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趣談科學
-
2 # 南極小博士
地球的水和地球上所有物質是一起形成的,他們都來自於大宇宙之中,宇宙之中的物質非常多,宇宙之中的眾多物質,在外界力量的推動下聚集在了一起,最後就形成了地球。
-
3 # 兔斯基聊科學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被液態水覆蓋的星球,地球上71%面積被水覆蓋,這麼多水是從哪裡來的呢?
岩石融化釋放出的水蒸氣帶來了大量的水。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元素使得地球內部的岩石融化,岩石中的水蒸氣也隨之被釋放出。
火山噴發釋放出大量的水。地下深處的岩漿含有豐富的水,透過火山噴發將地球內部岩漿中水分帶到了地表。據統計火山噴發噴出的水可達到地球上的誰一半多。
地球內部礦物脫水產生了部分水。
地球上的水來自外太空來自太空的隕石含有一定的水分。地球形成初期這些小行星碎片撞擊地球頻繁,給地球帶來了部分水。其實很多小行星的成分和地球岩石差不多,它含有水分也很正常。
太陽送來了部分水。太陽風將大量的氫原子核和氧原子核帶到了地球大氣層。氧原子和氫原子反應產生了水,降落到地表。據統計每年都會有一噸半的太陽水產生呢。
彗星撞擊地球帶來了大量的水。研究表明水是彗星的主要成分。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遭到了多次彗星撞擊,帶來了大量的水。
-
4 # 地外天使講科學
對於地球上水是從哪來的?地球誕生之初就有嗎之話題,我個人認為,地球上的水是從太陽持續燃燒中來,地球誕生之初就會有水的現實存在。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太陽系是一個整體物質迴圈運動的自然機制,太陽系這個自然機制是由核體(太陽)掌控著的,一方面是太陽依靠自身固有巨大的磁場,來構建成為太陽系;
另一方面是太陽依靠擁有的有機核能物質,進行著持續核聚變燃燒,能為太陽系提供源源不斷的塵粒流物質,太陽曆來釋放的這此塵粒流物質是圍繞著太陽系不同距離的磁力線圈軌道而執行,是太陽系逐漸聚集於同一軌道執行並實現塵粒流物質量的積累而形成行星天體的種子物質。太陽釋放的塵粒流物質,主要含有二氧化碳、氮、水(氫氧)和有毒化學物質四種基本元素,可統稱為:自然定體物質。
也就是說,在太陽系所有衛體物質之中,都是自然定體物質的結構,都是由塵粒流物質經約為50億年時間逐漸聚集而形成的自然天體現象。在太陽系範圍之中,由於太陽的熱能溫差之不同距離的不同,因而,太陽系空間的溫度區域是由熱到冷的自然表現,引發自然定體物質之中的水,會有氣態、液態和固態三種不同的物理現象,處於熱區域執行的是氣態水錶現,處於冷區域執行的是固態水錶現,
而處於0~50攝氏度之間的自然區域就會形成為液態水體表現。由此可見,太陽系穩定液態水體(海洋)的形成,是由穩定的適中溫度所決定的。所以說,地球上的水是從太陽持續核聚變燃燒過程中來,地球誕生之初就會有水的現實存在,只不過是依根地球處於宜居帶區域的成長過程,都會有氣態、液態和固態水交替變化與迴圈之特殊自然現象。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關注我,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或發表己見。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
5 # 軍機處留級生
水可能是透過彗星和小行星來到地球的
水對我們的生存至關重要,但奇怪的是,我們對它一無所知。水,地球上生命的給予者和接受者,來自哪裡?當我在初中的時候,我的科學老師教我們水迴圈——從海洋和湖泊蒸發,凝結成雲,雨水補充海洋和湖泊——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除了一件事:沒有一個細節解釋水從何而來。
我們星球的水的起源是一個複雜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大約138億年前的大爆炸。這個故事的一個關鍵部分,以兩個特定的太陽系居民為中心,已經爭論了幾十年。
