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怪人養蜂
-
2 # 蜂部落
關於追花逐蜜過程中採用“主副群”管理,如何設計高效的輔助群管理模式的問題,實際上所謂的主副群管理是在我們進行適齡採集蜂培育以後,在大流蜜期到來前蜂群群勢不一的一種管理方式,並不是說我們一定要建立主副群的管理模式,而是利用了在流蜜期到來後群勢還打不到採蜜的蜂群作為繁殖群,讓蜂群採蜜的著重採蜜,繁殖的著重繁殖,在我們建立“主副群”管理模式的時候,主要考慮下面幾個問題:
1.主副群是如何產生的?
2.副群是不是可以無限制飼餵?
3.多少天副群可以提出一批封蓋子脾?
4.主副群是如何搭配的?
主副群是如何產生的說到養蜂我們都知道,蜜蜂的活動與蜜蜂的日齡有關,如果一個蜂群要能夠達到採蜜和哺育都能協調,那麼這個蜂群中的各種日齡的蜜蜂都是應該有的,如果我們想要著重的發展蜂群的某一特長,我們就可以透過改變蜂群中的蜜蜂結構來實現,而主副群其實就是我們透過改變蜂群中蜜蜂日齡結構來提升採蜜量的一種方法。
既然蜜蜂是根據日齡來決定採集活動的,那麼根據這個原理,我們必須在大流蜜期有較多的蜜蜂進行採集任務,也就是說蜂群中要有較多適合採蜜的蜜蜂,所以說在蜜蜂養殖中,養蜂人培育適齡採集蜂,實際上是根據蜜蜂不同日齡進行的活動來進行不同日齡的蜜蜂培育。比如說採集蜂的日齡在18日齡以上,如果我們想要一個蜂群中的蜜蜂擁有較大的採集能力,那麼就要求這個蜂群中有較多的18日齡以上的工蜂,而我們在養蜂過程中由於受到氣候以及各種因素的影響,難免蜂群中蜜蜂的日齡與我們的要求會產生一定的差異,比如在蜜蜂剛越冬完成的時候,這時候蜂群中的蜜蜂都是老蜂居多,我們I想要蜜蜂在大流蜜期能夠有較好的採集能力,就需要提前培育採集蜂。
在我們培育了採集蜂以後,到了大流蜜期的時候,有的蜂群達到了我們的要求,可以投入到採蜜任務中,但是有的蜂群可能蜂王質量差,或者其他原因導致到了大流蜜期都還沒有發展起來,那麼這種蜂群就算在大流蜜期也無法採集到大量蜜源,所以養蜂人就專門用這種蜂群來作為繁殖群,不但自己的蜂群繁殖,還要幫助其他正常採集的蜂群進行繁殖,我們把採蜜的蜂群叫做採集群,把沒有發展起來的蜂群叫做繁殖群,用來幫助採集群哺育幼蟲,所以也叫做採集群的副群。
副群是不是可以無限制飼餵?對於副群來說,由於副群主要用於繁殖,副群產生的蜂蜜也不多,因為主要是以培育蜜蜂為主,所以飼餵對於繁殖群來說是沒有多大影響的,我們是可以進行大量飼餵的,但是一般我們採用主副群飼養的時候都是在大流蜜期,這個時候外界蜜源豐富,就算我們不用飼餵蜜蜂也有較好的採集能力。
從蜜蜂的營養來說,蜜蜂最好的營養還是蜂蜜,不管是採集群還是副群,長期大量餵養糖漿對蜜蜂都是有影響的,所以一般我們在大流蜜期餵養蜜蜂,多以獎勵飼餵為主,採用的是短期少量的餵養,僅僅是為了刺激蜜蜂活動,而從成本來說,雖然說糖漿成本不高,但是對於蜜蜂採集的花蜜來說,這是免費的,就算是副群我們也應該儘可能的讓蜜蜂利用自然蜜源,所以不管是主群還是副群,都是不提倡無限制的飼餵的,對我們養蜂來說並沒有好處,甚至還容易導致蜂蜜質量變差。
主副群是如何搭配的?那麼,我們說的主群是指擁有更好的採集能力的蜂群,而這樣的蜂群,在大流蜜期的時候並不容易產生分蜂熱,但是在這個時候蜂群中的蜜蜂壽命短,如果蜂王同時大量產卵,那麼蜂群中的蜜蜂就會有一部分重要的工作,一是給蜂群哺育育幼蟲,二是給蜂群採蜜,而大流蜜期的時候如果蜂群中沒有幼蟲,那麼大量的蜜蜂就會花費到採集工作中,所以在蜜蜂養殖中我們有無蟲取蜜,處女取蜜的陳述,其實就是利用在大流蜜期的時候蜜蜂分蜂性弱,可以養殖超強群來奪取取大蜜源的原理。
既然主群來作為主要的採集群,必然導致全部蜂場中的新出房的幼蟲減少,如果我們想要採蜜繁殖兩不誤,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採蜜的同時能夠繁殖,而這個時候弱群就有了作用,主要就用來繁殖,到了流蜜期以後可以及時的補充強群,讓蜂群不會出現流蜜期後衰敗。
