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夕惕若厲無咎
-
2 # 沒有雨傘的人要努力
長江及其周邊廣大流域,自古以來便是南北爭衡、問鼎天下的重要區域。在分裂時期,北方政權要平定江南、混一宇內,必須突破長江防線;而南方政權若要偏安江左、進取中原,也必須建立完整穩固、自成體系、攻守兼備的萬里江防。 長江及其支流,也成為中國古代軍事地理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從商周到秦,由於長江流域開發有限,各政權缺乏利用長江及其支流建立防禦體系,進而進行有效防禦的記載。
西漢末年王莽篡政之後,在綠林赤眉起義風起雲湧、王莽新朝四分五裂之時,巴蜀地區才在公孫述的統領下建立了“成家”政權。公孫述趁中原各方征戰不休之際,沿長江出三峽,憑藉西川險要的地形和水勢建立縱深防禦,長江的軍事防禦作用才得到凸顯。
東漢王朝建立後,光武帝劉秀得隴望蜀,先後派遣大將岑彭、吳漢率軍沿長江西進攻蜀,歷盡艱辛才最終取得勝利。但是站在公孫述“成家”政權一面,你會發現,憑藉巴蜀地區複雜險要的地形,以及長江上游奔騰不息的水勢,公孫述便建立起了相對穩固的防線,在很長一段時間抵擋住了平滅隗囂、底定西北、士氣正旺的東漢軍隊的進攻,甚至讓東漢的兩員徵蜀大將——來歙和岑彭接連命喪刺客之手,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如果公孫述聽從部將李熊、荊邯等人的建議,趁東漢政權立足未穩、征戰各方之際,以號稱天府、兵精糧足的川蜀為基地分兵兩路,一路向北出漢中定三輔,一路沿長江東出三峽而據江陵,“傳檄吳楚”,將長江上游防線擴充套件鞏固為北擴漢中、南據荊楚、東到吳越的長江全流域攻防體系,則東漢王朝是否能夠一統天下,則是未知之數。
時針再往後撥整整兩百年,就來到了東漢末年、三分天下的又一個大動亂時期。《隆中對》裡,諸葛亮認為,只要實現“跨有荊益”、北據漢中的態勢,便可以益州(巴蜀)為基地,從荊州、漢中兩個方向同時對曹魏政權發動進攻,從而實現“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戰略目的。
然而遺憾的是,由於東吳政權的存在,蜀漢始終無法建立起自巴蜀經荊楚到吳越的長江全流域防線,不僅如此,東吳還以呂蒙、陸遜為將,趁劉備主力平定巴蜀、荊州守將關羽北攻曹魏之際,“白衣渡江”、獨霸荊州,並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蜀漢主力,最終讓蜀漢政權出師北伐、“中興漢室”的希望歸於破滅。
可以說, 從兩漢風雲,到三國鼎立,只看到北方政權“先益後揚”、各個擊破南方政權的史實,而少有南方政權建立起穩固戰線,能夠長期堅持抗擊北方政權的例證。問題的關鍵,就在南方政權是否能夠建立起穩固統一、貫穿東西的長江全流域攻防體系。
這個問題到了魏晉時期才有了相對的改變。西晉滅亡後,東晉趁黃河流域胡族政權征戰不休、無暇南顧之機,依託長江中游的荊襄漢水、下游地區的兩淮一線,初步形成了以長江和中下游各支流為阻隔,京口、歷陽、襄陽等沿江重鎮為支點、北府西府等精兵強將為戰略機動力量的相對穩固的長江防線,終於抵擋住了前秦王朝百萬大軍的南下侵略,保證了偏安江左的東晉政權的穩固。
劉裕平滅桓玄之亂後,向南鎮壓了孫恩盧循領導的民眾起義,向西平定了巴蜀譙縱的割據政權,穩定了內部,進一步加強了從巴蜀到兩淮的長江全流域攻防體系。在此基礎上,劉裕才取得東滅南燕、西滅後秦的北伐成就。
至此,歷史用正反兩方面事實證明了這樣一個戰略原則:對於南方政權來說,只有建立起連線上下游、涵蓋干支流、控制支撐點、志在全攻守的長江流域攻防體系,才有和北方政權相抗衡的基礎,甚至變被動為主動,並取得相當的戰略優勢。
