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像潁川世家、扶風世家、司馬世家、江東諸世家等等這些大族,對曹操、劉備、孫權都有何影響,他們的存在是否影響局勢發展
11
回覆列表
  • 1 # 中行偃1

    答:相當枯燥。真誠地奉勸大家不要看了!

    有人說,在三國裡,根本就不存在英雄,曹操、劉備、孫權都只是三國棋盤上的一顆棋子而已,而下棋者就是三國計程車族們。一場三國爭鬥的遊戲,不過是士族們對權力進行二次分割的棋局而已。

    士族指的就是代代為官的家族,這個非常重要!為什麼他們就能世世代代為官呢?因為成本!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漢武帝採納了他的建議。從此之後,儒學成為了選官制度裡唯一的考試內容。想要學習儒學,其中的成本是很高的。只有有錢人家才能承擔得起這學習成本。普通百姓的為官之路就幾乎徹底關閉了。

    於是貴族和富家子弟成為了漢代選官制度下單一的人選,當這群人做官之後,他們又有資格舉薦人才。在這場選官制度的遊戲裡,他們相互舉薦對方的晚輩後生,用政治上的相互交易,促進雙方間的互利互惠。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舉薦,代代為官計程車族階層像滾雪球一般,勢力越滾越大。

    終於在東漢壯大到他們的力量直接威脅到了皇權。於是東漢皇帝引入外戚、宦官的力量去削弱士族的力量。可惜為時已晚,士族的力量在東漢已經無法制止。當一個人擁有更多的權力時,他就會有更多的慾望。而當士族們擁有絕對的力量後,皇權就成為了他們唯一能爭奪的目標。

    因此,東漢的覆滅不在於外戚和宦官爭權亂政,而在於士族階層侵蝕了皇權的力量。皇室的衰微讓皇權成為了無主之物,士族們展開了相互的競爭,慢慢地形成了三國對峙的局面。

    因為曹操的爺爺是宦官曹騰,所以曹操也被稱為宦官之後。曹操的家世讓士族們所不恥,剛開始沒有士族願意支援曹操,曹操才迫不得已推出“唯才是舉”的舉措。這一舉措無疑狠狠地打在了士族的要害!他們開始不得不向曹操妥協。隨著越來越多計程車族支援曹操,曹操的勢力才變得越來越大。而曹操集團主要是由四大士族支撐,分別是潁川荀氏、弘農楊氏、潁川陳氏、司馬家族。

    這四大士族支援了曹操,曹操才得以一展逐鹿中原的抱負。但是士族們同時也控制了曹操,不管是在朝堂之上,或是戰場之上,士族的身影無處不在,他們掌握著可以讓曹操覆滅的滔天權力。

    曹操為了制衡和擺脫士族的控制,將自己的族人引入了朝堂,例如曹仁、曹休等等。曹操殺楊修、誅孔融都是給他背後士族的一個警告⚠️!

    曹操與士族集團的關係是均衡的,能達到相互制約。但是劉備與士族的關係就比較可悲了,他可謂是士族的附庸品!

    劉備集團早期的班底是關羽、張飛,以及他的親家糜竺,沒有一個士族支援劉備,這樣的情況對於劉備來說是致命的。幸運地是劉備之後獲得了諸葛亮的支援,諸葛亮的才華對於劉備而言是次要的!!!其背後的荊州士族力量才最為重要。劉備因為有了諸葛亮,所以獲得了荊州士族的支援。荊州士族給了劉備兵源以及糧草,劉備這才有了與曹操、孫權爭奪天下的資本。

    剛開始劉備還能用自己的原班人馬來制約荊州士族,但之後隨著原班人馬的老去,荊州士族掌握了朝堂。劉備定都成都之後,益州本土計程車族與荊州士族展開了爭鬥,最終還是荊州士族獲得了勝利。

    放眼劉備集團,只剩荊州士族一家獨大,劉備對此也是無可奈何。所以劉備託孤,也只能找諸葛亮,除了荊州士族,他別無選擇。蜀漢最終淪為一個被荊州士族操控的政權。

    劉備是被荊州士族所控制,孫權與士族集團間的關係則是相愛相殺,連綿不絕,東吳的內部消耗從未停止過,但是孫權最終戰勝了士族集團!!

