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支菸換半支菸

    宋朝軍事制度:

    宋代軍事指揮系統由樞密院、三衙、兵部共同掌管。其中,樞密院掌管全國軍事調動,直屬皇帝管理,擁有對宋朝正規軍的調動權;三衙,即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為中央最高指揮機關,分別統領禁軍和廂軍;三衙分化禁軍的指揮權,三個部門共同領導禁軍部隊;兵部隸屬於尚書省,為了防止宰相對軍國大事的干預,宋代兵部只掌管兵衛、儀仗、鹵簿、武舉、民兵、廂軍、土軍、蕃軍等非正規軍,同時負責武將升遷管理、地圖儀仗等。

    禁軍是宋朝的正規軍,隸屬樞密院直接調動,三衙領兵,直接對皇帝負責。宋神宗元豐改制之後,廢去大量的冗雜部門,唯獨不廢樞密院。有宋一代,樞密院一直擁有調兵權,熙寧變法廢除更戍法,但樞密院依然對其有調動權力。 廂軍是宋朝各州縣安保部隊,最高隸屬於兵部,兵部擁有對全國廂軍的指揮權。但是實際上,廂軍戰鬥力弱,一般只有維持治安和雜役的任務,州縣地方長官一樣對其有領導權。 土軍、民兵、藩軍是宋代為了邊防安全和治安穩定建立的準軍事化部隊。按照熙寧變法的保甲法要求,宋朝逐漸建立完善其民兵部隊,而從仁宗朝開始的對西夏戰爭也大量的招募了土軍和藩軍,這些軍隊名義上直屬於兵部領導,兵部擁有其指揮權。

    北宋和南宋的軍事制度有許多不同之處,但總的是吸取晚唐、五代軍閥割據的教訓,皇帝加強集權,削弱大將兵權,以文臣御武事;集中大量財力、物力,供養大批招募來的軍隊,募兵制始終居於極其重要的地位。

    明朝的軍事制度:

    明朝改革元朝軍事制度,創立了獨具特色的衛所制:皇帝獨攬軍事大權,全國要地設立衛所,軍丁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此制在維護明朝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朱元璋統一全國後,採納劉基建議,立軍衛法,在全國建立衛所,控扼要害。中央設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 (1380)改為五軍(即中、左、右、前、後軍)都督府,為最高軍事機關,掌管全國衛所軍籍。征討、鎮戍、訓練等則聽命於兵部。遇有戰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調軍,任命領兵官,發給印信,率領從衛所調發的軍隊出征。戰爭結束,領兵官繳印於朝,官軍各回衛所。

    這種統軍權與調軍權分離和將不專軍、軍不私將的制度,旨在保證皇帝對全國軍隊的控制。在地方,設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置指揮使,為地方統兵長官。都司之下,在衝要地區的府(含直轄州)、縣(州)置衛或設所。一般衛由衛指揮使率領,轄5個千戶所,共5600人;千戶所由千戶率領,轄10個百戶所,共1120人,百戶所由百戶帶領,轄2個總旗,共112人;總旗轄5個小旗,共50人;小旗10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全國都司、衛所,共設都司17個、行都司3個、留守司1個、內外衛329個、守禦千戶所65個。兵額最多時達270餘萬人。

    但明朝中後期,因為衛所制度的崩潰,也存在規模較大的募兵制,也稱為營兵,例如千古留名的“戚家軍”,就是營兵。

  • 2 # 鎮談論史

    首先,感謝提問

    宋朝的軍事制度,還存在地方節度使,也就是節度使可以擁兵自重,而且宋朝的軍事水平和兵官素質並比不上明朝,不存在軍事制度相似

  • 3 # 玉華讀史

    不相似的。宋朝以文治天下,自太祖杯酒釋兵權後,五代十國的節度使實力銳減,皇帝收天下精兵集中在禁軍中,形成內強中乾的局面。而大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奪取天下後,對武人的權利剝奪的較少,朝廷有廠衛,地方有總兵。還是較好的處理了軍人制度的。

  • 4 # 三維地圖說歷史

    宋朝的軍事指揮系統由樞密院、三衙、兵部三者共管。

    其中,樞密院直接隸屬皇帝,可以調動正規軍。

    三衙,是中央最高指揮機關,統領廂軍和禁軍。

    三衙分化禁軍的指揮權,

    以上三者一起領導禁軍。

    這樣的軍事制度加強了皇權,大大削弱了軍隊將領的權力,派無實戰經驗的文臣去領導戰事,戰鬥力可想而知,導致了宋軍積弱。

     

    明朝則吸取了教訓,改革了軍事制度,創立了衛所制:皇帝獨攬軍事大權,全國設立衛所,軍丁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

    中央設大都督府。是最高軍事機關,掌管全國軍人軍籍。軍事行動要聽命於兵部。有戰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調軍,任命將領,率軍出征。戰爭結束後,將領上交印信,軍隊迴歸衛所。