-
3 # 沉睡的天堂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長江及其周邊廣大流域,自古以來便是南北爭衡、問鼎天下的重要區域。在分裂時期,北方政權要平定江南、混一宇內,必須突破長江防線;而南方政權若要偏安江左、進取中原,也必須建立完整穩固、自成體系、攻守兼備的萬里江防。 長江及其支流,也成為中國古代軍事地理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千古戰場:一條多災多難的大江
從商周到秦,由於長江流域開發有限,各政權缺乏利用長江及其支流建立防禦體系,進而進行有效防禦的記載。
西漢末年王莽篡政之後,在綠林赤眉起義風起雲湧、王莽新朝四分五裂之時,巴蜀地區才在公孫述的統領下建立了“成家”政權。公孫述趁中原各方征戰不休之際,沿長江出三峽,憑藉西川險要的地形和水勢建立縱深防禦,長江的軍事防禦作用才得到凸顯。
東漢王朝建立後,光武帝劉秀得隴望蜀,先後派遣大將岑彭、吳漢率軍沿長江西進攻蜀,歷盡艱辛才最終取得勝利。但是站在公孫述“成家”政權一面,你會發現,憑藉巴蜀地區複雜險要的地形,以及長江上游奔騰不息的水勢,公孫述便建立起了相對穩固的防線,在很長一段時間抵擋住了平滅隗囂、底定西北、士氣正旺的東漢軍隊的進攻,甚至讓東漢的兩員徵蜀大將——來歙和岑彭接連命喪刺客之手,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如果公孫述聽從部將李熊、荊邯等人的建議,趁東漢政權立足未穩、征戰各方之際,以號稱天府、兵精糧足的川蜀為基地分兵兩路,一路向北出漢中定三輔,一路沿長江東出三峽而據江陵,“傳檄吳楚”,將長江上游防線擴充套件鞏固為北擴漢中、南據荊楚、東到吳越的長江全流域攻防體系,則東漢王朝是否能夠一統天下,則是未知之數。
時針再往後撥整整兩百年,就來到了東漢末年、三分天下的又一個大動亂時期。《隆中對》裡,諸葛亮認為,只要實現“跨有荊益”、北據漢中的態勢,便可以益州(巴蜀)為基地,從荊州、漢中兩個方向同時對曹魏政權發動進攻,從而實現“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的戰略目的。
可以說, 從兩漢風雲,到三國鼎立,只看到北方政權“先益後揚”、各個擊破南方政權的史實,而少有南方政權建立起穩固戰線,能夠長期堅持抗擊北方政權的例證。問題的關鍵,就在南方政權是否能夠建立起穩固統一、貫穿東西的長江全流域攻防體系。
這個問題到了魏晉時期才有了相對的改變。西晉滅亡後,東晉趁黃河流域胡族政權征戰不休、無暇南顧之機,依託長江中游的荊襄漢水、下游地區的兩淮一線,初步形成了以長江和中下游各支流為阻隔,京口、歷陽、襄陽等沿江重鎮為支點、北府西府等精兵強將為戰略機動力量的相對穩固的長江防線,終於抵擋住了前秦王朝百萬大軍的南下侵略,保證了偏安江左的東晉政權的穩固。
至此,歷史用正反兩方面事實證明了這樣一個戰略原則:對於南方政權來說,只有建立起連線上下游、涵蓋干支流、控制支撐點、志在全攻守的長江流域攻防體系,才有和北方政權相抗衡的基礎,甚至變被動為主動,並取得相當的戰略優勢。
▍定型:南宋與金、蒙元的長江對峙
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宋金對抗之際。戰爭初期,金兵循滅亡遼國故事,“搜山檢海”,集中兵力追擊南逃的宋高宗趙構。終因江南水網地帶不利於騎兵展開,被迫北撤。宋廷喘息甫定,便以主戰派大臣張浚為川陝宣撫處置使,加強長江上游和川陝地帶防禦。
對於長江流域的戰略防禦設施來說,是否堅不可摧、固若金湯,並非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更關鍵的是,運用此設施的政權或軍隊,能否在正確的防禦政策和理念指導下,最大的發揮其防禦和進攻效能,進而有效實現整體戰略目標。在這個大問題之下,有這樣兩個分列問題值得關注。