    當時江東有陸、顧、張、朱這四大士族,他們是江東最大的勢力。幸運地是孫權得到了以顧雍和陸遜為代表計程車族支援,才得以穩住自己的統治地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孫權與江東士族相互合作,讓東吳政權得到了發展及擴張。

    東吳赤烏四年,年僅33歲的太子孫登去世。之後孫權立第三子孫和為太子,八個月後,又封第四子孫霸為魯王。於是孫霸與孫和展開了明爭暗鬥,文武大臣劃分為了兩派。太子孫和的支持者是丞相陸遜、太常顧譚、將軍朱據等等,他們都是江東四大士族的成員,而他們之所以支援太子,是打著維護正統的旗幟,擴大自己的權力和政治影響力。

    魯王孫霸的支持者有大司馬全琮、驃騎將軍步騭、中書令孫弘、侍中孫峻等等。這群支持者皆是寒門出身,他們是皇權的附庸,而他們之所以支援孫霸,是為了保護皇權,避免士族一家獨大情況的發生。

    二宮相爭的結果是孫權罷黜太子孫和,賜死魯王孫霸。孫權用兩個兒子的犧牲為籌碼,將太子黨的骨幹成員處死或者流放,士族的力量遭到了巨大的打擊,從此一蹶不振。而魯王黨的寒門成員們強勢崛起,獲得了更大的權力。寒門權力的擴大也就加強了皇權的統治力量,孫權就此打敗了士族力量。

    曹操與士族的制約關係,劉備與士族的依附關係,孫權消滅了與士族的關係。這三位出身各異的皇帝,用一生的時間與士族間展開爭鬥,可三國的最終結果還是士族獲得了勝利✌️!

    這一切都源於曹丕向士族力量的妥協。(完)

  • 2 # 文青聊史

    三國時期計程車族並不少,並且當時不叫士族,更多的稱呼是豪族,,這些豪族為後來分三國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正是因為有這些豪族的出現才會有後來的各路兵馬。

    為什麼這麼說呢?

    當時袁紹就是來自豪族,如果不是身後豪族的支撐,給袁紹提供兵力和補給,我想當時就沒有河北袁紹這一說了。

    曹操也是豪族出身,我們都知道曹操是宦臣之後,但是大家別忘了,夏侯兄弟都是曹操的族弟,可見其家族還是很強大的,同理,如果沒有身後家族的支撐,讓曹操單槍匹馬的爭奪漢室的天下,我想,前期光有謀略還是遠遠不夠的;

    劉備雖然並沒有前兩者身後豪族的強大,但是別忘了劉備頭上頂著的是中山靖王之後,透過這一個身份才會有人待見他,並且願意接納和給他提供幫助;

    江東孫堅,這個就不用過多介紹了,其家族早已經在江東紮根。

    可以看出,三國的各位領導人都是出自豪族之身,只不過曹操的背景更強大,劉備所依靠的背景更為吃香,而孫堅則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江東家族。

    前面說了,能夠形成三國這樣的局面,豪族可以說是出了一半力氣,就拿曹操舉例,身旁的荀彧和荀攸都是潁川荀氏族人,身旁的夏侯兄弟和曹仁等也都是豪族出身,在後期曹操招攬人才的時候也大多也豪族出身為主,其中楊修可以做代表。

    這些豪族可不僅僅只是有錢,他們在自己的地盤有著自己的產業、糧田甚至還會有一定的武裝力量,而在當時,豪族出身的子女一般都是有條件讀書的,所以從小就鑽研各種經典,這也是當時很多著名謀士都是出自豪族的原因,比如荀彧、諸葛亮(雖然豪族沒落,但是依舊很厲害)、司馬懿等。

    這些豪族在戰爭中主要發揮什麼作用?

    我想大家肯定會有這麼一個疑問,當時豪族這麼強大,那麼在戰爭中發揮了什麼作用,這裡我們可以將豪族理解為地頭蛇,在自己的地盤安居樂業,因為當時戰爭殘酷,所以幾乎經常會有遠征,遠征的時候糧草的補給該怎麼辦?

