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嚮往孤獨

    具有關文書知道,當時清朝的人民由於對社會與官場的黑暗,與統治階級的的腐敗都表示不滿,所以,紅樓夢的出現,對他們來說都是禁祭品。

  • 2 # 雲琴愛喝茶

    《紅樓夢》這本書,品評論說的人很多,但是,很多人都沒能看透書中的宏大意旨。《紅樓夢》所隱含的內容、所隱喻的事實,肯定是清朝江山社稷第一等的大事,而不是僅僅無味地記載私人家裡的掌故軼事。有人說,《紅樓夢》肯定記述的是大學士明珠的家事,這也不過是一孔之見罷了。《紅樓夢》中,賈赦、賈政的父親,名字叫做賈代善。代善這個名字,就有跡可尋。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次子、禮烈親王的名字,就是愛新覺羅·代善。由此可知,代善才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那個真實的“明珠”。如此,則《紅樓夢》所記,應該就是清朝前期的歷史了。接著,筆記作者又列舉了幾條自己所推測的見解,目的就是希望善於讀《紅樓夢》者,能夠知曉他的想法,並且有所啟發吧。林黛玉與薛寶釵兩個人,爭的是賈寶玉。其實就是映照康熙末年,允祀(即愛新覺羅·胤禩)等人爭奪嫡位一事。愛新覺羅·胤禩(公元1681年~公元1726年),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異母弟,康熙帝一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說自己大貴,為爭立皇儲張目。這一行為,讓康熙帝深惡痛絕,也導致其在康熙帝心裡形象大損,同時,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是,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康熙朝最後十年裡,他都沒有放棄對皇儲之位的爭奪。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玄燁駕崩,本以為其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即雍正帝)嗣位,如五雷轟頂,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雍正帝尚未正式登基,即命胤禩與胤祥、馬齊、隆科多共四人總理事務,示以優寵;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帝加封胤禩為和碩廉親王,並將其兄弟的胤字改為允字,而胤禩被改為允禩。。筆記作者認為,其實,所謂的“寶玉”,原本就不是個人,而是個物件。這個物件不是別的,其實就是寓意著象徵江山社稷權威的“玉璽”。簡而言之:即寶玉寓意玉璽。所以,《紅樓夢》的作者,在書中也說得非常明白,寶玉原來就是一塊頑石。黛玉的名字,取“黛”字下半結構中的“黑”字,與“玉”結合,去掉“黑”字的四點底,就可以組成“代理”兩個字。所謂“代理”,其實,就是“指代的是理親王”。理親王,即愛新覺羅·胤礽(公元1674年~公元1725年),清聖祖玄燁第二子。在胤礽剛滿週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廢拘繫於鹹安宮,同年十二月被釋放。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三月,胤礽被複立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廢黜,仍禁錮於鹹安宮。此後,多次有推薦其復立的建議,但康熙帝始終未再立胤礽。雍正帝繼位之後,將其改名為“允礽”,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幽死於鹹安宮,享年51歲。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黃花山(今天津薊縣)理親王園寢,諡曰密。理親王胤礽本來是皇次子,所以,就用雙木合成的“林”字來影射他。作者這樣的用意,還怕讀者不明白,於是,又故意在賈迎春那裡用了一次,給她起了外號,叫做“二木頭”。二木頭就是一個林,迎春也是排行第二的。薛寶釵的影子是花襲人。《紅樓夢》的作者,在寫寶釵的過程中,因為不能在寶釵那裡極情盡致,所以,又塑造了一個襲人,來彌補書寫寶釵時留下的不足。“襲人”二字拆開,儼然就是“龍衣人”了。結合以上所述:寶玉寓意玉璽;黛玉影射理親王;襲人是寶釵的影子,而她又是“龍衣人”。黛玉與寶釵爭寶玉,而康熙後期,確實有廢太子之事,有諸子爭權之實。一切似乎就很清楚了。這才是《紅樓夢》一書的第一等大事。《紅樓夢》一書,所包羅的內容十分廣闊,當然不僅僅只有上述的第一等大事。

  • 3 # 腦洞趣味歷史

    曾國藩飛幕僚趙烈文在其日記《能靜居筆記》上,記載了一項往事:關於乾隆、和珅與《紅樓夢》的往事。

    公元1786年,和珅給乾隆皇帝獻上了一本《紅樓夢》,乾隆看過此書後,非常感慨,他說:此蓋為明珠家作也。

    清朝的人,聽了乾隆的話,“後遂以此書為珠遺事”。

    光提明珠家,大家會一臉懵逼,明珠是指誰?

