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式養生
-
2 # 金蘭中醫學社
提起“五禽戲”,我們的大腦立馬會聯想起一個人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東漢神醫華佗(字元化)。華佗長期觀察熊、鹿、猿、鳥、虎5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及運動休眠的習慣,總結、歸納、演變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仿生術數,在後來的傳承和發展中,一些醫家對五禽戲做了繼承和發展,逐漸被今世所沿習。
1.虎戲
手足著地,身軀前縱後退各3次,接著上肢向前下肢向後引腰。然後面部仰天,恢復起始動作,再如虎行般前進後退各7次。
做虎戲時,手腳均著地,模仿老虎的形象(圖1A)身體前後振盪,向前3次,向後3次,即前後、前後、前後(圖1B)做畢,兩手向前移,伸展腰部,同時抬頭仰臉(圖1C)面部仰天后,立即縮回,還原(圖1D)。按照以上方法繼續做7遍。
2.鹿戲
手足著地,頭向兩側後視,左三右二。然後伸左腳3次,伸右腳2次。
做鹿戲時,手腳仍著地,伸著脖子往後看,向左後方看3次,向右後方看2次,即左後右後、左後右後、左後(圖2A);繼而腳左右交替伸縮,也是左3次,右2次(圖2B)。
3.熊戲
仰臥,兩手抱膝下,舉頭,左右側分別著地各7次。然後蹲地,雙手交替按地。
做熊戲時,身體仰臥,兩手抱著小腿(圖3A)抬頭,身體先向左滾著地,再向右側滾著地,左右滾轉各7次(圖3B)。然後屈膝深蹲在地上,兩手在身旁按地,上體晃動,左右各7次(圖3C)。
4.猿戲
如猿攀物,使雙腳懸空,上下伸縮身體7次,接著以雙腳鉤住物體,使身體倒懸,左右腳交替各7次。然後以手鉤住物體,引體倒懸,頭部向下各7次。
鍛鍊法如圖示:做猿戲時,身體直立,兩手攀物(最好是高單槓),把身體懸吊起來(圖4A),上下伸縮7次,如同“引體向上”(圖4B)。在兩手握槓、兩腳鉤槓的基礎上,做一手握槓、一腳鉤槓,另一手屈肘按摩頭頸的動作,左右各7次 (圖4C)。手腳動作要相互配合協調。
5.鳥戲
一足立地,另一足翹起,揚眉鼓力,兩臂張開如欲飛狀,兩足交替各7次。然後坐下伸一腳,用手挽另一腳,左右交替各7次,再伸縮兩臂各7次。
鍛鍊法如圖示:做鳥戲時,雙手臂向上豎直,一腳翹起,同時伸展兩臂,揚眉鼓勁,模仿鳥的飛翔(圖5A、圖5B)。坐在地上,伸直兩腿,兩手攀足底,伸展和收縮兩腿與兩臂,各做7遍(圖5C)。
五禽戲不僅能使人動作靈敏、協調平衡,改善關節功能及身體素質,還有利於高血壓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的防治。就像《三國志》中記載的一般:“佗語普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頸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並利蹄足,以當導引。體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體輕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我想,養生中如此這樣的好方法,要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瞭解華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
-
3 # 長征5127
五禽戲是華佗老祖先創立的中國曆代在民間流傳的很好的健身方法。
五禽戲模仿五種動物的形態動作進行鍛練的一種氣功功法。這五種動物是:虎,鹿,熊,猿,鶴。鍛練時全身放鬆,呼吸自然,動中求靜,心態平和專注,起落有序輕靈,堅持練習,可單練一種或兩種,根據自己身體狀況而定。對於胃腸通暢,呼吸系統肺功能的增強,腿腳行動利索,手眼耳的靈通,經絡疏通都有很好的健身作用。
-
4 # 男科王傳航教授
華佗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名醫,生活於東漢末年,有“神醫”“外科鼻祖”之稱。華佗除醫術高超外,還精擅養生之術,《三國志》記載他年過六旬而貌有壯容,擅長導引之法,其所創養生功法“五禽戲”流傳至今,頗有效益。
