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菲媽說兒童心理

    最近有個話題很火:你在國外名校遭遇過哪些坑爹的經歷。

    留學行家Nathalie,看到這個話題後自告奮勇分享了她的悲慘經歷。

    座標赫赫有名的歐洲國際城市日內瓦,學校IHEID是歐洲最古老的國際關係學院,步行十分鐘可以到UN、WTO、ITC等國際組織的總部or區域總部。

    當時選擇這個學校,很大因素是因為學校的專業實力、絕佳的區位以及對這個富裕安全國家的嚮往。

    確實,作為全世界人均GDP最高、最發達的國家之一,瑞士真的時時刻刻都在展示它的壕無人性。

    以留學為例,瑞士的留學簽證雖然需要本人去使領館辦理,但它是免簽證費的!而且辦理的時候手續簡單、工作效率賊高,不需要提前注射疫苗,也不需要錄指紋,financial proof也比較隨意。

    而且,無論是瑞士大使館還是日內瓦的移民局,基本上工作日發的郵件,當天就可以得到回覆,這讓曾經體驗過法華人半個月回覆一封郵件的留學生直呼不習慣...

    所以,在辦簽證的時候除了花200塊公證了一個畢業證以外,沒有花任何的費用,跟去英國花了小一萬辦簽證的朋友相比,感覺自己真的是賺翻了。

    然而樂極生悲...

    我們不僅需要把自己的本科學位證、畢業證拿到地方公證處公證(這個步驟基本上留歐的筒子們都會經歷);還要在拿到公證書之後還需要將這兩份公證書做外交部的領事認證;而在拿到領事認證之後,還需要把這兩份材料寄到使領館(但像上海的瑞士領事館就需要本人親自去辦理、取回),對外交部出具的領事認證作finalised的認證...

    在一切完成之後,入學的時候需要將這兩份認證書協同自己的本科畢業證、學位證、官方成績單一起拿到學校辦理註冊入學...

    全套流程耗時一個月或者更久,耗資2000RMB左右,瞬間感覺留學瑞士的手續並不比其他國家簡潔...

    但你以為坑爹的地方只在這裡嗎?

    並沒有!!!

    基本國外的每一個學校都會為新入學的學生們建立一個facebook group(當然各國的校友會也會建一個本國的相應群聊),然後在facebook小組裡,某日一位義大利小哥哥求助小組同仁,問學校發郵件提醒他要求將自己的學位證進行認證,但他搞不清楚這是要幹什麼。

    秉持著華人熱情友善的品德,我就將自己學位證、畢業證公證認證的一些列的操作經歷都分享給了他,在他的評論下與這位被手續搞暈的小哥哥進行了非常熱烈地持續性互動。但在這時候,非常尷尬且無語的一幕來了,學校的一位工作人員在我們的留言下面評論:“只有中國和俄羅斯學生需要做公證,你並不需要...”

    感情這個繁瑣且坑爹地步驟還是針對中國和俄羅斯學生的獨家定製啊...

    而自尊心受到打擊的我秉持著格物致知的優良品格,特地去瑞士大使館搜尋了一下,發現這項規定果然只針對中國和俄羅斯學生,且是近年才頒佈的。所以之前的中俄留學生們究竟幹了些啥,導致瑞士對中俄學生下此毒手?真是前人栽樹(挖坑),後人乘涼(埋坑)...

    回想起來那位被我搞得一臉懵逼,直呼要去投訴的小哥,真的感覺對不起他。不過話說回來,這項針對中國、俄羅斯學生的規定並不適用於在海外大學拿到本科文憑的華人、俄羅斯人以及所謂“3+2”專案和交換生,所以指責這項政策是種族歧視也確實不太合適。

    我在開學之後有諮詢過學校的負責人,瞭解到主要原因還是之前發生過很多起比較嚴重的學歷造假案件,所以導致了瑞士政府對中俄兩國學生的學歷認證實行一刀切政策,結果讓我們這些勤勤懇懇拿學位的老實人背了鍋...

    而除了這件讓自己又尷尬又生氣的事情之外,留學生活中碰到的另一件坑爹的事情就是買保險了吧。

    根據瑞士的法律規定:除了歐盟居民之外,在瑞士拿學生簽證和工作簽證的外華人都需要買當地的商業保險,根據所選的保險種類以及賠償標準的不同,學生購買的保險每個月從63瑞士法郎到200瑞士法郎不等,而已經工作的人士每個月所繳納的保險金額甚至高達500瑞士法郎。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按時繳納保險在生病時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賠,甚至有的人會覺得像在這種福利待遇超好的發達國家,繳納的保險可以覆蓋我們碰到的所有醫療問題。

    然而還是too young too simple,資本家怎麼可以讓你輕易地薅到自己的羊毛呢?!

