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鑑春秋

    這是三國時候曹操最有名的兩句話,既不是曹操參透了人性的弱點,也不是所謂的厚黑學,而是基於曹操的性格和當時的環境所致。

    大家都知道曹操為一代梟雄,性格很自負,在和軍閥混戰中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那就是弱肉強食定理,強者為王,弱者任人宰割。

    基於此法則,曹操能夠殺伐果斷,沒有絲毫仁慈之心,不給對方以喘息機會,所以能一舉掃平軍閥割據的局面,成為三國時代勢力最為強大的割據集團。

    其次是當時的形勢所致,當時天下大亂,軍閥混戰不息,想在強手如林的亂世有一個立足之地,光靠仁慈不行,和食物鏈道理一樣,在血淋淋的戰爭中得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原則。

    這兩句話今天看來有很大的侷限性,人不能為一己私利而傷害別人,但在三國時代也許是曹操自己的生存法則。

  • 2 # 魔方歷史觀

    “都是千年的狐狸,你跟我玩什麼聊齋啊”,這是我看到這個問題時,首先想到的話,想到這句話主要想表達一個意思,曹操在當時那個年代,要是沒點兒心眼,沒點兒手段,他也達不到那個高度。

    “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一看到這句話,就想到了曹操,不管咋說,這算是曹操的名言了,這句話我是這麼理解的,就是曹操是自我為中心的,甭管什麼事兒,只要是曹操心裡面願意去做的,那就會去做,就算這事兒是不合情理的,那也沒用,只要做了之後,曹操心裡面舒服就行,其他人的意見,是不那麼重要的。

    不管曹操是深刻理解了人性的弱點還是吃透了厚黑學,他在當時的馭人手腕是有的,要不他也不會雄踞天下。

    曹操知人、識人、擅用人,這是毋庸置疑的,看曹操麾下的謀士武將就可以看出來,比如郭嘉、荀彧、張遼、許褚……,這些都是曹操能夠逐鹿天下的本錢,哪怕是關羽、趙雲這些追隨劉備的人,也曾被曹操想方設法的拉攏過。

    但是曹操同樣比較自負,而且多疑,比如曹操殺呂伯奢一家、殺楊修就是很明顯的例子,而後期曹操對於司馬懿的試探,也是出於懷疑的心理。

    由這些看,曹操的“不可天下人負我”就十分明顯了,曹操是一代有作為的梟雄,他的行事風格就跟這句話一樣,說白了,就是我行我素,但是,曹操有支撐著他說這句話的能力和底氣,也有那個手段。

  • 3 # 記錄怪咖

    【據實回答每一個問題】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只是小說《三國演義》裡的描述。在三國的歷史上,曹操的原話並不是這樣說的。而且,曹操有沒有說過這句話,都還是存在疑慮的。

    01.曹操沒有說過“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三國演義》中的第四回,對於曹操在錯殺呂伯奢一家後,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默然。”

    但是,我們要明白,小說畢竟是小說,它寫得再好,也不能當作正史去看待。我們去研究三國的歷史,更多的還是以《三國志》這部,被官方承認的正史為參考。

    而在《三國志》中,並沒有提及曹操說過這句話。但是,在《三國志注》裡裴松之有作補充。據《孫盛雜記》記載:“操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比較“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和“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兩種說辭,雖然看似相差不多,卻是不同的意思。前者的範圍擴充套件到了天下人,而後者只是在呂伯奢一家的範圍,只是曹操發表對錯殺呂伯奢一家的看法。

    為何《三國演義》裡要這麼寫曹操呢?主要是作者在作品中,表達了他強烈的“尊劉抑曹”的創作理念,有一種刻意醜化曹操的意圖。

    我們在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辯證地去看,不能被《三國演義》中“尊劉抑曹”的思想主旨所影響。那樣,會讓我們無法真正客觀、全面地認識曹操這個人。

    02. 曹操的為人,是不是真的這麼狠辣和自私?

    曹操這個人的性格,是極其複雜的。你說他心狠吧,他對自己的敵人,那是該殺的都殺了,沒有心慈手軟過。但是,曹操也有心軟的一面。

    比如陳宮這個人,起初跟著曹操一起跑路,後來唆使呂布趁著曹操去攻打徐州的時候,攻佔了曹操的濮陽。陳宮的這個行為,可把曹操氣壞了。

    在生擒呂布和陳宮後,將他們都殺了。但是,曹操卻善待了陳宮的母親和女兒。據《三國志》記載:“太祖召養其母終其身,嫁其女”

    所以,每個人都是多面體,並不是非黑即白。心狠手辣的人,也有他善良的一面。自私自利的人,也可能會有大公無私的一面。曹操就是這樣複雜的人。

    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憑“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句話,就給曹操的為人,進行一個定論。

    參考文獻:《三國志》、易中天《品三國》

  • 4 # 哲一哲

    “三國演義”是站在劉備方的視角寫的,如果孫權,曹操都有記錄三國,那就有至少三個三國的版本!