所以我們主副群的養殖方式是,把主群中的幼蟲脾和蛹脾提到副群中給副群哺育,當副群中的幼蟲封蓋以後又提到主群中,這樣主群中相當於沒有了哺育工作,而弱群中又可以獲得大量的幼蟲,解決了弱群長期無法發展,蜂王產卵過少的困難,還能夠彌補流蜜期後主群衰敗的危險。
-
3 # 追花精靈
在大蜜源期追花奪蜜,採用主副群養殖增加產量是確實有效的。但是主副群增產不是用你圖示的這個方法,巢脾應該是多少?應該怎麼樣擺放,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並不能死板挨套。而且哪怕是意蜂群,能達到上下20脾的強盛蜂群是難以達到的,在產蜜時能造多少新脾也不是由人來決定的,四天能提出兩批封蓋封蓋子脾,四天能夠出房也是不可能的。
養蜂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不能由著自己的意願要求蜂群做事,任何高明的養蜂技術在實際運用中都要有變通,否則適得其反。
我家是養意蜂的,在大蜜源期會用到主副群養殖方法來增產。但主副群該是多少蜂脾,該做多少事情從來沒有死任務。每群蜂能發展到什麼情況,能產多少蜜也沒有定數的。多年的養蜂經驗證明,主副群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不一定是組織方法造成的,有很多因素決定著成敗,必須結合當時的具體條件來靈活運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益。
下面我就說一說主副群養蜂生產的具體方法。
什麼是主副群養蜂技術養蜂人都明白,在大蜜源期強盛的蜂群要比弱群的產蜜量要高得多。可是在實際養蜂過程中蜂群發展並不是均衡的,總有原因造成有的蜂群比較強盛,有的就比較弱了。特別是在強群太少並不太強的時候,養蜂人就需要想辦法組織成真正強盛的蜂群,儘可能地多產蜂蜜。可是繁蜂得有一個過程,蜜源花要開了,想要靠繁蜂已經等不得了。這時候養蜂人就可以用主副群養蜂達到蜂群變強的效果。
在蜜源期為了有更多真正強盛的蜂群奪取蜂蜜,就用弱群來補充強群的蜂數,讓弱群擔負繁蜂的任務,儘量讓強群有更多的採集蜂去產蜜。我們把強盛蜂群就叫主群,把弱小蜂群就叫副群。主群和弱群擔負的任務不同,在蜜源期和非蜜源期所要做的事情也不一樣。在蜜源期弱群輔助強群保持強盛,把產蜜的任務交給強群,在非蜜源期強盛蜂群幫助弱群發展,這就是主副群養殖的基本原則。養蜂人一定要清楚,蜜源期主群是產蜜的,不要再多加任務給主群。
主副群養蜂的組織方法。如果蜂群數量比較多,蜂群發展不均衡,在蜜源期來臨前的一個星期左右,為了提高產蜜量,就要開始進行主副群的調整。想辦法儘量組織出更多的強盛蜂群,讓強的更強,弱的就讓他弱。
首先要確定主群數量,把那些比較強盛,有七八脾蜂以上的蜂群作為主群來產蜜,把那些四五脾蜂的弱群就作為副群。一般情況下主群的數量要佔到整個蜂群的2/3以上,副群的數量要在1/3以下。把蜂王年輕優秀的作為主群,把老蜂王群,交尾群作為副群。這樣就避免了在蜜源期發生分蜂熱的風險,也能夠在蜜源期把這些老蜂王換掉,多培育新蜂王。
確定了主副群的數量以後,就把副群的封蓋子脾提到主群裡去,讓這些封蓋子脾的幼蜂能夠補充主群的蜂數,讓主群更加強盛。副群提脾以後蜂比較密集了,就安礎造脾。要把造脾繁蜂的任務儘可能留在副群裡,不要增加主群的負擔。每一個副群裡提出一張一兩張封蓋子脾補充主群以後,主群就能強盛的多,這樣就能增加產蜜量。
主副群蜂脾的數量是沒有限定的,主群要儘可能強,能達到一二十脾蜂群就好了。如果不能達到,只要能組織繼箱群,有近十脾左右的蜂數,在繼箱圈裡有三五張蜜脾,這樣取蜜就更方便,能限制產子量能增加產量。主群一定要是繼箱群才是成功的。副群保持三五脾蜂數,只要能夠保持繁蜂的最佳狀態,能服務於主群就可以了。