    1、恰是同學少年時

    這個明珠被王國維稱為北宋以來,清朝第一詩詞大家,他的名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至今仍廣受人喜愛。

    詩是好詩,可情卻是悲情,他們家族的命運,倒也像《紅樓夢》裡那般幾經波折,由盛轉衰。

    故而,乾隆有感而發:這不正是描寫的明珠家家事嗎?

    納蘭性德出身高貴,他的父親是大學士明珠長子,康熙朝的兩大重臣之一。

    他的家族葉赫那拉氏,也是清朝最尊貴的三個家族之一,慈禧便是出生在這個家族。

    但家庭的輝煌,帶來的不僅有榮譽,還有沉重的壓力,身為明珠家繼承人的納蘭性德尤其如此。

    年輕時的他,雖然也愛慕自由,渴望能夠追求情趣,放情山水,但現實卻讓他選擇了自己並不愛的生活。

    他二十二歲時殿試中取得了二甲第七名的好成績,被康熙封為三等侍衛,沒過多久又成一等侍衛,陪同康熙四處行走。

    《清史稿·納蘭性德傳》:嘗奉使塞外有所宣撫,卒後,受撫諸部款塞。

    這份殊榮,等同於告訴世人,納蘭家又出了一個了不得的後人。

    納蘭性德的成功,讓不少頗有才華的年輕人【皆一時俊異,於世所稱落落難合者】,動了心思,他們就像《紅樓夢》中求賈府辦事的人一樣,蜂擁而至,只為了獲得納蘭的賞識。

    《清史稿·納蘭性德傳》:好賓禮士大夫,與嚴繩孫、顧貞觀、陳維崧、姜宸英諸人遊。

    但與這份殊榮相對應的,卻是他家敗落的慘樣。

    2、惟有飲者留其名

    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書康熙,告他四大罪:

    一、結黨營私;

    二、把持朝政;

    三、收受賄賂;

    四、買賣官職。

    康熙下令吏部以“貪汙受賄”的名義,捉拿明珠:國家建官分職,必矢志精白,大法小廉。今在廷諸臣,自大學士以下,惟知互相結引,徇私傾陷……朕不忍加罪大臣,且用兵時有曾著勞績者,免其發覺。罷明珠大學士,交領侍衛內大臣酌用。

    明珠家的衰敗,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始的,當乾隆看到《紅樓夢》後,也就有感而發,認為這太像明珠家的往事了。

    參考資料:

    【1】《能靜居筆記》

    【2】《清史稿》

  • 4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很早,在聽人家講《紅樓夢》時,就有事涉明珠(即納蘭明珠,葉赫那拉氏)一說。

    讀清人筆記,孫靜庵(生平未詳)在《棲霞閣野乘》捲上《〈紅樓夢〉包羅順康兩朝八十年之歷史》中,對《紅樓夢》事涉明珠一說持否定態度。但是,他卻把對《紅樓夢》的認知,又向前推進了一個層次,他直接說,此書包羅了順治與康熙兩朝八十年的歷史。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順治在位十八年: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至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至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

    順治與康熙兩朝,合計79年。

    筆記作者取整,說是兩朝八十年曆史。

    話入正題。

    筆記作者懷疑,《紅樓夢》所隱含的內容、所隱喻的事實,肯定是清朝江山社稷第一等的大事,而不是僅僅無味地記載私人家裡的掌故軼事。

    有人說,《紅樓夢》肯定記述的是大學士明珠的家事,這也不過是一孔之見罷了。

    《紅樓夢》中,賈赦、賈政的父親,名字叫做賈代善。代善這個名字,就有跡可尋。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次子、禮烈親王的名字,就是愛新覺羅·代善。由此可知,代善才是大多數人所認為的那個真實的“明珠”。如此,則《紅樓夢》所記,應該就是清朝前期的歷史了。