    千萬不要天真的以為都是後方送來的,其中確實有後方送來的緊急糧草,但是也有部分是當地豪族出的,由軍閥出兵保豪族太平,豪族給軍閥提供糧草。

    為什麼豪族不站起來瓜分漢室?

    既然豪族都這麼強大了,要兵有兵要糧有糧,為什麼不出兵呢?前面也說了,大多豪族還是喜歡安居樂業的,很少有出門爭地盤的行為,為什麼說很少呢,河北袁紹袁氏豪族是個例外。

    但是千萬不要以為這些豪族軟弱,可以參見江東東吳,外出征戰雖然很少有勝蹟,但是防守起來,還真是鮮有敗績,這就是當時豪族的一個縮影。

    強行鎮壓豪族,是不是一勞永逸?

    強行鎮壓豪族的有兩個代表,分別是孫策和公孫瓚,他們貪圖其他豪族的勢力,所以進行強行鎮壓獲取好處,但是結果卻是袁紹聯合其他豪族一起鎮壓公孫瓚,而孫策的結果就不用說了,值得一說的是,曹操在政期間忽視了豪族的利益,最終在自己境內遭遇了大規模的反叛。

    總結

    其實不僅僅是三國時期,就連其他朝代也有侵犯豪族利益最終出現大亂的例子,這種事情幾乎在每個朝代都會發生一次,很多朝代都講究變法,而變法的本質是什麼?就是削弱豪族的利益,所以歷史上的變法,成功的寥寥可數,都是因為背後人的強烈支援。

    所以說在三國中,豪族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如果沒有了豪族,我想當時袁紹或許想要出兵但是卻沒有兵力,更慘的是劉備,只有一個名頭,但是誰敢接濟他呢?

    由此可以看出,在三國中這些豪族就好像幕後人一樣,他們的出現確實影響了局勢的發展,但是如果沒有這些豪族,我想更會影響局勢的發展。

  • 3 # 青梅煮酒品三國

    三國時期的世家豪族影響巨大。曹操在轄區打擊世家豪族,所以經常出現叛亂;東吳被豪族影響最大,孫策就是死於豪族之手;豪族對劉備影響最小。

    世家對曹魏的影響

    曹操比較記恨這些世家豪族,而且曹操對自己轄區的的世家豪族給予了足夠的打擊。曹操一輩子南征北戰,打下中原很多地盤還統一了北方。

    曹操的轄區相比劉備、孫權要大很多。而曹操受到北方的世家豪族影響比較大。其中有個例子可說,漢中之戰。曹操攻克張魯佔領漢中後,曹操留下夏侯淵、于禁等人守漢中,而沒有繼續進攻立足不穩的益州劉備。這裡最大的原因就是北方發生叛亂。佔領漢中後曹操急忙回軍去平叛,錯過了消滅劉備的最好時機。等到平叛回來時漢中已經沒有再堅守的必要了,只得遷移百姓,放棄漢中。曹操管轄雖然大但是各地的叛亂也是不斷,而這些叛亂最大的影子就是當地的世家豪族。

    世家對東吳的影響

    東吳在三國時期存在感偏低,有孫權偏安一隅的原因,但是更多是因為當地世家豪族的原因。東吳受到世家豪族的影響主要有兩件大事:

    第一件孫策被殺。孫策脫離袁術後在江東大展身手,統一江東。為東吳奠定了基礎,也是最早三國最早一個成型的國中國。但是孫策的雷霆手段妨礙了太多世家豪族的利益,在揚言出兵襲擊許昌接漢獻帝入江東時,被刺殺而亡。這場刺殺就是世家豪族所為的。

    孫策轉鬥千里,盡有江東,聞太祖與袁紹相持於官渡,將渡江北襲許。眾聞皆懼,嘉料之曰:‘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策臨江未濟,果為許貢門客所殺。摘自《三國志》