主群擔負的是產蜜任務就不能多撫子的,一般情況下在巢箱只留5張子脾左右就可以了,想要多產蜜,還可以把子脾的數量減少。因為架起繼箱的子脾的數量是可以人為的控制的,養蜂人就不要貪心,又想大量的產子脾,又想多產蜜。
主副群的管理方法。在蜜源期既要產蜜,還要抓緊時間繁蜂造脾,養蜂人必須要正確的管理才能圓滿的完成任務。組織好主副群以後蜜源期來臨,養蜂人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管理。
一,要根據蜂群的發展狀況適時造脾。
在蜜源期蜂群發展旺盛,造脾能力強,必須要抓緊時間造脾。什麼時候該造脾,造多少脾是根據蜂群狀況來的,不要由著自己的意願隨便安礎造脾。
當蜂數增加,蜂群出現造贅脾的現象時,養蜂人就一定要馬上安插巢礎,蜂群就能很快造出新巢脾。蜜源期要經常查蜂,只要發現有造脾的慾望就安礎造脾,不要規定哪一群蜂應該造多少巢脾。
二,要合理的調換巢脾
這樣把新脾調到副群裡去,把封蓋子脾調整到主群裡去,讓蜂群都保持蜂脾相稱,各盡所能,互相扶持,就起到主副群互為利用,達到既能繁蜂又能產蜜,還可以多造新脾的效果。
在蜜源期主群的蜜糖可以放心地取出來,副群弱小蜜糖儘量不要取。養蜂人還要密切注意副群的蜜粉量是否夠,如果不夠還要把主群蜜粉脾調入副群,讓副群能夠保持繁蜂的良好狀態。
主副群應該注意的問題。一般的蜂場都有主副群的存在的,在不同時期主副群的管理方法是不一樣的。
在蜜源期,主群負責產蜜,副群負責繁殖,造脾的任務各盡所能。蜜源期還有換王育王,防止分蜂熱發生的任務,主副群所擔負任務的也各不相同的。
一,蜜源期要抓緊時間育王換王,要利用強盛蜂群培育王臺
蜜源期是繁蜂的大好時期,如果主群並不想繼續繁蜂,只為多產蜜,可以在蜜源期換王,讓蜂群停止撫子,有更多的精力產蜜。而且蜜源期蜂群強盛,人工移蟲育王接受率高,培育的蜂王質量好,在強盛的主群裡培育王臺成功率就高得多。
在蜜源期要抓緊時間移蟲育王,等到王臺快要成熟了,就把需要換王的蜂群裡老蜂王提走,一兩天後把急造王臺清除乾淨,把王臺放進去。如果順利10天左右新蜂王可以成功了。
二,利用弱小的副群作為交尾群,換王不耽擱蜂群的發展。
如果覺得主群還不夠強盛,還想利用蜜源期繁蜂,想要換王時就不用把主群蜂王拿走,就利用弱小的副群作為交尾群來培育蜂王。
可以在強盛主群裡人工幼蟲培育出王臺,等到王臺快成熟時,把副群裡的蜂王拿走,一兩天後清除急造王臺,再把成熟的王臺安插進去。副群就作為交尾群,新蜂王的成功率會更高。還可以把出現分蜂熱的蜂群裡造出來的自然王臺放到副群裡作為新蜂王培育,這樣利用自然王臺培育出來的新蜂王品質可能會更好。
等到新蜂王成功以後,如果主群的蜂王品質不行,再把優質的新蜂王換進去,讓主群維持良好的狀態。副群可以把換下來的老蜂王介入,也可以再繼續培育新蜂王,這樣就起到副群服務於主群的作用。
三,在非蜜源期主副群的管理區別
如果蜜源期結束了,在非蜜源期主副群的管理方法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時候主群就要協助副群發展,讓整個蜂群都能夠均衡發展,不要有弱小蜂群的存在。
在非蜜源期期,弱群的管理是比較困難的,容易發生盜蜂也易感染疾病。如果不是為了產蜜,養蜂人就要儘量調整蜂群狀態,不要任由弱小蜂群的存在。這時候可以把強群的封蓋子脾調到弱群裡去,蜜粉不足的也要調入蜜粉脾,這樣弱群就能迅速繁盛起來了,才能應對蜜粉源枯竭和氣候不適宜的情況。如果還想造脾或者育王,都得把任務交給強盛的主群,這時候主群就要協助弱群發展,風群都能均衡的發展,這樣管理就容易得多。
所以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明白了主副群養殖技術了。主群和副群在不同時期所擔負的任務是不一樣的,這得靠養蜂人靈活運用。蜜蜂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養蜂是不能按照自己的規劃和設計,讓蜂群怎麼樣發展的。氣候和蜜粉源情況起著決定的作用,不能一廂情願的強迫蜂群做事。
