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鍛彰趣義
-
2 # 本樞
這句話出自莊子內篇《人間世》,《人間世》主要針對複雜的人際關係提出的保全措施。
有用就是盡其所能展示才氣,掙得一份名利財富,這樣的行為不免會帶來危險。比如,商鞅充分的發揮有用之用,成為法家代表人物,職位僅次於秦王,名利雙收。但是,作為雙刃劍的有用之用,也刺傷了商鞅,商鞅遭到車裂的下場,沒有善終。
歷史上還有一些發揮了有用之用也保住性命的人物,如春秋時期的縱橫家張儀等人物,還有太監李蓮英,死後也是罵名遠揚。
這就是莊子為何提出無用之用高於有用之用,這是一種治療病態社會的猛藥當有用之用氾濫成災的時候,只有實施無用之用。
想詳細瞭解的讀者請看我寫的公共號《易經與道德經關係解讀》專門解讀了莊子文章,《白話莊子——人間世》。
-
3 # 乾得堂
大凡有用為實,無用為虛。知實易,知虛難。故知實之用靠知識淵博,知虛之用靠慧力。莊子所言意正於此。為凡人不所知之境鋪設一條途徑,以為可探之道。在一個虛空之間展示於大用而誘惑。人的文化精神之中往往嚮往那種崇高境界的同時也會忘卻其中的缺憾。人文化中中的知識或許可以告訴你什麼為優越,什麼為平慵,但這些全以一個人的智慧為基本。無用之用正是這樣一種脫實向虛。在一個全面超越自身的境界中去認知物件,當這種思考成為一種意境之時,就會發覺世事萬物之間的應化之變,不只是眼前的所見所感。還有更深的層次,更廣的空間,更寬的視界。能於虛處見到這一實境之外的世界那才是一種美妙的精神體驗。為什麼說莊子的精神充滿浪漫的人文情懷,正是這樣一種文化精神的表達充滿著智慧,而於讀者以啟示。當然要看到這一啟示需要自己的智慧和學識,同時也需要讀者給予情懷的投入。現在講傳統文化也好,講文化精神也好,只有貝備了這兩點,方可深入其間去探之這文化深處的奧秘和文字背後的美.意。中國畫中的留白正是這樣一種虛實為用的智慧體現,所以講藝術,莊子的文化精神影響中國歷史最為深遠。(畫為自寫)歡迎評論探討。
-
4 # 明永正
答我認藏克青說比莊子好:藏說,有的活著別人就無法活,有的死了他精神話著。(丨)莊子哲學在夢中是蝶(動物)是人都分不清,不能區別自己是人是動物。
(2)人皆有善惡,之分惡有如南京大屠殺日本,流氓,痞子,反革命蔡英文,誣衊專家沈延祖,東條英子,希特勒,安倍晉三,,推特者這些人有用話。我們生不如死。該是;是非不分:不分忠,邪,善與惡,屬於動物思維,非人類思維。對不?
