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發脾氣解決不了問題
-
2 # 雜文詩天下
來自《新週刊》酒桌即中國
酒精不燃燒,不算搞社交。
喝酒可大俗可大雅,可論國是可談風月,可攀交情可見性情,可怡情可亂性,可養生可傷身,可豪飲可小酌,只是不可無酒。
無酒不成席。酒是催化劑,桌是能量源。酒桌不是PK臺,是PR場。
在中國,酒是文化、禮儀、歷史、風俗;最後酒酒歸一,酒是關係,酒桌即中國。
情在口中,話在杯中,各地酒桌不同酒風。《新週刊》遍約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東北和香港的資深酒徒,談不同城市裡的酒桌、不同酒桌上的人情世故、不同人情世故里的中國社會酒規則。
公款吃喝9000億,是國防開支的5倍、醫療投入的4倍,這叫“酒桌經濟”。拋開利益局,純扯淡、純聊天,開懷暢飲、放浪形骸,這叫“酒肉朋友”。“酒桌經濟”難免,“酒肉朋友”難得。更多的是我請你喝酒、你幫我辦事,喝酒成為一種工具理性。
今天,你喝了嗎?
必須買醉的華人
中國朝酒晚舞
酒是“前啜”,桌是“後啜”。酒和桌構成華人精神與話語交流的陣地,也是面臨各種社會壓力的逃避之所。
王朔在《新狂人日記》中描述過一個叫“三哥”的,大家每天都頂著“三哥”的名目吃飯:週一,三哥要去天津了;週二,三哥又不走了;週三,三哥真走了;週四,三哥回來了。王朔說:“剩下的就全週末——必須的。”
這個三哥是典型的飯局達人,最“駭人”的一次是在某次聚會上,7個人互相介紹後發現,彼此全叫“三哥”,這機率真是小之又小,愣讓王朔給碰上了。
吃飯其實很累,但再累也得吃。所謂“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革命了,不就剩下“請客吃飯”麼。美食專欄作家沈宏非說:“一週一個飯局是正常人,一天一個飯局是大紅人,一天三個飯局是交際花,一天很多飯局,是餐廳服務員。”
經濟學家茅於軾長期以來有個觀點,中國的糧食最起碼夠全中國再吃20年,所以他贊同退耕建房,這樣房價就下來了。華人的現狀說到底是“吃穿住行”只解決了吃穿,沒解決住行。基本溫飽、略微小康、雖有中產、塔頂特權是社會的寫照。住,房價太高,行,交通太堵。吃和穿則蔚為大觀,鈔票化做飯票、布票仍是主旋律,於是往死裡吃、往出格中穿。
酒、桌的中國形態
喝紅酒加電腦桌,從微博(http://t.sina.com.cn)上接入世界;喝白酒加麻將桌,從領導處搞好關係;喝洋酒加談判桌,從客戶處套取利益。
現代人每天外出遊弋,與原始社會出外打獵並無本質不同,碰運氣、談天氣、講義氣、聚人氣,“氣場”各有不同,“公關”無處不在。早期在房地產領域流行的“工作無非兩件事——找資源、建人脈”現在人人心領神會。說白了就是:尋找獵物,自己能幹掉就獨吞,幹不掉,那就找人來合夥幹掉。
酒是用來壯膽的,桌子是用來拍板的,酒和桌拼在一起,則無事不可為。有的時候,一桌客滿,硬擠不進來,你還得單開一桌,是為換個局;自己定喝酒規則,是為制度創新;吆喝人來,是為策劃推廣;分而食之,是為共同事業;酒醉飯飽,是為既得利益。陳天橋用網路遊戲起家,江南春靠寫字樓電視創業,馬雲憑電子商務致富,無他,但懂得一個“吃”字。
魯迅先生作悲憤言,舊社會每一頁都寫著“吃人”二字。現在的社會不作如是觀,人們的活命思路轉化為:“是人就要有被利用價值”。潛臺詞是被吃一口未嘗不可。所以,娛樂界的潛規則被90後少女轉化為“肉獻”一詞,與其被潛,不如主動肉獻。無論是看吳曉波《激盪三十年》,還是看殳俏《吃,吃地笑》,最後得出一樣的道理:大國亦是盤中餐。
