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醫安心媽媽
-
2 # 郭偉峰23
小兒脾胃不和老是積食,是小兒常見病,是因餵養不當,飲食不節,損傷脾胃,納食不化,停滯胃腸所致。其主證是食滯納呆,腹部飽脹,噯腐反胃,大便酸臭等。本病治療原則以消導為主,分清飲食積滯,還是脾虛夾滯,前者以消為主,後者消補兼施。本病輕證注意調節飲食,常可自愈;重者則應結合藥物治之。病情日久,不注意飲食調節,失治誤治則常變成疳證。【治療】1.飲食積滯:〔證侯〕不思飲食,噯腐酸餿,嘔吐,脘腹脹滿,煩躁啼哭,夜臥不寧,手足心熱,小便短赤,大便臭穢,舌紅苔膩,脈象滑數,指紋紫滯。〔證候分析〕飲食不節,停滯胃腸,脾胃受損,故不思飲食。中焦壅滯,則噯腐酸餿,嘔吐,積滯內阻,氣機不利,故脘腹脹滿。積滯化熱,內擾心脾,故煩燥啼哭,夜臥不安,手足心熱,小便短赤。食滯不化,腐穢內積,故大便臭穢。舌紅苔膩,脈象滑數,指紋紫滯,均為飲食阻滯之象。治則:消食、導滯和中。方藥:保和丸加減:保和丸為消導扶脾清熱之劑,藥性平和,故以“保和”名之。適用於小兒內滯胃腸者,主治食積停滯。加減:腹脹明顯加木香、厚朴以行氣消脹;腹脹作痛者,加青皮、檳榔理氣止痛;口渴喜飲去半夏,加花粉、石斛生津止渴;小便短黃,加澤瀉、車前子、滑石滲溼利尿;大便乾燥,加大黃通便。然消導藥的應用,也各有所側重。奶積常用焦山楂、草果仁;麵食積滯常用神曲、麥芽;穀食積滯常用神曲、谷芽;食生冷瓜果而引起積滯常用山楂、陳皮;肉類、蛋、魚類引起的積滯常用焦山楂、雞內金。2.脾虛夾滯:證候:面色蒼黃,疲倦乏力,不思飲食,腹滿喜按,大便溏薄,夜臥不安,唇舌淡白,苔白厚膩,脈象沉澀,指紋淡滯。〔證候分析〕脾胃虛弱,中氣不振,故面色蒼黃,疲倦乏力,不思飲食。脾陽不振,則腹滿喜按,大便溏薄。食滯中脘,氣機不暢,則夜臥不安。苔白厚膩,脈象沉澀,指紋淡滯,均為脾虛夾滯之象。治則:健脾益氣,佐以導滯。方藥:健脾丸。方中人參、白朮補氣健脾;陳皮、枳實行氣和胃;神曲、山楂、麥芽消食導滯,消、補合用,使脾虛得健,食積得消。加減:嘔吐加半夏、生薑以降逆止嘔,怕冷腹痛,加白芍、香附理氣止痛;納呆便溏加砂仁、藿香化溼醒脾;夜寐不安加蟬衣、鉤藤安神。〔外治方〕1.用生薑、紫蘇各35g,搗爛炒熱,布包熱熨脘腹部,並揉腹,腹脹腹痛較甚,可用芒硝研末3g,胡椒粉0.5g,拌勻敷臍。2.桃仁、杏仁、梔子各等份研末,胡椒少許,每次2g,用蔥白10g,白酒數滴,共搗爛拌勻,敷兩腳心,每日換一次。3.針刺四縫穴,左右手交替,每日一次,擠出少許淡白色分泌液。4.黃芪、白朮、防風、排風藤、薺菜各30g,煎湯藥浴。【預防與調護】1.調節飲食,合理餵養,飲食應選擇易於消化知富有營養的食品。2.進食應定時定量,不宜過飢過飽。3.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供給相應的輔食。
-
3 # 薛有興醫生
積食是傷食停乳,首先表現為孩子的胃口變差、不想吃東西。您的情況應該是孩子脾虛問題。小兒積食以後,損傷脾胃,很容易誘發咳嗽、發熱、流鼻涕、咽喉腫痛等疾病,如果身體的抵抗力等較差,我們是考慮積食問題的。
已經進行了調理,但效果不佳的話,考慮病機較為複雜一下。下面來講一下孩子積食的症狀,如果不符合建議及時修正治療方向。
1、舌頭
舌苔會變厚,甚至形成積粉苔、地圖舌。
2、大便
便秘,三五天不拉大便,臭穢。有些會表現為便溏、腹瀉,排出一些酸臭的大便。
3、睡眠
易暴躁、睡眠不好,昏睡露睛,夜間會有咳嗽等情況。
另外看到孩子的情況有軟綿綿的,建議從脾腎進行調理。
怎麼判斷孩子積食?
如果你家孩子突然半夜嘔吐、或是突然食慾不振,一定要做及時的考慮。此時宜消積,像小兒消積、大山楂丸、保和丸、益生菌製品都是可以的。
其實積食是一個持續性的傷害,孩子一旦積食一定要及時調養。一定要及時的糾正,不然時間長了,會影響到脾,繼而影響生長髮育。
孩子從兩歲發現脾胃虛,開始調脾胃,剛開始效果還不錯,可是一到夏天過一段就莫名其妙的積食,怎麼從吃的方面控制都不行,現在比同齡的孩子都低兩三公分了,而且孩子跑起來也是軟綿綿的,沒有同齡孩子那麼活潑
回覆列表
3歲寶寶脾胃不和老是積食怎麼辦?
現在夏天空氣溼度比較大,所以就很容易溼氣重。
脾是喜燥惡溼的,所以就很容易出現問題。
所以,在夏天,既要給孩子祛溼還要給孩子健脾。
關於這方面,我教你一個簡單的方法:
焦米茶1.找適量的粳米,放在鐵鍋裡面翻炒成焦黃色
2.放在湯鍋內給孩子煮水喝。
平時沒事的時候,給孩子煮上一點這個水喝,可以預防一定的脾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