這是我們認為我們理解得很好的部分:在大爆炸後不到萬億分之一萬億分之一秒,引發空間向外膨脹的能量轉化為一個熱的、均勻的粒子浴。在接下來的三分鐘裡,這些原始成分碰撞、推擠、結合和重組,產生了第一個原子核。現代宇宙學的一大勝利是它對這些過程的數學描述,它對最簡單原子核的宇宙丰度給出了精確的預測——大量的氫、更少的氦和痕量的鋰。生產大量的氫氣是產生水的有利開端,但是另一個基本成分氧氣呢? 大爆炸後大約十億年,恆星就在那裡出現了。恆星內部極其熾熱,恆星內部是熔爐,將大爆炸的簡單原子核融合成更復雜的元素,包括碳、氮,是的,還有氧。在他們生命的後期,當恆星成為超級新星時,爆炸將這些元素噴入太空。氧氣和氫氣混合形成了H2O。 我們結束了嗎?不完全是。事實上,這是事情變得有些模糊的地方。
大爆炸後大約90億年,水分子肯定是凝聚成太陽及其行星的塵埃漩渦的一部分。但是地球的早期歷史,包括高環境溫度和無封閉大氣的時代,意味著地表水會蒸發並漂回太空。看來,我們今天遇到的水一定是在地球形成後很久才被輸送過來的。
面對這個難題,天文學家意識到有兩個現成的來源:彗星和小行星,太陽系的礫石散佈在行星巨石中。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彗星通常具有更高濃度的成分,這些成分在受熱時會蒸發,這就解釋了它們標誌性的氣體尾部。彗星和小行星都可能含有冰。如果透過與地球碰撞,他們增加了一些科學家懷疑的物質數量,這樣的物體很容易輸送海洋價值的水。因此,每個人都被指為神秘事件的嫌疑人。
在這兩者之間做出裁決是一個挑戰,多年來,科學判斷已經從一個轉向另一個。然而,最近對它們化學成分的觀察正把天平向小行星傾斜。例如,研究人員去年報告說,小行星中不同形式氫的比率似乎更符合我們在地球上的發現。但是這些分析是基於有限的樣本,這意味著我們很可能還沒有聽到最後的結論。
-
6 # 岷山
水在宇宙中廣泛存在,只是具體的存在形式隨環境溫度而異。為了便於理解,這裡暫時不涉及廣袤的宇宙空間。金星上的水由於環境溫度太高(400℃~500℃),只能以氣態存。在火星和木星,土星的衛星以及慧星環境中,水只能以固態形式存在。只有在地球環境下,水才能夠以固態,液態和氣態形式同時存在。
個人觀點:地球表面的水,很大可能是來自慧星撞擊地球過程。
詳細論述請開啟以下連結
https://yd.baidu.com/ebook/da39bae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2?fr=NAShare&from=singlemessage
-
7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地球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
水也許是我們在地球上見過的第一豐富的資源,因為四大洋的水總量簡直就是天文數字,但水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麼,當然還有從地下冒出來的,好像都對,因為前者是雨水,後者是泉水,兩者都是我們常見的水的來源,但事實上這個解釋並不能滿足我們的好奇心,仍然沒有解決水的真正來源問題.
那麼水的真正源頭在哪裡呢?水是與生俱來與地球一起誕生的?還是半路夫妻,後來才遇到的?又或者兩者兼有,我們來簡單做個分析!
一、與地球一起誕生
只要各位留意下,只是會聽到各種編號的彗星,比如剛剛過去的8月底達到7等的彗星:322P/SOHO彗星,還有傳說10月會達到-2.6等P/2008 Y12,以及12月可能會達到5.2等的289P/Blanpain,這是我們用小型望遠鏡能觀測到的,這些都是傳說中的髒雪球!
那麼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形成太陽系的星雲開始坍縮的早期,恆星還沒有開始發光,太陽系也沒與所謂的雪線,那麼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不是也累積了大量的含有水的彗星物質呢?
當然除了早期這些直接含水的髒雪球以外,還有大量的水合礦的形式存在於地下。似乎隨著地球個頭逐漸增長,這些似乎被封存在地球內部和岩石中的水是怎麼跑到地面上來的呢?
水是怎麼從地下跑到地面的?泉水從地下冒出來?非也!
