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光線攝影學院
-
2 # 幌塘鏡
用手機吧!一樣的效果,如果你是專業拍攝微單與單反都是一個原理,關鍵在於鏡頭。如果說微單不如單反大氣那麼你去買蘇哈大幅好了,這樣更大氣。
-
3 # 與蘭有緣
理由有哦:有錢就買微單,比如佳能R5,26000塊,很厲害的。沒有錢,就買單反,比如佳能相機5D4,才15000塊。拿著單反,大氣,手感好,拿得住,端得穩。任何時候,只要相機生產商一搞出來新產品,所標的價格就非常高,就像早上剛剛挑到市場的新鮮菜蔬,可以賣個好價錢,畢竟有賣相嘛。人家說微單引領世界新技術,把傳統單反踩到腳下,變成了有單反到無反的進步,是革命,是偉大的進步。如此一來,價格的虛高就十分“正常”了說,難道不是嗎,一個r5,配之一個倒短不長的70200,價格就高達五萬八千多!(見圖一照片)
這價格還是很嚇人的,可以買個小汽車了,這麼一個小小的電子玩具,不得了。要是我有這麼多錢買個這樣的東東,真的不如買個1dx系列了,錢還花不完。r5再牛逼,也幹不過1dx3吧。你問給一個理由,買不買微單呢?那我建議你有五萬多塊錢,不要買了,先等等看,有這麼一大筆錢,直接上1dx吧。另外,花個幾千塊錢,先買一個半畫幅的微單玩玩,比如m50啥的。這個問題我突然想起大奔和小奔的區別來,可能你就理解你所說的“大氣”和“小氣”的提問來了。
(車模照片佳能鏡頭70200拍攝)
-
4 # 自燃PHOT
看你拍攝目標是什麼。人文拍照就是微單,你願意大炮筒對著呢拍照嗎,所以人文微單好。其他題材主要是圖圖片質量,單反好,鏡頭群齊全,相機可玩性強。
-
5 # 使用者73776274378
很簡單,直接微單,理由如下:
首先,輕便輕便輕便!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其次,效能比單反差不了多少啊,反正單反多出來的功能和效能,這輩子也用不著。同時很多微單很都具備RAW,即使專業出片,也完全夠了,更不用說旅攝了。
第三,到目前為止,各家微單的鏡頭足夠多。
第四,價格相對便宜。
-
6 # 風語筆記
微單和單反最大的區別是取景方式:微單電子取景有一堆現代的優點,單反光學取景只有一個自然舒適的優點,小眾而孤芳自賞。
就像啃腚的墨水屏和紙質書、手機音樂和黑膠唱片、康帥傅冰紅茶和燒水泡茶,大部分人都“享受”前者的便捷,但永遠有人喜歡泡一壺好茶、放上一盤黑膠、開啟一本紙質書油墨香飄的感覺,也永遠有人享受那種更穩、更直接、畫入心眼的光學取景。
-
7 # 天龍確認
只要錢不是問題。彰顯大氣不但要單反,而且全畫幅以下免談,直接上中畫幅或者是大畫幅,這樣才能彰顯大氣。
微單?就免談啦。
這是土豪階層的標配。
-
8 # 邋遢山人
第一個問題,如果攝影僅僅從器材的體積大小入手,則是捨本逐末的選擇
但從體積來看,單反相機的體積和重量都較之微單“大氣”的多,但是其功能未必比微單多多少。攝影,我想作為一項定格瞬間的藝術,主要是看相機的功能而不是體積和重量。相反微單由於體積小重量輕,反而是優點。比如尼康D5300是比較熱門的入門級單反,其機身重量為480g,佳能EOS 200D機身重量為450g,而微單中同為APS-C畫幅的索尼ILCE-6000(2014年上市)僅為285g,2019年剛上市的索尼A6400重量僅為350g,但其功能卻比入門級單反要強大的多,比如對焦點就達到425個。達到入門級單反重量的微單比如索尼A7三,功能和效能卻是高階產品了。所以從重量和體積來比較來入手選擇相機是不是“大氣”不可取。相反,微單重量輕體積小,反而是女士或老人拍攝者的首選相機。當然手機拍攝者除外。