    第二件則是持續性的。孫權很少出兵攻打其他諸侯,主要的原因就是這些世家豪族。江東的世家都不願意離開江東故土更不願意讓戰火侵襲江東。所以在三國時期,東吳主動攻擊幾乎沒贏過,幾次合肥之戰都以失敗告終。但是三國中能夠成功將戰火燒到江東境內的戰役也幾乎沒有。這就是當地世家對東吳的影響。

    世家對蜀漢的影響

    世家豪族對蜀漢的影響力是最小的。這一切歸功於諸葛亮,劉備佔據益州以後諸葛亮為了益州能夠穩定發展發行了“蜀錦”。諸葛亮用“蜀錦”打擊當地的世家豪族,而且“蜀錦”的流通讓蜀漢獲得了大量的資金。再者諸葛亮確實是個治國的人才,制訂蜀漢法度,用律法限制世家豪族。這也是三國時期蜀漢受世家影響最小的原因。

    總結:三國時期世家、豪族很多,對魏蜀吳的影響也不同。如果得到當地世家的支援,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必擔心叛亂。

  • 4 # 欣兒音樂

    在三國時期對於老辣的曹操和穩重的劉備,怎麼說孫權都不如他們兩個,但是在三足一起立足之時他卻能獨自霸有一方,也可以看出他是有一些政治能力的,但是能力歸能力,他只是接手了父兄的江東基業,在張昭和周瑜的打理下,整個江東變得富饒,一時成為豪傑之地,但是這也是哥哥孫策死前告訴他的一句話,內務有事問張昭,外事可以請教周瑜,恰恰就是這兩個人,挽留了江東的基業,可是在後面的三國他熬死了曹操和劉備與諸葛亮,但是仍舊沒有任何作為,今天我們來談談原因!

    自東漢末年之後,以袁紹為主的討伐董卓的行動聲勢很是浩大,此時為長沙太守的孫堅熱情滿滿,因為在亂世之中誰都想有所作為,他在袁術的手下認真的指揮打仗,但後來卻發現袁術在背後做一些小手腳,致使他軍隊死傷慘重,無奈之下他只能憤憤的帶著殘軍回撤江東,但在撤退的途中,遭到了宿敵劉表的襲擊,無奈之戰孫堅中箭身亡,可屍體卻被劉表俘虜,就是此時的一個舉動讓次子孫權初次被人知道,其實不到十歲的他獨自一人前往要回自己父親的屍體並且完美歸來。此後江東之主只能被孫策帶領,但是此時的江東太弱了,需要依附於強大的勢力背後,此時他選擇了袁術,在和周瑜商量之後等待時機成熟,他以藉故訪親為由,他甚至袁術不會輕易的放自己走,此時他獻出傳國玉璽,袁術樂的開花,準他帶領著孫堅舊屬回到江東,此時回到江東袁術才反應過來,慢慢的在江東發展勢力,可惜孫策短命,只能讓孫權主持大局。

    而孫策一起,讓遠在官渡的曹操大大鬆了一口氣,可以專心地對付袁紹了。為了安撫孫權,曹操做了個情義,他以皇帝的名義,讓孫權接替哥哥孫策的封號駐軍江東,允許孫家繼續治理江東。此時的曹操正在討伐袁紹沒力量去管小小勢力的江東,孫權成了江東之主。但孫權接手的不是富饒的地方,當時內有爭鬥外也有強敵、而且江東經濟需要發展,年少的孫權明白 政治實務的大事就是安撫江東民心,不折騰,不鬧騰,穩定壓倒一切。孫權連劉表都奈何不了,哪裡還有心思去參加曹操袁紹的生死對決,況且他還只有16歲,很多人覺得他毛嫩,只是個小雞。小雞敢亂跑?不能,小雞隻能待在窩裡等食吃!