    接著,筆記作者又列舉了幾條自己所推測的見解,目的就是希望善於讀《紅樓夢》者,能夠知曉他的想法,並且有所啟發吧。

    林黛玉與薛寶釵兩個人,爭的是賈寶玉。

    筆記作者認為,其實就是映照康熙末年,允祀(即愛新覺羅·胤禩)等人爭奪嫡位一事。

    愛新覺羅·胤禩(公元1681年~公元1726年),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異母弟,康熙帝一廢太子時,胤禩及其同黨躍躍欲試。胤禩利用張明德相面說自己大貴,為爭立皇儲張目。這一行為,讓康熙帝深惡痛絕,也導致其在康熙帝心裡形象大損,同時,胤禩的個人威望和私黨勢力元氣大傷。但是,胤禩本人並不肯認輸,康熙朝最後十年裡,他都沒有放棄對皇儲之位的爭奪。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玄燁駕崩,本以為其同黨胤禵能入承大統的胤禩,見胤禛(即雍正帝)嗣位,如五雷轟頂,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雍正帝尚未正式登基,即命胤禩與胤祥、馬齊、隆科多共四人總理事務,示以優寵;十二月十一日,雍正帝加封胤禩為和碩廉親王,並將其兄弟的胤字改為允字,而胤禩被改為允禩。。

    筆記作者認為,其實,所謂的“寶玉”,原本就不是個人,而是個物件。這個物件不是別的,其實就是寓意著象徵江山社稷權威的“玉璽”。簡而言之:即寶玉寓意玉璽。所以,《紅樓夢》的作者,在書中也說得非常明白,寶玉原來就是一塊頑石。

    黛玉的名字,取“黛”字下半結構中的“黑”字,與“玉”結合,去掉“黑”字的四點底,就可以組成“代理”兩個字。所謂“代理”,其實,就是“指代的是理親王”。

    理親王,即愛新覺羅·胤礽(公元1674年~公元1725年),清聖祖玄燁第二子。在胤礽剛滿週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廢拘繫於鹹安宮,同年十二月被釋放。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三月,胤礽被複立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廢黜,仍禁錮於鹹安宮。此後,多次有推薦其復立的建議,但康熙帝始終未再立胤礽。雍正帝繼位之後,將其改名為“允礽”,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幽死於鹹安宮,享年51歲。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葬於黃花山(今天津薊縣)理親王園寢,諡曰密。

    理親王胤礽本來是皇次子,所以,就用雙木合成的“林”字來影射他。

    作者這樣的用意,還怕讀者不明白,於是,又故意在賈迎春那裡用了一次,給她起了外號,叫做“二木頭”。二木頭就是一個林,迎春也是排行第二的。

    薛寶釵的影子是花襲人。

    《紅樓夢》的作者,在寫寶釵的過程中,因為不能在寶釵那裡極情盡致,所以,又塑造了一個襲人,來彌補書寫寶釵時留下的不足。

    “襲人”二字拆開,儼然就是“龍衣人”了。

    結合以上所述:

    寶玉寓意玉璽;

    黛玉影射理親王;

    襲人是寶釵的影子,而她又是“龍衣人”。

    黛玉與寶釵爭寶玉,而康熙後期,確實有廢太子之事,有諸子爭權之實。

    一切似乎就很清楚了。

    這才是《紅樓夢》一書的第一等大事。

    《紅樓夢》一書,所包羅的內容十分廣闊,當然不僅僅只有上述的第一等大事。

    事實上,可以這麼說,清朝順治與康熙兩朝八十年的歷史,全部都在此書之中。

    《紅樓夢》中的海外女子,就是明指延平王鄭經佔據臺灣一事。

    《紅樓夢》中的焦大,應該指的是洪承疇。

    洪承疇晚年不再掌握權柄之後,他閒居無事,失意無聊。筆記作者孫靜庵曾在某一部筆記小說中讀過洪承疇的幾則軼事。焦大酒醉後的自表戰功,與筆記小說中的洪承疇軼事十分符合。

