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喝冰可樂
-
2 # 情暖三湘志願服務隊
總有一個瞬間讓人觸動,三下鄉期間發生過太多讓人感動的事情,哭過是肯定的。從大一到現在已經參加過兩年的三下鄉了,每次在離別的時候,都忍不住留下眼淚。第一年,前往的湖南石門的一個小鎮,在哪裡,透過8天的相處,不管是與隊員們還是孩子們都有了感情,在離別時候,當我知道自己今後不會來這裡,眼淚不禁留下來。第二年三下鄉,我們前往的是國家級貧困縣—桑植縣。因為自己帶隊,承擔的比第一年更多,途中哭過兩次。第一次是在走訪調研的過程中,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問我賣腎多少錢的時候,心被狠狠的觸動了一下,當我們在旅遊玩耍的時候,可能想不到貧困山區的人們還在為還債發愁,想著賣腎來緩解壓力。第二次哭是三下鄉過程中出了一點事情,處理不夠好,自己自責,不禁留下眼淚。不管如何,透過這兩次三下鄉,我成長了,幫助了貧困山區人們,哪怕累點,哭過,委屈過,都沒事。
-
3 # 呆沐小魚
我怕我沒有機會
跟你說一聲再見
因為也許就再也見不到你
明天我要離開
熟悉的地方和你
要分離
我眼淚就掉下去
我會牢牢記住你的臉
我會珍惜你給的思戀
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遠都不會抹去
我不能答應你
我是否會再回來
不回頭
不回頭的走下去
一首【再見】,在我們團隊離開的路上邊聽邊難過。想到就這樣要離開了,離開孩子們,離開這美麗的鄉村裡,捨不得離開卻不得不離開。
感謝當地村民和校長的支援,感謝這群可愛的小朋友。小朋友們的節目表演的很棒,一週的準備今天體現的淋漓盡至。
時間是個猝不及防的東西,而我們抵擋不住今日離別,來日思念。今天離別時,小朋友們都哭了,我們來的時候你們是開開心心的,哥哥姐姐們希望我們分開的時候也是開開心心的。因為我們是給你們帶來快樂的。 你一低頭,亂了晴天,往事如煙,一臉愁情,亂了我的世界,哭傷了一片天。
小朋友們:你們是我們的驕傲榜樣,哥哥姐姐們永遠愛你們。感謝有你們的陪伴。
-
4 # 法治捍衛者
實話實說,我是一個淚點很低的小仙女,三下鄉期間我哭過幾次。
記得有一次是晚上3點,寫完後面的工作規劃,躺在床上刷微博看到榜姐夜談“哪一瞬間,你感覺自己像一個廢物”,哇!這一瞬間,我感覺自己特別像廢物,帶隊沒經驗,對接專案不成功,工作得不到落實……哭著哭著就睡著了,估計當時是太累;第二次是在會議室,我們開分團會議,被指出大多數成員在實踐時沒走心,當然首當其衝就是團長我,不是委屈,是責任感問題;最後一天集體匯演後,看著大家都在準備收拾東西回家,我當時表面沒有很大的起伏,其實內心已經淚流滿面。第一次當老大,從初次見面的尷尬到越來越熟悉的我們,相遇本不容易,相識更要好好珍惜,錯過了第一次見面會,錯過了你們的素拓,但我從依法治國宣講團的全世界路過。與那群可愛的他們在一起。縱使社會實踐的那幾天,我的臉就再也沒有白過,即使是哭過,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
5 # 讀書的旺柴
淚目過。在講故事之前要宣告我是個男孩子,可是是個感性的男孩子,在時光中行走我不吝嗇自己的熱淚,因為有些感動的瞬間應該被淚水滋潤。
2017年7月15日-8月5日我作為隊長帶領中國農業大學紅心彤彤小隊參加了2017年宜賓市關愛青少年成長暑期志願服務活動,我們的服務點在四川省江安縣迎安鎮,任務是透過組織課程的方式陪當地的孩子們度過暑假中的十五天。
