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NICENESS

    那種讓你自己相信自己、有人無條件愛你的故事最能激發你。懷疑.害怕是我們進化時留下來的良好基因,如果我們不懂害怕就會被巨型動物吃掉,但懂得害怕、懷疑。我們才能面對問題,一次一次最佳化工具然後捕獲大型動物,最後成為食物鏈頂端

  • 2 # 鍾奮生

    什麼樣的故事能激發人的鬥志、觸及人的感動?

    緊跟時代潮流,紮根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沃土之中,奮發向上觸及人性美的故事。能夠激發人的鬥志,增加人的自尊心與自信心,觸及人的心靈。比如典型的有:

    一、感人孝敬父母的故事:上古時期五帝之一的舜就是典範。舜的父親是個老實厚道的農夫。舜的母親因家境貧困常對他父親出言不遜、橫加指責。舜有個弟弟叫象,也常對父親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終如一,不怨天尤人對父母恭順如常對弟弟加倍關心照顧,引導其改過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後來帝堯聽說舜的孝行非常感動,不僅將自己的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還將帝位也“禪讓”給舜。

    二、堅貞純潔愛情的故事:比如“白蛇傳”,蛇與人傳奇而真情的故事。孟姜女尋夫哭倒長城的故事。

    三、正量見義勇為的故事:比如歐陽海捨身推戰馬救列車,自己壯烈犧牲的故事。

    四、熱心舍已為人的事故:比如不求回報,長期默默為民做好事的雷鋒。在平凡的工作中彰顯出不平凡的特色。

    五、關鍵時刻挺身的事故:比如在大洪水災難面前,在大地震空難面前閃爍人性美的故事。如用自己的身體,護著自己的孩子。屍體保持著彎曲的造型,小孩則傳奇被救活這方面的故事。還在銷煙瀰漫的戰場上,挺身而出,表現出色的英雄人物。比如戰爭年代,黃繼光捨身堵槍眼,董存瑞勇敢炸碉堡。

  • 3 # 秋桃愛囉嗦

    提問:什麼樣的故事能激發人的鬥志、觸及人的感動?

    故事的意義就是能從中給人以深刻的道理,觸及人的心靈給人以震撼。一個好故事可以成就一個人的一生,但是如何寫出一個激發鬥志、觸及心靈地故事呢?

    一、真實經歷

    一個人的真實經歷讓別人更可能去相信。編造出來的故事讓別人懷疑不相信,所以對別人的印象也會非常微小。而真實經歷過的事情,在別人內心中就會產生信任感,對別人得印象自然而然就會比較大。

    二、正能量

    正能量是個人、社會、世界都必需的一個東西,它帶給人們是無窮的力量,如果一個人的內心連一點正能量都沒有,那麼他的世界就是灰暗的。在一個故事中,也需要正能量,這樣讓讀者讀了這個故事,就會在內心發生震撼,從而改變這個人。反之,如果一個故事黑暗不健康,那麼帶給人們的就是負能量。

  • 4 # 華軍abc

    什麼樣的故事能激發人的鬥志、觸及人的感動?

    我的回答是:能激發人的鬥志、觸及人的感動的故事很多,主要看你處在哪種環境,有什麼樣的需求?能觸及到你的內心,使你產生共鳴,給你啟迪的故事便能激發你的鬥志、觸及你的感動。

    下面是我整理的5個哲理小故事,希望是能激發和觸及你的:

    1、心態 :

    父子二人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裡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2、情況不同 :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裡。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小豬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小豬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瞭解的心情。]

    3、靠自己: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揹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 小蝸牛:毛蟲姊姊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毛蟲姊姊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

    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 大地會保護他啊。 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 蝸牛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4、鯊魚的故事:

    鯊魚與魚 曾有人做過實驗,將一隻最兇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然後用強化玻璃隔開,最初,鯊魚每天不斷衝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耐何這只是徒勞,它始終不能過到對面去,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有放一些鯽魚在池子裡,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只是它仍想到對面去,想嘗試那美麗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斷的衝撞那塊玻璃,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用盡全力,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

    後來,鯊魚不再衝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好像他們只是牆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著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後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兇狠霸氣,但這一切只不過是假像罷了,實驗到了最後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遊著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於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就立刻放棄追逐,說什麼也不願再過去,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魚。

    5、相信自己是一隻鷹: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裡,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裡.這隻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隻雞.

    這隻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

    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隻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拼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於飛了起來!