    《紅樓夢》的妙玉,肯定就是吳梅村(偉業)。

    妙玉走火入魔之後,遇到劫難;也就是吳梅村所寫的自己在家安居,被朝廷追索,自己不得已才出仕滿清。

    吳梅村是吳人,妙玉也是吳人。妙玉自己就住在大觀園中,而她常常自稱是檻外人,明明顯示的就是不臣的意思。這與吳梅村類似。

    另,關於吳梅村出仕清廷一事,可以參看《桃花扇•餘韻》這一齣戲,當時,官府點派差役之後,差役們就拿著牌票(舊時官方為某具體目的而填發的固定格式的書面命令,差役執行時持為憑證。)去尋訪前代的遺民。由此可知,吳梅村之出仕清廷,肯定是備受逼迫了。

    《紅樓夢》中的王熙鳳,應當就是指宛平相國王文靖(熙)。

    康熙執政期間,漢大臣有權力,能為一時之重的,以王熙為第一。《紅樓夢》一書中,也說王熙鳳就是一男子。

    本文相關資料補充:

    【納蘭明珠】(公元1635年~公元1708年),字端範,滿洲正黃旗人,清聖祖康熙朝重臣,歷任內務府總管、刑部尚書、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武英殿大學士、太子太傅等職。在康熙帝議撤三藩、統一臺灣以及抗禦外敵等重大事件中,均有積極作用。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因朋黨之罪,被罷黜,後雖官復原職,但不再受到重用。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病故。

    【愛新覺羅·代善】(公元1583年~公元1648年),又稱代善,清太祖努爾哈赤次子。因作戰英勇,賜號“古英巴圖魯”,公元1616年(天命元年)被封為和碩貝勒,參與國政,為四大貝勒之首,以序稱大貝勒。努爾哈赤逝世後,主持諸貝勒,擁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公元1635年(天聰九年),被皇太極斥為輕視君上、貪財違法、虐待屬人。公元1636年(崇德元年),被封為和碩禮親王,世襲罔替;次年,被皇太極復斥為越分妄行、輕君蔑法,漸賦閒家居,不問朝政。皇太極一朝,因其年長位尊,一直遭壓抑。公元1643年(崇德八年)皇太極逝世,為消弭內鬥,擁皇太極第九子福臨即位。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病死北京,終年66歲。賜祭葬,立碑紀功。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追諡曰烈。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入祀盛京賢王祠。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配享太廟。

    【愛新覺羅·胤禩】(禩同祀,為祀異體字),生母良妃衛氏。少時被胤禔母惠妃撫養,諸臣奏稱其賢。自幼備受康熙喜愛,17歲即被封為貝勒,為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削其王爵,圈禁,改名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薩保”;九月薨,享年45歲。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以胤禩無悖逆之實,下旨復原名胤禩,恢復宗室,並錄入玉牒。

    【理親王】愛新覺羅·胤礽(公元1674年~公元1725年),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母為仁孝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殤諸皇子外,序齒為皇次子。因其胞兄、嫡長子承祜幼殤,在剛滿週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自幼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長成後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二月,康熙帝北征噶爾丹,特命胤礽監國,後康熙北征都讓胤礽監國理政。有作品見《康熙朝雅頌集》、《晚晴簃詩匯》。

    【延平王】(公元1642年~公元1681年),即鄭經,一名鄭錦,字賢之、元之,號式天,暱稱“錦舍”,籍貫福建泉州,臺灣明鄭時期的統治者,鄭成功長子,襲封其父延平郡王爵位。嗣位期間,曾與清廷展開多次談判,堅持採北韓不削髮、不入貢之例,但都沒有得到正面迴應。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三藩之亂爆發,接受靖南王耿精忠請援,率軍東渡福建;收回廈門,並收漳州、泉州與潮州三府,進而攻下廣東惠州。率兵西征,請耿精忠如約撥船及地方安插兵士。耿精忠不答,雙方交惡。廣東平南王尚之信、福建靖南王耿精忠相繼為清廷平定,雲南平西王吳三桂亦死,鄭經勢力敗退,僅能守住廈門。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清將萬正色遣人遊說鄭軍水師副總督朱天貴(原為耿精忠部將)率艦300艘,將士2萬餘人降清,放棄廈門並班師回臺,之後,沉迷酒色,翌年病歿。

