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雨潤苗

    讀碩士研究生期間,導師連面也不見,這種情況正常不?

    認識一位碩士生導師,他在我們的聊天群裡也算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存在:有時候他比較活躍,活躍的時候一言不合就發紅包,但更多的時候是“銷聲匿跡”,誰都不知道這貨又躲在哪裡做什麼事情。不過當我們@這位仁兄的時候,在正常情況下還是能把這位牛人“牽”出來。那麼,問那個問題的研究生所說的導師連面都見不到是一種什麼情況呢?

    如果這位碩士生聯絡導師,對方不接電話、不回信息,完全像“人間蒸發”了一樣,那肯定是不正常的。但如果這位導師只是這位碩士生名義上的導師,有著導師之名卻沒有導師之實的存在,那麼這種款式的導師連面都見不著很正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很簡單:因為實際上有另外一個“有實無名”的導師為其指導課題或者論文。

    在正常情況下,導師一般是不會充當“甩手掌櫃”的角色。舉個例子,如果碩士生搞出來的論文都是以抄襲剽竊為主,而導師對碩士生論文的把關只是“走過場”流於形式的話,對於這種碩士生學術不端的行為,導師很可能也會被“連坐”。這就好比那位寫“導師崇高感和師孃優美感”的“牛人”,在那篇“神作”出來之後,導師也跟著倒黴。

    當然,也有一種導師責任心很難“在崗在位”。“我的碩論早就發給了導師,但是發出去的論文如同肉包子打狗一樣,有去無回,導師都沒回復!”攤上對手下的碩士生不聞不問的導師,對於碩士研究生而言確實是一種相當鬱悶的事情。所以,在考研複試的時候一些研友選導師的時候,會採用多方打探(諮詢相關的師兄師姐)、瞭解目標院校相關報道、瞭解導師的研究方向等方式瞭解目標院校目標專業的導師,說得淺顯一些,碩士生選導師、導師選擇碩士生,有時候和“相親”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遇到這種充當“甩手掌櫃”款式的導師,研究生該怎麼辦?我覺得還是可以用社交軟體或者電話的方式和自己的導師溝通,讓導師聯絡其他的導師對自己進行聯合培養,至少要為自己做課題和寫碩論“清淤排障”。導師不聯絡碩士生,碩士生可以主動聯絡導師,讓導師瞭解自己的難處,畢竟導師不負責任,很可能導致自己無法享受國家的相關補助,甚至無法如期畢業。

    “前車之鑑,後車之覆”,研究生與導師相處,前者一般是弱勢群體。所以考研黨在順利透過考研初試之後,在複試之前就應該對自己的導師有一定的瞭解,免得到時候後悔。

  • 2 # 五道口的顏學姐

    有學生吐槽,讀碩士研究生期間,導師連面也見不到。昨天我恰巧見到導師吐槽,說現在的學生太差勁,拖延症,佈置的任務下去,理都不理,發信也不理,玩消失。導師和學生都覺得對方見不到,很委屈。

    這兩種情況有嗎?還是誇大其詞了?這兩種情況都有,相對來說,學生見不到導師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為學生更弱勢一些。

    索末菲

    很多人考研的話,會喜歡那種大牛導師,比如院士、長江學者、千人等頂級教授。這些大牛做的是領域內的前沿研究,一般方向比較好,科研經費也充足,對個人有能力的人來說,水平提升很快,以後如果在學術界發展的話,也很有靠山。

    但另一方面,一般這樣的老師都是有一個巨大的團隊,很多實驗室裡面的師生超過50了。這個團隊裡面有學科帶頭人,一般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博士後、博士、碩士等。這麼多人的團隊,雖然碩士生是學科帶頭人的,但一般他不會管具體事務了。大家一般稱這樣的人是老闆,他乾的也確實是老闆的事情,拉專案,人員管理,還有研究大方向的把握,具體事情都是下面的人做,新招的研究生會交給其他人管,比如博士、助教、講師等。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大導師、小導師。