    曹操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軍事家大英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兩句話讓世人把他定義成“一代梟雄”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曹阿瞞是個務實派,當時曹操說這句話的時候是誤以為呂伯奢磨刀欲殺他,反殺之。當有一個人你認為他想殺你的時候,你會自衛嗎?答案是肯定的。

    你可能也會說呂伯奢並沒有打算殺曹操,這是個誤殺,誤殺也要承擔責任,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把你放到當年,全國通緝你,隔壁那個人還磨著刀,你就會覺得這是“正當防衛”

    我們再談談這句話本身。“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大部分人都只把重心放在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之上,覺得三觀不正?

    那我們來看看這句話的意思,寧可我對不起天下人,也不要天下人對不起我!是不是感覺符合現代人的處事之道?這就是人性的弱點!

    我們總以正義的名義在點評一個人,一件事!殊不知,從人性的觀點去看,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

  • 5 # Bents

    這也是曹操偉大的地方,由想當年,曹操兵敗赤壁,並沒有馬上報復,而是蝸居於北,搞好務農,減免賦稅,讓百姓安居樂業,有糧,有太平,並且在此期間,運籌帷幄,挑起孫劉事端,讓關羽死於麥城,包括曹操睡夢殺人,都是當時忽悠世人,包括施展空城計,都是給與自己的神話鍍金!所以此人真乃神人也,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於一身的一個偉人,如果沒有當時曹操把一些消散的君侯都滅了,也不會有以後得統一!

  • 6 # 峰繪畫

    這是小說中的話,不是歷史。這樣寫就是為了把曹操寫成曹賊!小說中蜀漢才是正義之師。戲劇中必須有唱白臉的,有唱紅臉的。曹操就是那唱白臉的!

  • 7 # 螞蟻觀歷史

    建議多看看正史,曹操根本沒說過這句話!這句話來自流傳甚廣的三國演義,曹操避難因疑心殺害呂伯奢一家後所說,正是這句話才是一代人傑揹負上了“奸雄”的千古惡名。

    這個故事與歷史事實有不小的出入,第一、陳宮並沒有跟誰曹操出逃,第二、在正史陳壽的《三國志》中並沒有記載相應的情節。相反正史記載,是幾個流氓想捉曹操,被曹操先下手為強,完全的正當防衛。三國演義中這個故事被文學家認為是中國古典文學中最為精彩的一個故事,一下字把曹操打入了十八層地獄。但要記住這是演義,是小說。

  • 8 # 那時情節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

    說這話的,不是曹操。誰呢?是寫了三國演義的羅貫中,因為根據三國演義這個小說裡交代。背景是曹操當時行刺董卓未遂,棄官逃亡,逃到了中牟縣,被軍士給抓住了,為求脫身。曹操自稱客商,當時守關的軍士,並不認識曹操。而中牟縣的縣令叫陳宮認識他,知道他是朝廷通緝的要犯。本來陳宮可以不說破的,但他卻當眾說破,還揚言要押解曹操去京城請賞。陳宮是已決定棄官不做,跟隨曹操一起起兵打董卓。到了晚上親手把曹操放了棄官攜款隨曹操一起逃亡。

    兩個人一路逃竄到了曹操家的世交,叫呂伯奢的住處。呂伯奢誠意相待,外出置酒,家人的是殺豬接風。不料磨刀聲霍霍驚醒曹操。曹操以為這家人要殺他,因此殺掉呂的家人逃出呂家,路上又遇到了呂伯奢打酒歸來,是倍感懊悔呀。但是又怕呂伯奢回去以後看到家人慘死心生報復。所以呢,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呂伯奢一個殺了之後就量下的這句狠話,“寧叫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說白了,就是說我老曹絕對不能吃一丁點兒虧,誰讓我吃虧我弄死誰,但是《三國演義》是本小說。我們來看看陳壽的正史《三國志》武帝紀,裡邊明確就寫了: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字刃擊殺數人。也就是說,不是刺殺董卓失敗了啊,是看到董卓實在成不了事官居不做了,跑了。也沒有出現陳宮放曹,只是數騎到故人家,故人不在,其子與賓客想劫物,於是被迫的自衛反擊。沒有曹操殺人之後所發的這個感慨的記載。

