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代吃飯這件事,是和生產力水平有關的。春秋戰國以前確實的兩餐制,後來到了漢朝經濟發達了,才開始三餐制。
在堯舜時期,因為食物匱乏,所以沒有幾餐制之說,有啥就立馬吃掉,沒有就餓著。
到了夏商周時期,由於食物的數量有了一定的保障,又有了足夠的炊具,人們也可以定時吃飯了,從而開始出現了一日兩餐制。
第一頓飯稱“朝食”或“饗”(音yōng),是在辰時即上午九點左右就餐;
第二頓飯稱“食”或“飧”(音sūn),是在申時即下午四時左右就餐。
在後來出土的甲骨文中,也有“大食”“小食”的記載。“大食”指的是第一頓飯,“小食”指的是第二頓飯。第一頓比第二頓吃得要多些,以適應人們“日出而作,日人而息”的勞作生活。
從漢代起,傳統的一日兩餐制開始向一日三餐制轉變,時稱“三食”。究其原因,主要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三餐制有利於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漢代鄭玄在《論語·鄉黨》注中也寫道:“一日之中三時食,朝、夕、日中時。”
三食中的第一頓飯為早餐,一般安排在天色微明之後,時稱“寒具”。成書於西漢的《禮記·內則》中就此寫道:當時未成年的男女,在天亮後都要父母請安,問候飲食。如果父母已吃過早飯,即可告退;如未進食,則要在一旁侍奉,等候差遣。
第二頓飯是午飯,時稱“中飯”或“過中”。午飯一般是在正午時刻,所以,直到現在華北一帶仍稱午飯為“響午飯”。
而第三頓飯則為晚餐,又叫“晡食”。《說文解字》上說,“晡者,日加申時食也”。清人王筠在其《說文解字句讀》中解釋道:“謂日加申之時而食謂之晡也。”而申時,大約是在下午三至五點之間。
同今人相比,漢代的三餐除了午餐外,其他兩餐的時間起碼提前了兩個小時。這是因為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勤勞節儉的美德。天亮後,可以下地幹活,或做別的事;而天黑後,幾乎無活可幹,又沒有“夜生活”的方便條件,所以早點兒休息,還有利於第二天下地幹活。久而久之,被養成了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
在上層社會,“三食”的時間和民間差不多。《史記·呂太后本紀》中有這麼一段話:“朱虛侯請卒,太尉予卒千餘人,人未央宮門,遂見產廷中,日晡時,遂擊產。”之所以“擊產”選擇在“日哺時”,正是因為這個時候呂產正在吃晚飯,可以發起突然襲擊,一舉擊潰呂產的禁衛軍。
在《漢·淮南厲王傳》中,又說漢文帝時淮南王劉長謀反,被髮配到蜀地。文帝還特地指示:劉長雖然是因罪流放,但其生活待遇不變,每天仍然可以讓他吃上三頓飯,給他五斤肉、兩斗酒。
三餐制雖然出現,但兩餐制也並未消失。在不少地方,一些窮苦人家仍採用兩餐制。在一些出土的漢簡中,就有“朝三升,暮三升”的記載;在《漢書·晁錯傳》中,也寫有“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與此同時,皇家和另外一些特殊人物則採用四餐制。《白虎通義·禮樂》中寫道:天子“平旦食,少陽之始也;晝食,太陽之始也;晡食,少陰之始也;暮食,太陰之始也”。
可見,餐次的多少也是與其貧富貴賤密切相關的。無論哪個階層,也無論兩餐還是三餐,人們吃飯時依舊採用傳統的“分餐制”。如項羽所設的“鴻門宴”,就是主人、客人統統席地而坐,每人面前各擺一個食案,食案上放著各自的酒、菜和其他食品。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
關於古代吃飯這件事,是和生產力水平有關的。春秋戰國以前確實的兩餐制,後來到了漢朝經濟發達了,才開始三餐制。
在堯舜時期,因為食物匱乏,所以沒有幾餐制之說,有啥就立馬吃掉,沒有就餓著。
到了夏商周時期,由於食物的數量有了一定的保障,又有了足夠的炊具,人們也可以定時吃飯了,從而開始出現了一日兩餐制。
第一頓飯稱“朝食”或“饗”(音yōng),是在辰時即上午九點左右就餐;
第二頓飯稱“食”或“飧”(音sūn),是在申時即下午四時左右就餐。
在後來出土的甲骨文中,也有“大食”“小食”的記載。“大食”指的是第一頓飯,“小食”指的是第二頓飯。第一頓比第二頓吃得要多些,以適應人們“日出而作,日人而息”的勞作生活。
從漢代起,傳統的一日兩餐制開始向一日三餐制轉變,時稱“三食”。究其原因,主要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三餐制有利於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漢代鄭玄在《論語·鄉黨》注中也寫道:“一日之中三時食,朝、夕、日中時。”
三食中的第一頓飯為早餐,一般安排在天色微明之後,時稱“寒具”。成書於西漢的《禮記·內則》中就此寫道:當時未成年的男女,在天亮後都要父母請安,問候飲食。如果父母已吃過早飯,即可告退;如未進食,則要在一旁侍奉,等候差遣。
第二頓飯是午飯,時稱“中飯”或“過中”。午飯一般是在正午時刻,所以,直到現在華北一帶仍稱午飯為“響午飯”。
而第三頓飯則為晚餐,又叫“晡食”。《說文解字》上說,“晡者,日加申時食也”。清人王筠在其《說文解字句讀》中解釋道:“謂日加申之時而食謂之晡也。”而申時,大約是在下午三至五點之間。
同今人相比,漢代的三餐除了午餐外,其他兩餐的時間起碼提前了兩個小時。這是因為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勤勞節儉的美德。天亮後,可以下地幹活,或做別的事;而天黑後,幾乎無活可幹,又沒有“夜生活”的方便條件,所以早點兒休息,還有利於第二天下地幹活。久而久之,被養成了早睡早起的作息習慣。
在上層社會,“三食”的時間和民間差不多。《史記·呂太后本紀》中有這麼一段話:“朱虛侯請卒,太尉予卒千餘人,人未央宮門,遂見產廷中,日晡時,遂擊產。”之所以“擊產”選擇在“日哺時”,正是因為這個時候呂產正在吃晚飯,可以發起突然襲擊,一舉擊潰呂產的禁衛軍。
在《漢·淮南厲王傳》中,又說漢文帝時淮南王劉長謀反,被髮配到蜀地。文帝還特地指示:劉長雖然是因罪流放,但其生活待遇不變,每天仍然可以讓他吃上三頓飯,給他五斤肉、兩斗酒。
三餐制雖然出現,但兩餐制也並未消失。在不少地方,一些窮苦人家仍採用兩餐制。在一些出土的漢簡中,就有“朝三升,暮三升”的記載;在《漢書·晁錯傳》中,也寫有“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與此同時,皇家和另外一些特殊人物則採用四餐制。《白虎通義·禮樂》中寫道:天子“平旦食,少陽之始也;晝食,太陽之始也;晡食,少陰之始也;暮食,太陰之始也”。
可見,餐次的多少也是與其貧富貴賤密切相關的。無論哪個階層,也無論兩餐還是三餐,人們吃飯時依舊採用傳統的“分餐制”。如項羽所設的“鴻門宴”,就是主人、客人統統席地而坐,每人面前各擺一個食案,食案上放著各自的酒、菜和其他食品。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