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嵎鈍

    我喜歡用養生壺,喜歡用養生壺煮各種水喝。

    用養生壺煮茶,是簡單的喝茶,沒有功夫茶的高大上和文化沉澱。

    不過非常的親民,而且各種搭配,可以讓自己和家人嚐到自己的創意茶水。

    用養生壺煮茶,無論你用什麼茶,首先你得將茶葉淘洗乾淨,用泡茶袋裝起來紮緊口袋,以免茶葉四溢,倒茶水時候不太方便。

    煮的茶我們首先是選材,適合煮著喝的,一般來說,發酵重的茶葉,如熟洱、老茶頭、大黃片、紅茶等適合煮著喝。而綠茶,鐵觀音,老普洱就不適宜煮著喝。

    選好了茶,用養生壺煮,一般可以加一點自己喜歡的配料,煮一壺自己的創意茶水。比如熟普洱加一兩片生薑,驅寒暖胃,加一些乾花,可以調整口味。內蒙的黑磚茶加奶就是正宗的內蒙奶茶……

    網路上還有很多很多搭配好的茶包,自己嫌麻煩的話,可以直接買各種心儀的茶包。

    養生壺煮水果茶的時候,也可以加一點點茶,讓甜甜的水果湯多一絲茶的內涵,美美噠!

    生活是隨意的,精緻的時光,就來之你不經意的一個創意!

  • 2 # 加油沖沖沖沖

    我只煮過紅棗桂圓茶:

    將紅棗洗淨後,用小刀將其對半剖開,去掉棗核。桂圓去殼去核。將紅棗、桂圓、枸杞放入養生壺內,蓋上玻璃上蓋,把玻璃壺身放置底座上,將養生壺插上電源按下功能按鈕,選擇花茶功能。蒸煮進行中。煮好之後它會進入保溫狀態,端起斟茶後把養生壺放回加熱底座,即自動按原程式繼續溫熱,不需要重新設定,輕鬆方便。這樣就可以迴圈的喝到自己煮的養生茶了。

  • 3 # 小鵬和小波

    最近煮茶真的是很火啊。

    走到哪,都能看到很多南方人,穿著短袖,在戶外擺著茶席茶具,硬要裝出零下20度的北方感,在那裡拗造型,煮茶。

    好好的南方人,煮什麼茶呀,人家北方冷了,泡茶容易涼,才選擇煮茶的好麼?

    但是,煮茶這種風雅的事,擱不住人人喜歡,連盼望著天氣能儘快入冬的福州人,也免不了這個俗,豔陽高照之下,就在院子裡煮起茶來。

    關於煮茶,要寫一個段子。

    李麻花的一個同學,平時特別馬大哈。

    有一次,他來看李麻花,帶了一盒茶。並介紹說,我這茶是前兩天去一家茶葉店喝茶,覺得不錯,買給你嚐嚐。

    很欣慰啊,有人惦記著你。

    然後李麻花就一邊畫畫,一邊問,你在哪家買的呀?

    同學說,嗯,在一家店裡,我想想,名字好像是,煮茶!對,就是這個名字。

    我和李麻花面面相覷,嗯,喝遍了全福州的茶葉品牌,也沒有聽說過一家叫做煮茶的店呀?

    問同學,你確定那家店名,就叫“煮茶”?

    是啊,他說,嗯,下面有四點底,不會看錯。

    李麻花抓過茶葉包裝一看,笑倒在椅子上,合不攏嘴。

    我過去一看,呀,上面果然寫著兩個字,跟煮茶很像,也是有四點底的。

    哈哈,能把這兩個字念成煮茶,真是絕了!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這個品牌的名字就不寫了。煮茶,真的很風雅。