準確的說是從天上下下來的,是不是很難理解這個過程?這是因為地球從誕生到行星會有一個必須跨越的門檻,也就是它形成之後必須要清理自身所在的軌道,否則它的下場就像冥王一樣,成為矮行星。
上圖是阿卡塔瑪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對TaurusHL Tauri的連續成像,我們可以從處理後的影象上清晰的看到同心圓結構,這是行星形成的標誌,如果在46億年前有一個超級文明在觀測太陽系,那麼他們也將看到地球的同心圓。
這同心圓結構很美,但為了清理自身的軌道,地球付出的代價難以想象的,數十萬年的隕石雨,可能甚至更久,一直被撞擊,地表一片火海,到處都是地殼破裂湧出的岩漿。
而此時被封鎖在地球內部的水以及水合礦物,在這個極致的高溫下,受熱與礦物分離成了水蒸氣,進入了地球的大氣層。等地球這顆行星慢慢清理完自身的軌道,撞擊逐漸減少,表面也慢慢冷卻,最終這些飄在天上的水蒸氣凝結成雨,落下來形成了海洋,從這個觀點來看,早期的海洋可能是淡水哦......
其實從現代火山噴發中大量水蒸氣比例(75%以上)也能為此佐證,地下熱泉被認為是海水進入地熱迴圈,但大多數火山噴發卻和這個迴圈沒有多大關係,因此地球形成之初就飽含了大量水的說法是的支援度比較高。
二、來自太陽?
水怎麼可能來自太陽呢?是不是太能扯了!還真不是,因為每地球每天都在遭受“太陽風”的轟擊,而太陽風中的帶電質子進入地球后和氧結合形成了水,質子為什麼能和氧結合呢?其實一個質子+一個電子的就是氫,和氧結合就是水。為此好事的科學家還計算過,從地球形成到現在從太陽風中得到的質子總量約為1.7×10^17噸,與地球上的氧結合後形成水是1.53×10^18噸,和當前地球上的水總量1.66×10^18噸相差無幾。
不過這有一個問題,不知道科學家有沒考慮地球磁場對太陽風的偏轉作用,絕大部分高能帶電粒子會被地球磁場偏轉而遠離地球。
三、彗星助力?
每年都有大量的彗星物質進入地球,而這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水資源,1997年5月,美國依阿華大學物理學家路易斯·弗蘭克博士,發現“波拉”號衛星拍攝的照片中有些奇怪的斑點,經過研究發現這是彗星進入大氣層後受到高溫分解成的水蒸氣團!
據測算每隔1-2萬年,地球從這些彗星獲得的水量可以讓海平面上升2.54cm。這是個不小的數字,因為地球存在已經超過40多億年了,累積目測能超過5000-10000米,看起來這個思路是對的,但總量似乎有些偏多了。
四、木星助力說
這個理論是水來自彗星的增強版,2005年時法國尼斯天文臺4位天文學家發表了3篇系列論文,提出了一個模型,這就是尼斯模型。它說的是什麼呢?太陽系行星軌道的引力共振模型,大意是太陽系內的行星都在互相牽制的引力下圍繞太陽公轉。
他們認為木星開始形成時並沒有在當前的軌道上,而是比現在要更遠一些,但由於引力共振的關係它逐漸遷移到了現在的穩定軌道。這木星總質量高達所有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以上,這一發牽動整個太陽系,導致了柯伊伯帶的大量小行星和彗星前往內行星軌道,其中彗星就給地球帶來了大量的水資源。
-
8 # 鍾銘聊科學
關於“地球上水是從哪來的?地球誕生之初就有嗎?”這個問題,說白了就是“地球上水的起源到底是咋回事?”,目前來說,相關的假說有:
自源說外源說前者說的就是地球形成時就自帶了水,而後者則認為水是後來才有的,哪個更有道理呢?我們來一個個看。
自源說外源說和太陽系的形成有關,話說關於恆星的形成的主流假說是星雲假說。大約在46億年前,在此前太陽系附近的位置,發生了一場超新星爆炸,科學家認為這場超新星爆炸是宇宙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恆星。
在超新星爆炸過程中,恆星會把物質拋灑到宇宙空間中,形成了星雲物質,而這些星雲物質當中包含了氫、氧等元素。其中水就是以氫離子、羥基等形式廣泛地存在於星雲物質當中,不過,我們要注意的是,這些剛拋灑出來的星雲物質都是比較熱的,後來會慢慢冷卻,這個冷卻過程中,氫離子、羥基等形式的水就會和星雲物質發生水化作用,隨即進入到礦物質的晶格當中,然後就會被鎖在礦物質當中。而我們的太陽系就是由於這片星雲的引力探索坍縮形成的,在引力的作用形成了太陽,在形成太陽的過程中,一些邊角碎料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漸形成各個行星。
而其中就有一部分含水的星雲物質構成了地球。原始地球很熱,一部分水以水蒸氣的形式跑出來,不過由於地球的引力束縛,水蒸氣並沒有離開地球。
後來,隨著原始地區的冷卻,這些水蒸氣以液態的形式下落,也就是雨,這也是一場地球歷史上歷時最長的雨,大概持續了上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
這場雨使得地球有了原始海洋,那你可能要問了,有沒有證據呢?