第二個問題,微單的拍攝功能一點不差本人早期買過一部APS-C畫幅的微單,也是索尼的產品,索尼NEX-5R,是送給女兒的,她用它來拍攝,跟隨去過歐洲,去過美國,當然在國內也拍攝,高一時班級舉行活動也用這個來拍,沒有不能滿足要求。
黃石國家地質公園。NEX-5R+16-50mm拍攝
羚羊谷。NEX-5R+16-50mm拍攝
大峽谷。NEX-5R+16-50mm拍攝
所以,結論就是:從拍攝的角度看,從方便實用的角度看,從攜帶性的角度看,我是建議購買微單的。
是不是微單就沒有缺點呢,從個人使用NEX-5R的體驗看,第一個是容易進灰,所以感光器的清洗是個問題,第二個是16-50mm的套頭暗角比較嚴重,jpeg出片由於有韌體最佳化不明顯,但是RAW出片,則暗角是相當嚴重。
-
9 # 不疾而速6
因需而設,小馬過河,量體裁衣,不要圖全,夠用就好,否則買了用的不多,家裡躺著睡覺浪費,不過有錢的任性那是另一回事了
-
10 # LiXia攝影
必須明確,你到底是要相機外觀的“大氣”,還是你攝影創作出的作品要“大氣”?如果你拍的照片,始終沒有生氣,缺少靈氣,僅僅滿足於在人前把“樣子”做得“大氣”、“闊氣”或“洋氣”,那,才是真的“小氣”、“俗氣”(當然,商業攝影需要器材的“大氣“,可以理解。)所以,明確了最終是要出作品,出好作品,該用“單反”,還是同等級別同等品質的“微單”?就不難做決定了。
若你要想拍攝的機會更多,用相機的時間更長;還有,你的體力有限,不適合較大的,長時間的負重,那你的攝影器材就要儘可能地便攜,長時間地隨身。要如此,“微單”就是適合的選擇。相反,若你的拍攝是必須追求攝影的架勢(如相機體型大,更易獲取客戶的好感),必須講求拍攝操作時的便利性,必須儘可能有上乘的畫質,而如何方便攜帶,是否長時間隨身,是可以不做計較的。那就完全應該選用“單反”,這,也就是不選用“微單”的理由。
-
11 # 大山的言論
我給你一個買單反不買微單的理由:上老年大學,和一群老人在一起,他們都是單反,你見幾個拿微單的? 老師一上課:同學們大家好,請開啟單反第幾頁,你怎麼弄? 人家都是單反,你一人拿個微單,和同學怎麼同步交流? 不過,我不上課,所以我用的是微單!單反太重。
-
12 # 浪漫的祿來福來
我單反微單都有,微單是索尼6300。微單優點大家都說了,我來說說不足。
第一,輕便是相對的,實際微單一點都不比單反輕便,因為由於機身小,基本上是四指握持,鏡頭稍大很累,在多帶塊電池也就基本和單反差不多啦。
第二,我自己轉接的A口鏡頭,感覺傻大笨粗。如果用G大師估計更重。且價格高昂。
第三,續航差是硬傷
第四,取景器取景時燈光下畫面閃爍,冬天感覺拖影加重。
第五,滿屏的對焦點很牛逼,但高速運動物體合焦精度不如單反(單反一旦跑出對焦區域就抓瞎)
我現在覺得如果我再次選擇一定是單反+理光GR3,而不是微單。個人認為GR3最適合當小備機,比微單小多了,高素質鏡頭且不需要更換。
-
13 # 許英彬
攝影,要選單反還是微單,一是看錢包,二是看負重。
單反沉,但是有面兒;微單輕,長途跋涉不會太沉。
按錢包就不必講了,有多少預算買多少錢的裝備。
單反比微單個頭大,唬人,能裝門面,在很多外行眼裡,攝影師提個大傢伙出去拍片,拉風,還顯得有排面兒……尤其是拍模特的時候,妹子也願意找個拿大傢伙的攝影師給自己拍照片。
大家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出鏡的妹子,A攝影師提著個大傢伙給你拍片,和B攝影師拿著個小蟋蟀給你拍片,你覺得哪一位攝影師更像專業的呢?
……大部分人還是會以個頭來區分“專業”和“不專業”的。
雖然,不一定準確。
所以咯,要是想拍妹,又想顯得自己專業一些,拍攝時比較有排面,那就買單反咯!
