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貴極登峰

    為篆書打格:1、可以只打順格(豎方向),用以創作大篆作品“秦詔版”之類可以;

    2、打長方形立格,寬和高的比例是--1:2或者1:2.5.可以創作小篆作品“鐵線篆”

    3、就是打正方格,用來書寫漢篆。“說文解字”或者秦漢印文之類的作品。

  • 2 # 和平鴿151212276

    鐵線篆書寫時一般需要先打格:1.可以用摺疊方式,確定格的大小、比例、字數多少,特點無格線,寫出字生動活潑,適用於寫詩詞、楹聯。2.豎式條格。3.方格式樣。4.豎長方形格式,比例一般為1:2或更豎長一點。總之,多看、多讀、多寫古碑帖和今古大家篆書作品,古為今用,繼承傳統,樂在其中......

  • 3 # 蟲字祺

    鐵線篆

    鐵線篆為小篆書體之一,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等玉筯書風中脫出。其書寫方法與玉篆的書寫方法基本相同,因筆畫纖細如線剛勁如鐵而得名。此篆書用筆圓活,細硬似鐵,劃一首尾如線。後世稱唐李陽冰書《謙卦碑》為鐵線篆的代表作。

    普通篆書打格方法:可以只打順格(豎方向),這種打格方式可以用以創作大篆作品“秦詔版”之類;

    鐵線篆的獨特打格方法:打長方形立格,寬和高的比例是--1:2或者1:2.5.,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寫作特點適當調整,但不要太大。

    篆書之道,重在規整統一、莊重典雅、古樸流暢、剛柔相濟。

    “篆書有三要:一曰圓,二曰瘦,三曰參差。圓乃勁,瘦乃腴,參差乃整齊,三者失其一,奴書耳。” 這是王澍對篆書理論的真知灼見。

    “鐵線”是因為它的筆畫纖細卻不纖弱得名,相反,它那筋骨強健的線條有如銀鉤鐵畫,以這種獨特的手法來表現鐵線篆的藝術魅力,使之個性鮮明、獨樹一幟。

    書寫:堅勁暢達 曲直相宜

    鐵線篆的書寫難在筆力挺勁,中鋒運筆,筆筆如剛絲受外力制約而轉換形態,富有張力和彈性。所謂鐵線,必當做到筆圓氣暢。起筆藏頭,收筆護尾,使起收之處呈現圓和之態,不露鋒芒;起筆後的運筆穩行慢書,不輕不重,不提不按,線條始終保持著當直則直、當挺則挺、當婉則婉、當曲則曲的狀態。骨力內蘊,氣息通暢;明麗清朗,乾淨利落;運筆堅勁暢達,線條圓潤瘦勁;點畫粗細均勻,既具圖案之美,又有飛動之勢;其結構佈置變化合度,曲直相宜。

    由於鐵線篆的線條十分勻細,起筆收筆做到藏頭護尾很難,再則因為鐵線篆的線條的超常勻細,字與字之間筆畫多少而導致疏密相差懸殊,產生對立,更難體現出含蓄中庸、和諧統一的內涵。要做到通篇結構嚴謹疏朗,姿態優美飄逸,在書寫用筆和線條表現力上要具有足夠的創意。

    鐵線篆的書寫,不但要學習古人,臨習碑帖,更要對前人書寫技巧和審美情趣進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礎上注重創新,重視獨立意識,這樣才能給後世新書體的誕生提供可借鑑的經典範例,避免過於嚴謹而影響書法的發展。

    結體:橫如架樑 豎比立棟

    在鐵線篆的字形的設計上,取長方縱勢,昂首垂尾,如洪鐘穩立,呈均衡對等之形。然而洪鐘畢竟是洪鐘,不能機械照搬,導致鐵線篆字形上窄下寬,腳寬腰細,這是常見的病態,一定要避免因為這種結字完全失去了鐵線篆無寬宏大度之胸懷。

    鐵線篆的結體頗顯辯證,長方縱勢,上收下放;左右對稱,字心中立,具裝飾性。用筆似錐畫沙,勁如屈鐵,體態狹長,結構上緊下松,平穩端嚴,疏密勻停,雍容典雅,有廟堂之氣概。

    鐵線篆橫如架樑,豎比立棟,布白勻衡,守黑有度,猶如窈窕淑女,長裙曳地,自然飄動,緩緩前行。每根線條充滿生命的活力,且有明確的審美追求,要體現出鐵線篆獨有的豐富的意蘊和超脫的精神。

    佈局:簡約質樸 矜持端莊

    寫鐵線篆作品選文章詩詞或者自作詩文都很講究,內容和字形選得恰當,寫出來之後,字與字之間搭配妥切,通篇就很調順。文章中常有重複字出現,但是寫鐵線篆作品時,一定注意通篇重複字要有變化,最好做到不雷同;

    筆畫多和筆畫少的字避免碰在一起,否則會有擁擠或空曠之感;

    字形相同或相近的字要多變化,參差卻不雜亂,變化中要保持一致;

    章法上要體現出大小統一、井然有序,筆畫多的要小,筆畫少的要大;

    講究佈列成隊,行氣貫通。單獨觀看,個個如白描圖案,清新淡雅;