    【洪承疇】(公元1593年~公元1665年),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進士,累官至陝西布政使參政,崇禎時官至兵部尚書、薊遼總督,松錦之戰戰敗,被清軍俘虜後投降,成為清廷的漢人大學士。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四月,隨清軍入關。抵京後以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銜,列內院佐理機務。宣導儒家學術,針對順治帝不崇信孔孟,提出意見,為滿漢的合流打下基礎;建議清廷採納許多明朝典章制度,獻計甚多,大多被信納,加以推行,完善了清王朝的國家機器;為了鞏固清廷的統治,建議“習漢文,曉漢語”。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受命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處,總督軍務兼理糧餉。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督清軍攻佔雲南後回北京。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自請致仕。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逝世,諡文襄。

    【吳梅村】(公元1609年~公元1672年),即吳偉業。明末清初詩人,太倉城廂鎮人,字駿公,號梅村,又號梅村居士,梅村叟,鹿樵生,灌隱主人,大雲道人,舊史氏等。復社重要成員。多才多藝,學識淵博,著述甚多。工詩能文、熟悉音律、擅長度曲填詞,雜劇傳奇、繪畫等也深有造詣。詩歌創作成就最大,其詩取經唐人,各體皆工,七言歌行自成一體,時稱“婁東派”,世稱“梅村體”。與錢謙益、龔鼎孽並稱“江左三大家”。一生寫詩千餘首。著有《梅村集》、《梅村家藏稿》、《綏寇紀略》、《春秋地理志》等。

    【王熙】(公元1628年~公元1703年)字子雍,順天宛平人,清初大臣,明朝禮部尚書王崇簡之子。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累遷右春坊諭德。累擢弘文院學士。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擢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考滿,加尚書銜。清聖祖康熙嗣位,改兼弘文院學士。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遷左都御史。遷工部尚書。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轉任武英殿大學士管兵部事。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調兵部。漢臣與聞軍機,自王熙始。丁憂,去職。康熙二十一年,即家拜保和殿大學士(公元1682年),兼禮部尚書。以和平寬大,宣上德意,與民休息。造次奏對,直陳無隱,上每傾聽。清太祖實錄成,加太子太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以疾累疏乞休,溫旨慰留。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詔許致仕,晉少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卒,康熙帝命皇長子直郡王允禔、大學士馬齊臨喪,行拜奠禮,舉哀酹酒,恩禮有加,諡文靖。

    (全文結束)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 5 # 道味紅樓這本書

    不知所云。

    曠世經典《紅樓夢》問世以來,人們對它的理解可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且大家各執己見,眾說紛紜。最普遍的理解,認為是部閨閣小說,甚至還有宮庭秘史之說。甚荒唐!可惜百年間作者的苦心主旨竟石沉大海,不為人曉!

    這個千百年的謎底,最終被橫空出世的《道味紅樓》揭開!作者自信,書中觀點可以經歷歷史考驗!正如《百家講壇》講座者錢斌教授看過書稿後評價:"這本書中有貨,必將是一本‘長銷書',只要《紅樓夢》在,《道味紅樓》就可以在!"

    《道味紅樓》認為,《紅樓夢》本質是部野史版道禪智慧經書,寓玄妙的老莊思想於故事情節,以情入道,懷道傳道,普度眾生,助世人明大道的智慧,更好地修身舉業齊家治國,享逍遙樂境。

    《道味紅樓》展現了《紅樓夢》的思想框架,從其道治經書的主旨思路,解說關鍵情節,並對書中讀者常感茫然的詩詞歌賦作獨到深刻的解讀,讓讀者恍然大悟,豁然開朗。

    《道味紅樓》研究發現:《石頭記》(《紅樓夢》原名)之石,幻形為寶玉之玉,為道家所尚自然之物。《紅樓夢》以寶玉作道治思想的化身,歷教化社會之腐亂,哀大道之廢馳,演奇文以傳道。這正是:

    通篇有玄妙,

    泣淚為世癆。

    皆說言情事,

    悟道知逍遙。

    故云:《道味紅樓》後,不看紅學書。

  • 6 # 北京詩人老馬

    官者讀之,此乃為官之道!

    商人讀之,此乃興衰之理!

    文人讀之,此乃進退之路!

    凡人讀之,此乃福禍之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青柑的口感會為什麼有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