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就是一場意外
-
2 # 小奔說史
回到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去分析和評價 最大的提醒就是不要有分好人壞人 忠臣奸臣的思維 沒有絕對的好人 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
3 # 青年史學家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最為基本的內容,其實就是歷史人物事蹟的評判,在對歷史人物做過的事情有一個瞭解之後,我們會給出一個判斷,這也就是我們對其的評價。
首先,對於歷史人物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能以我們現在標準來觀察歷史事件。就具體的事蹟,我們也應該將其放在其所處的時代大環境中來分析,這樣評價才能做到合理。就其中的具體問題,就需要我們對當事人的言行、著作等進行細緻考察。
其次,認識人的標準我們也應該明確,沒有哪一個人是完美無缺的。在對一個歷史人物進行認識的時候,我們不能緊緊抓著其在某一點上犯過的錯誤不放,也不應該糾結於其在某一時期的作為過度解讀。作為歷史的評價者,我們要做的,是要將手中看到的材料全面呈現,講一個客觀的歷史人物展示出來,不能有所保留或者有所選擇的使用材料。
最後,很重要的一點是作為評價者我們需要跳出以往的認知定式,反對教條化,本本化。比如,以往我們對於袁世凱、李鴻章、梁啟超等歷史人物的評價在如今發現新材料的情況下可能會有新的認識。這一點,我們也應該充分注意。
-
4 # 為了生活123456012
首先應該記住這個人物主要歷史事件,而後應該用自己的方式對人物進行分析,以及對歷史程序的作用,然後可以再記住一些生平簡介。
-
5 # 甜心1712
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我認為從兩個方面來評價,第一個方面必須站在歷史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中看他對歷史社會發展所起的積極作用;第二個方面看他對歷史的程序和社會的發展有沒有阻礙作用。
例如如何評價秦始皇?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秦始皇對社會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即他的功,其次是他的對社會發展的阻礙,即他的過。
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的千古一帝。他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
1.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開創了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制。
3.統一度量衡,貨幣
4.車同軌,書同文
過錯在於:
1.“焚書坑儒”,對中國文化摧殘嚴重,而且禁錮了人們的思想
2.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如修建麗宮,長城等
3.刑法嚴峻,賦稅沉重
-
6 # 人生即江湖
評價歷史人物,首先得站在辨證唯物主義的角度,客觀看待其所處時代特點,避免有意識地抬高或貶低歷史地位。評價標準無非兩個,一是其對所處時代、所處國家、所處民族、所處行業領域發揮過多大作用;二是其對後世歷史程序、文明傳承產生了多大影響。由於人性的複雜及歷史侷限,不少歷史人物譭譽參半,功過繫於一身。也有的對其所處時代、所處國家或一個時期所產生影響是正面的,而對後世歷史程序,或放之世界歷史又可能產生負面影響,反之亦然。因此評價標準也是相對的,不能一概而論。
-
7 # 沛你看歷史
首先,我們要明白為什麼叫 ,歷史人物。顧名思義,他是屬於過去的。
對於過去的人物或者事物,我們只能依靠極少的資料典故來了解他。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只能依靠他所涉及的事,或者環境。來概括他本人的行為與行為方式。那我們就只能根據這樣的前提來評價他的行為,事蹟,所造成的社會影響來進行評價。
比如,烽火戲諸侯,周幽王為博取褒姒一笑,多次戲弄各諸侯。最終導致亡國
這個典故,就很明確的指引了我們用什麼方式去評價幽王。
綜上所述,評價歷史人物分為幾點
1.歷史貢獻
2.歷史事蹟
3.歷史影響
分全方位評價與片面理解。
回覆列表
呵呵,有很多人能力在現代被高估,我們可以亂噴那些被現代人高估的人才,而諸葛亮不是被現代人高估而是被古代人高估,所以雖然也有人噴但噴的人很少,一是總感覺噴起來有點兒沒底的感覺,二是看三國演義的比看三國志的多,三國演義是什麼,是吹諸葛亮的開端,有人會覺得看三國演義的比看三國志的多,就認為三國演義是真實的,我在這裡只想問一句是小說好看還是傳記好看,答案是肯定的,小說比傳記好看十倍,而傳記比小說真實十倍。再說那個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出生的年代是三國末期,另外一個的出生年代不用說了吧,那個人知道的真實一點可想而知。再說那個諸葛亮他的本事是被吹大了,但也不是沒本事,要不然也不會被吹。還有那個武侯廟,我是真心不想在說什麼了,不是無力辯證,實在是想說各位大哥們動動腦子啊,武侯廟是什麼時候建的,不用說都知道是封建時期啊,那時候可是皇權至上的年代,雖然我是真的不知道里面有幾位人物,我現在連是不是武侯廟都不知道,有可能是別的什麼廟或者祠,這是小細節不必在意。就當那個是武侯廟吧,裡面的人我不用猜都知道不是忠義無雙就是他孃的鞠躬盡瘁拉,在古代皇權的重要不用說,所以呢那個廟還是祠肯定是每年都被人拜甚至是皇帝也拜,這樣裡面的人肯定被吹大,這時不僅是平民在吹連皇帝也在吹,可以想像一下一個皇帝在吹一個人,就算是個傻子都能被吹成世間少有了,重點是所有想國家安定的皇帝都在幫忙吹,其中不乏千古一帝。然後再這麼多人吹難免有人從小被灌入思想某個人不僅厲害還品德好沒一點錯似的,這又導致了那些頂級詩人在幫忙吹,詩人是什麼?就是現代的媒體,不同的是媒體是短時間內傳播廣,而詩人是長時間傳播廣,從這裡可以看出品行好的不一定有才品行不好的不一定沒本事。各位我實在是不想寫了,不是不會接著寫,而是內容量太大了,再寫下去前面的會全部忘記了,最後瞎寫了,如有疑問請評論,知識太少錯誤多,但是都是一些無關大局的東西。說明一下,我這是從三國演義推廣到大體,是寫古代歷史人物的,不是近代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