    整體欣賞,每一幅作品若精美織錦,飄逸柔美。

    鐵線篆有超越時代審美的情趣和獨特的風格,無論是唐代或清代的鐵線篆,都能體現出漢人著裝,寬舒長垂,雍容優雅,簡約質樸,矜持端莊的精神內質。

    孫過庭在《書譜》中說“篆尚婉而通。”屈曲流美乃是篆書的首要審美特徵。鐵線篆的線條更為純淨溫婉、秀美端莊,它本身就能包蘊著情感和修為。

    新莽時期,同律度量衡的銘文,筆畫纖細,蓋即鐵線篆之先河。迄今流傳的有唐李陽冰的《城隍廟 碑》和《謙卦碑》。李氏攻小篆,很有功力,曾自謂:“斯翁而後,直至小生。”《城隍廟碑》全學李斯,雖較細但很圓潤。《謙卦碑》筆畫纖細剛勁,風格獨具,是典型的鐵線篆。關於“鐵線”的名稱,有的說是取像於“鐵線草”,這種草葉柄細長且黑,有光澤,像鐵製一般,故得是名。

    鐵線篆是小篆的一種。由秦代《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等玉筯書風中脫出。用筆圓活,細硬似鐵,劃一首尾如線,故名。後世稱唐代李陽冰的篆書為“鐵線篆。”鐵線篆和玉箸篆是有區別的,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用筆剛勁如鐵,筆畫都纖細如線,後者筆畫均勻圓潤,左右對稱,猶如兩根筷子,故名。書法上前者有李陽冰的《城隍廟碑》,後者有李斯的《泰山刻石》。篆刻配篆則反之,鐵線篆以“朱文(陽文)”為主,兩面下刀,玉箸篆以“陰文”為主,略粗且略“遲澀”,衝刀為主,一氣呵成。篆書是以時期風格劃分,有大篆、小篆之分,字型也是逐步形成風 格的,沒有具體誰首創之分。

    結體特點

    鐵線篆的體勢是標準篆書的變體,結字是篆書第一法,它以圓熟優美的形體結構,施以毫釐不爽的線條,來成就鐵線的定義。前朝人寫鐵線篆,極盡婉轉流動之能事,降至近世,則參以方折勁峭的筆法,故能圓融與剛健相佐,視覺上既流美又端凝,因而,它的書寫特徵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學習。

    書寫要領

    書寫狀態

    經典篆書與其他書體的書寫方法不同,在落筆之前,要對全文篆法有個安排,既要強調單字的結體到位,以至全篇的佈局妥當,“精心”安排之外,不能忽略其書寫過程中的意趣。前人有一種襯以粉本的寫法,絕不可取,這樣會湮滅用筆的自然生動,因你的注意力要分散一部分給粉本,這就削弱了書寫激情和隨機應變的機會,因而顯得刻板生硬,雖然結構準確,但少了書法所要求的真趣。

    結字方法

    鐵線篆書以小篆為本,清人對篆法的使用比較嚴謹規範。隨著創作的深入,後來者更參以許多其他方面的篆法,以補充小篆的侷限,多有創見。漢許叔重有“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之論,是有其侷限性的。愚以為,可以嘗試著打破陳規,用字技巧若穿鑿合度,有道而裁成,也許會另出境界,何樂而不為。研究上要嚴謹,創作上要變通。故鐵線篆書的創作不必拘泥小篆一端,略施以融通之理,可得新趣。

    用紙選擇

    鐵線篆線條雖然纖細,然既名之曰“鐵線”,可見其對用筆的力度是有要求的,若力度不透紙背,怎能合乎剛勁如鐵的要求?合理地使用生宣,筆法和墨法的變化才能顯而易見,使墨能有機地融入紙中,線條益顯凝練,運筆的趣味性也就應運而生。若選熟宣,墨是浮在紙面上的,線條也顯得板滯無神,總有“做”的感覺,失去了筆情墨韻。

    筆墨要求

    寫鐵線篆書的筆鋒不宜太短,筆鋒短了,含墨量也就少了,會增多蘸墨的次數,直接影響通篇的控制。在行筆上,要能清晰看出起筆、行筆、收筆的過程(同玉法),根據字的結構,線條要有微妙的粗細變化,才會流動而婉約,產生一定的節奏感。筆宜用兼毫,固是鋒挺而能殺紙,力透紙背。墨的使用則要適度,太稠則滯筆,致線條無生氣,太稀則起筆易生墨結,在通篇線條的控制上,尤難停勻,用墨的最佳效果是能表現用筆的起、行、收。視覺上通篇線條粗細一致而不生意外,這樣才有可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心境調整

    書寫(創作)一幅鐵線篆書作品,對心境狀態的要求相對很高,它不同於其他書體的創作。例如,行草書創作情緒外露,一蹴而就;隸書創作線條要在豐富多變的情況下統一;楷書創作中筆法既要協調,又要豐富激越,在通篇穩健的情況下產生肅穆的效果。鐵線篆的線條變化較簡單,要求視覺上粗細一致,(有微妙的粗細變化),這就給書寫過程帶來了相對大的阻力,甚至在書寫進行時,沒有了調整的餘地,須全神貫注地使筆筆到位,字字精準,行行貫氣,通體寓神,在這種近乎禪定的狀態下,產生一種高度精確、雍容富麗的審美情趣。在如此背景之下就需要簡淡平和、不激不勵的心態,把創作激情委宛地融入這種平和之中,甚至不動生色。這種心態在創作前需要主動調整,關鍵是心情平穩的持續性,在書寫過程中,要主動快速“感受”書寫的快感,“創作”的愉悅。如此才會避免斤斤計較於點畫而導致無情,這種“隨意”是在“理智”的控制下產生,使之達到肅穆、莊重、精美、活潑、古豔、雋秀的藝術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很想一個女生,但是,怕她不搭理我,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