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傳統銀文化
-
2 # 哈密瓜的vlog
這是水彩顏料專有的效果,覆蓋力度淺.
當然你一定要用丙烯的話,你可以嘗試用一點點顏料然後粘很多水,然後用毛筆點在專用的厚的繪畫紙上畫
-
3 # 文藝喬喬
這個問題涉及到具體的技法。
丙烯畫的繪畫方法和油畫的繪畫方法幾乎同出一轍。如果做到背景虛化,畫面不實,其實方法非常的簡單。
1、背景虛化的重要性
背景虛化就是把背景畫的弱一點,相對於主體人物表現的是點表現的,弱一些好使主體事物更有凝聚力,主體和背景共同的虛實結合,才使畫面更有整體的感覺。
無論是場景,靜物還是肖像,大多數繪畫作品無論是什麼題材,都必須把背景作為構圖的一部分。背景首先就是作為主要主要事物的補充元素,而不是和主體事物形成競爭,所以背景一定不能奪取了畫面的焦點的注意力。
2、背景虛化方法:(1)背景虛化可以使色彩變淡與主體物的色彩形成互補。畫的過程中筆觸不要太明顯,如果非常明顯的筆觸又顯得畫面很實,失去了遠近視遠虛的效果。
(2)繪畫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丙烯調和劑,使顏色稀釋,塗出來的效果有朦朧感,這也是虛化的一種方法。比如畫風景,在遠處的天空,畫雲朵的邊緣不要太清晰。遠處的樹木,房屋的邊界都要模糊,甚至和和環境色彩融合在一起。這樣也做到了一種虛化的效果。
寫在最後:作品虛化使主體物更加突出,畫面立意更加明確,而且能夠把畫面的空間感表現得很完整。所以在繪畫的過程中,無論是筆觸還是環境色彩的融合,都是能夠使背景虛化的。
關於丙烯畫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系統講一下丙烯畫及通用技巧!從中可以看到相關背景類技巧!
丙烯寫實技法,其實就是運用丙烯材料來畫寫實的作品。它和油畫等其它畫種沒什麼太大區別,只是材料效能不同罷了,那麼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丙烯畫寫實技法教學吧。
丙烯材料的出現,改變了現代文明社會的發展,也改變了世界現代美術發展的格局,它特殊的表現力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廣大畫家們越來越喜愛的一個藝術畫種。所以我們在學習丙烯畫寫實技法的過程中,應著重地強化對丙烯材料效能方面的研究與探索,瞭解它而又能駕馭它。
我們說丙烯畫是社會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因此丙烯畫寫實技法課程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該視為是一種文化的學習。所以我們把丙烯畫寫實技法作為必備的技術營養編排在課程中,主要目的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細緻刻畫能力的技術平臺,熟悉丙烯材料在繪畫方面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特點,包括工具,材料及其效能,認識丙烯畫寫實技法的特徵、丙烯寫實技法表現的多樣性。並透過對人或物的深入刻畫來達到自己在繪畫技巧上的平衡。學生以完成一幅寫實丙烯畫來體驗繪畫的樂趣,由構思到繪製完成,使學生逐步掌握丙烯畫寫實技法這門畫種,特別是在繪畫表現能力方面的提高都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拓展自己的繪畫語言及提高畫面的控制能力,並能夠在其他的方面豐富自己的藝術修養。
丙烯畫寫實技法教學步驟:
一 材料與工具
1、畫框或布面畫板
丙烯畫可以在不同材質表面上作畫,如:紙、帆布、木頭和金屬等。丙烯畫的底子一般要求是膠制的底子,方法基本可參照油畫布的製作方法。
