呈渾濁狀,吃貨們就該提高警惕了,這就是“牛奶血”在提醒你脂肪含量過高了。  正常的血漿應該是黃色透明的,但有時候也會呈現出乳白色,且不透明狀態,這種血漿我們稱為脂肪血漿。這種脂肪血漿又叫乳糜血,就是我們說的“牛奶血”,呈乳白色或混濁狀,主要是由於進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而形成的。這樣的乳糜血,是不可以用於臨床的。  嚴重程度的乳糜血在冷藏中乳糜微粒可能凝集,較多量的乳糜微粒子如果輸注給病人,患者的血液中可能就會引起微血管的堵塞。因此,為了您捐獻的血液成分可以挽救更多的臨床患者,在獻血前,請避免進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這樣就可以規避乳糜血的發生。這裡還要提醒大家一點的是,如果您長期有乳糜血,就一定要留意身體狀況,比如高脂血症,或者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所謂高脂血症,就是血液中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過高,是引起心肌梗塞、心臟冠狀動脈疾病或高血壓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可能會出現頭暈、腿抽筋、視線模糊、耳鳴等症狀。因此,我們平時應當堅持合理的飲食習慣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既為自己的健康負責,也是為受血者安全用血提供一個基本的保障,莫讓“牛奶血”找上門。  怎樣預防乳糜血情況發生?

      1、控制體重,達到理想體重範圍;  2、控制飲食總熱量,避免高油食品;  3、避免攝取過多澱粉類、甜食類食物,多吃黃豆製品、蔬果及含水溶性纖維高的食物;  4、加強體育鍛煉以消耗脂肪;  5、定期健康體檢,全面瞭解身體健康情況。 

  • 2 # 小小是我噠

    題主所說的的“牛奶血”實際上是乳糜血,就是“泛著浮油的血”或稱為“脂血”,血漿呈乳白色或混濁狀。建議題主去醫院仔細檢查一下是否有血脂肪異常的病症。

    我們吃的脂肪經過在小腸消化、吸收後,變成細小的乳糜微粒進入血液,乳糜微粒多到一定程度時,血清就由清澈透明的淡黃色液體變成乳白色的黏稠液體,這時,醫學上就叫它做乳糜血。

    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控制飲食,即多吃五穀雜糧(過去窮人吃的東西:吃糠咽菜),少吃含糖食品及飲料(糖果糕點、水果罐頭、含糖飲料);多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魚(三文魚、鰻魚、白鯧魚),少吃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香腸、臘腸、臘肉、肥肉、鳳爪);不宜飲酒。

    1、控制體重,達到理想體重範圍。

    2、控制飲食總熱量,維持健康體重

    3、控制油脂攝取量,避免高油食品。

    4、避免攝取過多澱粉類食物,每天控制2-3碗飯的量。

    5、減少甜食類的攝取,甜食會刺激肝臟合成甘油三酯,加重乳糜血癥。

    6、少喝市售含糖飲料。

    7、多吃黃豆及其製品,如豆漿、豆腐等,

    8、每天至少5蔬果,目標9蔬果,每份蔬果重量約100公克。

    9、多吃含水溶性纖維高的食物。

    10、少吃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香腸、臘腸、臘肉、肥肉、鳳爪)。

    11、不宜飲酒,因酒精代謝所產生的熱量,若無法消耗將變成甘油三脂(TG)。

  • 3 # 馬博士健康團

    從醫學角度來看,這種呈現出乳白色的血液成為“乳糜血”。 乳糜血的形成過程也比較簡單:脂肪是人體內重要的功能物質,在人體內可經由脂蛋白攜帶至各個部位。飲食攝入的脂肪在小腸內消化、吸收後,變成細小的乳糜微粒進入血液,當血液中的乳糜微粒多到一定程度時,血清就由清澈透明的淡黃色液體變成乳白色的黏稠液體,這主要是由於血液中的脂肪含量過高導致。此類患者往往同時伴有高脂血症。相關資料表明,中國捐獻血液的人當中,乳糜血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一。

    出現乳糜血該怎麼辦?出現乳糜血後,“管住嘴,邁開腿”是頭等大事。綜合來看,需要充分做到注意以下幾點:

    1. 減肥。透過有氧鍛鍊等方式,大量消耗體內現存脂肪,力爭達到理想體重。

    2. 控脂。嚴格控制“高脂”食物的攝入。如,油炸食品等;家中炒菜時,應嚴格控制食用油的用量,建議每天的食用油攝入量不超過25克。

    3. 限糖。減少甜食的攝入,包括一些甜味飲料的攝入。過多的糖類攝入會在體內合成甘油三酯,加重乳糜血癥。

    4. 禁酒。酒精也是供能物質的一種,其在人體內也可轉化為甘油三酯,加重病情。

    5. 多吃蔬果。每天應該嚴格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建議,每天攝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

    盧士軍 營養學博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世民為什麼不殺武則天以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