-
5 # 南山陽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語出《莊子 人間世》。<人間世>一篇通篇談君主政制下智、善、真所面臨的險境,對戰國時期的政治面相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借顏回與孔子的對話,也鮮明地提出了與儒家世界觀人生觀完全相反的立場。<人間世>是莊子及其學派一篇重要的政治理論文獻。
莊子的立場是人生的實質是“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就是一個純任自然的存在。所以人雖然有“形”“神”之分,但“神”根本就不應該外溢擴張,而應順從形骸以自為,這樣方能返回自身的“德性”。莊子把我們文明中人都大加肯定的“慾望”“智識”“學問”“功績”“作為”統統視為違反人之“性”的負面東西。人倫、社會、政行、軍事、經商等等,都屬於“偽”,不僅不真實,而且是桎梏,甚至還隨時有可能要你丟掉性命。那該怎麼辦呢?莊子提出,人只要在最基本的低慾望的層面上做,就是最好的狀態,這種生活他起了一個名字叫“天放”,《莊子 馬蹄》雲:“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一而不黨,命曰天放”。天放,就是“無用之用”。永遠不要被他人利用,不要去利用他人,不要求什麼功名成就,不要去追求什麼人間理想、自我價值,做些超出你形骸所需的努力。你以為那些公認的有德之人、有為之人,就是實現了人的最大價值嗎?錯了,根本上就錯了,那些都是沒用的,損害你的真生命的。
各位細味莊子之論,就知是以此層面為核心展開的了。過多比附新增,弄得玄之又玄,徒增偽說。至於怎麼評價莊子的“有用”“無用”,就不用我在此囉嗦了,各位自有分數。
-
6 # 雲雷書院
莊子講了許多不材之木得以終其天年的故事,《逍遙遊》中的大樹“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人間世》中的櫟社樹“以為舟則沈,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莊子關於不材之木的寓言在於說明“無用之用”的道理,無用是不為世俗所用從而躲避了災難,而對於保全個體的生存來說這恰恰是大用。
莊子認為正是在世人以為是“無用”的地方,存在著“大用”。在現實生活中,任何顯露個人存在和能力的表現都是有害的,而使個人不被發現的那些行為則是有益的。莊子所說的無用之木並非完全無用。大樹在因為無用而得其天年的同時可以美化環境,為人們遮掩Sunny,讓人們逍遙地傾臥在大樹下,只是它在扮演這種角色時並不會傷害它本身的性命。人的生存無法脫離社會,在一個理想的社會中,個人不會因其扮演一定的角色而傷害他內在的本性。每個人都過著適合自己本性的生活又不相互相互妨害,人與人有著善意的互動卻又個性自由。這是莊子的烏托邦式理想。
在《人間世》的終篇,莊子總結了“人間世”種種困苦的根本原因後說:山上的良木自己招來砍伐;油脂可燃是自己招來的煎熬。桂樹可以食用,所以遭人砍伐;漆樹可以做成塗料,所以遭人割取。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途,卻不知道無用的用途。人生為什麼是個危險的旅程,根本原因是“有用”。因為“有用”則為人所利用宰割,不能盡己之性命。只有無用之大木才能保全其生命,而有用之木則因其用而喪生於刀斧之下。對於生活在戰國亂世的莊子,這確實是真真切切的生命感悟。
莊子所說的“吾將處於材和不材之間”,實際上是個折中的回答,意即無用又有用。莊子的這句話給人以無窮的思考。人生於世,道路艱辛,有才會被算計,無才會受宰割,到底怎樣為人處世呢?這的確是個兩難問題。比較起來,有才者更容易遭到暗害。因為,大凡人有才華總喜歡露才揚己,這就難免被人嫉妒,惹上災禍。如屈原、賈誼是中國古代非常有才華的人,屈原的《離騷》、《九歌》,賈誼的《吊屈原賦》、《治安策》,均是千古流傳的佳作。但是他們都因為才高而遭到了排擠,一個在放逐中沉江自殺,一個在貶斥中鬱鬱而終。這正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眾,人必非之”。《菜根譚》中說:“鷹立如睡,虎行似病”,猛禽猛獸在作出致命一擊時總是在掩蓋自己的實力和能量。君子要效法雄鷹和老虎,不暴露自己的聰明,不顯示自己的才華,才有成就大事的機會。無論社會環境如何,平時都不能炫耀自己,要學會韜光養晦,隱藏自己的才華。