    其實,從具體的指導來說,小導師是不錯的,因為他也在一線幹活,知道具體問題如何解決,會提供許多很實用的建議。但是,也會遇到不管不問的小導師,那就比較倒黴。

    盧瑟福

    所以,對於選大牛老師的人來說,一定要想清楚這其中的利弊。

    除了這種,還有一些老師,他大量的精力都是在外應酬,交際,甚至開公司、幹自己的事情,學生就是他的廉價勞動力,那學生會比較吐血。

    所以,我經常說,讀研老師的選擇非常重要,提前應該先打聽一下老師的情況,如果能跟老師聊一下更好。其實,老師也願意跟學生先聊一下,他也怕遇到不靠譜的學生。

    錢學森

    不過,有時候,學生也會對導師有誤解。進入研究生階段,要獨立開展工作,不是導師手把手教你了,導師就講個原則性的東西,其他的計劃、方案和步驟都是要自己出的,導師不會來指導的。

    我前兩天看網上幾位導師在聊天,有位導師抱怨自己的學生老玩失蹤,其他導師就問他,說你是怎麼指導的?那位導師說,我告訴了他,一些可能的論文和可能的幾種模型,並且現有的幾個實驗供參考。那位導師說,還要怎麼帶?我總不能手把手吧?

    導師覺得自己已經指導了很多了,但學生可能被一個小問題拖死,痛苦至極,而導師覺得你啥也沒幹。

    我自己認為,讀研究生了,就要有主動性,為自己負責。自己主動研究問題,有不會的地方,主動問人,問導師也可以,如果導師沒空,就找其他人。

    姚期智

    現在對研究生的考核越來越嚴,因此,大家第一在挑老師時,能主動一些,最好能自己挑,不要等分配;在讀研期間,也要自己主動一些,不要等到最後的延期。

    祝好!

  • 3 # 妖精

    這不正常啊!讀研期間,導師比較忙碌,見面時間比較少,這個可能理解,但是,但是完全不露面那就不應該了。

    我也是一個讀過研的人。在這裡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研究生學習生活。我的導師索南才讓是一位藏學專家。他一直很辛苦地為我們上課,帶我們一起研究課題。印象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當時我要寫一篇論文,需要某本參考書,可是在藏學閱覽室又沒有找到。我的導師聽說這事之後,非常熱心地為我找到了參考書。因為他覺得只要學生願意努力去學習,去鑽研,做老師的就應該幫忙。

    還有一件事情也讓我一直很感動。研三那年考博,我本來是很有把握的,可事與願違終究沒有錄取,當時我的情緒很低落,整個人也很消極。然後我的導師就對我說還年輕,機會還很多,再說了,又不是隻有考博這一條路可以走。在老師的鼓勵下,我成為了一名專職作家。

    回想起讀研的那三年,真是自己一生中很開心的歲月。記得那時候,每次我們寫完課題論文導師都會仔細批閱,只要同學們有問題,他就非常高興的為大家解答,大家一起討論問題的時候,哪怕學生的看法和他的不一樣,他也不會多說什麼,而是覺得學生有獨立思想是一件好事。

    個人認為,一位真正稱職的好老師不僅會給學生在學習上以指導,更會對學生的人格、思想等諸多方面給予正面的影響。

  • 4 # 遠方167427784

    現在大學裡導師壓榨學生的現象十分普遍,國家應高度重視,要想出切實有效的措施來整改。

    導師動不動以論文不簽字,延期畢業,不讓畢業,來威嚇學生。很多孩子都快逼瘋了,真不知師德何在?良心何在!

