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力說歷史

    兩漢西域政策比較

    兩漢對西域的統治及其比較,新疆古稱西域,早在兩漢時期,中央政府就對其實行統治和管理。西漢王朝對西域採取了厚賂、征伐、恩威並施的政策,其管理由在西域設定的官吏、使者和和親公主來完成。東漢對西域的經營時斷時續,出現史稱“三通三絕”的局面。兩漢對西域的統治不同之處,在統治者的指導思想和政策的運用上。

    新疆,古稱西域。早在兩漢時期,中央政府就對其進行了必要的管理。對兩漢在統治西域方面進行比較,可以總結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並能夠給目前制定對新疆的政策提供一些借鑑。

    一、西漢對西域的統一西漢王朝對西域的經營與解決匈奴問題緊密相連。

    源於漢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對付匈奴的構想,這一構想後來發展為統一西域、隔斷羌胡,以“斷匈奴右臂”的戰略決策。

    建元三年(前138年),漢武帝從匈奴降者口中得知大月氏與匈奴有宿仇。於是派張騫率使團出使西域,以求得與大月氏結盟。張騫使團歷盡艱辛,耗時十三載,雖然未達到出使的目的,但為武帝帶回大量有關西域的情報。武帝聞:“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屬皆大國,多奇物。其北則大月氏、康居之屬,兵強,可以賂遺設利朝也”。遂產生了“以義屬之,則廣地萬里,重九澤,致殊俗,威德遍於四海”的想法。

    到元狩四年(前119年),武帝再派張騫出使西域時,西漢開始了對西域的經營。從張騫二次出使西域到到神爵三年(前60年),西漢在西域設立西域都護。前後六十多年,這是西漢王朝對西域採取統一政策的時期。西域都護的設立標誌著西漢王朝統一西域的完成。

    在這一時期,西漢王朝先後對西域採取瞭如下政策:

    一是“厚賂”攻勢的政策。

    “厚賂”攻勢即經濟攻勢,是漢武帝接受張騫建議後確立的政策。

    元狩四年(前119年),匈奴渾邪王降西漢,河西一帶空無匈奴,西漢去西域的道路暢通。張騫建議武帝“厚賂烏孫,招以東居故地。漢遣公主為夫人,結為昆弟”,可斷匈奴右臂。烏孫之西“大夏之屬皆可招來為外臣”。

    這一建議得到武帝的讚許和支援,武帝遂拜張騫為中郎將,攜帶“牛羊以萬數,賚金幣帛直數千萬鉅”,隨從三百人前往西域“厚賂”烏孫。西漢的“厚賂”西域諸國政策由此開始。雖此次“厚賂”烏孫並未達到預期的目的,但張騫到烏孫後,“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諸國皆派使者隨漢使來西漢,烏孫“遣使數十人,馬數十匹報謝,因令窺漢”,“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屬者皆與其人俱來”,為西域諸國瞭解西漢和西漢王朝進一步瞭解西域創造了條件。之後“烏孫使者見漢之廣大,歸報其國,其國乃亦重漢……其旁大宛、月氏之屬皆事漢”②。反映出西漢王朝“厚賂”攻勢的政策初見成效。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之後,西漢王朝開始大規模向西域派使團,加緊了對西域諸國的經濟攻勢。據《漢書.張騫傳》記載,西漢使團“相望於道,一輩大者數百,少者百餘人,所賚操大放博望侯(張騫)時”。“漢率一歲中使者多者十餘,少者五、六輩,遠者八、九歲,近者數歲而返。”由此可知,當時西漢王朝使團規模和次數以及攜帶的物資是空前的,所到西域諸國應不在少數。

    武帝在頻繁派使團前往西域執行“厚賂”政策的同時,還對西域諸國派至西域使者展開一些配合活動。“西域使更來更去,天子每巡狩海上,悉從外國客,大都多人則過之,散財帛賞賜、厚其以饒給之,以攬示漢富厚焉……行賞賜酒池肉林,令外國客遍觀各倉府,見漢之廣大,傾駭之”③。武帝的這些活動,無疑從客觀上配合了西漢使者前往西域執行“厚賂”政策。

    二是西漢王朝對西域的征伐政策。

    武帝實施的“厚賂”政策,增進了西漢王朝與西域諸國的相互瞭解和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交流和往來,但由於當時匈奴勢力尚未退出西域,加之西漢距西域路途遙遠,以及西漢使者本身素質等因素,使一些使者在前往西域圖中或在出使國遭到殺害或扣留。如漢使王恢出使西域“數為Murano所苦”④,車令傲慢自大為大宛所殺,中郎將朝為被危須劫殺等等。這些事件給西漢王朝經營西域帶來不利影響,也使武帝懂得了只靠經濟攻勢是無法達到統一西域的目的的。因此,西漢王朝的政策由“厚賂”為主轉向武力征伐為主。

