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屍去的陪伴
-
2 # 老農大黎
現在好多農民朋友都不怎麼種小麥和玉米了,都改種蘋果樹和花椒樹了,你怎麼看?這還用問嗎,好多農民朋友都不種小麥和玉米了,還不是小麥和玉米價格低,收入少的原因嗎。一斤糧食換不到一瓶礦泉水的現象一直存在著,是生產一斤糧食容易還是生產一瓶礦泉水容易,這可道理可能是大部分人都知道的。
種植小麥和玉米,辛苦幹上一年,一畝地最好的收入也就是個幾百元,如果遇上時年不好,也可能還顆粒無收而虧本了,誰還願意多種。
種植蘋果和花椒樹,雖然說收入也不太穩定,當3至5年後,果樹就進入到了盛產期的,但它們總體上下來,每年的收入要比小麥和玉米高,至於高多少,每年因行情的高低也就不一定了。但是,種植蘋果和花椒樹,投資要比種植小麥和玉米也高,相對收入高,風險也就高。
-
3 # 西北小楊
在甘肅隴南市兩當縣,小時候家裡都是種小麥,玉米,黃豆,08年以後,家鄉就在沒農戶種了!!開始種蔬菜,山地栽了花椒樹,核桃樹。蔬菜基本都是架豆王,每戶均種植2畝,6月中旬到7月就開始大量出產,平均一斤1.3元,去年自己家裡種了一畝三分地,最後採摘完收貨7000多,比小麥玉米賺錢,還省事。最後還可以種秋豆,蘿蔔,白菜,花菜。要是種植小麥的話一畝能產多少,而且小麥一斤才一元
-
4 # 聚焦綠色農業
你好,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傳統種植效益相比蘋果樹、花椒樹這些要低,另一方面,現在市場中的蘋果、花椒價格比較穩定,市場行情也不錯,是可以選擇的專案。而且花椒樹、蘋果樹比較耐乾旱,只要降雨量超過400毫米都可以生長。它們對土質的要求不高,土壤條件比較差的丘陵、山地都可以生長。蘋果樹和花椒樹的病蟲害比較少,因此不需要太精心的管理。所以這些都是不少老百姓改種的原因。希望對您有參考價值。
-
5 # 秦安小徐的農家樂事
記得我小時候,家裡這邊幾乎全部種的是小麥,小麥也幾乎是全部用來自給自足,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經不再滿足於物質生活水平的基本溫飽,而更看重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像小麥這樣的維持基本溫飽,且收益低的農作物,我們這邊基本不種了!取而代之的是紅富士,花椒等產量高,價格高,收益高的農作物!因為農民種植這些農作物更容易從中取得較高的收益,以便於滿足他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的需要!但這並不意味著糧食不重要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民對其作物種植結構做出有利於自身的轉變,無可厚非!農業模式轉型也是必然選擇!位置座標,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
-
6 # 官渡田園
現在確實是很少種玉米和小麥了,因為糧食作物收成很低而且價格不高,吧不像其它的經濟作物產量高價格也高,農民都可以發家致富。在我們河南這裡,記得小時候都種糧食作物那時只能解決溫飽,現在時代不同了中國也強大了農民也富起來了。吃不愁穿不愁,不住平房住高樓!願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農民越來越富裕!
-
7 # 瀋陽寒富蘋果
小麥和玉米是基礎農作物,保證糧食供應同時,玉米等還承擔飼料,加工原料的作用,是所謂的大路農作物,種植面積和產業比例都很大。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小麥和玉米也是被壓縮的物件,再加上土地性質的原因,坡地,緩坡地成為首先調整的物件,經濟效益也相對高,管理簡便。所以適當的調整是符合百姓的意願。也是好事。
-
8 # 南粵新農人
農民朋友都不怎麼種小麥和玉米了,這是有原因的,辛苦就不說了,主要還是不掙錢。種果樹這些省事,掙的錢還比種小麥玉米的多,而且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水果已經成了必需品。網路資訊化、快遞物流交通方便,在銷路上也比以前好了,所以許多農民轉向發展水果種植。
農民為什麼要轉種果樹。樹挪死,人挪活,在種糧不掙錢的情況下,農民只能想辦法提升種植效益,在糧食、蔬菜、果樹、藥材這四大類種植專案上,普遍的農民會優先選擇果樹,種果樹省事,經濟效益也高,果樹一般是栽種在山坡地,這些地塊的田租也比較便宜。
果樹栽種下去,前幾年是沒產值,但聰明的農民會利用果園的空閒地發展立體種養殖來創收。如養雞鵝、閒地種蔬菜、菌菇這些都是可以幫助果園創收的。