每逢年底,公司企業、單位部門都有年會,這是觀察中國生態的絕佳場合。企業文化不同,生意好壞有別,氣勢形態各樣,但有一處相似,總得有人喝醉方為盡興,總會有一句口頭禪言簡意“駭”:“吃好,喝好。”
有酒無桌是酒鬼,有桌無酒乾著急。酒與桌的關係就像矛與盾的關係,沒有矛不甘心、沒有盾不放心。酒是催化劑,桌是能量源。酒桌不是PK臺,而是PR場。中國的騎士,不用騎馬,而是騎驢找馬。也只有在酒後,民間智慧誕生了:“群眾都過了河,幹部還在那裡假裝摸石頭”。
酒:從何以解憂到何以解壓
據說,茅臺空酒瓶都賣到了90元一個。茅臺當地的一個開發商說,現在市面上賣的茅臺3/4都是假的。原因很簡單,茅臺酒的產量有限,而需求量太大。“批條子到茅臺酒廠要酒的都生產不過來。”
酒沒有緩解“憂鬱”。憂鬱症位列第四大疾病,全球患者達到1億,每60個人當中就有1個,在大城市中更嚴重,“每個人都至少認識一個憂鬱症朋友”。
但酒還是緩解了社會壓力。上海一家雜誌的主編說:“我緩解壓力的三種方式是:喝酒、K歌、飆車。”此話頗具代表性。這還是健康的,要是“嗑藥、K粉、發飆”那就太《臺北晚九朝五》了。
喝酒達到“賴嗨嗨”狀態好過全民下藥。國進民退、未富先懶,小酌一杯進入自我陶醉狀態也許是最佳選擇。買完房,每個人都想吃後悔藥,每個人都需要杯酒。“現在還被老婆抱怨,當時看好要買的大房子,錢都準備好了,結果接到一個電話說房子那兒以前是垃圾場,結果不知怎麼想就動搖了。過了幾天再去訂就沒有了。”有個想換房子的IT界人士喝過一杯後說。
工作上的壓力顯然更大,新人時常面對職場“冷暴力”:無人指點、無人搭理、無人問津,要麼就是被搭理的大叔偏偏是個邊緣人員。“一杯茶、一張報紙看半天”的單位生活被如此多職場人士嚮往,但那已是上個世紀的事情。那麼,還是喝酒吧。
似乎一切事情最後都被酒代替、統管,像是打牌時的“替張”。助興時,喝酒;不爽時,喝酒;社交時,喝酒;獨處時,喝酒;對一個人好,喝酒;報復一個人,還是喝酒。
買醉,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創富無力,買醉;都市居大不易,買醉;職場、生意場、社交場的需要,買醉。有個笑話是說“你有什麼不開心的事說出來讓大家開心一下”,而真正來得實在的是“你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喝一杯,喝醉了大家都開心”、“何以解壓,惟有你丫”。
中國開酒,世界都有
中國開飯,世界管飽;中國開酒,世界都有。中國既是世界的開胃酒,也是世界的壯陽酒。
在中國,不一定什麼事都可以攤到桌面上來說,酒桌除外。酒桌適宜神交、社交、私交。華人喝紅酒四大俗“碰杯、乾杯、碎杯、交杯”這時看來也無傷大雅,只要感情深,管它主義真。
酒桌澆築了一個社交的中國、節慶的中國、禮儀的中國。網友們曾對招待奧巴馬的國宴津津樂道:翠汁雞豆花湯、中式牛排、清炒茭白蘆筍、烤紅星石斑魚、一道點心、一道水果冰淇淋和2002年的長城五星葡萄酒。
上至國家元首、下到平民百姓,酒精不燃燒,不算搞社交。因此,酒精文化碰到汽油文化就傷痕累累,禁酒令越來越嚴,仍難敵陪酒之風,把車扔在原地,酒還得照喝不誤。
逢年過節,猛酒當道。有個段子說,北京人喝酒:來個紅的!是指“紅星二鍋頭”;來個牛的!是指“牛欄山二鍋頭”。過節聚會,喝酒難免,有人說要移風易俗,但多少年喝到打點滴送醫院,都是常態。
你可以不懂中國話、不懂中國文化,會喝就行。無怪乎老外感嘆“中國就是個大party”,party上不認識人沒關係,語言不通不要緊,酒量甚至也無所謂,只要你自己High起來,似乎就足夠了。
幾千年來的華人在這方面並無多大變化。喝吧,中國!