2、顏料
丙烯畫寫實技法要求畫面薄,顏色用量相對比較少,根據作業要求,一般來說只需準備一盒18色丙烯畫顏料就可以了。根據自己畫面不同需要,可適當考慮增加一瓶白顏色及相應的顏色。
3、畫筆
油畫筆、水粉筆、水彩筆、國畫筆等。選擇畫筆必須尊重個人的作畫習慣,不管你選用什麼樣的筆,只要自己用起來覺得順手、好用就行。要想達到刻畫精細的效果,多準備幾支小號的筆是非常必要的。
4、其他用品
鉛筆與橡皮擦、丙烯調和液、丙烯媒介劑、丙烯緩幹媒介劑、達瑪上光油、調色托盤和盛水桶、丙烯調色盤、菜盤子、味碟、茶水托盤、調色刀和水砂紙、墨汁、海綿等
二 丙烯畫寫實技法教學構思
構思是指藝術家在孕育作品過程中所進行的思維活動及其訴諸形式的活動。既我們常說的想法、概念和構想。它包括藝術家對事物的客體感受和取捨,創作意念的醞釀以及素材的選取和提煉;在構思的過程中,想像活動是必然出現的一種心理現象,想像就是在觀念形態上創造形象的一種心理能力,是藝術區別於現實的重要前提,也是藝術家作品創作的重要手段。一幅好的作品,它會直接體現出藝術家自身的藝術修養。通常在繪畫之前,需要有一個大的構思範圍,比如畫什麼?表現什麼?腦子裡面都要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想法。丙烯畫寫實作品除了以技法精湛打動人以外,構思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 練習內容及素材組織
當我們有了一個適合自己的構思,這時候就應該開始對所繪之人或物進行總體設計和組織部局,這其中包括環境、光線、角度和構圖方面的選擇。怎樣才能做到看起來即顯得自然、又不做作?關鍵在於作者對生活中人或物細節的觀察捕捉,平時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那怕是一些廢舊物品,只要經過自己敏銳的視覺捕捉,任何事物都有可能進入我們的作品視野中。當然,一幅作品效果的好壞,完全取決於創作者平時的自身藝術修為。
在選擇練習內容的同時,還必須考慮畫面具備一定的原創性,並突出作品的繪畫特點,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常說強調突出“畫味”的原因。本課程的作業練習主要是以照片作為藍本進行放大描繪,所以我們對照片藍本的清晰度要求也相對比較高。因此,為了便於今後有更多的選擇,在拍照過程中,不管是靜物還是人物肖像,儘可能做到多拍。
四 分檔篩選
在經過以上一連串的捕捉拍照之後,我們要在眾多照片中,透過計算機反覆檢查與簡單的調整,再經過自己層層精心地篩選。而這種篩選應該是全方位的,不能光從照片本身去選擇,因為好照片並不見得就可以成為一幅好的繪畫作品,照片對於繪畫作品來說永遠只是起到一種輔助作用。作為一個成熟的畫家,我們要做駕馭照片的主人而不是奴隸。所以在篩選過程中,應該多從藝術的角度去考慮,從畫的品位去選擇。
五 組織調整
雖然說我們拍照時在繪畫性上已經有所考慮,但畢竟只是普通的照片而已,所以這些照片無論從構圖或造型、色彩或色調,還是畫面的藝術感等方面都不可能達到我們繪畫的理想要求。所以需要有一個整體組織的過程。利用電腦的照片處理功能,透過構圖、形象、色調、畫味等方面的綜合考慮,把照片從新組織和畫面調整,比如畫面背景、人物造型、色彩傾向等的處理,特別是在構圖方面的取捨尤其重要。
六 放大初稿
1、將我們原先組織調整好的要畫照片把它打印出來,然後透過影印機放大功能的方法放大出來;放大的尺寸由自己來定,可以從復放大,直到符合自己的要求為止。
2、在影印件上根據尺寸比例畫上大小相同的格子。為了方便計算,格子的尺寸最好以整數來計算格子的大小完全可以根據個人造型控制能力的高低來決定,造型能力比較強的,格子比例可以相對大一些。反之,格子可以密集些。
3、在事先準備好的畫板或畫框上,用鉛筆按照影印件上比例畫上相同數量的格子。記住,格子只是為了抓型而起參照作用的,待造型勾畫出來之後最終是要被處理掉的,所以格子要畫得比較輕。
