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五年砸百億、連換三任CEO。
7
回覆列表
  • 1 # 逗的一B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你讓廚子去推理破案肯定不好使啊,再多錢也不好使啊。而且電商已經有幾個巨頭了,市場已經被他們穩固住了,很難動搖了。面對“新勢力”那些巨頭也不會坐以待斃啊。網際網路這種東西可以說每天都在改進,想要來個新人一口吃個胖子說不可能的,舊知識就夠新人學一段時間的了。哪個行業都一樣,想跨行短期成功,幾乎不可能。市場,同行,技術,就這三點來說,都不說有錢就能攻克的。我也不是很懂,個人想法,僅供參考。

  • 2 # 無我相86064773

    作為消費者手機裝的大部分裝的是淘寶,京東,付款用支付寶,微信,習慣了,好多實體搞電商也都不太成功,你瓶孑裡裝的什麼東西能吸引我,比其他平臺你有哪些優勢,不然為什麼要用你,京東和淘寶也都在搞線上線下,現在都還沒有找到很有效的方法,因為缺少實體經驗,會帶來成本和管理不卻定性,實體的投入和收入不一定成正比,這是他們不如萬達的地方,就算他們找實體合作,現有實體模式也是船大難調頭,很難找到令他們滿意的,自已投入成本太高,恐怕最後會死在成本上,最後能否成功根本還要看綜合要素,信益,品牌,價格,質量,服務,創意,誰整合的好,誰成本底,誰就是笑到最後,

  • 3 # 動漫愛好者的怒吼

    萬達電商CEO再離職,而這距他入職還差一個月才滿一年。

      萬達電商CEO董策向新浪表示,6月3日已正式從萬達電商離職,將去往澳洲照顧家人。而談到離職原因和萬達電商時,董策以開會為由收了電話。

      從2012年至今,萬達電商發展已滿三年。除了剛成立時“200萬年薪招電商人才”,以及去年聯合百度騰訊50億成立新電商公司外,萬達電商這個標準“富二代”,最多的訊息就是人事變動了。

      三年兩換CEO兩換COO

      相比萬達電商的進展速度,其人才流失速度顯得更快。

      2012年5月,萬達電商開始組建,200萬年薪招聘電商CEO,轟動一時,同年12月,曾任Google總部電子商務技術部經理、阿里巴巴國際交易技術資深總監龔義濤確認出任萬達電商總經理,隨之而來的還有阿里、谷歌等網際網路公司的高管。

      7個月後,龔義濤離職一事傳言四起。不久後,萬達集團引入CIO朱戰備,開始對萬達電商進行調整,2013年8月,萬達IT部門接管萬達電商,許多團隊成員紛紛離開。

      8個月後,龔義濤正式宣佈離職。

      4個月後,萬達電商COO馬海平離職,選擇在O2O行業重新創業,而其前任劉思軍任職時間同樣很短。至此,萬達電商的初始團隊已經基本離開。

      1個月後,萬達與百度、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出資在香港註冊成立新公司,同時宣佈董策接任萬達電商CEO一職。至此,形成了以原高朋網副Quattroporte高峽任COO,原美國新蛋網大洛杉磯地區CIO曹大軍任CTO的管理層局面。

      業內將其原因歸結為兩點,首先是萬達作為傳統企業的管理文化與網際網路公司文化格格不入。

      龔義濤在離職後曾談到與萬達團隊的磨合,“在萬達,通常先是用PPT的模式向領導請示彙報,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領導批准才能做,我們網際網路企業出身的人沒有這個習慣,我們的思維是發散型——想到哪裡就說到哪裡”。

      “並且當時王健林也不知道要幹什麼,我也不知道要幹什麼”,他透露,自己曾花費3個月的時間才讓管理層明白了O2O到底要做什麼,然後再說服公司其他人進一步推動進展,因為大多數領導還停留在網購這個層面上。就這個過程,就耗費近一年時間。

      除此之外,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來自王健林的強勢。

      儘管王健林一直在內部強調,從自己到Quattroporte到分管副Quattroporte,一定不要用萬達傳統的管理思維和房地產思維模式管電商,要給電商創新、決策、財務的自主權,但實際上最終控制權仍掌握在王健林手裡。

