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止水如心
-
2 # 哀公問宰我
你想多了,曹魏集團二號人物是荀彧,制定章程、收集糧草、管理官員、指定戰略這些是荀彧在做,曹操有雄厚的實力,這是荀彧的功勞;郭嘉文不能治國安邦、武不能帶兵打仗,只不過是軍隊小參謀,為主將出出主意而已。荀彧這麼厲害,但是也和諸葛亮差距明顯,荀彧內政很牛逼,軍事上不行。
歷史上出將帶兵牛逼,入相治國安邦的前面有諸葛後面有王猛,千百年後有個曾國藩,王陽明帶兵牛逼,發展了自己的學說體系,但是沒有其他人那麼治國的能力。
-
3 # 全哥說歷史
首先我認為是郭嘉更厲害些。首先,那就先從曹操說起,一代梟雄,我認為曹操是三國君主中最厲害色角色,就憑挾天子以令諸侯就能展現他的雄心,魏國毀就毀於他的後代子孫。曹操唯才是用,他對郭嘉的厚愛可謂是愛如珍寶,征討烏丸,十勝十敗等都出自國家的計謀,更何況曹操還私自稱郭嘉為郭公。“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諸葛亮為曹家做的最後一個諫言,就是提防司馬懿,剷除後患,而他並沒有把諸葛亮看在眼裡。其次,郭嘉此人死之後,諸葛亮才開始大規模的進行活動,生前並不敢搞大動作,在郭嘉為曹家獻策時,諸葛亮並不是不問世事,自認為諸葛亮不敢與郭嘉正面相抗。
綜上。
-
4 # 非常道畢延河
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人物。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於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於234年在五丈原逝世。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郭嘉和諸葛亮誰厲害?易中天對諸葛亮與郭嘉作了比較。說他倆都是同一量級的人物,對劉備、曹操同樣重要,兩個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易中天認為: 第一,他們都是少年天才,出山時都只有二十六七歲。 第二,他們都“審於量主”(謹慎地選擇主公)。 第三,他們都“謀功為高”。 第四,他們都忠心耿耿、競競業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己。 第五,他們和曹操、劉備的關係,也都至少在表面上做到了“如魚得水”,甚至確有一些情意。
易中天對郭嘉和諸葛亮才華的評價分別為:
郭嘉:神機妙算、當機立斷、出奇制勝、隨機應變、料事如神、敢出險招
諸葛亮:窮兵黷武,寬嚴皆誤,志大才疏,眼高手低。
很明顯,易中天認為郭嘉比諸葛亮厲害。 實際上,郭嘉和諸葛亮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上,郭嘉就是一個參謀,諸葛亮則是個統帥。諸葛亮從二十六歲出山,到五十四歲病故,為劉蜀幹了二十八年,而且還有十一年時間是大權獨攬;郭嘉為曹魏幹了一共只有十一年,而且職務不過軍師祭酒(參謀)。 郭嘉被易中天高估了。
曹操的第一謀士是荀彧而不是郭嘉。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政治方面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郭嘉的十勝十敗就來源於荀彧的四勝四敗。
“奉孝不死,臥龍不出”,使得很多人都以為諸葛亮十分懼怕郭嘉。實際上諸葛亮是在郭嘉病逝之後才出山的,所以也沒機會一決高下。
有人說諸葛亮是《三國演義》吹出來的。可是在東晉建立後,諸葛亮被追封為武興王,唐朝時亦將諸葛亮評選為武廟十哲之一,與張良、韓信、白起等九位歷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而郭嘉,在歷史上並沒有太多的稱讚。因為郭嘉就是單純一個足智多謀的謀士,而諸葛亮卻是集政治軍事文學發明於一身的天才。
南宋的學者章如愚說:“至於三國,各自據其土而成鼎峙之勢,亦諸人之力也。故在魏,則荀攸、賈詡之算無遺策,郭嘉、劉曄之才策謀畧,……在蜀,則諸葛孔明之長於治國……皆一時之人傑也。”
劉備得到諸葛亮以後的說法是:“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曹操得到郭嘉以後的說法則是:“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劉備臨終前,是託孤於諸葛亮的;而曹操對郭嘉,也曾“欲以後事屬之”。郭嘉英年早逝,沒有機會和諸葛亮一比高下。
