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有時候想think

    唉,老是這樣的問題,你兒子為什麼不服你你知道嗎?你兒子是什麼都不服,還是不服一部分你清楚嗎?你兒子不服你,其實就是不聽你的唄,那他聽誰的你懂嗎?總是不服管教不服管教,那好,你如果把他從小打到大,我保證他絕對乖乖聽話。我就見過一家長把他兒子腿打骨折的,那孩子也算人高馬大吧,但是慫的很,你就高興了?只怕到時候你會說兒子愣愣的,該怎麼辦了。能不能從自身找找原因?大人有時候就是想當然,不聽勸,獨斷專行好面子,謝謝你,現在是新社會,老師都放下了教鞭,您還要端起管教的款,真當兒子會聽?不還手已經算好了。很多時候,你還是多想想自己的問題吧。當然,兒子不服管教,問題很複雜,需要具體原因具體分析,所以我需要具體案例,再跟你作進一步分析。

  • 2 # GoneWithTheWind2020

    可以參考我剛完成的這個問答https://m.zjurl.cn/question/6794788567097819405/?app=news_article&app_id=13

  • 3 # 東森九慧

    任何一個爸媽,都不想跟孩子之間產生嫌隙。所以當孩子惹你生氣時,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冷靜的時間,你可以讓孩子自己呆10分鐘。10分鐘後,等我們消化了自己的負面情緒,等孩子平復了心情,我們再認真聽聽孩子的真實想法。

    只有你給他說話的機會,他才會同樣尊重別人說話的權利;只有你成為一個會聽話的爸媽,他才能成為一個聽話的孩子。

    親子溝通,是一場修行,而我們都是這條路上的修行者。無論是初為人父母,還是已經當爸爸媽媽好多年了,在家庭交流方面都可謂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但如果我們能掌握一些溝通的技巧,多注意說話的方式,我們跟孩子之間的距離就會更近,很多家庭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當你的孩子“不聽話”了,你可以試試下面這些方法哦。

    1 別把質問當聊天,要學會說話

    每當孩子回到家,放下書包屁顛屁顛地圍在你身邊,問你今晚吃什麼的時候,你的反應是什麼?

    很多家長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是:“媽媽忙著呢?別在這搗亂,你作業寫完了嗎?上次測試的成績出來了嗎?”

    我們總是以質問的形式來跟孩子說話,當我們說出這樣的話後,如果細心的話,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的情緒一落千丈,撅著嘴說:“不就問一句嗎?又說我,我現在去做還不行嗎?”

    於是乎,孩子剛進家門時其樂融融的氛圍沒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沒了。長久以往,在孩子眼裡,學習是為了父母,效率和效果都大打折扣。

    其實,仔細想想,孩子並不是不想寫作業,只不過他離開了你一天,回家的第一瞬間想和你說說話,而你的一句句質問讓他們沒了繼續下去的心情,等想起來要和他聊聊心裡話的時候,他們已經將我們拒之門外。

    別把質問當做聊天,回到家,一個微笑,一句迴應,或許更好,甚至能讓孩子愛上學習呢。

    2 別急著否定孩子,要學會感同身受

    家長在聊天的時候還會犯的另一個錯誤就是急於否定孩子。當孩子提出建議的時候,便下意識地去否定了孩子,但這種否定並沒有帶來結果的改變,反而破壞了與孩子的關係,百害無一利。

    所以,當孩子跟我們提出請求的時候,我們不妨先了解他的想法,再做決定。比如當孩子說中秋想要出去玩一天的時候,你可以:

    第一步,先認可孩子的想法,拉近距離:“可以啊,你想去哪玩呢?”

    第二步,對孩子感同身受,讓孩子覺得被關心、被尊重:“是最近學習累了嗎?媽媽也想出去放鬆一下”。

    第三步,從自己出發,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決策,讓孩子認可你:“但媽媽還有一些事情要忙,你可以給媽媽一天的時間,讓我把事情忙完先嗎?做完事情才能盡心玩,對不對?你有什麼事情需要先做完嗎?”

    這樣,孩子往往更能接受我們的建議,先做完作業,如此,不僅達到了我們的目的,而且更能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3 別隻顧著說教,要學會傾聽

    當我們想要跟孩子傳達一些人生經驗時,說話記得轉個彎,不要太生硬,不要張口就是:“你應該先學習”,讓孩子自己說出來更好。

    我們做父母的,要懂得讓孩子說,而我們自己,要懂得聽。

    當孩子跟我聊天的時候,他們可能只是想找個人傾訴,如果我們有幸成為了那個傾聽者,請別讓生硬的說教毀了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親密,聽比說更好。

    4 別隻知道當面衝突,要學會“投機取巧”

    如果我們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們或許可以投機取巧一下,別當面聊。

    給孩子寫信,現在很多人都應該忘了這個交流方式。但其實,寫信可以讓我們冷靜下來,有些話,寫下來和說出來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當我們想要跟孩子發火的時候,不如坐下給孩子寫封信或者留個便條。

    又或者,把日記有意地丟在客廳,讓孩子看到。當看到你對他從小到大的點滴記錄時,孩子的心裡,應該只剩感動了。

    5 別不分場合地講道理,要學會找時機

    當有外人在的時候,別跟孩子講道理。當眾教育孩子,無論是態度強硬還是循循善誘,孩子都不會接受,因為他會覺得沒面子。

    想想年輕的時候,我們不也好面子嗎?所以,給孩子點尊嚴,有什麼事情,咱們回家再說。

    現在很多父母工作都很忙,很少有時間陪孩子,於是乎吃飯的時間就成了家長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段”。

    但事實是,這種做法不但沒有什麼教育意義,還會影響孩子的食慾,傷害身體不說,更會讓孩子覺得跟爸媽吃飯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為何不等孩子停下來的時候,再兩個人坐下來認真地聊聊呢,溝通這件事情的時機也是需要選取的。

  • 4 # 網際網路產教融合實踐者

    這個年齡是叛逆期,不能用打罵的方式去教育,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應該當朋友一樣,你也可以向他訴苦,傾訴。這個年齡,如果你太強勢,反而可能造成隔閡,一旦有隔閡,就沒那麼容易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窮人家的孩子真沒希望參加藝考嗎?有啥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