    老蘇當年,就狂迷煮茶。

    迷到他去貢院當主考官,還叫僕人挑著笨重的擔子,把茶壺,茶爐子,水瓶,石碾子,羅篩這些工具,全套帶了去,晚上幾個人約著一起煮茶喝。

    要知道在大宋朝,煮茶是很麻煩的。

    那時候流行的是點茶。

    先是把一塊蒸青綠茶餅,撬下適量。再用碾子碾碎,再用羅篩篩出細末,放到大海碗裡(宋人叫盞)。

    接著用風爐子燒沸水,把水盛到銀瓶子裡,這瓶子有我們如今的泡茶壺一般細長的嘴,沸水順著細長的嘴流進大碗裡,衝擊著茶末。

    點茶的人,坐在桌前,一手扶碗,一手用小茶筅擊拂著注了水的茶沫,直到混合均勻,湯麵浮起白沫。

    還有人喜歡往這一碗茶里加料,什麼花生核桃杏仁.......

    有人加鹽嗎?加胡椒粉?

    肯定有!每個年代都有喜歡冒險,把自己當小白鼠以彰顯與眾不同的人。

    看到上述流程,列位看官該當明瞭,這麼麻煩的喝茶工序,這麼多喝茶用具,老蘇連去出差也不嫌麻煩,不嫌重,一定要帶著,可見他有多喜歡煮茶茶。

    為此,老蘇寫了一首詞做紀念: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

    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

    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

    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新泉。

    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

    我今貧病長苦飢,分無玉碗捧蛾眉。

    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

    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願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

    我們這個年代,煮茶比老蘇簡單多了。

    有點恢復了唐人的隨意與率性。

    我們煮茶,只要燒開水,把茶放到壺裡,沸一下,就可以開始喝了。

    茶不必碾,不必篩,不必擊打,也更加不用加各種黑暗料理。

    喝的時候也不必用大海碗(盞)喝,用小杯子就行。

    小高杯能聞香,能嘗湯,一舉多得,還身材小巧,玲瓏可人,能襯得皓腕如玉,十指纖纖,美態撩人。

    但是,饒是這麼簡單的煮茶法,還是不停接到茶友的提問,說自己不會煮茶。

    不會煮茶的茶友,有這麼幾種。

    第一種茶友,是不知道投多少茶的。

    是比較隨性的茶友,憑心意來。

    看壺裡水多,就撬下一塊,扔進去。看壺裡水少,就少投一點進去。沒想到這白茶餅,它就像壓縮餅乾,一接觸到水它就會泡發,會發脹,會散開....

    於是,看似小小的一塊茶餅,入水後,一下子像海藻般鋪開,佔了滿壺。

    並且,由於太姥山高山白茶的內質極為豐富,隨便一煮,沸水一激,茶葉當中豐沛的內質,便釋放到了湯水中。

    那壺茶湯嘛,自然因為投茶量太多,內質釋放太多,變得又苦又澀。

    喝起來,濃郁不堪,跟喝中藥,也就差不多了。

    正確的煮茶方式,是,300-400毫升的沸水,投2-2.5克的幹茶。

    如果口味喜歡重一點,比如重鹹重辣地區的茶友,可以投3克。

    如果水的量增加了,那麼,投茶量也需要等比例增加。

    第二種茶友,是不知道煮茶時長的。

    在這類茶友的概念中,但凡跟“煮”字沾邊的,都是時間比較長的。比如煮飯、煮菜、煮湯。

    於是他們便推斷,煮茶,肯定也是時間很長的。

    這就形成了一個認識誤區。

    煮飯煮菜煮湯,是把生的食物煮熟,當然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而煮茶,並不僅僅是從生到熟這麼簡單。