    而在東晉。有一位史學家孫盛,他寫的一本《雜記》,裡面又說: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注意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不是三國演義裡頭那幾個字。根據《雜記》的記載,雖然說殺人的起因有點跟三國演義類似。但是他殺完人的情感狀態。我們細細分析一下,和三國演義裡頭的可不一樣。應該是他在已知鑄成大錯時,是愧疚難當啊。在悲愴痛哭時說的那句話,翻譯過來就是,難道是我對不起別人,沒有人對不起我嗎。這應該是一個自責的反問句,而絕對不是“寧可我辜負天下人,也不能讓天下人辜負我”來凸顯曹操是個無毒不丈夫的奸臣。

    其實亂世當中啊人,是沒有什麼好人壞人之分的,曹操也一樣,但是無論怎麼說吧啊,羅貫中的這句話還是比較有霸氣的。

  • 9 # 拙學問

    這是三國時候曹操最有名的兩句話,既不是曹操參透了人性的弱點,也不是所謂的厚黑學,而是基於曹操的性格和當時的環境所致。

  • 10 # 豹眼看歷史

    不管這句話是老曹說的,還是老羅說的,都值得仔細品味。

    曹操殺呂伯奢一家,是一樁歷史疑案,向來沒有定論。

    陳壽《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並沒有記載此事,但在裴松之的註解中有三個版本:一是裴松之的注;二是《世語》的說法;三是《孫盛雜記》的說法。

    曹操殺呂伯奢這事,恐怕不假,曹丕稱帝后,據說經過呂伯奢的墳墓還派人祭奠過。

    但裴松之注及《世語》都沒有提到,曹操說過類似的話,也就不必多說了。

    只在《孫盛雜記》裡有類似的說法: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當時的情況是,曹操不願意與董卓同流合汙,害怕被加害,就改名換姓逃出京城。過了虎牢關,路過中牟縣時被一個亭長懷疑,就把他捉到了縣裡。縣裡有人認出了他,替他求情才得以釋放。

    這裡沒有陳宮啥事,他既沒有釋放曹操,也沒有棄官跟隨,更沒有聽到曹操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樣的話。

    這一點要明確,黑曹操的絕不是陳宮,不能讓他背這個鍋。

    經過中牟縣這個環節後,曹操已成驚弓之鳥。在呂伯奢家聽到了食器之聲,懷疑他們要圖謀自己,就把他們給殺了。然後悽愴地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到了演義裡,就變成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其實,這兩句話是有很大區別的。

    曹操殺人後,悽愴地說出這話,似乎是有遺憾、悲嘆的意思。文言文是沒有句讀,不知道該如何斷句,但從悽愴二字,可以感知,曹操絕非是理直氣壯地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原意僅僅是對呂伯奢一家這一事,而羅貫中卻把他針對了天下所有人;

    曹操似乎有為自己辯護的意味,而羅貫中卻把他作為了曹操橫行天下的處事準則。

    這樣看來,其意就不一樣了。

    就事論事,“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話,意思就是雖然我殺錯了人家,對不起人家,但現在也沒有辦法彌補了。我已經走投無路,也只能是寧肯我對不起人家,不能讓人家對不起我哦。此言反應了曹操的無奈和愧疚之心。

    毛宗崗父子對曹操一向不太喜歡,但依然對此批註說:“此猶孟德之過人處也”,“猶不失為心口如一之小人。”

    這也就是曹孟德是”真小人“,不是“偽君子”說法的由來。

    如果換了別人,可能會裝出痛哭流涕地後悔狀,說“寧肯天下人都對不起,我不能對不起天下人。”然後是捶胸頓足,拔出刀來要自刎,以謝罪。

    但實際上又如何呢?所有人都不要阻攔,就叫他去自刎,看看他如何收場?

    比如“兄弟如手足,老婆如衣服”,“為此小子幾損我一員大將”之語,真的不把老婆孩子放在心上嗎?男人忙活一生不都為了老婆孩子嗎?這有啥錯,咋就不理直氣壯呢?

    世人遇到曹操的處境,一般都會像曹操那樣去做,但有幾人會像曹操那樣去說呢?