    教師是個特殊的職業。教師不講職業道德,學生就會迷失方向,社會就會世風日下。

  • 5 # 我愛朗讀1982

    個人認為不正常 。

    現在的研究生招生規模比較大,人數比較多,一名導師帶著十幾名博士、幾十名碩士的情況也不鮮見。但導師再忙也不至於連面也不見,再說了,帶學生也是導師的義務,連面都不見怎麼帶?這就是不履職盡責的問題了。

    建議還是自己先主動和導師聯絡下,並注意溝通表達方式,或許是導師近段太忙了,沒顧上你。如果這樣做還是沒有效果的話,可以和學院反映,學院肯定會很重視的。

    絕大多數導師都還是很負責任的。

    願回答能為你提供些幫助。

  • 6 # 領略教育魅力

    當我們以優異的成績拿到碩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相信所有的考生都是對研究生生活的憧憬,想象自己也能夠接受到導師“一對一”的輔導,能夠和專業領域內的大牛一起研究,這無疑是一件很令人興奮的事情,於是我們就帶著這樣的心情進入了研究生生活。

    可是,當我們真正的開始自己的研究生學習時,當初所想的導師幾乎沒有見過面,似乎僅僅只是在剛開學時見過一面,彼此寒暄了一下便就沒有資訊,似乎自己和沒有導師一個樣子,這可是令很多的研一新生措手不及,畢竟和自己之前所想的有著很大的出入。

    然而實際上這在研究生教育中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導師雖說是指導研究生學習,但不是我們上小學時那樣真正意義上的“一對一”輔導,在平時的學習時間中,導師和學生的溝通或許會很少,但這也有導師的個人性格所決定的,並不是所有的研究生導師都和自己的學生不聯絡,也不是所有的碩士研究生導師每天都和自己的學生聯絡。

    拿我自己來說,因為我是文科生,所有沒有實驗可做,不需要出去和導師談專案,於是我的研究生導師也是很少和我聯絡,只是會時刻的提醒我要看文獻,要寫論文,經常會給我發一些比較前沿的學術文章,僅此而已,有時候也會消失很長時間不聯絡,所以我自己早已習慣,但是當你準備開題報告、畢業論文撰寫開始時,你的研究生導師每天都會聯絡你。

    因此,研究生和導師不見面,這對於很多的研究生來說是一件比較正常的事情,或者說很多的碩士研究生都不希望自己打的導師每天聯絡自己,甚至是把自己忘記,因為這樣就可以有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就不會出現所謂的導師“壓榨”現象。

    但是作為碩士研究生的我們,不應該再是一味的指望著自己的研究生導師,在讀研期間很多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單獨去處理,需要自己規劃自己的研究生生活,並且也一定要明白,我們有能力對自己負責,所以不管是學習還是科研,又或者社會實踐活動等,都需要自己主動的去爭取,而不是和自己的導師密切關聯。

    同時,如果導師不聯絡我們,那麼我們依然可以做很多的工作,可以用更多的時間去仔細閱讀文獻,可以寫寫文章,可以參加學術論壇,這些都是可以自己獨立完成的,而且這樣的安排也會為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並且這也會為自己順利畢業奠定基礎。

    總之,研究生導師不聯絡學生,不是一個必然事件,更多的取決於你所在的高校,你所學的專業,你所跟的研究生導師個人性格等,但是要始終明白的是,不管導師是否經常聯絡我們,我們都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並且我們也應該為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做更好的規劃。

  • 7 # 海叔教育堂

    讀碩士研究生期間,導師連面也不見,這裡的“不見面”分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導師將自己指導學生的任務交給另一個老師來執行。另一種情況是,導師沒盡到指導學生的責任,放手不管學生。

    下面分別來分析。

    對於第一種情況,通常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學術界“大拿”級別的人物,或是學院的院長等老師。這些研究生導師由於社會事務、行政管理任務較重,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親自去經常指導每一位研究生,因此會將日常指導學生的責任交給另一位年輕導師,或者科研任務相對較輕的老師來做,當然,他們也會在研究生讀研期間的關鍵節點進行指導,比如學生具體研究方向的選擇,研究生培養方案的制定,以及畢業論文開題、中期檢查、答辯前等節點,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畢竟他們並不是對學生不負責任,不會一點也不管學生,研究生導師的名字也不能白掛。

    我讀研時有幾個同學就遇到過這種情況。他們在同一個實驗室,“官方”導師在專業領域內很有名氣,但導師平時主要精力是在管理學校開辦的一家公司,以及專業領域內的一些學術機構工作,根本無暇顧及他的研究生,因此在同學研究生剛開學的時候,他們就是由另一位“副導師”來帶,對他們進行日常的科研指導工作。而在整個讀研期間,他們也只見過自己真正的導師幾面而已。

    由此就引申出這樣一個話題:研究生選導師時,該不該是選名氣大的?