首先,能否建立溝通連貫、首尾呼應的攻防體系,是實施正確軍事攻防方針的有形基礎。長江流域西高東低、縱橫千里、水網密佈,在漫長的戰爭實踐中,形成了 上游川蜀、中游荊襄、下游兩淮三個作戰地域。而依託於此建立軍事攻防體系的首要要求,就是其完整性和連貫性。
歷代兵家都喜歡將長江及其支流組成的河網體系比作“常山之蛇”,並將上游、中游和下游分別比做“蛇頭”、“蛇脊”、“蛇尾”,非鞏固“蛇頭”、“蛇脊”,不能取高屋建瓴、提綱挈領之勢,串連起整個攻防體系。
晚清的太平天國運動肇始於廣西,但主要戰場卻集中在兩湖至江浙的長江流域。太平軍由廣西入兩湖、沿長江順流而下,連克武漢、安慶、九江、南京,到回師西征,一度佔領江西、安徽大片土地。
其次,能否實施積極防禦、全攻全守的戰略戰術,是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規模再宏大、結構再堅固、聯絡再順暢,軍事防禦設施也是有形的,被動的 。 主動的,起關鍵作用的永遠是人。
只有確立並實施積極防禦、全攻全守的戰略思想,時刻把握戰略全域性、保持清醒頭腦,同時輔以攻必克、守必堅的魄力和勇敢精神,防禦設施才能在人手中發揮最充分的攻防效能,最大限度的服務戰略戰術目標。
軍事戰略家應該時刻牢記, 防禦的目的不是偏安,不是苟且,不是在武力威脅之下維持一種“刺刀下的和平”,而是儲存自身前提下的進攻,是等待強弱易位後的反轉。
元末朱元璋在佔據南京後,西滅陳友諒,東滅張士誠,再平蜀地明玉珍,攜長江流域豐富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全力北伐,最終將元朝統治者趕回草原,在恢復漢家王朝的同時,也創造了 南方割據勢力建立全國統一政權的唯一成功範例。
-
4 # 西風悍馬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道天險,一個是長江,另一個就是黃河。長江和黃河這兩道非常難以逾越的天險,幫助很多比較弱小的勢力防守了很多年,幫助很多政權繼續苟延殘喘了很多年,所以歷朝歷代但凡是可以依靠長江或者是黃河這兩道天險的政權們和勢力們都無不把重心放在這裡。
縱觀中國的整個歷史,很多時候還是人沒依靠長江天險作為重要的防守點的時間和事件比較多。但是如果要以長江為標準,然後派兵在長江沿岸佈下防禦工事,防止敵人的進攻,那麼會因為整個長江的天然劣勢,讓自己疲於應付,最終導致不僅沒有防守住敵人,還讓自己的兵力分散,最終不堪一擊。
面對長江天險的這種劣勢,很多統治者都想到了非常巧妙的應對辦法,那就是把自己計程車兵們的裝備變得更加精良,特別是站戰馬這塊,因為,長江實在是太長了,在很多地方或者是很多流域都會有容易讓人透過的地方,如果把兵力四散分佈。這樣會減弱自己兵力,然後被敵人抓住某一個點,逐個擊破,萬一成功越過長江的話,整個長江防線可以說就失敗了,就失守了,直接會讓敵人進入國家內部。
這個辦法雖然比較有效地彌補了長江的天然劣勢,但是這種還沒有達到各個君王夢想要達到的理想效果,所以第二種方法也就慢慢的誕生了第二種方法就是把長江的天險進行大縱深,並且把長江防線延長到長江和淮河兩個河流的流域。
這樣的話,首先在自然天險方面,除了長江之外,又多了一個淮河,有了雙重的保險,這樣更加穩定,更加可靠。並且一旦把長江和淮河聯絡起來的時候。整個防線變得更加長,並且更加深厚,敵人如果想穿過的話,會變得非常難。
並且一旦把戰線給拉長,戰線給鋪展之後。對於北方人們的進攻,南方人們有著天然的防守優勢,因為北方缺水,很多時候北方士兵都是以戰馬代步,所以移動速度在陸地之上比較快。但是一旦把戰爭拖延到了長江和淮河的防禦工事之內。戰馬的移動速度就顯得不足為道了。