4、接下來就是勾畫草稿了,要一格一格非常準確地把形象放大在畫布上。注意每個部位之間的交接點連結。如眼角、嘴角、耳鼻底線、四支關節的交接處等等。另外,為了儘量做到完美的畫面效果,我們還可以根據需要對所畫物件進行一些微調修改,比如眼睛可以畫得大一點、臉型圓點或尖點等等。
5、當以上四個步驟走完之後,就可以進入勾墨線這個階段了。勾墨線採用的是中國白描的方式來勾畫輪廓線。待形象都勾畫出來以後,再用橡皮把草稿和格子部份全部擦掉,並保持畫面乾淨。並根據線描稿再用淡墨畫出一個有一定黑白效果的簡單素描稿。
七 定調
1、色調
色調是一幅畫的主旋律,也可以說是衡量繪畫藝術的優劣的重要標準之一。把握色調的真正目的是在於不斷提高我們對色彩的審美能力和概括能力,也是為了在實際運用中掌握色調構成的基本方法和色調變化的形式法則及規律。我們所說的色調其實就是指畫面色彩的總傾向。也就是說定調必須要在動筆之前,不管是暖、是冷?是明、是暗?是黃、是綠?畫前都應做到胸有成竹。在同一色調中的各個區域性色彩雖然變化豐富,但也必須統一於這一基調之中。既相互對比又相互襯托,相互影響又相互滲透。既有區域性的細微變化又統一於整體色調之中。
2、罩色
我們這一階段的罩色其實指的是畫面底色基礎鋪墊。根據畫面的色調傾向要求,憑藉對物象的色彩感覺或對畫面色彩的構思鋪設顏色,這種基調鋪設貫穿於整幅作品的畫面,也就是說,作品將來的深入主要是圍繞著這個基調而展開。具體作法:
(1)根據自己預想好的作品色調,先用筆或海綿調稀顏色鋪設第一遍簡單大概的底色,在塗擦的過程中,儘量做到讓顏色沉積到畫布的紋理中去。同時,第一層鋪設的色彩明度也應該是比較中性的,它既可以根據畫面需求隨意的提亮或者加暗,又可使各色層的銜接達到既概括又統一。為使顏色保持透明度,調底色時不要加白。
(2)為了增加色層間的附著力,第二層的顏色罩染可以使用丙烯調和液來稀釋調出薄色,然後選用大筆再以鬆散的筆意塗畫面,在底色的基礎上畫出各大色塊的輕重關係及色彩傾向,如面板、衣服、頭髮、背景等。為了使畫面一直保持平整,每一遍完成,可以用細水砂紙或粗麻布輕輕打磨一遍,在不傷及畫面顏色的情況下,把畫面上凸出來部分及一些雜質清理乾淨。
八 深入刻畫
(1)素描要求
要完成作品的深入刻畫,離不開畫家紮實的素描功底。筆者認為,丙烯畫寫實技法對素描的要求甚至超過色彩要求。在深入刻畫的過程中,加強素描表現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關於對寫實程度的衡量,實際上並沒有規定標準,關鍵是看對造型的理解和把握畫面協調的能力,我們不主張片面的追求表面的真實,但也不反對超越性的寫實技能。由此看來,這種平臺式的寫實訓練並不妨礙學生們將來自由的發展空間,相反倒是有相當大的幫助。
(2)色彩要求
用色彩塑造形體,表現空間關係是丙烯畫寫實技法對色彩起碼的要求。在我們的課程作業練習中也不例外,色彩的組織和配置得當會給人以美感,並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我們知道,色彩語言的文化高度和深度不是一天兩天或一年兩年就能達到的,這需要藝術家對色彩的文化性執著認知,潛心研究。由於丙烯顏色在調色方面也有它的特殊性。要熟悉與瞭解丙烯顏料稀釋和相互混合所產生的各種效果需要經過大量的練習,這如同一個歌手學習練聲一樣,這裡沒有什麼捷徑,任何人都必須逐步提高自己的技巧以獲得成功。
(3)精心刻畫
在大的色調鋪完並作好相應的調整之後,便可著手進行深入刻畫。這個環節是耗費精力最多和耗費時間最長的一個階段。要完成一幅好的丙烯畫寫實作品,就必須把握好深入過程中各階段的製作程式和技術要求。