  • 5 # 騎馬看生活

    我原先開了個牛肉麵館,剛開始收入可以,一年之後就不行,連員的工資都發不了,只好就關門了,欠了一屁股的債務。這時候的我,一度情緒低落,想冼手不幹。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電視的文化頻道里,看了一場專家的名著宣講,提到了歷史上的一些人物,如舜、孫叔敖、管夷吾、百里奚等,他們原先都出身低微,是極為普通的人,但經歷一番磨難之後,最終成為了一代名士,為世人所敬仰。“故天降將大於士人也,必先苦其志,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古人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從這些人的故事中,我深受啟迪,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決心要幹出些名堂。我靜下心來,認真總結過去的失敗,調整思路,又投資重新開業了。沒想到,我的館子倍受顧客親睞,生意越發紅火,按連開了兩個分店。

    總的看來,有關成功人士的故事,經常多看一定會使人熱血沸騰,激發人向上的勇氣。

  • 6 # 松信曉佳

    什麼樣的故事能激發人的鬥志、觸及人的感動?我想沒有標準答案,但我知道有這樣的故事,因為就在我身旁發生的。

    我有個鄰居,我喊他劉叔。在我印象中,劉叔摳搜搜的,比如說你可以好幾年看他穿同樣一件衣服。鞋子壞了,還到處找人補鞋匠去補。

    但是在一次和鄰居小李聊天后,我對劉叔的印象徹底改變了。

    那天我和小李聊天,聊到了劉叔,我吐槽他摳門,沒想到小李猛的捂住我嘴巴,不讓我說。我趕緊問怎麼回事,小李向我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天,小李和同事聚會,晚上回來的遲,都凌晨快一點了。他回到家門口時,看到劉叔家燈還亮著,並且還有人在說話,他就好奇,走過去看看。

    原來劉叔買了很多學生們穿校服。小李起初以為劉叔要開店,就問了劉叔怎麼想賣衣服了。劉叔笑了笑,沒有回答。在一旁幫忙的另一個人告訴小李,這些衣服是劉叔要捐給大山裡貧窮的孩子們的校服,一共有400多件。今天他剛剛送到這裡來,現在他們在一個個檢查衣服是否是有瑕疵,確保到孩子手上都是好的。過段時間劉叔就會親自送到大山裡,並且每年都是春夏秋冬各一套。

    小李驚呆了,以往他也是認為劉叔摳門小氣,沒想到劉叔一直在給大山裡的孩子買衣服,原來他的錢都花在這裡了。他捐款不為出名,也不為別人稱讚,劉叔是悄無聲息的做好事。看著劉叔忙碌的身影,小李當時感動直落淚。從這以後小李都去幫劉叔清點檢視衣服,他也會出一點錢買衣服,讓劉叔一道捐給大山裡的孩子們。

    我聽了這個故事,也非常感動。劉叔的事蹟觸控到我心底最柔軟的部位,我立馬請小李下次喊我一道去幫助劉叔。

    以往摳搜搜的劉叔,忽然的高大起來,這就是故事激發的鬥志和給人的感動。

  • 7 # 多彩九州

    什麼故事最能激勵人?我認為當屬那些傷殘志堅,為了實現夢想而努力進取的人。

    我認識一位家在東北的老兵張傑先生,他是我敬重的老班長。病魔使他身殘,但他在病榻上寫了十年的書,在被醫生宣佈死刑的情況下,創作出一部閃爍著紅山文化光芒的史前大書《紅山女神》,創造出了生命的奇蹟。

    為此,他被稱為文壇鐵漢。

    《紅山女神》是中國第一部描寫史前文化與先民生活和創造的文學作品、中國第一個以長篇章回寫作方式塑造了光彩奪目的“紅山女神”的小說藝術創作,張傑是中國第一位突破傳統思維以文學和藝術形式填補了紅山文化的學術和考古研究空白的作家。