五禽戲是華佗透過觀察、模仿五種動物所創的導引養生功法,具有防病治病,養生延年的功效,《後漢書·華佗傳》記載華佗曾對其弟子吳普言道:“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就是說華佗認為人體想要正常執行就必須運動,運動則氣血脈絡通暢,但同時又不能過度運動,要注意把握強度和時間,故而根據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形態加以演化,形成了五禽戲功法,堅持此功法近可治病強身,遠可延年益壽,使人身輕體健,食慾健旺,即使年逾九旬也可耳聰目明。據說五禽戲在華佗的家鄉譙地家喻戶曉,有個孩子生來體弱多病,總是離不開藥罐子,堅持練習五禽戲後體質逐漸強健,也不再時時生病。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堅持練習五禽戲可改善人體心肺功能,提高心臟供血能力,改善胃腸功能,促進消化吸收,保護肝腎,調節內分泌,還能加強神經系統的功能,利於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再生,提高大腦的調節和抑制功能。
1、虎戲
虎戲主肝,可增強肝膽的疏洩功能,同時舒筋活絡,強健筋骨肌肉,使人身輕體健。另外對於糖尿病等內分泌系統疾病以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神經衰弱等內科疾病也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2、鹿戲
鹿戲主腎,可補益腎氣,健腎壯腰,有助任、督二脈的精氣執行,對於因腎氣虧虛所導致的腰膝痠軟,關節不利,遺精陽痿、痛經、月經不調等有改善作用,還可增強體力,增加肌肉力量。
3、熊戲
熊戲主脾,可調理脾胃。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健運則氣血得生,且脾主肌肉四肢,故堅持練習熊戲可改善脾胃功能,緩解腹脹腹痛、便秘洩瀉等胃腸疾病,加強營養物質吸收,促進血液迴圈,強健肌肉四肢,改善睡眠,強健體魄。
4、猿戲
猿戲主心,可補益心腦,益智開竅,經常練習能改善記憶力,提神醒腦,悅心情,暢情志,提高人體平衡力,增強肢體靈活性,延緩衰老,還可改善心悸、失眠多夢、盜汗等症狀。
5、鳥戲
鳥戲主肺,可調暢氣機,寬胸理肺,增強肺功能,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作用,能幫助緩解胸悶氣短、鼻塞流涕等症狀,還能增強肌力,通利關節。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五臟六腑相輔相成,不可分離,故而五戲雖各有偏重,卻能整體調理人體機能。練習五禽戲應選擇空氣清新的場所,量力而為,循序漸進,堅持練習。
五禽戲經過兩千多年的傳承和演化,逐漸形成眾多流派,其功效也得到了中外人士的肯定,許多中醫學院校還將其列為體育課學習專案。不過功法雖好,卻不能代替治病,若有疾病仍需及時就醫。
文:嶽增寶/王傳航
回覆列表
眾所周知的是,五禽戲是漢代名醫華佗所創立,這套功法透過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形態、姿勢、動作,結合中醫、氣功、養生等理論創編而成。
今天我們大多數人練的五禽戲是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組織有關專家,按照傳統五禽戲的風格、特點,結合現代社會的特點創編。
五禽戲來自於《三國志·華佗傳》的記載,其動作順序為虎、鹿、熊、猿、鳥,整套功法共10個動作,分別為:
虎戲:虎舉、虎撲
鹿戲:鹿抵、鹿奔
熊戲:熊運、熊晃
猿戲:猿提、猿摘
鳥戲:鳥伸、鳥飛
五禽戲功法經常練習不僅可以健身養生,因為其包含了豐富的中醫、氣功、養生學的內涵。虎、鹿、熊、猿、鳥這五禽各有特點,分別仿效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穩、猿之靈巧、鳥之輕捷。