實際上,也確實有,這就是尖晶橄欖石,還有別名就是林伍德石。
科學家發現,這種尖晶橄欖石當中富含水分子,
在距離地表200km處,100萬個尖晶橄欖石晶體分子當中就大概含有2000個水分子;在距離地表410km~610km處,100個尖晶橄欖石晶體分子中就有1.5個水分子。並且很有可能上、下地幔的過渡帶當中存在大量的尖晶橄欖石。
透過簡單估算,大致可以算出來僅僅尖晶橄欖石的總含水量就有可能達到4..485*10^(10)億噸,這是目前表面總水量的3倍之多。
除此之外,科學家還發現了44億年前的鋯石碎片,這證明了不僅僅尖晶橄欖石,其實早期地球地表也存在水,這些水有一部分進入了鋯石當中。
當然,這其實也是目前自源說最大的問題,那就是這些水是如何進入到鋯石和尖晶橄欖石當中的,這個作用機理是什麼,目前還是未知的。
外源說除了自源說之外,還有外源說。其實也很好理解了,就是說地球上的水其實是外太空帶來的。這話也不是亂說的,要知道,太陽系內有水的天體簡直多了去,按含水的百分比來看,地球都不算多的。
於是,就有科學家在思考,有沒有可能在地球形成的早期有小行星或者隕石來送水。結果,這麼一找,還真讓他們發現了。大概在距今40億年~38億年前,地球就曾經承受了大規模地小行星、隕石、彗星的撞擊,這當中的一部分“天外來客”就含有大量水,它們就像送水工人一樣,一批批地往地球上搬水。
在距今40億至38億年前,地球遭受了小行星大規模的撞擊,這些小行星都含有大量的水,他們像送水工一樣,不斷地給地球送水。那這個假說有沒有證據呢?
實際上,確實有,科學家針對不同的天體做D/H的比例分析。什麼是D/H比例分析呢?其實水當中,我們通常寫分子式是H2O,但實際上其中也會有一些D2O,也就是原子核內有一個質子和一箇中子的氫原子,用"D"來表示,也管它叫做:氘。
水中的H2O的D2O比例是不變,所以,只要測一下地球上的水和各種小行星,隕石,彗星上的水的D/H比例就可以知道兩者是不是同源的。
科學家測算得到,地球上的水的D/H比例是1.558*10^(-4),大概就是說每100萬個氫原子對應156個氘原子。透過各種比對,科學家發現,有一種叫做碳質球粒隕石的,它其中包含的水的D/H比例是和地球上水的D/H比例是一模一樣的。碳質球粒隕石大概佔到太陽系總隕石數量的86%上,而且還都富含水。
但這個假說就一定對麼?其實也有科學家提出質疑,沒有可能是外來送水和地球自身的水都有,然後正好調節成碳質球粒隕石那樣的D/H比例,而不是水都是由碳質球粒隕石等天體送來的?