      同時,王健林還對電商進行“強有力的監督”,他表示,“電商要有考核目標,包括全年目標、半年目標,集團按目標考核,如果一兩次完不成目標,就要調整思路;連續完不成,就要調整人,萬達事業從不等人”。

      在這點上,龔義濤離職後也給予了迴應,他認為,網際網路思維的核心就是使用者第一和快速試錯,“企業就要敢於讓團隊犯錯誤,給團隊足夠的資源和時間犯錯誤。試錯精神的本質是讓團隊做微決策、日常決策,而不是老闆自上而下地做決策,因為一線團隊最貼近使用者”。

      不難看出,其兩者在內部溝通和觀念上的矛盾重重。

      甚至有業內人士形容,“什麼人做萬達電商的掌舵者,都意氣風發的進去,灰頭土臉的出來”。

      內憂:三年三變

      萬達電商至今做了三年,從物理產出上看,只有兩個並不成形的產品:萬匯網和飛凡網。

      2012起,龔義濤在職2年內幫助萬達電商完成從0到1的過程:搭建起O2O架構,制定O2O整體策略,確立以線下為主,用網際網路和電商的方法和技術最佳化線下,為其核心資產商業地產保值增值的目標。

      2013年年底,萬匯網正式上線,定位為萬達廣場的O2O智慧電子商務平臺,業務涵蓋百貨、美食、影院、KTV等領域。具體來說,就是為使用者提供最新的廣場活動、商家資訊、商品導購、優惠折扣、禮品兌換等資訊與服務。

      王健林當時表示,萬達電商的核心將是“大會員”、“大資料”,預計2015年大概會有超過20億人次會進萬達廣場,而萬達就是要將這些客流變成會員,在最短三年最長五年內建立起至少1億名會員。

      這被業內形容為“萬達會員卡”。與此同時,萬達內部的人也表示“格局太小”,所以才有了另起爐灶的“飛凡網”。

      2014年8月,萬達、騰訊、百度宣佈在香港註冊成立萬達電子商務公司,註冊資金50億元,萬達集團持有70%股權,百度、騰訊各持15%股權,董策接任萬達電商CEO一職。董策上任後沒有繼續做萬匯網,而是研發新電商平臺。

      王健林在簽約儀式上表達了對這塊潛力股的重視。“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多年,一直缺乏線上線下融合消費的O2O平臺,未來我們會引進新的戰略投資者,總投資將達到200億元,建立全球最大O2O電商公司”。

      為此,萬達後期也進行了大規模投入。

      2014年底,萬達以3.15億美元收購快錢68.7%的股權,為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完成支付閉環,不僅萬達電商使用,萬達廣場商家也要用。

      今年4月,萬達電商雲基地專案落戶成都市雙流縣,總投資約30億元,承載萬達電商的資料儲存及雲計算、呼叫中心、研發業務,要求10月前竣工,支援電商全國聯網執行。

      另外,萬達電商還完成了15個智慧產品研發,制定了未來3年更多的技術研發目標。

      在此大量投入重金後,新電商平臺飛凡網終於在4月上線測試,據董策介紹,部分廣場已實現智慧化與線上平臺對接,最終將線上線下並行,而試執行期間,萬達電商會員將超過4000萬,明年將超過1億。

      事實上,這個來勢洶洶的專案並未達到預期效果,合作也未見進展。業內人士總結其原因主要在三個方面。

      其一,從管理層來說並不擅長O2O。董策是做時尚用品B2C出身,CTO曹大軍是做3C為主B2C出身,唯一有O2O背景的COO高峽,也是出自已無聲息的高朋網。

      其二,萬達廣場雖然作為單個品牌商業廣場全國面積最大,但在全國總的商業廣場規模佔比很小。如果只做封閉O2O模式,不做開放平臺,缺乏消費者吸引力;但開放平臺,如何吸引大量商家又是一個難題。