莊子“材與不材”、“無用之用”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蘇東坡曾經寫了一首《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民間俗話說“槍打出頭鳥”、“出頭椽子先爛”,都不主張過份顯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要是處處占人先機,時時搶人風頭,時刻準備脫穎而出,這樣的人活在世上自己壓力,讓別人感受到的威脅也很大,稍有不慎,就成為眾矢之的,最後死得很難看。
在中國歷史上,歷來功高蓋世的英雄大多不得好死,只有為清朝鎮壓太平軍的曾國藩得以善終,其原因就在於曾國藩深諳藏露之道。人為萬物之靈,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競爭中有所成就,這恐怕也是大多數人的心理。一點能力不顯露,百年而後與草木同腐,這樣的人是庸人。成天沉浸在緊張氛圍之中,惟恐不能出人頭地,甚至為之不擇手段因而埋下後患,這樣的人是愚人。曾國藩善於藏鋒,常在進時想到退,在退時想到進,絕對把握進退之間的界線。這是他成功的保證,更是他立於不敗的心術。曾國藩年輕的時候銳意進取,讀書、做官都很賣力,成為清朝歷史上提拔速度最快的官員,這是露。掌握軍權以後,時時保持“花未全開月未圓”的低調,隔三差五上奏朝廷要求派個主帥來,自己做副手,攻下南京後更是立刻裁撤20萬湘軍,這是藏。沒有年輕時候的露,曾國藩不能做成一番大事業。沒有晚年的藏,曾國藩保不住自己的小命。藏和露之間時機選擇需要高度的智慧,難怪青年毛澤東說“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公。”
然而這種選擇仍然“未免乎累”,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何時表現為材,何時表現為不材,這是行為的靈活性。在一般人那裡,行為的靈活性與趨利避害的功利計較之心有關。一旦有了功利計較的刻意追求,必然會陷入“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的悲涼境地。所以“處乎材與不材之間”並非最好的處世之道。如果要避免患難,最好的辦法要是在心靈境界上與道合一,“乘道德而浮游”, “無譽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莊子的意思是讓生命置身於自由王國,以自然為旨歸,隨時變化,如龍蛇顯藏,不專主一端,與萬物相和諧,茫然無心而漫遊於萬物的初始,主宰萬物而不被萬物所奴役。具備這種自由精神的人就不會受到任何外物的牽累和損害,這樣,也就完全沒有必要去考慮充當不材以躲避災難,也不需要去考慮在“材與不材之間”來回擺動。
-
7 # 老莊絕學
這是跟老子一脈相承的辯證的智慧。
“無用”的東西,反而有最大的用處。這樣的例子,生活中可以舉出很多。比如,睡眠是“無用”的,不能創造價值,可是不睡眠就無法工作;空氣是“無用”的,可是如果沒有空氣,人就不能存活,大自然就會陷入死寂;讀書是“無用”的,可是如果不讀書,人就不能脫離愚蠢。至於所讀的書中,專業書是有用的,哲學、歷史等是“無用”的,可是人如果不懂哲學,註定他的人生就不會走得太遠。
我一直堅信,一個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必須有自己明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知道世界是如何運轉的,知道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知道如何去實現人生的價值。所有這些,都看似無用,但恰恰正是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讓一個人變得不一般。
-
8 # 天道人文觀
因為人們總是懷著強而有力的功利心,只看得見眼前的利益,有些有用在未來,有些有用在現在,而所謂明智的人就是活在當下,也能展望未來的人。
這是很哲理的話題,看似有用卻無用,看似無用卻有用,這好像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就能達到有用而無用,無用有用的境界。需要拋棄一些不必要的功利心太,正所謂君子聞道,小人聞利。