單純從軍事上說,郭嘉確實表現出色,善出奇謀。諸葛亮的軍事一直有爭議,陳壽就說諸葛亮不會打仗。因為諸葛亮首先是戰略家,未出茅廬三分天下。諸葛亮在蜀在,諸葛亮亡蜀亡。
諸葛亮擅治軍,陳壽在《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中就曾提到,諸葛亮“治戎為長”。諸葛亮也曾在《論薦劉巴》一文中親言:“運籌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遠矣!若提鼓,會軍門,使百姓喜勇,當與人議之耳。”可見,諸葛亮治軍有方。
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且表明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
諸葛亮亦作諸多軍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對中國軍事界有一定的貢獻。
諸葛亮在技術發明上了不得,孔明燈、木牛流馬、連發弩、八陣圖、孔明棋、火獸、搭橋槍、饅頭等等。
郭嘉和諸葛亮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諸葛亮是十項全能,郭嘉是單項突出。在歷史的名望上,諸葛亮彪炳史冊,郭嘉只能望其項背。
-
5 # 專翸剎荸
不請自來
從《三國志》來看,這兩個人似乎並不能分出高下。甚至《三國志》中並沒有記載過這二人用計(當然也可能是筆者讀書不精漏讀了)但有趣的是,這兩個人似乎很互補。司馬懿評價諸葛亮多謀而寡斷(當然司馬懿還說過此乃天下奇才也)我們就假設諸葛亮多謀寡斷吧。而記載中郭嘉是一個善斷的人。很善於審時度勢關於國策大事無一不準。這也是郭奉孝的過人之處。一個多謀一個善斷,如果共事場景一定很美~
從軍功看這二人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差異。一個平定北方,一個平定南方(儘管當時北方袁家已是烏合之眾兵無戰心。西川劉璋無能且劉軍有法正相助)唯一的區別是郭嘉似乎沒帶過兵而諸葛亮有率軍的能力。但也不可以下定論,畢竟郭嘉去世過早況且還在袁家埋沒了多年甚至隱居了一段時間。他太多的能力並不能顯示出來。所以這二人是不同種類的人才。並不能比較得出來
-
6 # 昭昭影視娛樂精彩片段
郭嘉是曹操最為倚重謀臣,只可惜英年早逝,沒能更有作為的施展才華。與諸葛亮相比,他最大的不足就是一沒有軍事理論著述,二沒有獨立領兵打仗的經歷。馬謖給諸葛亮出的主意也是百發百中,如果他沒有後來的守街亭,是不是也可稱為“天生的軍事奇才、其軍事能力超過諸葛亮”?如果僅僅出謀劃策紙上談兵就可算軍事奇才,那趙括可稱“天下第一軍事奇才”了。如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尚不被稱為軍事家,也沒有人稱其為“軍事奇才”。而諸葛亮不僅有《將苑》、《南征》、《兵要》、《傳運》《軍令》等軍事理論著述,還發明瞭木牛流馬、連弩弓箭等武器器材,更以書生身份統領千軍萬馬助東吳赤壁破曹、從荊州直取成都、六次北伐強大的曹魏令其惶惶不可終日。 但是在主公的信任上,郭嘉優;主公的任用上,郭嘉優。歷史上諸葛亮並不被劉備所十分看中,劉備看中龐統,法正。在劉備得到這兩個人時,他們總是後來居上。 1荊州四郡是諸葛亮時期奪的,但是張飛的功勞不小,而形勢是曹孫作戰,劉備揀了便宜而已。其餘關公與老黃的交戰是演義裡的時,幾個郡只是投降過來的。 2龐統來投,劉備與其一起攻打西川。攻閣城是,在城下龐統被射死(非在落鳳坡,演義的事)。龐統是很點悖的。但是他死時,已經完成了取川的大部分任務了,就是攻打成都和殘餘不降部隊。而此時又是張飛起了作用,而諸葛亮水軍幾乎沒有交戰。 3取漢中都以為是諸葛亮的功勞,其實不然,關鍵人物是法正。法正的軍事才華可謂很高,但定軍山斬夏侯淵時,夏侯的參謀郭淮在長安養病。郭淮是曹丕曹睿時期讓諸葛亮吃盡苦頭的一個人,大家可以看《三國志》。取漢中也不完全是法正的功勞,張飛也是很重要的,後成為車騎將軍,與關羽,魏延都為劉備所重視的大將。郭嘉在時,曹操基本一路凱歌,他的神算也是過諸葛亮的。郭嘉與曹操也有“隆中對”,由於諸葛亮這個人是鞠躬盡瘁的人,所以比較出名,也由於郭嘉的英才早逝和歷代的褒劉貶曹。總結一下,郭嘉聰明於諸葛亮
回覆列表
歷史上的郭嘉比孔明還厲害嗎?
近幾年來,對於《三國演義》中曹操手下謀士郭嘉的吹捧越來越厲害。
特別有些人閒著沒事幹,總想推翻一些前人早就認定了的事實,以顯得自己比前人牛。比如“黑”諸葛亮,“捧”郭嘉,就是這樣的事例。
那麼郭嘉和孔明比起來,究竟誰更厲害呢?
