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第聶伯河畔的水獺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明王朝的宗室寧王朱宸濠在江西南昌起兵謀反。當時王陽明正奉命去福建,本來根本沒有平叛的職責。但他為了使當地百姓少受戰火之災,得到訊息後,一面向朝廷報告,一面徑自返回吉安,調兵遣將,準備迅速平息叛亂。王陽明分析朱宸濠的軍事行動可能有三種方案:第一種就是趁京師沒有防備,率兵直驅京師;第二種就是沿江東進,奪得當年太祖興兵時的都城南京;第三種則是保守的固守南昌。若朱宸濠採取第一種方案,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北京很可能失守。第二種方案則會使雙方進入拉鋸戰的狀態,長時間對抗之後才能最終解決。第三種方法則是最愚蠢的戰略,只是等著朝廷的大軍去包圍剿滅而已。朱宸濠並不愚蠢,所以應該不會採取這種方針。但是他雖然野心勃勃的妄圖登上帝位,實際上卻又缺乏足夠的決斷勇氣。基於這樣的判斷,王陽明估計他多半會採取第二種策略,先率兵進取南京。平定反王對形勢做出正確的預測以後,王陽明就全心投入了平叛的鬥爭。他傳檄附近各州縣,號召各地守官起兵平叛。為了使各州縣有足夠的備戰時間,他又設法延緩朱宸濠的行動,派出士兵四處散播謠言,說朝廷已經派出大軍,馬上就要開到,屆時將直搗叛軍的老巢南昌。他又派人故意慫恿朱宸濠早日舉兵東進,引起了朱宸濠的懷疑,反而畏首畏尾,不敢輕易行動。他手下的謀士多次勸他及早進兵攻取南京作為帝業之本,他就愈加懷疑,更加遲遲不肯發兵。結果,王陽明如此略施小計,朱宸濠就被拖在南昌不敢動彈,竟然乖乖地等了十幾天,貽誤了最佳戰機。王陽明卻在這十幾天裡調集了附近各縣的人馬,一共湊了近十萬人,已經足夠應付叛亂了。這時,朱宸濠白白浪費了十幾天的時間。知道自己中了王陽明的緩兵之計,氣得破口大罵。於是在七月一日這一天,下令留一萬人馬在南昌留守,其他的人全都隨他率兵東進,想先進攻安慶,再奪取南京。王陽明調動好軍隊以後,並沒有馬上就帶兵直逼南昌,而是先按兵不動,等著朱宸濠焦急起來,先露出馬腳。現在機會終於到了。他一聽說朱宸濠率大軍東去,南昌守備空虛,即馬上誓師,率大軍北上直取南昌。朱宸濠曾在南昌城外駐紮了一小股部隊,用來守衛南昌。王陽明帶兵到來,毫不費力地一舉就消滅了這支部隊,直到了南昌城門之下。守城的叛軍沒有料到朝廷大軍到得這麼迅速,都被嚇破了膽,軍隊一下子潰散了。到了第二天,王陽明的軍隊已經佔領了南昌城。已經率軍遠去的寧王朱宸濠進攻安慶並不順利,這時又聽說南昌失守,不由得大驚失色。南昌是他祖上的封地,也是他起兵的後方基地。聽到南昌失守的訊息,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帶兵回援。當他疲於奔命的趕回南昌時,軍隊早已經疲憊不堪了,與王陽明以逸待勞的大軍一比,真是不堪一擊。沒有幾日,朱宸濠就敗退鄱陽湖。王陽明又用出火攻之計,一舉俘獲了亡命逃竄的朱宸濠,他的軍隊也隨後被迅速消滅。畢竟不是宦中人王陽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僅用了三十五天時間,就平滅了叛亂部隊,在鄱陽湖生擒了寧王朱宸濠,表現了機智的智謀和卓越的軍事才能,為鞏固岌岌可危的明王朝立了一大功。可是,他非但沒有得到朝廷的嘉獎,反而招來宦官勢力的嫉妒和陷害,連武宗也一度懷疑他參與了寧王的叛亂。幸虧後來他急中生智,連夜趕到錢塘,將朱宸濠交給太監張永,同時按照武宗的旨意,重新報捷,將平叛的勝利歸功於武宗的“指示方略”,維護了皇帝的面子,才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武宗本來想借這個機會大展身手的,卻不想被王陽明搶了先,當然不會高興,這是可以想見的。後來,張永揣摩了皇帝的心意,在獻俘時故意把朱宸濠放掉,讓武宗又“抓”了他一次,總算滿足了他的心願,才沒有追究王陽明的“搶先”之罪。武宗死後,即位的世宗封王陽明為南京兵部尚書以示補償。

  • 2 # 史文書苑

    平定寧王叛亂,首先是王陽明的軍事謀略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下面來詳細解析一下王陽明的平叛過程。

