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楚塞江郎

    沒有認真讀、不熟悉內容,那只是個人問題,但曹植的《洛神賦》、《白馬篇》、《飛龍篇》、《七哀詩》、《登臺賦》等名作的流傳還是極其廣泛且影響深遠的!至少就我接觸過的所謂文人雅士而言,幾乎沒有不熟悉曹植作品的,基本都曾經熟讀過!

    尤其是曹植的《七步詩》,與唐相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等經典名作一起,更是儕身中國流傳最廣、普及程度最高、對社會影響最為深遠的詩歌作品之一!在過去的工作中,在偏遠農村曾經接觸過幾位沒上過一天學、沒讀過一天書的農民大叔,閒聊中發現他們大多都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當然,他們不知道這詩是誰寫的、話是誰說的,但卻一點兒不影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廣泛應用!

    親眼見過一位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村大叔教訓他的兩個父母親均已過世的侄子時,大致是這樣說:“……就為了那兩棵××小樹毛兒,就值得又吵又打的弄成這樣兒啊?啊!象個什麼樣兒,象弟兄們嗎?本是一根兒生,相煎何太急啊!知道這啥意思吧?……”他那倆中學畢業的侄子當然是知道,但卻不一定有他用得熟啊!

    李杜之詩,無疑甚好;蘇辛之詞,當然極妙;但若論起流傳程度之廣泛、社會影響之深遠,亦極少有哪篇作品可超越《七步詩》者!如果你非要堅持告訴我,說你連《七步詩》的內容也不知道,那我就實在也沒啥招兒了,只能拜拜了!

    (圖片來自於網路,有侵則刪)

  • 2 # 待曉兒

    曹植號稱“獨佔八斗才”,後世的李白等人都對其表現得異常崇拜。

    但是很奇怪的是,他寫了那麼多的足以流傳千古的作品,但當今很多人其實只是知道其中某些句子,但並不清楚具體內容。

    這是不是有點“名不副實”呢?

    曹植所處的年代,作家比作品出名是常見的事情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雖然比較興盛,但還是有很多問題,即使是對後世影響極深的“魏晉風骨”也不例外。

    比如說,如果我們提起曹操、阮籍、嵇康這些名士,我想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說出一兩件關於他們的逸聞趣事都不難,但如果說背一兩篇他們的作品,這很多人就做不到了。

    曹植也是如此,七步詩、洛水見洛神等等故事家喻戶曉,但提起他的作品呢,很多人印象裡大概就停留在“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這樣的句子中,可能其中都有很多人不知道這句話出自《白馬篇》,而全詩講了什麼內容同樣也不會很清楚。

    就是“七步詩”也只知道五言四句的那個版本,對五言六句版本可能都不太清楚。

    這在當時是常見的現象,作者的個人魅力要比作家更出名。

    這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世積亂離,風衰俗怨,對於人物的品鑑非常盛行,比如曹操“治世能臣,亂是奸雄”的評語等等,更為注重的是人才對於現實社會的影響力和改變能力。

    所以《出師表》更出名,就在於它本質上是一篇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公文,而不是一篇抒發情志的文學作品。

    曹植的一生比較坎坷,陷於爭儲的漩渦之中,至死都沒有機會建功立業,所以其作品多是抒發個人不得志的境遇和一些唱和之作。

    這樣的作品即使是質量極高,但對於當時的社會現實來說並沒有多大的益處。

    所以在文學上評價高,也是針對個人的才學,而不是某一篇作品,這是當時對於文學作者的看法。

    也就是說,人們更關注那些能寫出優秀作品的作者,而不是那些優質作品本身。

    這樣一來,曹植等人個人的人格魅力就大大壓過了其作品的光芒。

    而趣聞軼事更能引起普通人的興趣,自然在接受的過程中就更容易一些,文學作品就退居次位了。

    曹植作品的體裁,在後世已經逐漸邊緣化

    我們今天所流行的文學作品,詩歌、散文等等其實都是唐朝之後的作品,在之前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和更早的先秦兩漢的以文采著稱的文學流傳並不廣泛。

    並不是因為這些內容不好,而是因為文體變革。

    唐朝以來,格律詩大為興盛,並且在杜甫等人的創作下成為了之後文壇的主流,到晚清都沒有發生過變化。

    而曹植等人的作品是古體詩,在唐代這種過渡時期還比較流行,比如李白就是寫古體詩出名的,所以他也是對曹植佩服得五體投地。

    古體詩寫作比較難,一般需要靠天分。只有那些文學素養極高的人士才能寫出著名的作品,這是學不來的。

    李杜雖然齊名,但後世學杜甫總能學個七八分,但李白連五分都學不來,就是這個道理。

    而這樣的現象也導致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名句流行,但整首詩歌不流行,這就是所謂的“有句無篇”。

    這樣的詩歌和格律詩不一樣,格律詩篇幅比較短,所以其中有一句成名,全詩就跟著流傳;而古體詩篇幅往往都很長,格式也不是很規則,所以有一句成名也帶不動整首詩歌。

    比如說謝眺:

    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這句詩非常出名,但前後文是什麼我想很多人就都不知道了。

    再比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裡的結尾: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之前的那些詩句還有多少人記得?