    總而言之,明朝的軍事制度要好於宋朝的軍事制度。

  • 5 # 不知道叫啥子3

    兩者其實差別很大。都經常說兩朝都是文管武,但其實只是表象,不管是制度還是機制都完全不同。

    首先,宋朝的制度設計是樞密院、兵部、禁軍,結合各路地方部隊建制(邊軍和內地不同,但總體都可以歸類為地方部隊)。

    樞密院掌握最高決策權,負責大方向的戰略。比如打不打,怎麼打…主要由文官構成。

    兵部負責後勤。(很類似明朝早期)

    禁軍體系和地方軍體系負責直接統兵、練兵、前線作戰等直接軍務。

    後來北宋末年開始,中央禁軍垮了,而且邊境防禦壓力大,所以地方和邊防軍實力做大,不過大致的體系還是一直維持著。

    所以宋朝的以文制武,始終都是,文官掌握最高軍事決策,但直接領兵的還是武將。

    明朝則完全不同,而且分為兩個階段。

    前期的文武分治,後期的文官徹底控制軍隊。

    前期五軍都督府,無論是權力還是地位都是絕對權威。

    不但每府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官職(兵部僅有二品),而且擔任都督的,基本上都是有爵位在身的超品(駙馬都尉級別高於伯,低於侯,只不過不世襲,而伯是高於一品的)…

    而且五軍府還直接統轄衛所(上十二衛的親軍不在五軍府管轄內),兵部只掌握後勤和人事任免的稽核權(比如一個衛指揮僉事,因功要升指揮使,那必須要兵部簽字)。最後,明初有什麼大戰,一般也是從五軍府的都督或者公侯之中選人擔任總兵官、某將軍,負責直接作戰。

    兵部的權力比宋朝大,但依然是受氣包角色,畢竟明初的公侯都是狠角色(土木堡之前)。而且五軍府和樞密院不一樣,是完全的武官衙門…所以這一時期,文官管不了軍事。

    但變化從土木堡開始:五軍都督府和勳貴在土木堡損失慘重,幾乎可以說把能做事的人都斷送了,又是危急關頭,所以臨時把統兵權交給兵部(于謙當時是兵部侍郎)…

    這一交出去,就再也收不回來了…

    從此明朝的兵權完全被文官集團掌握。

    於是出現了總督、巡撫、兵備道等一系列新設官職。

    而且這些官職都是文官官職,卻是直接指揮作戰的。原來最高的統兵官職,總兵官,成為了總督和巡撫的下屬…

    沒辦法,武將缺少一個在中央起作用的權力核心,中央下來的命令就是讓你聽總督、巡撫的…你不聽就隨時讓你下課,後勤沒有…所以才有文官見到武官自動大三級,畢竟你武職二品的總兵官,還要聽四品巡撫的(明朝的巡撫一般加僉都御史銜,正四品,少數加副都御史,正三品)。

    所以才有,李成梁和戚繼光在繼承自家家族世襲武官位置之前要去求兵部。(這要是在明初,兵部敢無故壓著武官繼承,五軍都督府的大佬能帶人砸了兵部)…

    此後,一線的軍事指揮權也歸了兵部…

    另外,二者的軍事組織構架也是完全不同的。明朝的衛所制是世兵制,也就是一人當兵,代代當兵!除非一家人死絕…

    而宋朝一開始就是募兵制,只不過徵兵政策有問題,所以募兵制也垮得慘…

    包括之後,明朝也改為募兵制之後,也和宋朝的募兵完全不同。明朝的募兵是有額度審批的(至少在明末之前當官的是不敢亂招人的)。而宋朝,尤其是南宋開始,募兵是你地方軍事長官能養得活就隨便募(畢竟一直壓力都很大)…

  • 6 # 安度GUO

    明宋的軍事制度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我將從募兵的角度來說說。

    宋,全民皆可募兵。一經招募,終生為兵。北宋武裝力量分為禁軍、廂軍、鄉兵和番兵。這四部分組成分為朝廷和地方兩級體制,禁軍為朝廷武裝力量,顧名思義就是戰鬥力更強,廂軍、鄉兵和番兵歸為地方武裝。北宋大規模招兵養兵,常備兵額超過之前歷代。

    南宋時期軍事制度較之北宋有很大變化,禁兵已不居主要地位,廂兵仍然保留,番兵已不存在,而鄉兵建置更為繁雜。宋朝的軍事由樞密院、三衙、兵部三者共管。其中,樞密院直接隸屬皇帝,可以調動正規軍。但宋重文輕武,讓文官指揮戰爭,這也是宋兵多卻弱的原因。

    明代創立了獨具特色的衛所制。衛所募兵為,當軍家庭都要入軍籍,父死子繼,世代為兵,並隨軍屯戍,住在指定衛所。若軍戶全家無男丁由官府派官員到原來的戶籍勾補親族或是貼戶頂替。

    明代衛軍實行屯田制度。邊關的兵,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的兵,二分守城,八分屯種。

    明中期以後,由於大批屯田被侵佔,朝廷大規模推行募兵制,募兵逐漸成為軍隊主力。大凡戰鬥力較強的軍隊都由招募而來。

    明代軍隊分為京軍和地方軍兩大部分。京軍為全國衛軍的精銳。例如錦衣衛等。地方軍包括衛軍、邊兵和民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拖延症極為嚴重,已經影響了求職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