    已步入古稀之年的張傑,出生於遼寧省新民市,曾是一名記者,擔任過《名流週刊》遼寧版常務副社長、主編;市作協、影協、音協、舞協副秘書長、理事;市記協理事;市職工業餘文工團副團長兼總指揮;朝陽市一建黨委宣傳部部長,《建工報》社長兼總編輯。現任中國紅山文化國際研究會會長、中國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朝陽市殘疾人作家協會主席、《中國時代採風人物》駐朝陽工作站站長、記者;雙塔區作協副主席、瀋陽紅山文化影視藝術中心董事長,獲得《中國世紀大采風》金獎作家、雙塔區優秀文藝家等稱號。他先後在《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公安報》《建設報》《遼寧日報》《朝陽日報》《東北民兵》《當代工人》《中華風》《鴨綠江》《北方週末》《遼西文學》《現代企業家》《作家天地》等多家黨報黨刊、雜誌,發表500萬字的新聞、小說、散文、報告文學、攝影、學術論文等作品,並著有20萬字的報告文學專著《忠誠》、50萬字的《塞外天驕》、60萬字的《金蟾傳說》,以及未出版的《軒和傳奇》《決戰白堊紀》兩部新作。

    近年來,為弘揚朝陽的四大文化,他託著殘病之軀,走遍朝陽、赤峰等地的山山水水,嘔心瀝血撰寫出了120萬字的中國第一部史前章回體長篇小說《紅山女神》。該書完稿後引起史學界、考古界、文學界、新聞界、政界等專家學者的高度認可,臺灣省文物藝術收藏學會理事長洪錫銘為其撰寫序言。文學評論家、資深記者梁海暄撰寫評論,紅山文化專家孟兆凱、陶松林等多人為該書題詞。

    《紅山女神》的創作過程,是張傑生與死比拼的過程。他選擇了以紅山女神這位中華民族共祖為題,開啟了5年的調查、10年的筆耕之路。

    1998年早春,張傑動了大手術,又住了半年的醫院,在他生病住院的第七天頭上,就聽說單位已經有人上崗了,他一點都不覺得奇怪。反而更加慶幸自己能夠死裡逃生,大難不死。

    快60歲的人了,看著老張像出籠的小鳥回巢那樣的歡樂,老伴卻偷偷地擦眼淚。張傑知道,老伴肯定是為家境而愁,為自己而愁。那時候,他們的一雙兒女都已經下崗,自己又從朝陽一建的宣傳部長變成了無業遊民。可他不知道的是,醫生已經告知老伴,他的病很重,只能再活三到五年了。張傑得知病情,頓時覺得天昏地暗。

    三年五年眨眼就到,不能待著等死,得找點事做,給家裡掙點錢。盛夏時節,他躺在病榻上謀劃著在有生之年,如何掙點錢幫家裡一把。就算掙不到錢,也要對社會做點有意義、有價值的事。也許是上天的恩賜,著名考古學家、中國考古界泰斗蘇秉琦先生誕辰100週年紀念活動在朝陽舉行。同時,朝陽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以牛河梁紅山文化為主的四大文化。這一時代佳音,讓張傑瞄準了紅山文化。

    他拖著肢殘病體,在全家人都反對的情況下,偷偷地北上赤峰,西進凌源、建平,東到阜新、北鎮,南下錦州、葫蘆島,以及岫巖、北京、承德、瀋陽等紅山文化遺存區域調查研究。採訪考古學家、專家,幾進民間收藏家王冬力的德輔博物館,細心研究出土的紅山器物。老伴見他患大病還東跑西顛,不僅把家裡折騰得精光,還欠下了一屁股饑荒。一氣之下,斷了老張的財源。但是老張沒有放棄,他終於寫出了20萬字的初稿。

    5000年前,沒有文字、沒有歷史、沒有傳承,不能穿越,又無法完全從歷史出土的文物推斷出準確的史前文明那段精彩的人類生活,當今人怎能寫出史前的故事呢?許多人都向張傑提出了這個疑問。有的專家學者給張傑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說題材好,但字太少。張傑決定繼續筆耕。可老天又設一劫難,張傑又患上了要命的心血管堵塞,一夜之間,他健康的左臂變成了殘疾。但他仍然沒有停筆,拖著殘病之軀,發瘋地用一隻手在病床上爬格子。出院後,又埋頭於陋室,在不會使用電腦打字的情況下,硬是寫出了50萬字的書稿。他激動地借了四萬元錢,一下子印刷2000本。

    此時,張傑掰指一算,三至五年的死期已經過了好幾年了,難道是醫生誤判了?不管它,只要活著就行。在這期間,又有學者看了50萬字的《紅山女神》,再一次提出很多意見,建議按四大名著的模式寫成章回體。於是,他又開始了新的筆耕。可在創作的關鍵時期,天又有不測風雲,張傑又患上了前列腺炎和紫癜腎炎,蛋白達到三個加號,醫生說四個加號就是尿毒症。有人說,這是上蒼給他寫書之路上所設的九九八十一難。朋友去醫院看他,見他臥床不起,瘦得皮包骨頭。