-
4 # 純正農家蜂蜜
作為常年在外追花采蜜的蜂場,它都是有主副群的,並不是所有的蜂群都投入到採蜜的工作中去,都會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主群作為主要採集收入工作。因為蜜蜂的採集壽命是有限的,一個主群強大的採蜜主群,透過技術管取得高產後,這些主群在下一個蜜源採集中,就會失去主群高產的優勢。所以要有副群的繁殖採集蜜蜂補充後,才能夠恢復到主群的採集高產群當中去。所以常年追花采蜜的蜂場就會出現主副群的不同管理方法。
根據題主的意思是如何使副群,在多補喂飼料的情況下,儘量能夠培育出來更多的採集蜂,補充到採集群中去。
作為我們養蜂人都清楚,要想養好蜂,使蜂群養的更壯,必須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情況下,才能夠培育出來更多的採集蜂,一是必須有健康產卵率旺盛的新蜂王,二是必須得有充足的飼料糖,三是充足的粉源,或者是從生產群中儲備的有大量的粉脾情況下,才能夠培育出來更多的採集蜂補充到生產的主群當中去。這三個條件缺一都很難達到題主的需求目的。
因為常年追花采蜜的蜂場,他們是不會扣王讓蜂王休息停產的。所以追花采蜜蜂場的蜂王是沒有休息時間的。往往就會使蜂王在透過一個產卵高峰後,就會自然產卵率大大下降,進入休息階段,這就是嚴重製約常年追花采蜜蜂場的蜂群的恢復。
所以作為常年在外追花采集的蜂場,要經常不斷的培育新蜂王,換掉那些產卵率低的蜂王。
因為副群的群勢較弱,大部分都是新產卵不久的新蜂王,也正是這些新蜂王產卵率的高峰期。因為這些副群的哺育能力有限,新蜂王產過多的蜂卵蜜蜂又無法哺育出來健康的幼蜂,這時就可以利用這些新蜂王儘量產卵,把產的過多的蜂卵補充給那些產卵率低的蜂王群。
由於副群裡面的採集蜂有時不多,就會制約出外採集花粉和蜂蜜,所以這這些副群內缺花粉時,一定要補充花粉,最好是從其它採集群中把儲存過多的花粉脾調進來。如果要是飼料糖不足,最好是抽掉採集群中儲存的封蓋糖脾調進來,每天割開一部分蜜蓋,這就是最的促使副群發展的最好之一方法,要比每天獎勵蜂蜜水促使副群發展快的多。所以說無論是春繁,或者是題主提出的怎樣能夠使副群快速發展,包括食物可以無限喂,最好的促使副群蜜蜂快速發展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封蓋糖脾,每天少割開一部分蜜蓋,就是最好的促使蜂群發展方法。不過在獎勵促繁時千萬別忘了給這些副群補喂一點微量元素優益菌,是比不可缺少的。如果按照這種方法去快速發展副群,絕對會獲得到意想不到的好結果。
回覆列表
主副群搭配是在花源盛開大流蜜時臨時組成的,其目的是在有限的開花期內,充分利用蜜蜂的採集行為,以奪得最大限度的高產措施。
我所採取的方法是,在花源大流蜜開始時,隔箱搬走一群蜜蜂移到別處另放,讓部分採集蜂迴歸,合二為一,這一群就具備了充足的採集蜂。大流蜜開始後,只要天氣正常,這群蜂一天的時間內就能採回15斤的花蜜,產量相當可觀。
記得1974年春季,我們在雲南採油菜花後返回到湖北的雲夢縣(現在是雲夢市),那時雲夢種植雙季稻,每個生產隊都種有大面積紅花草子〈綠肥,紫雲英〉,紫雲英泌蜜特好,我們就這種組織蜂群,在上午11時搖取一次蜜,下午4時再搖取一次蜜,一天兩次能取得15斤以上花蜜,個別群能達到20斤。當然了,這些都是水蜜,濃度只有30度左右,最高的也才35度,當時由供銷社土產部門收購,價格0、84元,在那個年代,收入相當喜人。那時蜂蜜緊俏,土產強行收購,不交給他們還不能帶走的。
採用這樣的方法,只能用於流蜜湧的花期,流蜜平平的不亦採用,用了也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