十五天課程進行了一半的某天傍晚,小銀(我的學生)提著家裡新煮的毛豆來宿舍找我,看我正在彈吉他,就說自己也想學吉他,我應要求照著吉他譜子磕磕巴巴地掃弦,唱著小銀喜歡的《lemon tree》,夕陽西下,麻雀嘰喳,一向喜歡嬉笑怒罵的小銀正吃著毛豆突然說了一句:趙哥,你們要走了我可能會想你們的。當時我心裡一喜一悲,連忙眯眼笑起來把眼眶裡的淚水擠回去,衝小銀說一句:離別是必然的,你一個男孩別多愁善感的。再說我們不都加了QQ嗎,科技發達,沒有離別。其實並非如此,只要人與人有感情,離別還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那天上午剛剛帶著小銀等一幫初中的孩子讀了培根隨筆中的一篇《論死亡》。培根在《論死亡》中說:“與死亡俱來的一切,比死亡本身更可怕。”永久的離別就是與死亡俱來的一樣很可怕的東西,人一旦死亡,與他(她)相關的所有人,尤其是帶著愛與他(她)相處並且能夠得到快樂的人,都將失去這份快樂,失去一個傾注愛的方向。這是我們說起來離別覺得傷感的原因,因為生活有太多不確定,一旦離別,就有可能遇到永久的離別,沒有什麼是比這更令人感到傷感和不安的了。
可是轉念想來,當我們感到傷感的時候,我們的心態又變得不平和,這時候就需要哲學來幫助我們,我們得辯證地看待離別,雖然短暫的離別有可能會變成長久的離別,但是別忘了,沒有離別,也不會有重逢了。我倒是非常期待分別幾年之後,再見你們的情景。
我會熱淚盈眶,並不單單因為離別的傷感,還因為和孩子們一同上完離別一課的喜悅。
-
6 # 家電義修小分隊
當眼淚在眼眶逗留的時候,我只能背對著我的隊友,因為我的疏忽,讓他們來承受這樣的委屈。
問題出在工具準備期的一次小小疏忽。考慮到路程及所需工具重量和隊員能否攜帶的多重矛盾,將最需要最可能用到的工具帶上,百般確認過的工具清單中的一桶螺絲刀工具在攜帶時卻被遺忘在了實驗室的角落裡,最後一個檢查的我竟然絲毫都沒有察覺。一個大叔將兩個電磁爐送到了義修紅帳篷裡,在詢問登記了故障後,正準備拆時發現,三角和六角的螺絲刀找不到,開不了後蓋,什麼故障都沒法詳細檢視,這才清醒,才開始自責,誰知後果才剛要開始。
大叔過來的時候,聽到這樣的情況就翻看著兩個爐子,還說這刺心的話:“都不知道是不是被你們越修越壞!”還和邊上的一位阿姨這樣說。累了一天的隊員們聽到這樣的話,生氣了,卻依舊笑臉相迎:“我們的工具沒有帶過來,連爐蓋都還沒開啟呢,要是您相信我們,明天工具帶來了再過來。”
後來,在和一些大叔大媽們的交談過程中聽到了些表揚,有一位甚至還是我們院的大師兄呢。人情味有的時候是解世間愁苦的一味良藥。
-
7 # 進擊的紅魂夢
作為一個男孩子,哭似乎很難見,但在實踐過程中,總會有戳中淚點的時候。在採訪抗戰老兵林老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邀請林老一起合影,林老主動提出要佩戴勳章和帶上軍帽,一開始林老是想自己佩戴的,但因為手臂無力,難以佩戴,便由隊員代之。在佩戴錢,林老還專門整理下衣服,抓緊自己的衣領,力求將勳章戴的端正,戴上軍帽後,也習慣性地轉正軍帽,雖說年邁,雖說已過去半個世紀,但軍人的影子卻從未逝去,這些細微的動作不禁使我動容。
回覆列表
哭過,但不是因為團隊成員鬧彆扭,或者被老師批評,是因為分離。這個圖片是離開支教學校時拍的照片,因為我參與的三下鄉活動是支教類,不可避免的與很多小朋友接觸,我本身是一個喜歡小朋友又特別害怕分離的人。三下鄉的時間無疑是很短暫的,但是即便時間短暫,但是情誼綿長,這種情誼有隊友之前,和指導老師之間,還有和支教的這群學生們。也許在剛到三下鄉的鄉村時,埋怨過住宿環境差,食堂條件差,真的恨不得馬上離開,但是,當真正的離別來臨時,卻又捨不得走,好想時間過的再慢一點再慢一點,但是往往時間在這個時候是非常殘酷的。她不會在意你的想法,一無既往的飛奔,甚至比平時還要快。
所以,我哭了,因為不捨,因為害怕。真的特別想不分離,不想跟這些隊友,老師,還有可愛的同學們分開。我也早就想到了,到了分離的那天,會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