    我認為名氣大的導師是一把“雙刃劍”。正是由於導師名氣大,因此,他在社會上肯定會擔任很多職務,事務繁忙,會嚴重牽扯到他的教學精力。因此他不會有太多的時間親自指導自己的學生。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有了名氣大的導師作為背書,學生在科研領域內無論是發論文還是找工作都會如魚得水,相當於有了靠山,畢竟能當名師的弟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別人都會相信“名師出高徒”。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導師在學生讀研期間經常長時間不露面,任憑學生自由發展,沒有盡到導師指導學生進行科研以及撰寫論文的責任和義務,那麼這名導師就太差勁了。

    這種情況通常會出現在普通大學裡,可能由於學校對於研究生導師的管理不嚴格、不到位,或者導師科研能力不強沒有實力指導學生,又或者導師責任心不夠,忙於自己做專案賺錢,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培養。

    總之,如果研究生真的遇到了責任心不強的導師,那麼完全可以跟學校反應要求換導師,畢竟自己的前途是最重要的。如果由於沒有導師的指導,自己完不成論文畢不了業,那可就要自己承擔苦果了。

  • 8 # 帥小西De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研究生和自己導師見面較少真的有,不算稀奇。

    在部分大的課題組(師生>50人,部分甚至>100人),整個團隊擁有不錯的梯隊,比如帶頭人、教授、副教授、講師、博後、博士生、碩士生、留學生。

    科研課題組管理制度下,帶頭人對經費、學生分配具有絕對掌控,相信有在類似團隊讀研、讀博的學生會有很深的感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同導師的學生同樣有差別對待,畢竟課題組內也會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小組)。

    在這樣的團隊,部分推免生或優秀的學生,之前聯絡的導師是帶頭人或團隊內的教授。她們在入學後會分配給青年教師(講師、未遴選為碩導)協助指導,因為大牛導師更多的時間得放在團隊管理、學術交流、日常事務等(部分具有行政職務)。

    一個科研團隊和公司運營一樣,帶頭人必須擁有足夠的科研經費,保障整個團隊的運營。比如說,博士生、碩士生的日常耗材、試劑、測試費用、助研津貼等,內部導師的績效等。

    事實上,每年的招生指標分配就有考核導師的科研專案經費情況。如某985大學要求,年進賬約300萬量化成一個博士生招生計劃。當然,也不是所有導師都能進賬300萬/年,其他學術帽子、高水平論文、智慧財產權、專著等也會量化成招生計劃的一部分。

    小西之前和不少導師溝透過,大致估算得資料是:培養一個碩士生的經費約有5-10萬,一個博士生得有30-50萬。不是說這筆費用發給研究生,而是3年、4年學制內的各類支出綜合。比如說,最近我們有個博士生一次送樣的測試費就是4.7萬。

    不是大牛導師不樂意指導學生,的確是時間、精力有限,只能在大方向上掌控。在類似大的團隊,每月一次的組會、年中、年終會議,都是團隊內部老師、研究生最緊張的時刻,因為帶頭人會參加並點評,做不好真的會罵人。

    其實,很多學生在選擇這樣導師時就有提前認知。研究生們自身很清楚,跟隨大牛導師的優缺點並存。就算自己不想選大牛導師,也會有其他學生搶著選。這也是為何這類導師招收的學生都是推免生為主的原因。

    之前,我也聊過類似年輕導師協助指導並不算壞事。青年教師處於事業上升期,同樣在努力前行,也會盡心盡力指導學生開展某個方面的課題。和這樣的導師相處,經常是彼此成就,如不少研究生將自己年輕的導師“送”上優青。