在長江和淮河的防禦工事之內,南方計程車兵嗎善於游泳,善於在水上乘船而行,所以能夠在最大的程度上發揮南方士兵的集體優勢而壓制北方士兵。這些雖然都是小的方面,小的問題,但是幾乎可以決定一場戰爭的勝利。在古代,因為交通特別的落後,所以機動性基本上就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毫無防備。
歷朝歷代,一旦有兩股或者兩股以上的敵對勢力出現的時候,南方的人們就會以長江為天險,把戰線延長到長江和淮河一帶,依靠這個天然的優勢去防禦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進攻。
-
5 # 龍井茶痴
這個題目問錯了。古代到現在有長江防線嗎?長江幾千公里,單純靠長江是防不住,所有的長江防線都是失敗的。
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南方集團和北方抗衡之時,長江都是戰略後方,起的是戰略支撐作用,哪一天要靠江防了,離敗亡也不遠了。
三國以前是沒有大規模的長江戰線的,秦滅楚國的平輿城父壽春都是在長江以北,河南安徽,三國的赤壁之戰是第一次以長江以依託的南北對抗,赤壁之戰的全範圍是在整個江漢平原的區域,從襄陽荊州一直到長江邊,其後的孫權打合肥是在爭奪江淮平原,南北朝對峙也一直在江淮和江漢直接發生戰爭,南方強則北伐至山東黃河邊,北方強則推進壓縮到淮河以南,以淮河至長江為最後防線,再不濟也要留下幾個眼駐守,就是到了解放戰爭,淮海戰役一結束,江北無大戰,解放軍過長江是遲早的事情。
所以說單純的長江防線是沒有用的,靠的是以長江為依託,在江北建立防線,然後由實力的優劣看江北的縱深同時控制住上游的四川湖北,這樣才是整個長江防線的關鍵。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長江及其周邊廣大流域,自古以來便是南北爭衡、問鼎天下的重要區域。在分裂時期,北方政權要平定江南、混一宇內,必須突破長江防線;而南方政權若要偏安江左、進取中原,也必須建立完整穩固、自成體系、攻守兼備的萬里江防。長江及其支流,也成為中國古代軍事地理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回覆列表
必須更正題主一個誤區。長江不是防線,而是交通線。南方抵禦北方的最好防線在淮河流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守江必守淮”。
長江最大的作用是作為水上通道溝通長江中下游。長江中下游大部分是丘陵地區,小平原參雜其間。陸上交通不方便,而水上極為方便。所謂“南船北馬”,古代到了南方主要靠坐船。
設想一下,北軍一旦打到長江邊,南軍的交通線就徹底暴露在敵方眼皮底下。北軍根本不需要渡江作戰,只需要在江面上設定一道道封鎖線,斷絕南軍上下游聯絡。長此以往,南軍必然被封鎖拖瘦拖死,甚至自己鬧分裂了。如果打到長江邊,需要渡江出擊的不是北軍,而是南軍。赤壁之戰不就是南軍出擊嗎?
而淮河不一樣。淮河中游(安徽境內)是一個巨大的網狀水系。不是一條河,而是很多條河。北軍到了這兒就得放棄馬了,失去了陸上運輸優勢。而南軍可以在水系間用船隊輕鬆調動軍隊。在哪兒出擊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南軍手裡。
總之,真正發生在長江上的渡江作戰是比較少的。遠少於在江淮間的作戰。而且,渡江作戰有南軍出擊成功的案例,沒有南軍守住的案例。因為長江是古代南方的交通生命線,不是防守壕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