    在這一時期,西漢王朝對西域主要採取了四次較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第一次是元鼎六年(前111年),浮沮將軍公孫賀領兵一萬五千騎出五原。匈河將軍趙破奴領萬騎出令居,西擊匈奴,目的是“斥逐匈奴,不使遮殺漢使”⑤;

    第二次是元封三年(前108年),從驃侯趙破奴領屬國及郡兵數萬西擊姑師、Murano,以報其殺漢使之仇。破奴俘Murano王,滅姑師,“暴兵威以動烏孫、大宛之屬”⑥。

    第三次是太初元年(前104年),大宛殺西漢使者車令,貳師將軍李廣利領屬國兵六千騎及“郡國惡少年”數萬西擊大宛。此次由於西域諸國“各堅城守,不肯給食”,漢軍“皆飢罷”,損失慘重,“士還不過什一二”⑦,廣利還軍敦煌;

    第四次是太初三年(前102年),武帝以為“宛小國而不能下,則大夏之屬漸輕漢”,“烏孫、輪臺易苦漢使,為外國笑”,於是再次發兵六萬,“發天下七科謫及載備給貳師”。此次西漢大軍圍大宛四十餘日,致使“宛貴人殺王出降”,漢立“遇漢使善者名昧蔡為宛王,與盟而罷兵”⑧。這幾次出兵西域,尤其是後兩次西擊大宛,威鎮西域。西域諸國紛紛遣子為質,表示降服,征伐的政策取得顯著的成效。

    三是西漢“恩威並施”的政策。

    西漢王朝透過“厚賂”、“征伐”政策,雖在經營西域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由於匈奴在西域仍有很大影響,因此西域諸國大多是搖擺於西漢、匈奴之間。為此西漢王朝主要採取“恩威並施”的政策,最終實現了對西域的統一。

    “恩威並施”的政策主要由使者來執行,其內容有:和親,誅滅異已,扶持親漢勢力。和親政策主要針對烏孫。

    太初年間(前104年-前101年),細君公主遠嫁烏孫死後,西漢又以楚王戊之孫解憂公主,妻烏孫昆彌岑陬。直到原康二年(前64年),烏孫“原以漢外孫元貴靡為嗣,得令復尚公主……結婚重親,畔絕匈奴”,漢以解憂弟子相夫為公主,遣長羅侯常惠等四人為使者持節護送,但中途聞昆彌死,華人立泥靡。和親未能實現。

    誅滅異己政策主要針對西域一些親匈奴的勢力,如Murano與匈奴相勾結,劫殺漢使。

    元鳳四年(前77年),使傅介子以賞賜為名,設計殺Murano王歸。

    元康元年(前65年),莎車王弟呼屠徵在匈奴支援下殺莎車王萬年及西漢使者奚充國,聯合南道諸國,“攻劫南道,與歃盟畔漢”⑨,西漢使者馮奉世、副使嚴昌“以節渝告諸國王”,領西域諸國兵二萬五千餘人,分南、北兩路夾擊莎車,攻拔其城,呼屠自殺。扶持親漢勢力,比如Murano王歸弟尉屠耆親漢,多次告發歸與匈奴聯合攻殺漢使的情況,後降歸西漢。

    元鳳四年(前77年),傅介子殺Murano王歸後,立尉屠耆為王。烏孫昆彌與西漢解憂公主之子萬年,被西漢立為莎車王,並遣使奚充國輔之。龜茲王絳賓親西漢,其妻烏孫解憂公主之女,元康元年(前65年)來朝,西漢賜“以車騎旗鼓,歌吹數十人,綺秀雜繒珍數千萬”⑩。除此之外,西漢王朝還在這段時期裡在西域大興屯田,鞏固已得的成果。

    元鳳四年(前77年),應Murano王尉屠耆要求遣司馬一人領吏士四十人,“田伊循以鎮撫之”(11),此後設定伊循都尉。地節二年(前68年),遣侍郎鄭吉領三校士率田渠犁,後擴充套件至烏壘等地,並遣“吏卒三百人別田車師”(12)。

    到元康二年(前64年),屯田使者鄭吉因破車師有功,遷衛司馬,任護西域南道使者。

    神爵三年(前60年),匈奴內亂,鄭吉領屯田及諸國兵五萬迎降匈奴日逐王,始並護車師以西北道,成為西漢王朝第一任西域都護。西域都護的設立,標誌著西漢王朝完成了對西域的統一。