在經濟效益上,蘋果掛果後,通常畝產量都可達到6000斤以上,管理得好可達到8000斤,在這就取平均數7000來算,通常蘋果每斤收購價都在5元以上一斤,一畝地有35000元收入,扣除人工、肥料、農藥,一年收入怎麼也能掙個8000元以上。
透過以上分析就能看出種果樹比種小麥玉米掙錢多,這也就是為什麼農民不種小麥玉米,而轉向種植果樹的原因了。
-
9 # 美麗的天使66
改種蘋果是對的,最近幾年蘋果價格還是可以的,比種麥子和玉米強多了。種小麥玉米除去種子耕地打唄農藥沒有什麼賬算了。
-
10 # 富平柿餅棟哥
目前花椒畝產淨收入可以達到一萬 小麥畝產淨收入估計還不到一千吧 所以種植戶肯定選擇收入高的農產品種 花椒種植簡單 投資也不大
-
11 # 歷史天空一朵雲
能想到改變傳統種植模式值得鼓勵,特別果木樹之類,屬於長久性經濟作物,種植戶應有長久性的打算。
種任何東西都不能保證年年有好的經濟收入,要有好壞都堅持的思想。我們這裡有過跟風情況,前幾年聽說種辣椒值錢,就一下種了二三畝,長得也確實不錯,誰知賣時傻了眼,這年市場大降價,根本沒人要。你說這東西怪辣的,自家吃能吃多少,放久了還招蟲,乾脆趁晚上都墊了溝。種大蒜也是這樣,七八塊錢一斤,到真種上賣不了啦,一捆捆扔到路邊都沒人拾。
說到種蘋果,今年是貴得嚇人,但這也說明蘋國是受到災害了,應該看到也有賣不了不值錢,甚至爛在果園的情況。所以,要種就堅持年年種,好也趕壞也趕,因為它不是小麥玉米說不種就可以不種了。
不管怎麼說還是應該得到鼓勵的,現在種小麥玉米的太多了,才造成糧食價格持續下跌和農民種地沒有收入。改變一下,帶動當地,讓人們都能走出種植的困區,這一點應該得到讚賞和肯定,還有一點挺關鍵,最好爭取得到當地有關部門的支援,掌握住資訊,做好銷售宣傳。
-
12 # 鄉村隴原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可能在眾多回答中都圍繞一箇中心點,那就是種糧食不掙錢,所以農民們都改種經濟效益高的果樹。
眾所周知目前一斤小麥、玉米高價時也就一塊多錢,而一斤蘋果和花椒的價格遠遠要高於小麥、玉米一陪以上,高品質的甚至會高出兩三倍,花椒更是高出了幾十倍,這就形成了一個鮮明對比,種一季莊稼下來的收入,還不如一畝地左右的蘋果和花椒值錢。那麼種糧面積減少也在情理之中。
說到這裡,可能大家會覺得我回答的太過於濃統,那麼就從自身種植經驗說起吧!十多年前,在我家鄉種植大田農作物的人還是很多的,人們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家家戶戶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一年下來也省不下多少錢。好多有想法的村民聽說臨近鄉鎮有不少人種蘋果掙了錢,就買了一些樹苗回來種植,這時有一些村民還嘲笑人家,“蘋果又不能當飯吃”,三五年後第一批種植蘋果的村民就嚐到了甜頭。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大面積種植蘋果樹,糧食種植的就逐年遞減,有些村民甚至成了蘋果種植專業戶。那時候開始人們就算了一筆賬,種一畝小麥、玉米一年下來最多也就毛收入千八百元,而一畝蘋果園,最少收入好幾千盛果期時過萬甚至兩三萬,雖然經濟果木種植後,三五年沒收入,甚至會往裡搭錢,但豐收一年就能頂大田農作物幾年的收入。不過果樹大多在山地種植,川壩地和水澆地種植的很少。
總結:多掙錢是所有人共同的追求,雖然種糧在減少,但基本上都是小農小戶,大面積種植糧食的主產區並未出現這種現象,所以在我看來,任何時候我們農民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可以適當減少分險和損失。
回覆列表
個人覺得環境影響了現在很多農民,都開始調整好產業結構,增加自己收入入手。
個人覺得以下
第一:歷史原因
很多農戶手中有地是在1982年土地包產到戶,從而使農民分到為數不多的地,地分三六九等,好地壞地一起分。現在農戶手裡地也不是很多,地少人多。然後開展土地確權,將土地按政策分配讓農戶有30年承包地。不能隨意改變。
第二:小麥與玉米收入少,維持不了生計。
現在小麥與玉米價格不是很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收到效益可以說不能成正比。地少,致富太難。
第三:地方產業調整,促進農民增收。
現在很多鄉鎮,縣,透過一鄉一品,一縣一品方式,打造品牌農業,樹立知識品牌,增加農戶林果業收入。
第四:大力培育扶持龍頭企業。
引進林果業企業加工企業,形成了縣有龍頭、鄉有基地、村有合作社的產業規模保證物品有銷路。
以上觀點,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