    這就是古體詩“有句無篇”的問題,所以曹植的作品也是這樣,其中某一句很精彩,比如“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但是對於整首詩來說就沒那麼出色了。

    當然,這很大程度上是篇幅和體裁所造成的,後世格律詩也是如此,不會出現一首詩全文都是金句的現象,這樣的詩歌讀起來並不好。

    只不過格律詩因為篇幅短小,所以佔了點便宜而已。

    曹植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內容,不適合基礎教育

    如果對比各朝代的語言就會發現,我們現在所用的漢語和古漢語其實一直在變化。

    如今最容易理解的文言文是明清時期,其次是唐宋。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以致先秦兩漢的時候,這種語言上造成的生疏感就很明顯了。

    所以,唐詩、宋詞這樣的文學作品在當下流傳起來比較容易的,但是再早一點的文學流傳就出現了滯障。

    這也是為什麼曹植在名氣上一點都不輸給李白、杜甫等人,但在作品的知名度上卻有所不如。

    比如說“漢賦”這樣的文體裡,無論是漢大賦還是抒情小賦,都有“鋪陳”的特點。

    比如講述顏色,本來是想要著重說紫色,但一定會將之前的赤橙黃綠青藍都闡述一遍,最後才會著重講“紫色”。

    這就會使得文章篇幅一般都很長,並且讀起來雖然感覺氣勢磅礴,但中心思想不集中,這明顯不如後世的散文。

    而漢代的文章好用“奇字”,以漢大賦最為明顯。

    有一些漢字,如果不去讀那一篇漢朝的“賦”,一輩子都遇不到,甚至這個字只用於這篇“賦”中,這都是常見現象。

    所以兩漢魏晉時期的文章流傳起來比較麻煩。

    那麼,這樣情況下,曹植的作品顯然不適合我們當下的基礎教育,中小學等課本上學單句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還能接受,但全文就不一定看得懂了。

    詩歌尚且如此,文章更是這樣,讓中學生去讀《洛神賦》等具有深層審美價值的作品,與浪費掉的時間來比,收穫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所以一般曹植的作品都是在大學專業科目上進行系統學習,很多人如果不是興趣所致的話,基本上是見不到的。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 3 # 琅琊讀書

    曹家父子,當時可以說是開啟了文學的一個時代了,從他們家那邊開始才真正意義上有了文學對於社會的反思。曹操好像有二十幾個娃,曹植是不怎麼受重視的,所以他有更多時間寫詩寫文,他的作品要麼是文賦,要麼是樂府長詩,可能大多普通人連看一遍都難,更何況熟悉了。就算是《洛神賦》恐怕也是因為看了後世小說中引用的比如“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這些美好的句子而已。更別說《贈白馬王彪》、《求自試表》、《求通親親表》。

    我們大多熟悉的是唐宋時期的詩詞,或者說更多的是初高中課本上的詩詞,至於其他的詩,可能平時都不會去試著看一看。。。

  • 4 # 一獬

    一個人的作品能流傳千年,已經是神了。像李杜,流傳兩千多年,至今不廢。可還往兩千年往上走,流傳至今不廢的,是陶淵明。再往上走,估計讀的人就不會太多了。比如屈原,誰都知道《詩經》與《楚辭》是中國詩歌的源頭,所謂“風騷”,便是詩體的祖壇。但你會讀《楚辭》麼?並不是楚辭寫的不好,是現代人已無法體會當時的語境。又如諸子百家,我想一般只停留在“鵝鵝鵝”那種小學水平的人,去讀文言文估計,讀不出啥好來的。

    而曹植,作為一個比李杜陶還久遠的作家,其作品不廣為人知,不也正常麼?

    舉幾個例子:“凌波微步”這個詞出自曹植《洛神賦》,“視死如歸”出自曹植《白馬篇》:“捐驅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王勃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原本出自曹植《贈白馬王彪》:“海內存知己,萬國猶比鄰。”

    好了,一個兩三千的人,能至今還留幾個他發明的成語,足以說明他千古不朽,才高八斗了。我在想,當今作家能流傳兩百多年,就怕不多吧。

  • 5 # 白溪釣客

    【蓬萊文章建安骨】

    曹植(公元192一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人,曹操第三子,魏文帝曹丕同母弟。三國時期文學家、詩人“建安七子” 之一。其文學成就在當時最高,被推為“建安之傑”。附曹植詩一首: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朝遊江北岸,夕宿瀟湘沚。

    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

    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持。

    一一【三國•魏】曹植《雜詩》

    建安骨:建安,漢獻帝年號。當時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詩風格剛健清新,被後世稱為“建安風骨”。蓬萊文章建安骨:李白的詩句(見李白詩《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 6 # 紅塵彌勒

    曹子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世所公認。

    他也是目前為止被後世評價最高的中國三位文壇領袖之一,其他兩位是李白和蘇軾——

    漢魏以來,二千餘年間,堪稱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人而已。

    這是清人王世禎對他們的評價,並得到了後人基本一致的認同,也代表了中國文壇對於這三個人的一種共識,相當準確。

    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他的七步詩,甚至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怎麼能說沒有廣泛流傳呢?