    孫策的英年早亡,孫權的提前接班,使得剛開始江東處於各個勢力分裂的局面,剛剛作為江東之主必須仰仗張昭周瑜為他打理江山,這兩個人出臺制定各項政策條規,虛心的招攬英豪,此時一十指連心有很多的有名之士湧往江東。孫權和他的父兄一樣,喜歡交朋友,喜歡尋歡作樂,但在哥哥早亡的第二年母親又去世,雖然孫權是佛教徒,但是這一點也不影響他打仗,他在最初就對荊州的劉表和江夏的黃祖有殺意,因為這兩個人曾經截殺了自己的父親,在江東勢力大增之後他輕鬆的殺了黃祖和劉表,自然而然這些封地也就歸他。

    當時曹操滅了袁紹,揮師南下,不戰而降荊州,江東危險之時,此時劉備命令諸葛亮遊說孫權一起聯手抗曹,在魯肅和諸葛亮的共同努力下,孫劉聯盟成功建立,但張昭一班人竭力主張投降,魯肅肯定盡力反對,正合孫權本心。雖然孫權看起來弱,但是誰都不想給別人當下屬。之後的赤壁之戰中,以周瑜和諸葛亮的火燒曹船的計謀成功使曹操的四十萬軍隊大敗而歸。這也是奠定了三國分立的一戰,估計當時此刻的孫權偷著樂呢。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場戰爭的勝利,而是因此他得到了江東中以張昭為代表的眾心,孫權做的相當的好。

    赤壁大戰,曹操完敗,之後曹操收縮戰線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之後劉備進攻蜀地成功,此時劉備還欠孫權一個荊州,但在再三敷衍之中一直不歸還,直到關羽大意失荊州,孫權收回荊州。可早年的孫權能夠權衡朝局,但是晚年的他沉迷於神學,無法自拔,無奈中風而亡,享年71歲高齡,吳王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 5 # 經典守望者

    世家大族可以說是起於西漢,興於東漢,伏於三國,盛於魏晉,旺於南北,衰於隋唐,滅於五代。三國時期是世家大族的蟄伏期,由於戰亂的緣故很多家族都被迫大量流散,離開了故地,進入了蟄伏期。

    曹操的發跡實行的就是反貴族政策,他主張的主要就是平民主義,許多武將都是單家或者寒門。但是,隨著曹操的力量逐漸穩定,原本的平民武將就開始在朝廷格局上漸落下風。由於世家大族發展超過了數百年,所以其文化底蘊和社會資源是很難被瓦解的。可以說的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當春暖花開之後,他們又開始上位。在戰爭年代,武將佔有的權力版圖很大,謀臣佔據的權力版圖較小。可是當天下逐漸穩定後,文官集團就開始發展,而文官集團的基底就是世家大族。在曹操陣營中有潁川荀氏、陳氏,弘農楊氏等代表。江東政權中,顧陸朱張等家族都是位高權重的角色,佔據了重要的位置。蜀漢政權中,巴蜀本地土生土長的世族在劉備佔據巴蜀之後,很多人都出仕為官,比如李氏、譙氏等。這些人主要在蜀漢的文化與民政方面卓有建樹,可以說是為了蜀漢的穩定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從歷史大勢的走向看來,曹操、劉備、孫權都不是正統的世家大族,而河內司馬氏是正統的世家大族,能夠聚集天下所有世家大族的人心和資源。東漢末年,即使是實力最強的曹操手下大將幾乎都是寒門出身,一刀一槍,建功立業,三分天下,嘔心瀝血。而司馬氏滅蜀伐吳的將領清一色都是地方世家大族出身,家學淵源,錢糧充足,一統天下,順風順水。世家大族的力量足以改變天下。具體從司馬氏手下爭奪天下的人才背景就可以看到

    鍾會,潁川大族鍾氏,太傅鍾繇之子。滅蜀時任鎮西將軍。

    衛灌,河東大族衛氏,尚書衛覬之子。滅吳時任徵東大將軍。

    杜預,京兆大族杜氏,僕射杜畿之孫。滅吳時任徵南大將軍。

    羊祜,泰山大族羊氏,大儒蔡邕外孫。滅吳時任尚書左僕射。

    司馬伷,河內大族司馬氏,西晉皇族。滅吳時任鎮南大將軍。

    王濬,弘農大族王氏,世代兩千石高官。滅吳時任龍驤將軍,大司農,鎮守益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迷茫是不是每個專科畢業生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