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姚凌宇
-
2 # 金戈樓蘭
當然有可能成功!
作為中間階層的八零後,已經具有了相當豐富的社會閱歷,成熟、穩重,比年輕人更具責任感和使命感。
而45歲之前,身體機能還算不錯,小夥子們能做的事情我們也都能做。
俗話說:“男人四十一朵花”。
目前80後還不到40歲,正是花骨朵的時候。有強健的身體和豐富的社會閱歷,做事情比年輕人更具韌性,因此我覺得做一番事業不難。
春有百花爭豔,必然竟爭激烈;秋有金菊吐芳,則獨享世人讚譽。
每個人的人生軌跡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成功與否不能按時間節點一概而論,這樣有失公平。只要自己持續努力,不論在什麼時候成功都不晚。
姜子牙八十遇文王,褚時健74歲二次創業。由此來看,我們80後還真的是在創業的大好時期。
加油,八零後!
-
3 # 大愛太美
什麼是中年危機,什麼叫有可能成功。
那麼我告訴你,人呀,學活到老學到老的道理是多麼的至關重要。
所以一個人活著,不管是什麼年齡段都會有“居安思危”的能力才可以在社會上佔的信腳。
所以一個人不要談什麼危機,
假如你一直很努力,好運一直會將臨。
假如你安於現狀,那麼隨時就會有危機。
生活給我們不是安圖享受,而是要我們去拼搏去爭取。
只要有一份永不退縮的心才會有更大的動力,
不管歲月多麼蒼老,日子多麼無奈,
用執著用愛心用信念用理想去追求,
去打造屬於自己的理想天地,
我想成功一定會屬於你,
無奮鬥不青春!
-
4 # 米哥職場漫談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也在想過,因為我也是人到中年的人了。但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來明確定義一下成功的定義:
第一種:在一二線城市有房有車,有和睦的家庭,有愛妻慈兒,父母健在,身體健康,工作穩定,收入穩定,生活無憂。
第二種:在擁有第一種基礎上,並且有自己的公司和自己的事業,年收入百萬以上。
第三種:有第二種的基礎上,把公司做成上市公司,資產過億。
第四種:沒有達到以上任何一種,但生活基本達到中上水平,身健康,安居樂業,受人尊敬。
每個心目中都是成功有不同的定義,那麼對於我個人設定的目標,還在第二種追求的路上,還不算成功,雖然很多人說己經不錯了。
那麼,第二個問題:45歲之前,成功還有可能嗎?
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任何時候都不為晚,今天剛好看到任正非的介紹,這個年齡很有代表性。
任正非43歲,退伍工作多年的企業虧損,與妻子孟軍離婚,只好與家人父母侄子擠住不足十平方的房子裡,創業資金2萬,建立了華為公司。經過20多年的發展,華為現在已是6000億的營收入,利潤500多億的公司,當然這些成就不是完全是任正非個人的功勞,但他領導的華為企業文化是所有中國企業值得學習,任正非個人也是最值得我們後一輩人學習和尊敬的。他不搞房地投機,不搞壟斷資源,而是實實在在打造實業經濟,中國製造與創造,華為品牌。是其他所有企業家比如李嘉誠,馬雲,許家印等等永遠無論比擬的。
所以說追求成功的路上,只是先後,永遠沒有遲到!只要有目標有有方向,總會離心中的成功越來越近的。也在2018年勉於自己。
-
5 # 可食中國
作為90後,看到你們80後說什麼中年危機,什麼還有可能成功麼?簡直笑死我了。
只要你對成功有足夠的渴望,只要你有足夠的意志力,只要你有足夠的奮鬥的決心,什麼時候不能成功?什麼東西會阻礙你成功?
褚時健坐完牢都75歲了,還自己上山上種臍橙再創業,到了85歲還是成功了。沈國平,63歲退休之後,在家死磕上萬斤雞蛋,萬萬沒想到,他竟然在古稀之年,靠雞蛋取得了億萬財富。他們都可以成功,你才個八零後說什麼中年危機,說什麼還能不能成功,真是讓人笑掉大牙了。
我想說的是,對於真正有成功渴望,願意去努力的八零後來說,這個年齡可真是黃金時段啊。首先你沒有了很多九零後身上的稚氣未脫,肯定為人處世成熟一點了把。你的工作上業務上怎麼熬也熬到一個內行和精英了把?即使沒有,那總歸見多識廣了把?如果這都沒有,那你總多認識了幾個人吧,都有了幾個朋友吧?