    是要命,還是要書?張傑依然選了後者。於是,他喝了一年中藥,又寫出了80字的第三稿。終於在2014年5月,完成了中國第一部史前文化的章回體小說。前年,第四次議稿,字數變成了120萬字,分上中下三卷,生動地再現了5500年前中國母系社會晚期人類歷史繁衍生息、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是至今為止第一部塑造“紅山女神”藝術形象的鴻篇鉅作。小說大膽探索,用細膩豐富的人物形象填補了考古研究與藝術研究的空白。

    此書正式出版後,以此改編的電影已投入拍攝,其他文化衍生品陸續投入運營。

    張傑先生以頑強的意志與病魔抗爭,譜寫了一曲中國當代保爾的讚歌,成為廣大文學愛好者學習的榜樣。

  • 8 # 茶與閒談

    以前聽過一個故事是關於“金不換”和“木匣子”的,這個故事能激發人的鬥志、觸及人的感動。

    從前有一個財東人家的老爺子去世了,留下了殷實的家底,只要後人能按部就班地守住家業,日子必然過得富裕豐足。然而,三年守孝期還沒過大兒子就把百畝良田外帶房屋牲口敗光了,這還不算,連兩個妹妹的聘禮也踢騰了。母親緊接著被氣死了,買不起棺材,只能用兩張席裹著埋了。村裡人感嘆到:“這家業徹底完了”。

    之後大兒子就去外面討飯了,從此再沒回去過。這家還有一個二兒子,這個老二總是沉默不語,他經常去給村裡一些富裕的人家乾點雜貨換點飯食。沒活可乾的時候就靠村裡人一粥一飯的接濟。後來老二長大了,就弄了一個木模子和一隻石錘去打土坯了,幾乎和村裡人見不上面。下雨天不能幹活就蟄伏在他那間僅能容身的灶房裡看書。這間灶房還是本家族人出面干預,才沒有讓老大敗掉,也才讓老二有了棲身之處。

    他蒐羅到一塊槐木板,借來了木匠的鋸子刨子和鑿子,割製成一隻小小的木匣兒,上頭刻鑿下一道筷頭兒寬的縫口,整個匣子的六面全都用木卯嵌死了。他每天晚上回來,把打土坯掙下的銅子麻錢塞進縫口,然後枕著匣子睡覺。三年以後,他用鑿子拆下匣底,把一堆銅元和麻錢碼齊數清,一下子就買回來一畝一分二釐水地,那是一塊天字地。白鹿村的人這個時候才瞪大眼睛,瞅著那個無異於啞巴的老二身上條條縷縷的破衫爛褲。

    第二年,他用自己置買下的土地上收穫的第一料新麥蒸成雪白的饃饃,給白鹿村每一家每一戶都送去兩個,回報他們在他處身絕境的幼年時期的饋贈之恩。這個有心數兒的孩子當時每接受一碗粥一個饃,都在灶屋土牆上刻寫下了賜舍者的姓名,諸如五婆三嬸七嫂二姑四姐等等。已經成年的他在實行回報時,堅決衝破了當初記賬時的原本企圖,給每一家鄉黨不管當時給予還是未給予他施捨的人家一律送上兩個饃饃,結果使那些未施捨過他的人更加感動以至羞愧。又兩年,他再次撬開匣底,在祖傳的留給他的那一半莊基地上蓋起了兩間廈屋。

    後來他又娶了媳婦,娶親的第二天去丈人家回門回來之後,脫下了新衣服,換上了補丁滿滿的破衫爛褲。媳婦不解的問道:“你咋還穿著”?他回到:“咋了?這叫金不換”。一直到他死去,雖然土地房屋和牲畜已經發展到哥哥敗家前的程度,他仍然是一身補丁摞補丁的衣褲。從此補丁衣服也被稱為“金不換”。

    老大敗家是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老二興家靠的就是金不換和木匣子,有進無出的木匣子積攢一個一個的銅子,也積攢了興家振業的信念,雖然過程很漫長,但是終有一日能蓄勢而發。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像這個木匣子一樣,一點一點的積累,等到匣子裝滿的時候,必定能剝繭成蝶!堅持下去就能成功,堅持下去就能勝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歲半寶寶咳嗽了吃點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