    而且,後期讀博深造、求職時,大牛導師的影響力就有體現。比如說,在專業內就業時,在參加部分研究院、設計院的招聘時,導師影響力就很關鍵。都是一個圈子的,經常有各類專案評審、學術會議遇到。

    相信不少研究生在求職時,聊過自己導師後,HR會回覆某某專家我們很熟悉。若是自己的導師樂意幫忙打個電話做推薦,相信求職的效果會好不少。或者說,部分大牛導師幫忙推薦工作單位或讀博平臺、導師,類似的優點不少。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和導師接觸較少,由青年教師協助指導也是可以接受、正常的。

    當然,小西也不是為這樣的導師洗白。高校、科研院所內,同樣有不少大牛導師在盡心盡力地指導自己的研究生,並不比其他導師少花一點心思。一旦發現精力有限,無法完成指導工作,他們將會停止自己的招生。

    另外,還有其他部分特殊的情況,研究生和自己導師的見面極少。通常有幾種:

    一是聯合培養。導師將自己的學生送到其他團隊。有送往高平臺期望自己學生出成果的,如自己的同門那邊平臺高、實驗裝置齊全;也有聯合申報專案後完成課題的,很多單位不缺專案經費,就是缺能做事的學生,會選擇和高校的導師合作。

    二是校外導師聯合招生。部分高校都有聘用校外知名專家為兼職(有××大學××學者稱號),給予博士生、碩士生招生指標。但是,部分兼職專家來校工作時間有限,都會將學生放在引入團隊培養,相對來說見面也會比較少,尤其是國外的頂尖專家。

    三是導師有點坑,培養模式存在問題。不否認很多導師的培養體制存在問題,對自己學生缺乏有效指導,更多的是安排各類事情,見面也極少。類似的事情每年都有爆出,但是在整個導師隊伍中佔比極低。

    因此,在讀碩士、博士期間,和導師見面較少,不算稀奇,身邊也有不少類似的。遇到這樣的事情,學生可以積極主動招導師溝通,帶著問題去聊。千萬聊起來什麼都不知道,之後自己開展課題時卻又都是問題。

    最後,我想說盡管導師-學生相互選擇中,學生處於弱勢地位,但是同樣可以爭取選擇到自己意向的導師。提前對有心跟的導師做好調研,瞭解清楚他們的性格、處事和培養模式,別什麼都不做等隨機分配,之後發現不是想要的方向和導師。

    期望各位研究生都能自己喜歡的導師,順利畢業,加油!

  • 9 # 學術研究

    首先,很不正常。

    其次,除非你導師是博導,經常出差等,要是一個碩導,不見你那培養方案就算廢了。

    最後,老師不找你,你要主動找老師,或者問問師兄師姐具體情況,不能妄加猜測自己的導師。

  • 10 # 考研小秘書

    感覺和我的情況很類似,我和導師幾乎就不見面,區別在於如果我想要找導師還是可以見到他的。只是我找他也沒有什麼事情,他也給不了我具體的指導。因為我報的是大老闆,但他只是名義上的導師,指導我實驗的是課題組的另一位小老師。所以平日裡的狀態就是我不主動找他,他也不會想起我。

    就算是小老師也不具體指導實驗的事情,在定好課題之後就不管了。因為實驗很難,做了一段時間後仍無進展,我開始慌了。於是我找到小老闆說:“老師我想換個課題,這方向太難了”。然後小老師就“安慰”我說:“沒關係,多看論文,彆著急,我看你聰明才安排你做這個的”。我以為公司老闆會畫大餅,沒想到導師也會!“老師,這實驗有毒”。“沒事,這有防毒面具,缺什麼跟我說,無條件支援你”。話說到這份上,我也沒啥可說的了,我太難了!