鹿戲中的輕盈安舒首先體現在動作上,鹿抵中手臂的執行路線和手指的相應變化,鹿奔中提腿前邁的步幅,握拳扣腕的手型變化,重心的前後移動,富有彈性的換步及不僵不滯的動作都體現了鹿戲的特點。其特點還體現在意境、神韻、氣息的變化上。旭日東昇,原野之上,青草朝露,靜謐怡人,群鹿沐浴在清晨的Sunny之中,悠閒自在,舉頭四顧,低頭相向,嬉戲相抵,你退我進,樂意無窮;忽而發足奔跑,迅馳而又優雅,騰挪之際,輕盈靈活。在演練的神韻上還要體現出鹿的和善、喜悅、輕靈、敏捷。“鹿抵”時,兩臂猶如鹿角,邁步擰腰,轉頭角抵,後腿撐直,似兩鹿較力,全神貫注,氣息鼓盪;“鹿奔”時,舉手投足猶如鹿輕盈前奔,屈體回收,蓄勢待發,舒展還原,放鬆肢體,收腳換步,發力疾奔。呼吸和動作的配合,要順其自然,循序漸進,不必勉強。
鹿之所以能長壽,是由於其安靜休息時,蜷曲而臥,首尾相接,接通了任督二脈的原因。仿效鹿的動作特點和神態特徵來練功,可獲填精益髓、延緩衰老之效。五禽戲中的鹿戲正是模仿了鹿好角抵、善於運轉尾閭、神態安閒雅靜的特點,透過對腰部、督脈、膏肓的鍛鍊達到振奮陽氣、強腰壯脊的作用。
“鹿抵”是健身氣功·五禽戲鹿戲中的第一個的動作,動作要求後腳腳跟踏實,固定下肢位置,同時腰部側屈擰轉,壓緊一側腰部,另一側腰部和脅肋部藉助上舉手臂後伸,得到充分牽拉。此動作非常強調腰部的擰轉和尾閭的活動。
“鹿奔”是健身氣功·五禽戲鹿戲中的第二個的動作,在“鹿奔”動作中,頭前伸、背後拱、腹收縮、臀內斂,軀幹部形成一張“豎弓”,在外象上看腰背部得到了充分的伸展和拔長,在內裡使督脈得到充分的鍛鍊。
督脈起於小腹,向下透過會陰,在身體後面行於腰背的正中,循脊柱向上,經項部到達風府穴,進入腦內,沿頭部正中線,經頭頂、額部、鼻部、上唇,到唇繫帶處。它與任脈、衝脈相通,與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相合,聯絡心、腎、腦。督脈和任脈、衝脈、帶脈、陰維、陽維、陰蹺和陽蹺共同構成人體奇經八脈,手、足三經都與督脈交會於大椎,掌管著全身的陽經,能夠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故稱為“陽脈之海”。督脈主要腧穴有長強、腰陽關、命門、大椎、百會、兌端、齦交等共28穴。它的作用是主管生殖機能,特別是男性生殖機能。該經脈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脊柱強直、角弓反張、頭重痛、項強、眩暈、癲癇、癃閉、遺溺、痔疾、婦女不孕等。健身氣功·五禽戲中的鹿戲,就是透過“豎弓”的方法,達到鍛鍊督脈、振奮一身之陽氣的目的。
“鹿奔”動作中,透過身體後坐,兩臂前伸,胸部內含,背部形成“橫弓”的形狀,這個動作使肩胛骨得到充分的舒展和收縮,起到了擠壓和按摩“膏肓”的作用。膏肓,位於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的地方,是人身9大奇穴之一。
膏肓是一般鍛鍊、針灸、藥物都不容易起到作用到的地方,所以我們常用“病入膏肓”來形容病情的嚴重,甚至已經到了沒有辦法醫治的地步。在《左傳·成公十年》中記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晉景公病得厲害,他派人去請秦國名醫秦緩。在醫生到來之前,晉景公做了一個夢。他夢見病魔變為兩個小孩,其中一個說:“那個醫生就要來了,聽說他的醫術很高明,我們逃到哪裡去藏身呀?”另一個說:“不用怕,你我分別躲到病人肓的上面和膏的下面,他的醫術再高明也無辦法。”不久,秦緩到了晉國,為景公看病後非常失望地說:“您病得很厲害,病已經進入膏肓,膏肓是藥力不能達到的地方,我無能為力。”秦緩說的話跟景公的夢完全吻合,景公既驚訝又佩服。
這種練習方法,不僅在五禽戲功法中存在,其實在健身氣功的其他功法中,也有類似的這種鍛鍊“膏肓”的動作,如易筋經中的“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馬刀”,六字訣中的“呬字訣”,八段錦中的“兩手託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等,或多或少都與鍛鍊“膏肓”有關。(摘編自國際體育總局網站張明亮 代金剛有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