-
3 # 莒國小嚴
先說一下酒文化和酒桌文化的差別: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產、銷售、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總稱。酒文化包括酒的製法、品法、作用、歷史等酒文化現象。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不少文人學士寫下了品評鑑賞美酒佳釀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寫詩、作畫、養生、宴會、餞行等酒神佳話。
酒文化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酒桌文化:是指在酒桌上所要遵循的一些規則甚至是禮儀等等,具體一下就是:座次、勸酒、敬酒的順序等等,在現在這個社會,尤其是在一些宴會等重要場合,特別講究酒桌文化!
就現在的社會來說,酒桌文化遠遠超過了酒文化本身,現在好多業務都是在酒桌上談成的,人們經常說不會喝酒的人,成不了大事,指的不是說你喝不喝酒,而是會不會將酒桌文化發揚的淋漓盡致!也就是能不能在酒桌上將別人哄得開心,既不卑不亢,還不失禮儀。
就現在的這種發展趨勢,酒桌文化已經發展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文化,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那麼多的交際場合,所以懂得酒桌文化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技能!反觀酒文化,已經很少有人在提起,除了那些專門研究酒文化的學者之外!
-
4 # 手機使用者孫大盛
感謝邀請,之前也說過很多關於酒的文章,其實酒文化要看體會在那個層次上的人了,我感覺,名人喝酒,詩人喝酒,叫文喝,將軍,武人叫武喝,咱百姓喝酒就叫胡吃海喝,酒的文化有多久具體我不知道,但有多大酒量還有自知,所謂無酒不成席,酒桌文化那就太廣了,大到和平戰爭,小到市場買菜,天文地理,五穀雜糧的,百姓俗稱(酒嗑)本人喜白酒,好喝,但有度不多喝,基本不喝瓶裝酒(賴茅初外)假的太多,小燒就好,4人以裡,1涼1熱1湯就好。一一一孫大盛
-
5 # 簡致ccfc
在幾千年酒的釀和喝中,自然形成豐富的形式,過程。把廣為接受的,傳承下來的叫做文化了。我認為,酒文化是個大概念,而酒桌文化是包括在酒文化裡面的一個方面。釀造中的流程、技術、裝置、口味,地域特點、品牌特點等等,其實是文化中最基礎的部分。
酒做出來是為人飲用的,酒桌上由喝什麼,怎麼喝,怎麼喝會使酒這種東西中那種令人沉醉的物質發揮到最大衍生出酒桌文化,是酒文化中頂層的部分。比如酒令,酒遊戲,說到這,還是古人雅緻,擊鼓傳花,曲水流觴,飲酒賦詩…。
現在酒桌的上酒順序,持杯方式,果酒,糧食酒的飲用習慣,酒桌上流行語,主賓順序,敬酒順序,陪飲…
酒,令人興奮,喝個斤八,更教人“捨我其誰”,酒愛酒恨,也許是酒文化中不得不說的狗尾巴。
-
6 # 風嫣然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產、銷售、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總稱。酒文化包括酒的製法、品法、作用、歷史等酒文化現象。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不少文人學士寫下了品評鑑賞美酒佳釀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寫詩、作畫、養生、宴會、餞行等酒神佳話。酒文化酒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有其獨特的地位。在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幾乎滲透到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酒桌文化:是指在酒桌上所要遵循的一些規則甚至是禮儀等等,具體一下就是:座次、勸酒、敬酒的順序等等,在現在這個社會,尤其是在一些宴會等重要場合,特別講究酒桌文化!就現在的社會來說,酒桌文化遠遠超過了酒文化本身,現在好多業務都是在酒桌上談成的,人們經常說不會喝酒的人,成不了大事,指的不是說你喝不喝酒,而是會不會將酒桌文化發揚的淋漓盡致!也就是能不能在酒桌上將別人哄得開心,既不卑不亢,還不失禮儀。因為,但凡踏入社會的人員,一旦參加工作,你就會發現,你之前花了父母幾十年血汗錢所學的知識根本用不上。必須要學會應酬,每天陪上級客戶同事朋友吃飯喝酒才能混得開。如果沒有酒桌上對所學知識進行轉化,你將一無所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酒文化漸漸成了酒桌文化的代稱。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酒文化和酒桌文化其實是兩碼事,但是,它們還分不開。酒的文化很源遠,酒桌對現在的中國來說是辦事情必不可少的。婚喪嫁娶、朋友聚餐、同學聚會、戰友聚會等等可以說都離不開酒和桌。聚會喝酒當然要喝好的了,這就是酒文化。吃飯要選個好點的地方吧,這就酒桌的文化。
所以說不管怎麼走,酒和桌都是分不開的。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