-
9 # 擺渡天堂
原文。
莊子與弟子,走到一座山腳下,見一株大樹,枝繁葉茂,聳立在大溪旁,特別顯眼。但見這樹:其粗百尺,其高數千丈,直指雲霄;其樹冠寬如巨傘,能遮蔽十幾畝地。莊子忍不住問伐木者:“請問師傅,如此好大木材,怎一直無人砍伐?以至獨獨長了幾千年?”伐木者似對此樹不屑一顧,道:“這何足為奇?此樹是一種不中用的木材。用來作舟船,則沉於水;用來作棺材,則很快腐爛;用來作器具,則容易毀壞;用來作門窗,則脂液不幹;用來作柱子,則易受蟲蝕,此乃不成材之木。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壽。
就原文中的樹而論,有用的樹,成為了各種"器",無用的樹成為了它自己。作為一棵樹,他的使命與意義是完成樹的一生,而不是成為器。反過來說當樹成為了器,也就等於樹的生命結束了,失去了作為樹的意義。而不能成為器的無用之樹,則完成了樹的一生,成就了樹的使命。
子曰:君子不器。就是把主語"樹"換為"人",一個道理。我們作為高等智慧的人,活著的使命與意義是什麼?就是要把什麼是人搞清楚嘛,然後完成作為人的使命嘛,這是人活著的意義所在嘛。而我們現實生活中所追求的又是些什麼呢?人有人的特性,而當我們成為了有用的器、被事物所束縛、所左右,不就與成為器的樹一樣嗎?喪失了人性、失去了靈魂,就不能稱之為人了,而是德山和尚說的活鬼。
我們平常人理解的"無用之用"。不被世俗所用,從而避免災禍。如殘疾人因"無用"而免於征戰、服徭役。乞丐"無用",避免了統治者的苛捐雜稅……。
這就是"無用之用"的邏輯關係。
回覆列表
這是內篇第四《人間世》結尾的話。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樹木可用,膏脂肥潤,肉桂可食,漆樹流漆,這就是它們有用之處,結果呢?被砍了,被煎了,被割了,它們為自己的“有用”付出了代價——損害了它們自身。
人也是一樣,追求有用,就難免傷到自己。莊子舉了幾個例子,都是在說明這個問題。
顏闔將要給衛靈公太子做老師,但他聽說太子喜怒無常,如果強行約束他,恐怕與己有害,若不好好教育他,又恐怕他有害於國家,怎麼辦呢?蘧伯玉就建議他:
善哉問乎!戒之慎之,正汝身也哉!形莫若就,心莫若和。雖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形就而入,且為顛為滅,為崩為蹶。心和而出,且為聲為名,為妖為孽。彼且為嬰兒,亦與之為嬰兒;彼且為無町畦,亦與之為無町畦;彼且為無崖,亦與之為無崖。達之,入於無疵。什麼意思?教育他,但不用強,保全自己,隨他的變化而變化,但內心不動搖,如此方可兩相無礙。這就是無用之用,義正辭嚴擺出老師的架勢,自己是要發揮作用了,恐怕命不久矣,不教他,一味阿諛,也是發揮了作用,為禍更甚,只能隨形就勢,時機到了,點撥一下,如此方可。
孔子游歷到了楚國,楚狂人接輿經過他的門前,吟道:鳳凰啊,你怎麼會出現在這衰德之世!好的時代才能成就聖人,壞的時代聖人苟活而已。既然如此,為什麼不韜光晦跡,好好的過完這一生?
莊子為什麼說這個故事來譏諷孔子?因為他在無法發揮作用的環境中強行追求有用之用,不順勢,自然無所作為,反而有害自身。孔子周遊列國,有誰聽他的呢?
子綦在路上看到一棵大樹,出奇的大,可以同時庇廕數千匹馬。
仰而視其細枝,則拳曲而不可以為棟樑;俯而見其大根,則軸解而不可為棺槨;咶其葉,則口爛而為傷;嗅之,則使人狂酲三日而不已。既沒有美型,也沒有美氣,更沒有美質,但也正以為如此,它才能長這麼大呀,其他的樹豈非長到七八尺之圍就要被砍去架樑了嗎?像這棵樹這樣,長到可以庇廕數千匹馬,必是經過了一番不成材的時光,才能保全到現在,也才能有如此陰涼,有如此大用,所以子纂說:“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於此其大也。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莊子舉這麼多例子,就是在說明無用與用的辯證關係,如何學習無用之用,如何以無用而為有用?關鍵就在時機和形勢,不爭一時之用,不圖一時之快,保全自己,發展自己,才能成就大用。非其時則潛伏,在其時則升騰,無用以養身,有用以應物,進退以時,這就是關鍵之處了。那麼時機又在何時呢?“入遊其樊而無感其名,入則鳴,不入則止。無門無毒,一宅而寓於不得已,則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