主流理論?其實除了這兩個假說之外,還有其他假說,但都不是比較非主流。目前科學界比較認可的是自源說,但有一部分科學家逐漸傾向於支援自源說和外源說一起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地球一開始就有水,但是後來也有隕石,小行星和彗星來送水。
以上這些,也就是關於“水”的起源的相關理論。
-
9 # 映象科普
總的來說,我們的地球實際上在太空中看上去的話並不像一個“地”球,而更像一個“水”球,畢竟地球表面有71%的部分被海洋覆蓋,地球真的可以稱作是一個水的星球了。而水對於生命來說異常重要,我們常說水是生命之源,沒有了水,生命也就無法形成。但是地球上的這麼多水,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呢?畢竟不是所有的星球上都有水存在,所以地球上的水來自何處,是一個值得考究的問題。
在太陽系中,有水的星球不止地球一個,甚至木星的衛星木衛二上的水比地球上的還多,但是科學家透過研究地球的形成,部分科學家認為地球上並不具備產生水的條件,那麼這些水是怎麼來的呢?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水很有可能是來自太空,比如說彗星,彗星大都是巨大的冰塊,地球上時不時會遭受彗星撞擊,而每一次彗星到了地球跟地球大氣層摩擦之後就會將水分留在地球,久而久之,地球上的水就很多了。但是個人認為,這種猜想可能不是太準確,因為地球上的水這麼多,僅僅靠彗星的一點水,應該是不夠的。
一些科學家也是持類似的觀點,他們也認為地球上的水的主要來源應該不是太空的彗星,而是來自於地球的內部。地球形成之初,是很不穩定的,時常有火山噴發,而火山噴發不僅帶出了大量的岩漿,還有大量的氣體以及氣體蒸汽,大量的水蒸汽噴出來之後,地球表面慢慢被水所覆蓋了,透過大氣迴圈作用,水變成雲,雲又變成雨,降下的雨慢慢給地球降溫,後來地球上的火山就不再那麼頻繁爆發了,地球上的氣候也越來越宜居,水也就越來越多了。
另外還有一種觀點,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水來自太陽。太陽不是一個大火球嗎?太陽上哪裡來的水呢?其實是由於太陽風的作用導致了地球上水的產生。太陽風也就是太陽外層大氣向外輻射的粒子流,它的主要成分就是電子和氫原子核,而氫和氧結合可以形成水,有人計算過,如果氫和氧完全結合的話,可以產生和地球水儲量相當的水,所以太陽風也有可能是地球水的來源之一。只不過以上三種猜想,哪一種才是主要來源呢?個人認為主要來自地球內部,你們覺得呢? -
10 # 前手工大包劉成富
產生水,宇宙有一個自然方法。
例如水加溫產生了氣體,氣體加溫產生光體,光體加溫產生音體。音體減溫變成光體,光體減溫變成氣體,氣體減溫變成水。水就是透過氣體光體音體減溫而來,如下雷聲大雨,氣體光體音體都有,所以才下大雨,水就是這樣來的。
回覆列表
地球:我不製造水。
小行星、彗星:我們只做水的搬運工。
水與生命息息相關。
諺語:人可三日無餐,不可一日無水。(生存)
詩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繁衍、哺育萬物)
在科學家的眼裡,水是生命的先決條件,因此我們不斷地在宇宙中尋找“水”星。
那地球上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從遠處看過來,地球就像圓形的藍色大理石,表面70%由藍色所佔據,非常顯眼、特殊,但至今科學家都沒有完全弄清楚這麼多水是怎麼來的。
圖:雪球地球事件
現今,我們不斷對系內的行星進行探索,發現儘管在數十億年前,火星、金星、水星都存在過水,但早已蒸發殆盡,而離太陽較遠的行星則為冰封世界,地球是唯一一個始終存在液態水的星球,哪怕發生過表面完全冰封,冰面深處也暗流湧動,孕育著勃勃生機。
水化學式,H2O,由氫與氧原子組成。氫是序數最低的元素,也是宇宙最簡單、最豐富的元素,它在宇宙最早期形成,氧則是恆星核聚變後的產物。當恆星死亡,發生超新星爆炸就會把氧拋灑到宇宙之中。
