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謝金澎

    大明風華是一部歷史小說,而不是歷史紀實,所以他裡面很多情節跟金庸的武俠小說一樣,是穿著歷史的馬甲在訴說作者的情懷。

    土木堡之變責任確實在明朝而不是蒙古,但是始作俑者卻不是國舅張克儉。即便張克儉再腦子進水,他也不至於蠢到跑到草原上去搶劫幾張皮子。要知道他管著邊關互市,他的來錢之道根本不在冒險去搶幾張皮子,因為那來錢太慢了。

    作為大明在邊關的最高行政長官,怎麼可能越境到敵境去搶劫牧民的皮子?這智商迴路簡直不敢想象。先不說這收入太小,小到不值得國舅爺看一眼,關鍵是跑到草原上去搶牧民,那就是找死。一次兩次可以,超過三次草原武裝就會像獵殺狼群一樣組團巡邏,獵殺搶劫者。

    以張克儉的能力,分秒被人以搶劫犯獵殺,只要人證俱在,就是把屍體送回大明,大明也無話可說。因為別人是在自己的地盤上殺了一個正在搶劫的人,而並不清楚這是所謂的國舅,為了國家體面,恐怕大明根本不好意思承認這個搶劫犯就是大明在邊關的最高行政長官。

    所以,這一情節設定可以用荒謬來形容。那麼,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是誰呢?王振。不錯,就是那個被朱祁鎮極度寵信,慫恿朱祁鎮御駕親征,為了炫耀,故意指揮五十萬大軍繞道自己家鄉,後又怕踩踏了家鄉莊稼再臨時改道以致嚴重貽誤軍機釀成慘劇的太監王振。

    瓦剌部按明朝制度來明朝進貢,通常都是送些馬匹、皮子等草原產出的財物,來換取比貢品多得多的財物(所謂賞賜)回去。瓦剌部首領也先遣使2000餘人來進貢馬匹,嚮明朝邀賞,但是宦官王振不但不肯多給賞賜,還壓榨馬價的五分之四,瓦剌一看被王振巧取豪奪,吃了大虧,便心中不服,以此為藉口於次年六月發動了討伐明朝的戰爭。

    《大明風華》裡面很多情節設定都不合理,比如孫若微這個角色是被設定成了武則天一類英明睿智的女政治家,卻在發現王振干預朝政,貪汙外臣財物時,因為還未親政的兒子兩句話就放過了王振,甚至還被王振排斥,這就完全是矛盾的。

    如果孫若微真的像情節中設定的那樣是一個英明睿智、行事果決的女政治家,不用說皇帝沒有親政,就是親政了,王振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按大明律,恐怕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獨掌權柄的孫若微會視而不見?看看慈禧太后是怎麼把珍妃扔在井裡的,就應該知道政治不是過家家、拉家常了。

    而且真實情況是,真正掌權的根本不是孫若微,孫若微只是朱家壓床的一個女人而已,沒有那麼多傳奇背景也沒有那麼厲害,真正掌權的是張妍。也就是那個伶牙俐齒的太子妃,朱祁鎮時期的太皇太后。

  • 2 # 碼字的蝸牛

    《大明風華》其實在小說時期,是叫做《大明皇妃》,只是在拍攝時進行了修改、編輯,影視劇是依舊還保留著孫若微孫太后的視角來看待整個大明從朱棣靖難之後到明英宗這個時期。

    這段時期的明朝是對外擴張最鼎盛的時期,也是明朝與蒙古之間的對抗,從軍事進攻轉為彈性防禦的階段。

    明朝與蒙古之間的政策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明太祖朱元璋時期,對待蒙古的政策也並非是以戰爭為主,還以招撫、羈縻等策略來分化整個北元政權。直至捕魚兒海之役後,北元政權的黃金家族統治跌落了神壇,蒙古分化成為韃靼、瓦剌、兀良哈等部,雖然此時的蒙元政權已經分化成為諸部,但事實上在蒙古諸部的文字記載中,北元並沒有消亡,這也就意味著,蒙古諸部雖然接受了明朝的冊封,但依舊儲存著獨立狀態。

    1、《蒙古源流》和《黃金史綱》並沒有記載過廢除"大元"國號一事,也並未記載過在北元滅亡後存在"大元國"一事。2、《明實錄》,1453年布里牙特·額森自稱"大元天聖大可汗",年號"天元";孛兒只斤·巴圖孟克自稱"大元大可汗";

    迄今許多文章延續了明清時期文人思想,指責朱元璋與朱棣窮兵黷武,在明知無法佔據草原的前提之下,依舊反覆出兵攻擊蒙古諸部,使得國家、人民無法得到安穩的發展環境。

    這些文章完全忽略了一件事,若是蒙古諸部並沒有承認北元滅亡,那麼就意味著,北元依舊可以復國;作為昔日的正朔朝廷,那麼在法理上依舊可以入主中原,復辟元朝。

    另外這些文章也完全忽視掉朱元璋與朱棣為了控制草原所做的努力。朱元璋時期,承認元朝是正朔的同時,不斷向北擴張,甚至是在開平(忽必烈早年的基地,現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及多倫縣附近的上都城)、應昌、桓州等草原腹地修建衛所,並恢復古元時期的驛站體制,以及朱棣佔據東北平原這一草原主要產糧區,並設立奴兒干都司。

    1、"留徵進馬軍於上都,或興和、興州,相度便益,令都督、都指揮總率屯駐,常往來閱視,其公侯悉遣還京"——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在開平屯田2、"後軍都督府言,開平宜立五屯衛,命先置中屯衛,調官軍屯守""置開平左、右、前、後四屯衛指揮使司。初,詔立開平中屯衛,至是,北平都指揮使司奏已立中屯衛於沙峪,今議立左屯衛於七合營,右屯衛于軍臺,前屯衛於偏嶺,後屯衛於石塔"——洪武三十年在草原上設立衛所3、:"邊報虜欲寇邊,方春兵民不得耕種,朕所深慮。命爾將兵駐開平,虜至即相機剿除,否則按兵待之,庶邊境之人得以盡力屯田。"——明成祖便命郡王朱高煦率兵赴開平。4、永樂七年(1409年),設奴兒干都司,統轄一百三多個衛所朱棣之後,明朝真的劫掠蒙古嗎?