  • 2 # 想看天書的來

    自身的強大,如果你能讓人家心服口服,你不請人家會自來,這是棄暗投明,也可以叫攀高枝。如果你自己都是個吊吊灰,你就是找上門來,老子看見你都覺得噁心,都覺得掉價,你還想琢磨我點什麼?儘管你人高馬大,蠻狠不講理,只要我還有根骨頭我就跟你拼命,如果我是個軟蛋,搖尾乞憐,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儘管這樣背後我也會咬牙切齒詛咒你快快完蛋。尤其是文明文化的發達,兩個文明並舉,能跟你沾點邊都是我的榮光,更別說是你的臣民。在中國遠古的遠古有一句萬國來朝,就是說得這一現象。你徒有虛名,那是我上了賊船,自認倒黴。你自己連自己都忙不過來,你也就心有餘而力不足。你的臣民寧願捨棄自己的祖國,那是你技不如人;如果你是以高額優厚待遇來引誘,那是背叛。當然,你要是真得格外強大,我跟你做對那不是雞蛋碰石頭嗎?僅供參考。

  • 3 # 雲霧山中繞清泉石上流

    1,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定的管理西域軍事、政治及保護商旅往來機構的名稱是西域都護。

    2,意義是:維持西域地區的穩定,保證祖國西疆安全,聯合諸國共同抵禦匈奴。

    3,西漢統一西域後,建立了西域都護府。公元前108年,西漢出兵攻破Murano、車師,打敗大宛後,在輪臺、渠犁駐兵屯田,建立了“使者校尉”,管理屯田事宜。這是西漢在西域設定的最早的行政機構。公元前68年,西漢派特郎鄭吉、校尉司馬憙到渠犁一帶屯田。公元64年,任命鄭吉為“護鄯善以西使者”,主護南道。公元前60年,任命鄭吉為“西域都護”,統管南道和北道,都護府設在烏壘城(今輪臺東北)。西漢從張騫通西域開始,到鄭吉出任西域都護,終於完成了統一西域的大業。護,就是帶兵監護;都護,就是總監護。昭宣時期進一步加強了漢王朝同西域諸國的聯絡。

    公元25年東漢王朝建立初期,朝廷無暇西顧,對西域早有企圖的匈奴奴隸主貴族,見有機可乘,加緊擴大勢力範圍。南道莎車王延及其子康,挺身而出,率鄰近各國,首舉擁漢大旗。“元帝之世,莎車王延嘗為侍子京師,慕樂中國。及王莽之亂,匈奴略有西域,唯延不肯附屬,常敕諸子:‘當世奉漢家,不可負也’”1。延死後,其子康即位,康關心中原戰局,與東漢河西大將軍竇融時有往來,竇融深知邊情,建武五年(29)奏准以東漢朝廷的名義立康為漢莎車建功懷德王西域大都尉,西域五十五國皆聽其號令,實際上莎車王已有著西域都護的聲威。康死,其弟賢即位,建武十四年賢與鄯善王安遣使要求東漢朝廷設定西域都護,恢復西漢以來正常的統轄關係,光武帝劉秀以內地初定,不遑外顧,未允所請。

    三年後,賢又派人再次提出請求。雖然從以後的事實看,賢再三要求派遣都護也別有打算,但當時此舉,確能表達西域廣大人士的迫切願望。時已人朝任大司空的竇融向劉秀建議,賜莎車王賢西域都護印緩及車旗錦繡。莎車王室自西漢元帝以來,一貫忠於漢中央朝廷,慕樂中國,“父子兄弟相約事漢”,數世不渝,當中原與西域中斷聯絡時,表現尤為突出。東漢朝廷採納竇融的建議,賜賢都護印緩,原打算依靠其團結爭取西域諸城國,以穩定形勢,恢復西漢時的正常統轄關係,孰知莎車使者持都護印緩及其它賞賜返至敦煌時,敦煌太守裴遵向朝廷提出,“夷狄不可以假以大權”。反對將西域都護印緩賜與莎車王賢,由於西域事宜在朱設都護前敦煌太守最有發言權,劉秀乃下詔收還都護印緩改賜賢以大將軍印。其使不從,裴遵強行迫奪,致使莎車王賢和東漢關係頓時緊張起來。