丙烯顏料乾燥得快,不利於慢工慢活的操作,考慮到畫面上下色層的銜接,在刻畫某個區域性之前,先用海綿把丙烯緩幹媒介劑塗上一遍,或者直接用媒介劑來調色,這樣做可以增強色層柔韌性和附著力。區域性刻畫,是丙烯畫寫實技法的主要技巧,這個階段也是整個繪畫過程的精髓部分,同時也是最為艱難的一個階段。你只有往畫面裡“吃”進去,才可能碰到問題而解決問題。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一塊區域性或自己特別感興趣的地方開始進入,比如眼睛,並使用小筆參照相片的某個區域性進行細緻的摹寫,在每個細節上逐個一點點地慢慢摳。在調色的過程中,水份的掌握至關重要,即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如果顏色調得太乾了,則筆就容易損壞。所以我們要做到水色適中,潤筆順暢,就必須需要有一個熟悉和適應的過程。在技法上畫面要求平滑,避免一切跳動的筆觸,很多情況下甚至可以用手來作畫。
採用多層畫法好處是,每次所調出來的顏色都有著非常微妙的變化,都會有意無意地透出原來的底色,這無形中使色彩方面的變化更為豐富。此外,也可以採用區域性畫法,一塊塊地採取一次性完成的方法,直到整幅畫的各個區域性完成為止。
對深入刻畫的認識,我們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加重色或者提亮色,應有一個整體意識,嚴格按照造型規律有實有虛地描繪那些生動微妙的細節,比如素描關係上的色調變化和區域性空間、色彩關係上的冷暖變化和微差傾向。對於陪襯的背景也要處理得當,要畫得虛而不空,概括而不跳,色調暗而有變化。包括一些飾品及服裝上的細節刻畫也要求畫得自然流暢而不喧賓奪主。
九 調整與後期
1、觀察
整體觀察是繪畫過程的最基本的觀察方法。在丙烯畫寫實技法中的整體觀察大體分為兩個階段:一是繪畫之前,二就是後期調整。如果說前者在繪畫之前可以幫助作者認識和理解物件的話,那麼後者則是可以令繪畫作品得到徹底昇華的重要階段。有人說“不會畫在於不會看”,這說明正確的觀察方法在技法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正確的觀察方法是互相比較地看,互相聯絡起來看,在感覺中求分析,在比較中求概括。“比較”,說起來非常簡單,但要完全學會用“比較”去觀察事物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說繪畫過程其實就是一個“比較”的過程,有關焦點透視、造型結構、黑白調子、色彩冷暖等所有的繪畫內容,“比較”都無處不在,學會和把握了“比較”的方法也就等於駕馭了整個繪畫過程。
2、全面調整
在前期在刻畫過程中,造型方面可能會存在一些偏差,畫面總體色彩關係難免也會有許多疏漏和表現不足的地方,個別色彩有礙於色調的統一等等,特別是在色調協調方面都要進行全面調整。調整並不是簡簡單單的修修補補,而是藝術直覺力對畫面總體的把握。總之,最後的調整應該是慎重的,保持一種冷靜的態度,理性對待自己的作品,儘量做到多看少動,只有在自己感到很有把握的時候才可動筆整理。
3、後期處理
在作品繪製完成之後,可以選擇最後的畫面處理——上光油。關於丙烯畫上光的目的,有各類說法,我覺得主要是起到保護畫面的作用。上光可將灰塵與畫面色層隔開,便於清洗,並有利於延長作品的壽命。再有就是從感觀角度看它能協調整個畫面的效果,使畫面各個部位的反光度保持一致。一般來說,重色調的作品易用亮光上光油,而調子明亮的作品則比較合適用亞光上光油。丙烯媒介劑及調和液本身就是丙烯畫很好的上光材料。同時,油畫的上光油也很適用。凡經油畫上光油處理過的丙烯畫,其畫面的效果更接近於油畫。
上光油應注意以下幾點:
(1)畫面是否全部乾透。由於丙烯畫相比油畫要幹得快些,一般說來,作品完成至少要一週時間。
(2)上光油前找一個Sunny明媚好天氣將畫面的灰塵處理乾淨,筆者的方法是,用那種通用的寬透明膠帶將畫面粘一遍,效果很好。
(3)上光時的塗法因人而定,只要不重複就可以了。總之均勻、稀薄是其主要技術要點。
(4)完成後將作品平放涼幹。注意保持通風,避免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