46億年前,恆星已經經過了幾代的更替,產生了足夠多的氧,如今氧元素含量在宇宙中位居第三,僅次於氫與氦。在宇宙誕生之後的前92億年歲月裡,大量氫與氧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水分子,但寒冷使它們大多以冰晶的形式存在於塵埃雲之中。
自源說最早,科學家對於地球上的水並不是太過在意,因為地球形成時,塵埃雲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不過,隨著人類對恆星與行星的認識,自源說就難以自圓其說了。
在宇宙中,漂浮著大量氣體、塵埃雲,當受到外界干擾(如超新星爆發波及)會打破平衡的狀態,出現密度起伏,高密度區由於引力更強會形成漩渦,吞噬這片星際雲。
隨著物質不斷聚集,內部壓力與溫度不斷升高,當核心的原子再也承受不住時,原子核與原子核就會“合併”(核聚變),釋放大量能量,引起連鎖反應,被點燃後的星球稱之為恆星。
圖:2020年,智利超大望遠鏡拍攝到Aurigae星系的形成,恆星在影象的中心,被擋住了,周圍行星開始形成。
在外圍高速旋轉的一些剩餘塵埃與氣體會相互碰撞、聚集形成了行星,行星的形成也並非一蹴而就。
地球雛形出現之後,會不斷受到軌道上隕石、小行星的碰撞,動能不斷轉化成熱能,而內部的物質也由於引力作用,不斷擠壓,於是地球表面如同岩漿海洋。
水會在“煉獄”之中升騰,大氣尚未形成,太陽風會吹走水汽,換句話說:地球早期的水都被帶走了。太空中大量的氫氧化物預示著這一點。
那麼水有可能是後期地球上創造的嗎?地球可以創造出部分水,但同時也在分解大量水,它們之間幾乎可以相互抵消掉。即使有一定的增量,也不足以說明地球上如何產生3.26億立方英里的水。數字看起來似乎很大,但相對於地球,水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只是它被平鋪在了表面。
上面顯示的是:乾燥的地球、地球中水量、地球的淡水量(右邊幾乎看不清的點是淡水)。
與太陽系中水多的星系相比,地球上的水含量少得可憐。
由此,我們得到一個結論:金星、水星、火星的水都沒了,早期地球的水也都被太陽風帶走了,地球現在就這點水,極有可能是別處“搬來”的。
外源說一開始主流理論認為水來自於彗星。彗星其實是個冰球,長期徘徊在冰冷的星系外圍,水得以冷凍儲存。
星系早期彗星較多,地球表面逐漸冷卻後,隔三差五會有彗星撞擊,帶來大量水與物質。不過,透過對彗星觀測發現彗星的水所含重水(水分子中多了一箇中子)的比例是地球海洋中的重水比例的兩倍,於是科學家認為除了彗星之外,還有主要供應者送來了其餘大部分水,它們很有可能是小行星。
在火星與木星之間有個小行星帶,早期這裡就像一個充足的彈藥庫,木星體格較大,在早期成長過程期中,隨著質量變化,軌道與引力也會發生變化,於是身邊的“彈藥庫”受到擾動很容易被點燃,早期系內的行星就經常挨“轟”。
經過分析發現小行星的岩石中含有大量水,岩石落在地球上後,會在地球表面形成液體層)但還存一個問題,如何留住水。
早期稀薄大氣層與磁場此時,錶殼雖然冷卻,但內部活動劇烈,火山不斷噴發,形成了大量塵埃與氣體,氮氣就是來源於此,它們與氫氣等其他氣體最先形成了大氣。此刻,離35億年前藍藻出現進行光合作用還有10億年之多,因此氧氣尚未出現。不過,稀薄大氣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的散失。
37億年前,地球內部“鐵核”穩固,磁場形成,從而地球開始不懼太陽風的威脅,有了穩固的大氣之後不久,生命在海底誕生。
太陽系並不缺少水,木衛二,歐羅巴的液態水是地球的2~3倍,大量木衛、土衛,甚至是寒冷死寂的冥王星的冰面下面都很有可能存在液態水,我們並不清楚是否有生命存在,但基於對水、行星、恆星的演化了解,或許將來這些水球都可能成為人類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