      其三,三家巨頭雖然各自能提供其特有的優勢,但也各有各的利益。以基礎的使用者體系來說,在打通的過程中勢必產生利益結算和分成機制矛盾。

      於以佐證的是,王健林近日抱怨百度騰訊,“別看他們兩家是搞網際網路的,給的意見不多,全是我們自己研發的,百度和騰訊的價值,僅是在技術產品的開發上提供一些意見”。

      隨後,王健林又在“中國綠公司年會”論壇上總結萬達電商一年的進展時表示,“我們增加了線下消費者的體驗感和黏性,但增加體驗感的專案,並不能帶來盈利”。

      於是萬達電商又走到一個新方向:網際網路金融。

      “即使這200億全部失敗,O2O沒做成功,起碼找到了網際網路金融方向”,為此,王健林在會上詳細闡述了萬達電商在網際網路金融上的計劃。

      “萬達收購了快錢,計劃推出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產品;爭取開業一萬家萬達廣場,龐大的線下客流量資源成為發放網際網路金融貸款的客戶;今後幾年還將在每個廣場掌握四五百個商家的收款期和海量的POS機,讓商戶也變成發放貸款的物件;推出會員卡,在將來五到六年內成為中國最大的髮卡銀行”。

      如此看來,在這三年裡,萬達電商已經從萬匯網到飛凡網,再到網際網路金融,經歷了三次轉變,但事實上都仍停留在概念層面。

      回到最初高管離職的頻率不難看出,“不行就換”,王健林已間接承認萬達電商的“不行”。

      外患:亦友亦敵

      合縱連橫,萬達和BAT看似“合縱”與“連橫”,實際上都各有各的生態、各有各的發展。

      平安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雖然“騰百萬”看起來具有互補優勢,但從萬達電商的股權結構來看,70%、15%、15%的股權比例可能意味著後兩家的投入度不足,三方的合作與其說是戰略合作,可能更像一次運營合作。

      予以證明的是,百度在4月底透露將上線打通線上線下資源的新型電商平臺“百度MALL”,以百度搜索和地圖定位業務為基礎,線上線下引流,實現O2O。

      具體來說,百度依託原有的百度地圖位置查詢及推送服務,引入百度mall品牌商的線下店鋪,將線上使用者轉化為線下交易;同時實現往品牌線下專櫃的線上引流,例如公佈線下門店電話、地址,百度地圖導航等,顧客也可線上購買,線下門店取貨。

      同時,百度為了吸引品牌商入駐,還開出了“品牌免首年保證金、免首年平臺服務費、交易費率五折”的優惠條件。

      最重要的是,作為電商屆的老大,萬達的勁敵,阿里巴巴在不久前宣佈張勇接替沈國軍成為銀泰董事會主席,正式接掌銀泰。這被看作是阿里巴巴今年在O2O上的整合與發力。

      去年銀泰引入阿里時,陳曉東曾描述未來消費場景,“你到銀泰實體店試穿衣服後,用手機掃碼就可以完成支付、預購。你可以不急著提貨,而是在商場再逛一圈、看場電影,而當你到家時,銀泰已經將衣服送到了”。

      今年4月,阿里也推出一款號稱“逛街神器”的APP “喵街”,基於地址提供線下商場購物導航、停車找車、免費WiFi、餐飲排隊等服務。

      與此同時,高盛報告還預計阿里可能會向銀泰再注資。“銀泰網將仍然為主要的線上線下(O2O)實體,相信阿里或會與銀泰網更緊密合作,注入“喵街”等O2O業務。未來雙方還可能會在集團的層面上發展O2O,而非利用合營來發展,這會帶來更大財務效益”。

      這些與萬達電商的玩法一致。

      而幽默的是,在不久前中國綠公司年會上,面對王健林的邀約,馬雲婉拒,“我覺得你們三家有點像湊攏班子”。

  • 4 # 深漂源哥日記

    王健林一直做的是實體企業,萬達廣場,萬達影院,萬達房地產,當然也慢慢涉足了娛樂事業,體育事業,萬達董事長王健林這幾年和馬雲互相掙奪中國首富席位。萬達一直以來都是做實體,對電商方面當然就是外行了,他沒有招聘這方面的人才,想要自己摸索做電商,不碰壁才怪,做不好也是正常的!

  • 5 # 讀書CLUB

    萬達沒必要一定要去做電商,只要能夠接受並努力擁抱網際網路就可以了,就像萬達電影,想辦法與網路媒體與影視資源結合,或者說建立強大的網路共享平臺,讓進入萬達廣場的商家都能夠用到並賺到錢,這些比什麼都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葉紫檀金星脫落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