    我不知道你是什麼情況,但比輪難見面的導師一般是以下幾種情況:

    1.導師是大牛,例如院士,上了年紀的院士很少呆在學校的,有些70歲甚至80歲的院士都是掛名,見一次面確實難。

    2.導師有行政職務,比如導師是院長,平日裡忙於出差,開會,所以無暇顧及研究生。

    3.上百人的大課題組,因為人多,所以導師顧不了這麼多學生,在這種課題組裡面比較強調自覺。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如果你發現導師無暇顧及你,或者說很難見到面,那麼你只能靠自學了,當然也可以多找師兄師姐,其實跟著師兄師姐比跟著導師要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 11 # 看哥聊考研

    正常正常太正常了!首先需要說的是,研究生考驗的就是你獨立自主的能力!我當時換導師的時候,新導師正在衝刺院士的關鍵時期,所以稀裡糊塗就把我收到他們組裡了!

    後期畢業的時候不是很順利,導師說:我連我的博士都沒見過幾次,現在卻要對你的碩士論文細緻修改!但是,我覺得這樣利弊均有吧。

    利:培養獨立自主

    碩士相對於本科來講,最大的不同就是鍛鍊了你的獨立自主的能力,這也是讀研所能帶給你最大的優勢!導師不見面,但是研究依然要進行下去,課題依然要進行,組會上該講的還是要講,這就對於研究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你經受住了考驗,那你就是將來的國獎提名者,但是如果沒有經受住考驗,那你的研究生生活將會很糾結很累。

    弊:影響培養質量

    導師很難見面,其實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了研究生導師這領域裡的尷尬的地位。其實,既然稱為導師了,那一定要見面與學生互相探討研究課題的,但是現在很多導師都在忙著給自己掙錢,有很大一部分導師只拿學生當勞力,這個時候,如果學生自制力不行的話,三年混下來肯定對研究生自身的成長沒有幫助的,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沒有好處。

    但是我覺得,不管是遇到什麼導師吧,如果確實導師很過分了,該換導師就得換導師,其他的如果自己無法改變的話,不管遇到什麼導師都是你的緣分和你的命,勇敢面對吧,過成自己生活的樣子!

  • 12 # 牽牛花牽牛郎

    這種情況很正常,也很普遍;很多導師都是透過郵件跟研究生聯絡的,所以被稱為email導師。

    有很多研究生在讀期間,與導師見面次數非常少;甚至到畢業的時候,導師都分不清研究生是哪個!

    所以,有的研究生覺得:自己的導師很不負責任,對研究生的培養不上心。

    但是,我覺得主要問題不在於:是否見面,而在於是否進行指導和培養,因為現在這種資訊很發達的情況下,培養方式或者是聯絡方式,是很多樣的!

    這樣非常方便,時間上也非常靈活,研究生有足夠的時間做好之後發給導師;導師可以用他有空的時間,來認真的批閱回覆。

    每次我收到導師的回覆,都非常的感動!在回覆的word裡邊,用批註的形式寫的非常清楚,並且標註上顏色,對我的研究進展提出了建議!

    並且,有很多時候都是在深夜回覆,我被導師這種努力奮鬥的勁頭感染了,一個博士教授都這麼努力,而我們研究生還天天在宿舍玩,打遊戲,看電影,頓時覺得臉紅!

    二、有導師不跟研究生見面,屬於放羊式管理!

    並不是,所有的與研究生不見面的導師,都是這樣負責指導研究生的。

    有的研究生導師確實是不負責任,既不見面也不透過電話或郵件聯絡,對研究生的科研培育不上心,導致研究生在畢業的時候,對科研工作一竅不通。

    我們專業就有這樣的研究生導師,大家都說他是放羊式管理,只有在開題的時候跟研究生見了次面,然後佈置好作業任務,平時只是透過一個研究生來傳達他的要求,而不是針對所有的研究生進行指導。

    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還挺羨慕這個導師的研究生的,因為這個導師不怎麼管他的研究生,他的研究生日子過得很舒服,沒有任何壓力。

    但是,等到畢業的時候,我們竟然成了羨慕的物件,因為我們的科研取得了成績,並且對科研工作非常瞭解!

    所以說,導師與研究生是否見面,不是真正的問題所以;而是導師是否透過其餘的方式,對研究生進行指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拳超人》同為龍上級,為何怪人王大蛇實力要比波羅斯弱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