    竇融推薦賢任西域都護,根據莎車王室的一貫表現來看,並沒有錯,但這時融已在洛陽任大司空,對賢之為人,知之不深,建武九年莎車王康逝世,賢以不正當的手段奪得王位後,馬上動手,殺死拘彌王、西夜王,又不斷殺略鄰華人眾,重求賦稅,野心勃勃,暴虐驕橫。所以裴遵持反對態度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分析,“夷狄不可假以大權”,當然是錯誤的,事實上自西漢通西域以來,西域各城國的上層人物積極靠攏中央朝廷,為維護祖國的統一作出貢獻的屢見不鮮,莎車王康如此,前拘彌王太子賴丹表現更為突出。裴遵對西域各個民族一概採取歧視、排斥的態度是絕對錯誤的。當然就具體人來說,莎車王賢是否適宜擔任西域都護要職,那是另一回事。就賢的一貫表現來看,攻掠鄰邦,對抗中央朝廷,確實不宜重任,授予大權。東漢朝廷開始不瞭解情況,苟且求安,承認既成事實,先授賢以西域都護印緩,後又推翻前議,輕舉妄為,特別是在中途裴遵強行迫使莎車使者換印,侮慢而近於戲弄,莎車王賢心懷怨憤,浸以驕橫,態意兼併,一時西域各地自相攻伐,干戈不息,東漢朝廷處置不當,亦難辭其咎。建武廿一年平素與匈奴關係最為密切的焉看也和部善、車師前王等十八國派使覷見光武帝劉秀,訴說莎車王賢橫暴,懇求朝廷派遣都護,不料劉秀仍以“中原初城國的安危和屢次請派都護的迫切願望,毫不在乎地答覆:“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諸國力不從心,東西南北自在也”。2迫使都善王安等投靠匈奴。

    但由於匈奴奴主貴族對西域斂稅重課,索求無度,所以西域各國雖屬匈奴,不相親附,更不能統率與之進退。而且由於匈奴自身南北分裂,特別是北匈奴,在漢王朝與南匈奴的壓力與分化下日益衰弱,單靠武力,已不足控制西域。除透過龜茲為首的親匈勢力為其效勞外,也竭力玩弄政治手段想使東漢朝廷承認其對西域的統治,從而利用中央朝廷的威望,維持其對西域各國的奴役。所以北匈奴一面不停出兵侵擾邊境,向漢朝施加壓力;一面又不斷派人和朝廷往來,玩弄花招。正如曾出使匈奴的鄭眾分析的那樣:“北單于所以要致漢使者,欲以離南單于之眾,堅三十六國之心也。又當揚**親,誇鄰敵,令西域欲歸化者局足狐疑,懷土之人絕望中國耳”。3建武廿十八年,北匈奴請求率領西域諸國來洛陽朝貢,儼然欲以西域諸國首領身份正式出現在東漢朝廷上。

    光武時期經過劇烈兼併,夷滅群越實現中原統一,對社會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為維護豪強利益,這個政權有著先天的弱點。自稱以“柔道”治理天下的光武帝,在處理西域問題上,一開始就缺乏堅強有力的政策,軟弱搖擺,以致後來出現了史稱“三絕三通”的曲折過程。

  • 4 # 夜宵夜

    東漢比西漢相差了不止一大截,無論從國力還是政策上都是如此。但是東漢時的班超出使西域對西域的管轄還是起到重要作用,之後的竇固竇憲出擊匈奴。與西漢相差不多。之後的十幾年,也是漢安帝以後爆發了各種民族大起義,為什麼呢?首先,漢光武帝時各大地主利用當時土地制度侵佔,吞併,收購土地,不過在〝盛世〞的光芒下蓋住了。再加上之後的帝王莊帝,明帝等沒重視這個問題。這也嚴重削弱了朝庭的實力。加上平叛消耗嚴重,國力大不如前。加上以後皇帝繼位時年紀太小,外戚宦官爭鬥不斷,帝王上沒幾年就死了,能顧上朝庭就不錯了,還顧西域,西域臣服漢是服漢的國力,東漢一代不如一代,能顧上就不錯了,還完全統一?

  • 5 # hao33合親1斤兵

    東漢事實上也一統西域了。東漢在羈糜地區採用等級政策,統治了遠遠比歷史地圖上大的多的區域!事實上,絲路的形成就事實上在西方產生了巨大的敬畏!而文化的傳播和和諧倫理的社會體制,常常出使的人或移民在當地產生巨大的歷史影響力。大量外族特別是白人種族受影響不斷遷移至東方...

  • 6 # 使用者何生華

    這就是西漢要比東漢高明得多,西漢奉行輕搖薄賦的政策,從上到下都是歡聲一片,老百姓有吃有喝,沒有誰說漢武皇帝不好的。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就是西漢時期奉行的所走過的路,東漢就不行,他們以為治理天下就是管理天下,奉行的是和百姓是兵對兵,將對將的關係,一味的高壓政策,把好端端的老百姓都害苦了,東漢末年爆發了農民起義,就是官逼民反的特例。西漢和東漢同是劉氏的天下,為什麼在同樣的國家治理天下,西漢治理得好,東漢治理得差呢?除了統治者的政策存在某些偏差,還有就是統治者們奉行的高壓政策,把老百姓逼得沒辦法,才造成這樣的局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麵條碳水高還是米飯碳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