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中下士
-
2 # 易醉
《氓》是《詩經》中一首以敘事成分為主的抒情詩。情節並不複雜,與虐心的苦情戲類似,概括為:男主一路追求、窮追猛打——女主芳心大動、無法招架——男女終結連理、相誓白頭——男主背信棄義、家庭暴力——女主不堪忍受、果斷離去。
詩歌對人性的揭露入木三分,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的突出特點,同樣值得現代人深思:
一、夫權為尊,絕不會幸福
氓這個男子,無疑是夫權的代言人,女主與他的夫妻關係實際上更像壓迫與被壓迫的關係,還有女主與兄弟的矛盾,用她作為棄婦孤立無援的現實,反映了當時社會道德、輿論的可悲傾向,也反映了男尊女卑、夫權制度的社會現實。可見,愛情、婚姻需要一種旗鼓相當,需要一種微妙的平衡,任何一方也不該是另一方的附庸,就像舒婷在《致橡樹》中所說,真正的愛情,應該是兩顆樹的樣子,彼此獨立,卻又緊緊相依!
二、男人的話,決不能輕信。
俗話說:“男人靠得住,豬都能上樹”,氓這個男子在一開始很善於偽裝,他"蚩蚩"地假老實,"言笑晏晏"地假溫情,"信誓旦旦"地假忠誠。但俗話說:畫人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善良單純的女主怎敵得上商人的狡詐:她多情,真心愛氓,看不到他時,"泣涕漣漣",看到他時,"載笑載言"。她勇敢,敢於無媒而和氓同居。她忠誠,把自己和財物都用車子搬到氓家。她安貧,婚後和氓共同過苦日子。她辛勤,把家務勞動一齊挑起來。她堅貞,當家境逐漸好轉,遭受丈夫虐待時,始終不渝地愛氓(女也不爽)。她把自己的全身心都獻給了他,可依然遭到遺棄,可見,身為女人,不可太感性,太單純,對男人永遠不可輕信。
三、當斷則斷,絕不可拖延。
看過古裝戲的人都清楚,“一哭二鬧三上吊”是傳統女子慣用的表達訴求手段,而我們的女主則不同,她面對這個掀下了人皮的狼,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離開,沒有藕斷絲連、沒有拖泥帶水,可見,女主雖然性情感性單純,但並不缺乏自我意識,她與男子的決斷,是詩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是對男權社會的控訴,是對不公命運的抗爭,是自我意識的甦醒和本真個性的張揚!俗話說:“漫漫人生路,總會錯幾步”,錯了不要緊,及時回頭就是一種止損,切不可優柔寡斷,一味拖延!
回覆列表
這是一首婦人的怨詩。“及而偕老,老使我怨”,是理解這首詩的要點。
全詩是一位老婦認為自己被丈夫嫌棄之後,對往事的追憶,既有愛、又有恨;按照這個思路去讀,定會有所體悟。
有幾個主要用字,首先要弄清。
氓:民也。古代有“四民”,就是士、農、工、商,這裡的“民”,根據詩句判斷,應該是一位小商販,“坐賈行商”。
愆:過也。“愆期”的意思是:姑娘雖然答應了婚事,卻沒有答應在小夥子走的時候跟他一起走,只是懇求他秋天再來,明媒正娶。至於二人在一起的期間究竟發生過什麼事,詩中並沒有明說;古人作注,稱她為“淫婦”,有失偏頗;你的老師說“他倆結婚不合乎禮”,也只是臆測之辭。其實,無論之前發生過什麼,女子要求明媒正娶,就已經說明該女子之為人。
漸:漬也,溼也。“漸車”,這裡可以解釋為又髒又溼的車,與迎娶時使用的裝著彩禮的車(賄遷)形成鮮明的對比;也可能暗喻當時天正下雨,藉以烘托怨婦在回孃家的路上,黯然神傷的心情。也可以將“漸”字解釋為“不速”,“漸車”就是“慢車”,藉以形容怨婦在回孃家的路上,戀戀不捨的心情,也通。
“說”就是“脫”,解脫的意思。耽:樂也;這裡或指男女情愛。“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就是“痴情女子無情漢”的意思。
大意是:一位窮小子來到一處賣貨,遇到一位心儀的姑娘,向她求婚,雖說二人海誓山盟,最後姑娘卻並沒有跟小夥子走,因為她要求明媒正娶。後來,小夥子又是卜、又是筮,得到了好卦,又是財禮、又是車馬,最終將姑娘迎娶回家,日子雖說貧苦一點兒,卻也恩恩愛愛、生活美滿。以後發生的事,古今生活中多見,可想而知,一讀就懂。總之,時光荏苒,日月如梭,轉眼已是老夫老妻。在妻子的眼裡,妻是賢妻,夫卻不是良夫,“二三其德”,日子好過了,卻整天沒有好臉子,或許還要與自己鬧離婚,“桑之落矣,其黃而隕”,從這句比興之意判斷,很可能是認為丈夫嫌棄自己年老珠黃。至於最終結果如何,離還是沒離,詩中也沒有明說,讓讀者自己去猜想。“靜言思之,躬自悼矣”,最後,怨婦在孃家的日子也並不好過,總是受到孃家兄弟的嘲笑。於是,她靜下心來,“反躬自悼”,自怨自艾,最終還是想開了,生活本來就是有好、有壞,有順、有逆,凡事都要有個邊兒(“岸”、“泮”),好壞順逆都不要“過”;“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聊以自慰的是,還有一段美好的過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無論是好、是壞,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至於她在多想點兒對方好處的同時,是否也在反躬自問自己的不足之處,詩中同樣沒有明說,還是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空間。
《詩經·衛風·氓》的確是一首好詩,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值得學習、借鑑。
“二三其德”、“反躬自悼”、“反躬自問”、“反躬自省”、“信誓旦旦”等成語,都是出自這首詩,一首短詩為我們提供了這麼多至今在用的成語,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