    甚至可以說,我們熟悉曹子建,正是從他的這首《七步詩》開始的。

    曹植上承其父的建安風骨,為詩為文詞彩華茂,榮曜春松,骨氣尤高,代表了建安文學的最高水平,也是世所公認的。東晉大詩人謝靈運甚至說天下才氣共有十鬥,曹子建獨據其八,他自己則佔一鬥,其餘一斗由天下學人士子共分。

    曹子建才高八斗就是這麼來的。

    但曹植的詩文相較於李白、杜甫、蘇軾這些人更隱晦,更深奧,潛藏於內的一直有一股隱約的不平之氣,託意之言,比興之語,不容易理解,亦很難把握,並不是每一個文學愛好者都能準確領悟,自然覺得陳留王的詩文佶屈聱牙,故而經常回避之,這就造成其詩文影響力不如李白、蘇子的直接原因。

    而我們接觸到的大學以上課本,曹子建則被當然入選其中,且佔有相當重要的一席之地,說明曹植的文學作品在較高一級的文化教學中得到重視和承認,也符合曹子建較為高深的文字預期。

    只是,平素的普通人,不瞭解不掌握這種情況,誤以為曹植沒得到應有的重視,故而才有這種比較片面的認知。

    由此也可看出,我們的文學、文化普及之路,任重而道遠,不可不弘毅。

  • 7 # 孫土焱

    曹植在中國文學史上,名氣很大,作品廣為流傳。詩歌賦文耳熟能詳,千古文人莫不讚譽有加。稱為建安時期文壇領軍人物。尤其是(七步詩),(白馬篇),(洛神賦)等,膾炙人口,享譽中華,早已做為典故引用華翰,至今不衰。鄙人孤陋寡聞,曾閱讀部分詩作,辭昳味厚,膺服難忘。不多說了,題一首歌詠曹植七言絕句,請諸君欣賞:

    曹植

    煮豆燃萁事可哀,

    扳危華翰展琦才;

    歸轅揮淚洛神賦,

    珠闕甄妃入夢來。

    最新推出詩集《華翰雕龍》,是前不愧古 人、後不愧今人的上乘精品力作。書在京東、甲虎、噹噹網店、全國部分新華實體書店等均有銷售。二書名輸入百度即可找到。

  • 8 # 簡運書生

    曹植的作品中流傳最廣的當屬七步詩,至於洛神賦、白馬篇雖然也是名篇佳作,但少有傳唱。現在人知道具體內容的較少,大多隻是聽說有這麼個文章存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不適合基礎教育,沒有被編入教材。比起七步詩來說,其他文章作品缺少教育意義,不夠勵志。估計只有少數文學愛好者才會特意去研讀。

  • 9 # 驕然

    的確,曹植可以7步成詩,但這個7步成詩是不是就證明他很有才華呢?我想不見得,有沒有才華,可沒聽說誰能夠7步成詩來證明,從歷史文獻上看,曹植能夠7步成詩,確實有水平,值得欽佩,但是他未必可以稱得上是文學家,他的7步成詩可能有它的特殊性,而不見得代表它的普遍性。就像清朝的乾隆皇帝,一生寫了1萬多首詩,是有記載以來個人詩歌量最大的,但他哪首詩流傳下來了呢?充其量也就是有數量而沒質量吧。至於說曹植的偶爾七步成詩,更不能證明什麼。

    說到七步成詩,到讓我想起一件事來,上了年紀的人可能都記得,80年代左右有一個香港歌星叫張帝,當地唱歌有個特點,就是現場的人問他什麼,他就以歌曲的形式來現場回答,當時也是一絕,但是卻沒有人稱他是文學大師,張帝的這種演唱方式和曹植的七步作詩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說曹植沒有什麼文學作品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詩歌是文學作品的一種形式,能夠寫詩的人也並不少見,早年我也曾在佳木斯日報,鶴崗日報等刊物上發表過自己的詩作,但也就僅此而已,我也並沒有把自己當做是文學家,甚至說和文學都不沾邊,最多隻是個業餘愛好,在這裡我就把我發表過的詩歌摘錄一首貼在這裡,供大家欣賞。

    等你等了很久,

    相思無聲的落滿深秋,

    仰望天空南遷的大雁,

    風悠悠, 雲悠悠,

    卻不見你如歸的時候。

    等你等了很久,

    離別負重了相思愁,

    扶著歲月苦苦遙望,

    山悠悠, 水悠悠,

    夢中常走來你單薄的清秀。

    等你等了很久,

    熟透了春天蒼老了秋,

    光陰如梭,

    天悠悠, 地悠悠,

    不知何時與你再牽手。

    等你等了很久,

    放不下的依戀纏繞心頭,

    盼, 畫不出形狀,

    愛 , 描不出理由,

    即使生命爬到了終點,

    靈魂,

    也要與日月廝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不會因為彩禮相差1萬而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