但是個大不等於畫質好。
以個頭論英雄,是外行的看法。
內行還是要看畫質的。
單反和微單,定價也是和畫質有關係的。
並不是微單個頭小就便宜了,單反也有個頭大又便宜的,微單也有個頭小還賊貴的。
要是不拍妹子,喜歡旅行攝影,又不願意背太重的裝備,可以考慮入手微單。
微單輕便啊,也不便宜,畫質還不錯。關鍵是不那麼醒目,低調內斂。
-
14 # 漫蒼穹
微單輕便,單反威武。看你的拍攝目的了。旅行街拍帶個微單足矣,掛個單反多累贅呀!單反拍人像撩妹威武,吸引客戶。
-
15 # 卷太郎攝影坊
買什麼攝影器材當然是自己說了算,在當下這個階段如果非要有一個買單反不買微單的理由,我想可以是以下幾方面:
單反續航更強悍
中高階單反相機一塊電池充滿可以拍攝千張以上沒有壓力,這是現在很多微單相機不能比擬的。因為單反相機與微單在設計原理上有些不同,單反的光學取景系統是非常節能的,不用啟動cmos,可以一直開機,在待機狀態下基本不費電,只有拍攝那一剎那和回放照片會費電。
單反反應速度仍有優勢
其實現在的微單機型在反應速度上已經無限接近單反機型了,但由於需要一個光電轉化過程,所以導致微單仍然在開機、進入拍攝狀態、取景這些方面略微還有一丟丟延遲,比起單反光學+電子的設計,還是稍慢一點點,雖然是可以忽略的,但對於體育攝影等一點時間都不能耽擱的題材來說,頂級單反還是最佳之選。
光學取景器不刺眼
這真的是很多攝友選擇單反的一大理由,光學取景器看到的是真實的反射光線,不是螢幕顯示出來的東西,長期取景不會產生眼睛疲勞。雖然大部分人並不在乎這一點,但對於眼睛比較敏感的朋友來說,單反使用感受更舒服。
個人認為現在比起微單來說單反優勢越來越少了,甚至在某些方面還顯現出了過時態勢,例如智慧化的對焦系統,更先進的影片效能,在單反上都頗顯陳舊了,但是,如果您僅用單反來拍照片,並且喜歡光學取景器,您選單反還是完全沒問題的。現在的單反系統是歷史上最成熟的時期,價格也比新出的微單便宜,並且鏡頭價效比更為凸顯,現在入手單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選器材可以不追求潮流,按需所選就可以了。
,
-
16 # 陌視覺工作室
理由特別簡單就是看用途,專業人士選擇機器一定要選特別耐造的,效能穩定的,無論在哪裡,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能用的機器,老單反充分證明這一點。但是如果使用者需要娛樂,操作簡單,對焦傻瓜,輕易就完成切能傳輸到手機上,那微單就太合適了。
回覆列表
攝影,在微單和單反中怎麼選?微單“小氣”,單反“大氣”,能不能給個不買微單的理由?
佳能EOS R6,真的太簡單,太輕鬆了!
你好,我談談我的看法和建議:
一、馬上就是2021年了,基本上,如果是新手小白,肯定不應該輕易選擇單反了
如果你是佳能單反、尼康單反的老使用者,也許,你還是可以再買單反機身或者單反鏡頭……
但是,如果你是零基礎的新手小白,說真話,儘量不要選擇單反相機了。
二、馬上就是2021年了,當今最新款的主流拍照手機,已經可以滿足大多數拍攝需要,如果沒有確定的剛需,不建議購買單反或者微單
即便是已經擁有單反或者微單的使用者,大多數情況下,其實也是用拍照手機就夠了!
除非幹活賺錢,除非工作需要,真沒有必要總是帶上單反微單了!
大多數情況下,拍照手機都夠用了!
三、馬上就是2021年了,如果是零基礎的新手小白,確實有買數碼相機的剛需
那麼,對於零基礎的新手小白,還是要隨大流。
隨大流,就是儘可能在佳能或者索尼這兩個品牌之間選擇。
隨大流,才能最大限度保護自己的投資!
四、2020年,數碼微單的銷量,確實已經超越了數碼單反
這是不爭的事實!
順應時代,順應未來!
五、2021年了,主流的新款微單相機,操作體驗,確實遠勝數碼單反相機
凡是用過佳能EOS R5/R6的,都會感嘆,操作太輕鬆,太簡單了!
凡是用過富士xs10的,很難再回到光學取景器的數碼單反相機了!
使用光學取景器的話,無論對焦還是曝光,都很複雜,都很麻煩,都很需要經驗!
光學取景器,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才比微單的電子取景器更好。
大多數情況下,光學取景器真的很不方便!
六、從攝影鏡頭到機身,微單的成像質量,綜合成像質量,真的更高!
1,微單,沒有反光板的震動。
2,微單,新設計的鏡頭,素質真的很有保證……大多數幾年前十幾年前設計的單反鏡頭,素質肯定不如現在全新設計的鏡頭。
3,微單,機身防抖和鏡頭光學,雙重防抖,真的很強。
4,微單,跑焦基本上成為了歷史。
當然,大多數情況下,拍照手機完全夠用了,如果沒有明確的剛需,也不建議購買微單!
至於說單反相機,2021年可能會,二手單反價格可能崩盤!二手單反鏡頭,價格可能……
如果貪圖價格便宜,還是可以考慮一些單反機身或者單反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