    舉個例子來說,在瑞士,一般人購買的商業保險是不報銷看牙費用的,想要看牙需要自己買額外的保險,很多學生為了省錢可能抱著僥倖地心態都不會選擇購買這款額外的保險,結果碰到突發情況的時候,需要自己掏高昂的治牙費用(在日內瓦種植一顆牙摺合人民幣需要1萬多)。

    而一般的保險方案也是存在種種的陷阱,比如一款保險,根據首次治療時保險公司免除報銷的費用的不同,你每個月需要繳納的保險金也不同。

    如果你選擇了最基本的保險套餐,每年deductible的金額是1500CHF(例如你一次住院的開銷是2000CHF,保險公司只會給你報500CHF,而如果是低於或等於1500CHF,則這次醫療費用保險公司不會為你報銷),30歲以下(不含30歲)每個月需要繳納差不多70CHF左右,而如果每年的deductible是1000CHF或則500CHF,則每個月需要交差不多80或者120多CHF的保險。

    所以,選擇自己的保險套餐無疑也是需要認真思考(碰運氣)的事情。

    但你以為這樣就算坑爹了嘛?瑞士的保險商們以其生動的表演展示了資本家們赤果果的醜惡面目。

    跟日本、德國等國家不同(這些國家的留學生大部分繳納的是公立的保險),在瑞士,留學生們只可以選擇私立的保險公司,且治療看病的費用需要自己先墊付,病癒之後需要自己拿著一些用得到的開銷單子去保險公司報銷,而多久能拿到自己的治療費用、能拿到多少治療費用則完全看保險公司的良心。

    比如我們學校跟Swissadvisor有合作,很多學生(包括我)出於信任都選擇了這家保險公司,但這家保險公司後來被很多同學投訴報銷效率奇慢,很多情況不報銷,甚至出現過弄丟客戶報銷相關發票的情況...

    所以留學瑞士,最重要的是好好養生、愛護身體,努力打造一個好體魄,少生病...

    除此之外,最坑爹的是學校不斷變化的中文翻譯名字以及在國內可憐的知名度了吧。

    一般正常的大學,基本上把自己的英文名字翻譯成中文都非常清晰好懂,往往看到英文都會知道中文名字,同時隨著越來越多中國學生的到來,很多國外的大學也都確認了自己的官方中文名稱。

    但是我校目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中文名字,在中國的翻譯可謂五花八門。

    因為現在的IHEID是由成立於1927年的日內瓦高階國際關係學院(HEI)和發展研究學院(IHED)於2008年合併而成,而HEI歷史久、知名度高、優秀校友層出不窮,因此國內的大學以及一些企業還習慣性地稱IHEID為日內瓦高階關係學院。然而在教育部的教育涉外監管資訊網上面翻譯的名字確是日內瓦國際關係及發展高等研究院。

    除此之外,其他像日內瓦高階國際關係及發展研究院、日內瓦研究元的叫法的也屢見不鮮。

    因此,每當我跟國內的親戚朋友們介紹自己的學校時,總是會陷入一種異常尷尬的境地,不知道自己的母校到底叫啥。

    除此以外,因為學校專門培養從事國際關係相關方面的碩士與博士,不參與任何的university ranking,同時學校規模很小,每年去的華人也很少,因此即使是在國際關係、國際組織領域擁有極強的實力與聲譽,大多數華人和公司企業的HR 對這個學校都不甚瞭解。

    因此每每跟親戚朋友們聊天,介紹自己是在哪裡讀研究生的時候,親戚朋友們的反應都是先困惑,後沉默,最後恍然大悟道:瑞士是個特別好的國家啊,厲害了啊,以後爭取留在那裡享受高福利吧2333(怕不是心內腹誹我去了一個野雞?)

    呵呵。

    總之,關於IHEID還有很多很多的槽點可以跟大家分享,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是真心的熱愛這所學校,之所以吐槽,也是愛之深責之切吧。畢竟誰不希望自己的母校變得更好呢?

    其實,不論是在名校還是在普通學校,多多少少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擾和體驗,樂觀看待吧。

  • 2 # 麥凱睿

    一些稱得上是“知名的”教授,為了水上課時間,讓大家自己講PPT或者看XX公開課上的影片。哇喔,這不是跟一些B站和油管上的博主水時間是一個套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杏乾和核桃仁能一起吃嗎,有啥副作用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