這個問題,應該辯證地看待。我們首先來看看百度對這兩個人的簡歷和評語。
一,兩個人的簡歷、後世評語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郭嘉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
1,在官渡之戰前,向曹操提出“十勝十敗”說,確立了在曹操陣營核心謀士的地位。
2,在對待劉備問題上,郭嘉的建議是:殺掉劉備,會背上殺害名士的罪名,最好是軟禁劉備,不讓他出世。曹操不接納此建議。可見,郭嘉心思縝密,但做人不大氣。
3,郭嘉每次設謀,都幾乎算無遺策,可見他在軍事謀略上,的確有獨到之處。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1,和劉備暢談東漢末年天下大事,有著名的隆中對。預料到天下三分。
2,聯合東吳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形成三國鼎立局面。
3,劉備去世後,諸葛亮扶持後主劉禪,擔任丞相,領益州牧,封為武鄉侯。
4,前後五次北伐中原。
二,兩個人的成就從(一)裡可以明白看出一個現象:
1,郭嘉的著眼點在戰術層面上,透過對敵我雙方的深層次瞭解,揣測敵人的心理,得出正確的結論,然後制定出應對策略。
2,諸葛亮的著眼點,在戰略層面上。分析天下大事,縱論各方面厲害關係,得出有利於自己、不利於敵人的結論。
誰高誰低,立竿見影,讀者自己揣摩。
三,兩個人的個人品格1,郭嘉在個人品質上,有20歲隱居,21歲主動求見袁紹,屬於“急於求成的勢利者”一類。依附袁紹,發現錯了,再隱居六年,直到被荀彧推薦給曹操。
郭嘉在行為上也多有不檢點之處。比如和曹操同吃、同住,毫無主次關係的狂妄。再比如“貪睡”、“嗜酒”、“好色”。
郭嘉的貪睡,是出了名的,不管遇到什麼事,他都要睡到自然醒;
他的嗜酒,也是出了名的。飯前飯後,必須狂飲,即使在他病重時期也是不離酒。
另外就是貪色。他的女人,幾乎每天都得換。曹操之女說過這樣的話:“郭嘉每次來司空府,身邊帶的女人總不一樣。”可見郭嘉之貪戀美色之程度!
諸葛亮出山以後,一直兢兢業業輔助劉備,劉備去世,又受劉備託孤之重,輔佐後主劉禪。最後積勞成疾,病逝在征戰途中。
四,兩個人的格局諸葛亮有“七擒七放孟獲”的胸懷大度;郭嘉有“軟禁劉備”的餿主意。
諸葛亮有著眼全域性,縱論天下大局的眼光;郭嘉有一城一地分析透徹的聰明。
由此,即可明顯看出兩個人的胸懷和格局。
五,結論不管現在的人們怎麼看,我仍然認為諸葛亮比郭嘉在各方面的綜合素質高出很多。當然,郭嘉英年早逝或許也是造成這種不平衡現象的原因之一。有人說,假如郭嘉沒有英年早逝,他的成就一定會超過諸葛亮。
但我仍然不會這麼認為。
我們都知道一個歷史事實。在征戰年代,所有的“主公”都可以縱容、容忍手下奇才、將士個人不檢點行為,但局勢一旦穩定,“狡兔死走狗烹”是歷史的必然。
曹操對於郭嘉很多的不優良行為、品質,同樣會如此。大局一旦平定,郭嘉的那些不檢點行為,尤其會被曹操所不容。
現在的人越來越把郭嘉捧得很高的原因,他的確有著常人不具備的素質,另外,也是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把許多尚書令荀彧、荀攸給曹操出的主意和謀略嫁接在了郭嘉身上的緣故。其實,曹操最看重的人才,仍然是荀彧、荀攸叔侄倆。郭嘉只是填補了曹操喜歡的謀士戲志才的頭腦空白而已。
戲志才這個人,在《三國演義》裡並沒有提到。戲志才同樣也是荀彧推薦的。其實,《三國演義》沒有提及的曹操的謀士還有很多,均為曹魏陣營首席戰略家荀彧給曹操推薦的。
因此,我個人認為,不管有些人怎麼認為郭嘉智謀超群,如何算無遺策,但和諸葛亮比起來,無論是為人處世,還是胸懷、格局,仍然還是差著很大一截。歸根到底,郭嘉脫不了“謀士”的圈子;而諸葛亮,那是亂世之軍師,治世之良臣、能臣。
現在有些人之所以說曹操最聽郭嘉的話,大概是因為曹操手下別的謀士不如郭嘉好駕馭,也不如郭嘉好控制。因為郭嘉除了嗜酒、貪睡、貪色以外,再無別的愛好。而別的謀士沒有這麼多惡習。
如果非要把郭嘉和諸葛亮兩人做一個誰高誰低的比試,我個人淺見,諸葛亮是一輪熠熠閃光的太陽,郭嘉最多也只是個忽明忽暗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