    朱棣之後,草原除了東北區域依舊保留衛所,控制草原最大的糧食生產基地(東北平原)之外,明宣宗朱瞻基於宣德五年(1430)完成內遷之舉。

    這主要是因為草原上的衛所,在蒙古諸部的游擊戰中無法維持,"孤城荒遠,薪芻並難,猝遇寇至別無應援,請添撥官軍神銃守備。"(時任開平備禦都指揮使唐銘的奏摺)。

    彷彿間放棄了長城之外的防禦系統,從此在《明史》等其他明史資料中顯示,明朝一直都在被動挨打,被動防禦。事實並非如此,明朝中後期確實是依託長城進行防禦,但這種防禦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被動防禦體系,而是一種較為彈性的防禦體系。

    一、燒荒

    其實也可以理解成為堅壁清野,根據《明會典·兵部五·事例》記載:“歲凡每歲七月,本部請敕各邊遣官軍往仇敵出沒之地三五百里外,乘風放火焚燒野草,以絕戎馬,名曰燒荒。事畢,以撥過官軍燒過處所造冊繳奏。”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這種並非是長城守軍的個人行為,而是國家要求的、必須報備的軍事行動。於秋天水草豐盛季節,出關燒掉草原三、五百里地。

    二、明英宗的兒子明憲宗時期的“成化犁庭”。

    成化犁庭差點就讓東北女真滅族,“搗其巢穴,絕其種類”這是朱見深(明憲宗)下的旨意。

    犁庭則是形容這次戰況的慘烈,就像整個土地被犁過一樣徹底。

    由於清時期文字獄及焚書毀史的行為,致使現存的明史資料較少(三千多件),特別是明世宗(嘉靖)之前的歷任皇帝時期,各種資料較少(這段時期主要是參考清編的《明史》以及殘存的《明實錄》)。所以我們只能從少量的正史資料中去推測判斷,當時的明朝與蒙古之間的愛恨情仇。

    這也是現今許多網路小說臆想的方向,即蒙古在劫掠中原時,明朝也在不斷出塞,消耗掉蒙古諸部實力。

    從僅存的少量資料顯示,明宣宗時期,明軍極少有出關劫掠的行為,主要還是以“安撫為主”,如每年秋冬時期,各邊關上報給朝廷“胡虜動靜無聞”“胡虜皆遣人朝貢”(《明實錄》)。

    因此《大明風華》中述說國舅張克儉越境劫掠蒙古牧民,應該是一種臆想。明英宗真正出兵巡邊的意圖是瓦剌已經準備統一蒙古了,當時的韃靼部太師阿魯臺已經被瓦剌太師也先所殺,且也先扶持了黃金家族血脈的脫脫不花稱汗,並且也先派遣的“朝貢使團”,人數過兩千餘(謊稱三千),在宣大時與邊關官吏出現爭執,使團劫掠了邊市而去,最終瓦剌也先趁機攻打邊境——“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

    從這裡也能看出,當時並沒有全部龜縮長城,“塞外城堡,所至陷沒”,塞外依舊存在著衛所。也正因為塞外的衛所全部淪陷,才致使明英宗發動親征的原因(也有大太監王振慫恿的關係在內)。

  • 3 # 北辰役片場

    反正實際歷史中,明軍經常和蒙古發生衝突,邊境衝突很多,除了土木堡,其他事件中究竟誰先動手也不好說。

    土木堡雖然是蒙古先動手,但是實際上是朝貢中出了問題,明朝實際上也是做了點手腳,這麼改也沒問題。

  • 4 # 博謙齋主人

    其實也是符合史實的,大明朝前期一直對蒙元政權採取打壓、征伐活動。邊關軍人透過屠殺蒙元平民,以冒取軍功現象普遍。明朝取消互市後,蒙古族從中原輸入糧食、絲綢、茶葉等的成本大幅提升,導致雙方關係緊張,最終引發戰爭。

  • 5 # 鬱金香137652766

    如何看待《大明風華》將土木堡之變的起因改為明朝劫掠蒙古?

    題主的文題不對。【大明風華】電視劇雖然是改編的文學作品。但是可視度高,從公元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釀成了著名的“土木堡之變”。原因是。國舅爺張克儉在邊疆蒙古邊境搶劫牧民的山羊皮和野獸皮,殺人劫貨引起邊境爭端。最後蒙古人殺了張克儉。送回明朝。實際是要宣戰的態度。

    明英宗作為一個當朝皇帝受不了這樣的凌辱在,加上太監王振慫恿朱祁鎮御駕親征,為了炫耀,故意指揮五十萬大軍繞道自己家鄉,後又怕踩踏了家鄉莊稼再臨時改道以致嚴重貽誤軍機釀成慘劇的太監王振是這次土木堡之變”的始傭者。倒致明軍50萬精銳人員慘敗。最後在京城保衛戰,孫太后果斷用於謙等大臣私立郕王為帝,並親自守城拒絕也先送英宗回京。 苦戰打敗了瓦剌進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現在高中怎麼樣才能學會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