然後,成功有很多定義,看你怎麼去衡量了。你想要成功,很好啊,你可以把本職工作做好點,當個經理或者主管,這也是成功吧,或者開個小店,再弄出個分店,這也是成功吧?再或者搞搞養殖,做個養殖大戶,也是成功吧,又或者炒個房賺點錢,買個車多生幾個娃,這也是成功啊。
上面那些,你或許說看不上,那好啊,你遇到個貴人給你幾百萬投資創業,做出個幾千萬的公司,這是成功吧,你寫個網路小說,成了知名網路作家,這也是成功吧,你做直播,吸引幾十萬粉絲,日進斗金,這也是成功吧,你把孩子慢慢培養,未來成了大企業家,博士,教授,這也是成功吧,再或者,炒股投中了一支股票,翻了幾倍,賺得盆滿缽滿這也是成功啊。
所以啊,八零後啊,別老說自己中年危機,中年危機,還能不能成功這樣的話,說出來笑死人,都是你成功不了,不夠努力的藉口,醒醒吧。
以上這段是作為90後的我給你各位大哥大姐們的忠告啊。還有,你要是沒有成功的決心和勇氣,並且果斷的行動,別說八零後,就是90後,00後也沒時間等你成功啊。
-
6 # 碼上程功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達者未必不達。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棄“
當然能成功!古今中外有太多“大器晚成”的人,他們的事蹟也告訴我們, 只要自己想成功併為之堅持努力,一定會成功! 看過籃球高手的人一定知道那句安西教練說的話,”如果現在就放棄了,等於比賽就提前結束了“。 同樣的,如果認定自己由於進入中年, 遇到中年危機或者由於年齡的關係不能成功,那麼不就宣告人生的”比賽“也就提前結束了呀。
不說遠了, 就是當今中國幾位大器晚成的著名企業家,個個堪稱傳奇。
舉幾個例子:
馬雲
說到馬雲,我們再熟悉不過了,他小時候非常調皮,學習也很差,高考兩次落榜,數學成績都是個位數。
去找工作,經常被拒絕,就這樣迷茫了一段時間,直到1999年,35歲的馬雲創辦了阿里巴巴,這才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創業期間遇到的挫折並不比讀書和工作時少,在和別人講述他的創業計劃時,沒有人相信他,認為他就是一個瘋子、騙子。
這麼多年過去了,沒有人再說馬雲是瘋子,更多的是崇拜。
柳傳志
柳傳志是聯想集團的創始人,1944年出生,曾經做了13年的研究員,1984年下海創立的聯想,那年他已經40歲了。
然而,砸鍋賣鐵湊出了20多萬元去創業,結果不到半年就被騙了14萬,1987年,又被一傢俬人的進出口公司騙走了300萬元。
已經四十多歲的人了,他沒有放棄,就這樣堅持了下來,最終苦盡甘來,公司也從一個億發展到了十個億,扛起民族的大旗,再到香港成功上市。
如今聯想已經跨越成為了千億級的企業,已經73歲的柳傳志依然有生命力,還在繼續學習。
任正非
1944年出生在貴州安順一個貧困的小山村,
創業之前,他當過兵,也做過技術員,28歲來到深圳工作,後來被人騙了,200多萬打水漂了。
43歲靠借來的2.1萬元成立了華為,和50名員工開始了充滿艱辛和未知的征程。他們擠在不大的房間裡堅持著自己創業的夢想。
如今,華為的年營業收入達到了2882億,淨利潤已達279億,員工總數也達到16萬人,從兩萬元資金起步,到2000億銷售額,華為用了28年時間。
有這麼多“精神領袖”在鼓舞著我們, 年齡怎麼能是問題呢?
“早成者未必有成,晚達者未必不達。不可以年少而自恃,不可以年老而自棄” - 與君共勉!!!
-
7 # 非常懶和怕麻煩先生
一問,什麼叫中年危機?
怎麼樣算中年,進入40歲就算中年嗎,是根據身體條件說的,還是根據人的精神面貌說的?好吧,中年就中年。那什麼叫危機,中年人的危機有那些表現?我也差不多快算得上你說的中年人了,我不知道我會面對的危機是什麼,因為我直到現在還一無所有呢。不是有那句話嘛,現在沒錢怕什麼,以後沒錢的日子還多著呢。習慣就好了。像我們這些本來就一無所有的人,那還有什麼危機呢?
好吧好吧,可能你所謂的中年危機就是,工作上力不從心了,家庭上力不從心了,夫妻生活力不從心了。基本上就是都快不行了。但是這也太絕對了。之前回答過一道40歲男女心花的問題,很多人表示贊同。那說明很多中年人正是有魅力的時候,正是綻放的時候,不是危機,而是巔峰。
二問,什麼是成功?
既然剛才說中年是巔峰時刻,可能就有人問了,你這樣一無所有的中年人,有什麼巔峰時刻?巔峰時刻呢,就是說你的狀態、資源、文化素養等各方面在中年的時候是積累到一個厚度了,在這個時候,如果你踏實去做事,是更有機會得到提升的。當然還是要問什麼是成功?成功是功成名就嗎,是妻妾成群嗎,是財務自由嗎?我想說,是的,當然是。不過這是世俗的成功定義。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也不是誰都必須達到的。
因為還有一種成功,才是普遍意義的成功,那就是你從事了一份你熱愛的工作,你有一顆安定的內心。這個成功要比世俗的成功更難得,因為它是靈魂上的,是道的成功。世俗的成功會陷入迷惘,而這個成功會使人淨化和昇華的。
所以,即使我們現在一無所有,當然我們也不是一無所有,我們至少還有經歷,我們要找到屬於自己內心的東西。不要想著賺三千萬,那是跟自己作對呢。你要想的是如何發現你在生活中做什麼才是最舒服的,最讓你鬥志昂揚的東西。去做!