    一、緩兵之計。

    1519年六月十四日,寧王朱宸濠佔據南昌,反叛開始。王陽明手中無兵,無力對抗寧王麾下的八萬叛軍。為了延緩寧王進攻南京,為自己募集軍隊爭取時間,王陽明命人在南昌到處張貼虛假檄文。內容就是,朝廷已經派邊軍、京軍八萬人,以及贛南、湖廣、兩廣等地大軍八萬人,共計十六萬人一同平叛。寧王得知,開始躊躇不定。

    二、反間計。

    寧王手下在城門搜查時,發現了一些蠟丸內含書信。信中大意是:朝廷命李士實、劉養正(寧王偽相)配合,力勸寧王即刻出兵,進攻南京。問題是,李、劉二人此時為寧王所獻之策正是搶先攻下南京城。寧王被迷惑住了,對兩個手下開始將信將疑,不採納其建議,在南昌按兵不動。等到寧王發現中計時,已經是過了十幾天之後了。王陽明就利用這寶貴而短暫的時間,募集到八萬人馬。

    三、攻敵之必救。

    醒悟過來的寧王率軍向南京進發,一路攻陷九江和南康兩城,兵臨安慶城下。安慶是南京之門戶,安慶破則南京危矣。王陽明力排眾議,決定不去救援安慶,而要去進攻寧王大本營南昌。他認為,如果救援安慶,會腹背受敵;南昌城內空虛,攻城易如反掌。而且只要拿下南昌,寧王必然放棄安慶回援,那麼到時候腹背受敵的就是寧王叛軍了。

    1519年七月十七日夜,空虛的南昌城被王陽明率軍攻下。寧王得知後果然從安慶撤軍,要回南昌與王陽明決戰。

    四、決戰鄱陽湖。

    其一、誘敵與夾擊。

    1519年七月二十三日夜,雙方開始交戰。王陽明派軍隊夜襲,然後假裝敗退,吸引叛軍離開營地。在叛軍的後方早已設下伏兵,待其通過後,前後夾擊。結果這一場夜戰,寧王大敗,死傷數千。

    其二、火燒戰船。

    七月二十四日,鄱陽湖上雙方水軍對戰。王陽明後發制人,叛軍死傷兩千餘人。

    敗後,寧王用鐵鏈將所有船隻連在一起。七月二十六日,王陽明命人用小船裝滿木柴,乘風點燃,火燒寧王戰船。最終叛軍死傷達三萬多人,寧王被俘。

    再看一下寧王朱宸濠此人。

    簡單來說,有野心,無智謀;實力不大,能力更小。第一,優柔寡斷。起兵後沒有馬上進攻南京,給了王陽明充足的準備時間。第二,進攻安慶時沒有堅定信念,回援南昌就是敗亡之路。如果不管南昌,繼續攻打安慶,王陽明便難以應付。甚至如果能攻下南京,或許結局會大不同。第三、不吸取失敗經驗,以力敵智。決戰時,寧王叛軍只知道一擁而上,以數量取勝,從不排兵佈陣。最後的昏招就是,聯舟為方陣。這不就是赤壁之戰的翻版嗎?雖然規模差的太遠。

    最後對比一下雙方手下陣容。

    寧王的叛軍可以說是雜牌部隊,一盤散沙。將領和士兵幾乎全是盜賊出身,毫無軍事素養和才能。謀士有李士實,退休官員;劉養正,普通舉人一個;王綸,投降官員。皆是庸碌之輩,既無忠臣義士,更無戰略戰術人才。

    王陽明的平叛大軍以少數地方軍為主,多數募集民兵為輔,實力也不怎麼樣。關鍵在於,王陽明手下有得力的助手。其中最出色之人,就是吉安知府伍文定。此人能文能武,智勇雙全。比如決戰時伍文定率軍誘敵,沉穩有度;比如前軍崩潰時,伍文定親臨第一線,處亂不驚,死戰不退。另外有戴德孺、胡堯元、王冕等,均為才幹之士,對大明朝廷更是忠心耿耿,平叛中皆立下功勳。

    結語:寧王起兵到兵敗被俘只有四十三天,看起來像是一場鬧劇一般。叛亂之軍和平叛之軍從各個方面對比,差距太大,寧王失敗是必然的結局。而王陽明不僅用兵如神,而且知人善任,使得軍隊上下一心,眾志成城,方能在短短月餘平定寧王叛亂,立下不世之功。

  • 3 # 北郭先生奇談

    其一:寧王謀反不得民心,難以獲得百姓支援,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難以為繼,名為十萬大軍,實則烏合之眾。

    其二:寧王驅除異己,得不到直轄範圍內能臣支援,既無能將明帥,亦無精兵聖謀。

    其三:王陽明,分清敵我雙方核心問題,攻其不備,直搗寧王老巢,滅其威,斷其後,使寧王軍心大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開個生鮮超市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