    煮茶的目的,是讓茶葉釋放內質,雖然茶葉也是生的,但它與蔬菜,與肉類,與穀物相比,身材薄,易熟易釋放,故而煮的時間,也不能同日而語。

    並且,肉類煮久一點,脂肪能大量釋放到湯裡,這樣吃肉的時候,不會感覺太膩。

    這是日本人的發現,後來我嘗試了一下,還真是這麼回事。燉東坡肉的時候,燉兩個小時,肉酥爛了之後,肥肉更軟糯,脂肪大多釋放到了湯內,吃起來,更柔軟細膩。

    更能感受到肥而不膩的美妙滋味。

    同理,茶葉煮久了,內質也會大量釋放到湯裡。

    過量的內質,會讓茶湯變得粗糙,不復細膩之感。這樣喝起來,自然太濃,太苦,太澀。

    口感很差。

    當然,有一種茶,不怕長時間大量悶煮,這就是內質不豐富的茶。

    內質少,再煮也沒多少內質釋放出來,自然就不怕煮了。也只有靠煮,才能讓它的內質,釋放到茶湯裡,不至於太過寡淡無味。第三種茶友,是不知道該放多少水的。

    有一次一位茶友跟村姑了聊天,問起在家用養生壺煮白茶,該放多少克幹茶?

    我說,300-400毫升,放2-2.5克幹茶。

    半晌,這位茶友又來說,說,我算不清楚。

    我問他,究竟有多少水呢?

    茶友說,我拍張照片給你。

    一隻嶄新的養生壺,裡面裝滿了水。放大照片去數刻度,發現是700毫升。

    然後村姑陳就風中凌亂了。

    為什麼一次性要壺這麼多水?是家裡請客,有十幾個客人同喝嗎?

    茶友說,想省事,一次煮出來能喝一天,多好?!

    天啊,早晨煮出來,一直喝到晚上,讓茶葉在壺裡悶一整天,這得悶出多少苦澀的物質啊。而茶湯在壺裡悶一整天,如果是夏天的話,應該會微微地發一下酵吧,變酸、變臭什麼的,這樣怎麼能再喝呢?

    還是現喝現煮,最好。

    不辜負好茶,也對得起自己的腸胃。煮茶,風雅。

    煮茶,省事。

    煮茶,自古以來皆有。

    每到冬天,我必定會選一個好天氣,在陽臺上煮一壺茶。

    不用炭爐,不用柴燒,就是電陶爐,煮沸了,慢慢溫著喝。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 4 # 鄂國永

    “養生壺使用之前我們可以將其用清水沖洗乾淨,在壺中加上適量的飲用水,準備好茶葉,最好是選普洱茶和白茶來煮,把茶放入養生壺中,將蓋子蓋好,接通電源,調節到自己所需要的功能鍵中,養生壺煮好之後會自動進入保溫狀態。”茶就可以飲用了

  • 5 # 以沫小語

    多年前單位發了個養生壺,買了熟普洱煮著喝,但因為常常煮一壺喝不完太浪費了就沒再煮過。

    我用養生壺煮的最多的是水果湯,把蘋果或梨洗乾淨去皮切成小塊,放入養生壺,添上純淨水,再放幾塊冰糖,按下水果羹鍵,大約半小時關火,放上十幾粒枸杞,稍涼一會就可以喝了。有時還會煮些銀耳蓮子湯、紅棗桂圓湯、山楂金桔湯等等,煮法都一樣。

    去年去銀川買了一些八寶茶,也用養生壺煮了喝,比泡的好喝。

    養生壺還能熬稀飯、煮雞蛋、做酸奶,這些我都沒試過。

  • 6 # 唐月紅

    養生壺可以多種使用 我經常放些枸杞 紅棗 桂圓 冰糖 黃芪 不過枸杞要晚一點時間放

    這個冬天燒一壺養生茶可以喝上一整天

  • 7 # 禪_荷J

    我煮茶通常用三種茶:黑茶丶老熟普丶三年以上白茶。

    煮茶前我會先把茶用高溫快速沖洗一遍,自我體驗是這樣煮出的茶口感更好。

    每次煮茶的水溫我會根據茶的年份來決定,有時冷水(比如老黑茶),有時溫水,也時高溫再放茶。

    放多少茶可根據自己的口感和喝茶時長來決定。茶量多煮茶的時間就要短。

    續水時茶壺裡一定要保留至少三分之一的茶水。可反覆續水。

    以上是本人多年煮茶的經驗,謹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統計一下,這幾天宅在家是怎麼度過的?有什麼好的消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