-
8 # 凡人叨叨
我猜題目所指的成功,大概是創下一番自己滿意的事業吧。
一個普通人30歲了,能給你奮鬥的時間最多也就十年,40歲後就沒有力氣了。
但在這10年中,你可能會結婚生子,生活瑣事會纏著你。
你還可能會經歷父母衰老,身體各方面疾病等需要你養老分擔。
所以這十年,是很艱苦的十年。
如果你稍有積蓄,生活還可能會好點,如果沒有積蓄,那真的是貧賤夫妻百事哀。
多數雞湯黨會給你舉例這個富豪在40歲才開公司,那個成功人士在50歲才開始奮鬥,不少功成名就之人在60歲才成功……但是,大多數人的他們,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功,他們或者有不俗的學歷,殷實的家境,一直準備創業奮鬥的心和魄力……
毫無準備,毫無行動,毫無底氣的中年人,確實艱難,只能說機率很低。
-
9 # 朝夕小酌
人就是這麼過來的,人類文明歷史這麼長,大部分人成長中卻還是一路迷茫過來。成功不成功的這東西太難定義了。也許你眼裡,你那有車有房,家裡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的大表哥是成功的。但是,在別人眼裡,可能馬雲才是成功的。
而我卻認為每天都讓自己進步一點,每天都把自己要做的做得更好一點才是成功的。我不是你,也不能左右你的成功概念。那麼你是不是應該先問問你自己你的成功是什麼呢。這樣,你就會有自己的星光大道了。
當然,你知道你的成功是什麼後,只要每天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45歲,80後也還有十年左右的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十年磨一劍,時間是足夠的,我相信你,你會成功的。
-
10 # 三水一文
作為80年代出生的人,從80到89年,最大的已經38歲,最小的也29歲了,我們這一代人從出生趕上計劃生育,九年義務教育需要花錢,考大學面臨著競爭,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畢業後找工作需要自己找不再是分配,工作後需要結婚,結婚需要買房,而房價正是往上漲的時期,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面臨的壓力是前所未有的,結婚成家之後,雙方父母需要照顧,甚至有些還需要照顧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孩子的上學培訓費用等等。
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我們當中有很多人過得仍然很幸福,穩定的收入,和睦的家庭,對於題主所說的中年危機我想很多人都在考慮這個問題,中年危機是我們成家之後所面臨的責任會越來越大,我們更需要付出,就不能再像上學期間那樣只考慮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可能還有一方面考慮的是自己身體方面會不如從前,但是有個問題不能不考慮,在什麼年齡做什麼樣的事情,年少時學習,中年之後工作,我們需要做的是明確自己的目標,雖然很多人會說人到中年再重新確立目標,重新開始不現實,在這裡我不想用雞湯文中那些大器晚成的名人,我想,我們依然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但是貴在行動,貴在堅持,我相信的是從現在開始明確自己的目標,三年,五年之後,我們會在自己所樹立的目標領域內取得一定的成就,即使這個成就不大,但是我們會在這個行業內熟悉,會更加明白自己以後的路,自然收入會越來越多,有句話是活到老學到老,我相信,每天花費一定的時間去做,所謂的中年危機不會出現,相反會是很好的心態迎接。
回覆列表
成功不是由年齡決定的,它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和年齡,只要你在一個好想法上堅持不懈。將好的想法執行下去,轉化為一個有用的產品,至關重要。
常說中年危機,其實就是個偽命題,那不是必然的結果,那是懈怠的結果。中年人的真正問題不是沒有創造力,而是不願意幹。
美國東北大學複雜網路研究(CCNR)中心主任,哈佛大學客座教授巴拉巴西教授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科學家取得的重大突破,的確都是在職業生涯的早期。但是對每個科學家來說,一生重大的發現卻可以出現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隨著年齡增長而遞減的,並不是創造力,而是產量。
以買彩票為例,假設你每年都買一張彩票,那你這輩子哪一年中獎的機率都是一樣的。但是,如果你在年輕的時候,買了很多張彩票,而到了中年之後,彩票買得少了,那麼,年輕時中獎機率就比中年以後要高。
巴拉巴西說,“現在,我知道我寫的每一篇論文都是一張彩票,而每一張彩票都有機會獲得突破性的發現。所以,我應該加倍地投入研究工作中,比年輕時更勤快。”去做了,就有成功的可能。不去做,就永遠都不會成功。
當然,成功是有期限的,一方面,成功真的要趁早。巴拉巴西的成功定律中提到了影響未來成功的兩個變數,初始的成功和社會適應度。所以你只有儘早取得成功,才有可能享受到成功帶來的紅利,由初始的成功帶來更大的成功。當然生老病死也說明了成功的期限。
另一方面,成功也會被遺忘。“注意力經濟”時代,人們對一件事物的關注度,來得快,但也去得快。今天很火很紅的事物,可能明天就過氣了。要想不過氣,就需要藉助執行力的力量,堅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