    大家都在裝正人君子,只有曹操一個人坦率地說出這樣的話。

    毛宗崗父子對此還是肯定曹操的,認為這個世界偽君子實在是太多,這就是曹操超過其他人的地方。 這是很中肯的評註,此言不虛。

    在此,豹眼就不再過度解讀,就侷限在毛氏父子註解的層面,來看待這個故事。

    曹操此言,展示的是所有人自我保護的心理,只是曹操敢於說出心裡的話,而一般人是在尋找藉口,為自己解脫。

    更有意思的是,曹操說出了真心話,反而遭受詬病;而虛偽地為自己解脫的人,卻能得到理解和寬容。這正是世人的虛偽之處,不敢面對人性。

    曹操此舉,不僅不是厚黑學,反而是曹操根本就不懂。

    豹眼以為,曹操根本就不屑於厚黑學,而是敢於直面虛偽、邪惡的人性,是另一個境界和層次。在本題就不多說了,有機會再與諸位交流、分享吧。

  • 11 # 打工者小明

    這句話是小說家以劉備為正統主角,立場,為了讓曹操落入配角位置加的。三國志原文裡說的是:寧我負人,勿人負我。意思本為曹操為自己解釋:在這種環境下我能怎麼做?只能我辜負人家了,難道要別人來辜負我嗎?這裡負既有辜負的意思,也有欺負的意思。在我的理解,簡單點說就是:先下手為強。

    在亂世之中,枉談道德,妄想以德抱怨,空談道德就能統一天下還百姓以和平,簡直無知,但是曹操也不是一個無理狂妄到與天下為敵的地步,羅貫中先生秉持劉備才是正統的理念,為了黑化和弱化曹操作為一個霸者和歷史正統(不要抬槓,歷史上沒有三國時期只有魏晉時期)的代表,故意改成負天下人和天下人負我的句式,變成與天下為敵,曹操的志願和野心變的狂妄和不知所謂。實在不高明!

  • 12 # 無成有終

    這是人性和生存之道兩者之間的矛盾!

    下面讓我們來一起研究,關於這個話題背後對映的意義。

    《三國演義》裡曹操說的這句話,不知影響了多少人,就拿今天的提問者來說,居然用李宗吾的《厚黑學》來闡述曹操的為人。《三國演義》本來就是小說,讀過《三國志》的朋友清楚,曹操並沒有說過這樣的話。為什麼《三國演義》要這樣寫曹操呢,主要是為了承託劉備的仁義。“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該句原文最早出自於孫盛的《雜記》,原文是這樣的“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不管曹操有沒說過,但這不是一種自信的表達,《三國演義》中曹操殺死呂伯奢一家以後,當時的心情因該是悲痛的,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去做什麼!統一國家才是自己因該做的,不能因為世俗道德,擲自己於危險境地。知道自己做什麼的人,什麼都可以捨得下,這因該是這位梟雄當時的心理。說起人性的弱點,我更要反駁你,我們每個人心中清楚地知道該怎麼去處世,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這桿秤就是天道。歷代君王稱霸天下,雖然方式方法各有千秋,但最終的目的都在百姓的身上,為國為民,為百姓著想才能長治久安。國家也是建立在人的基礎上,如果按照你的說法,大家都爭來爭去,那大家都不要安定的生活了,天天打仗,你死我活的。這就不是生存之道!《厚黑學》引導人們臉要厚,心要黑。我們不能完全否定它的價值,在特殊的社會環境下,人想要生存,確實很難;當面臨國運不昌,腐敗不堪,人心不古,道德淪喪的社會,人如果不用特殊的手段和方法無法立足,畢竟要生存。但天道輪迴,國家最終的領導還是有德者居之。各行各業的佼佼者都是德才兼備的人,否則不會長久。若是利用人性的弱點來處世,結局顯而易見,德不配位是很危險的,你以為你得到了,其實是失去。

    人說:天道陰陽,地道柔剛,人道仁義。我們立於天地之間,一定要學習天的自強不息,也要學習地的厚德載物,用仁義的態度面對和處理世間的各種事物,這才是生存之道。

  • 13 # 電視劇裡看歷史

    這句話和曹操沒啥關係,是羅貫中先生乾的。

    曹操的形象是黑臉,這是歷史的公認,但這並不真實,因為百姓認可的歷史其實往往不是真正的歷史,而是從小說演義等藝術作品中得到的偽史。曹操在《三國演義》中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建雄,不但割據一方而且欺帝殺後,簡直十惡不赦。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曹操算是被釘在十字架上了

    那麼歷史上的曹操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

    小編以為,曹操是古往今來罕見的大軍事家,曹操的兵書韜略,堪比韓信、白起,故有“談兵者無過孫武,用兵者無過韓信、曹公”之說,且自創兵書,寫下《孟德新書》,批註《孫子兵書》,可謂文武兼備,理論結合實戰。

    除此之外,曹操更是政治家、謀略家、文學家,建安“三曹七子”之首,其叱吒風雲、臨險不驚的軍事才華,氣壯山河、捨我其誰的政治志向,直抒情懷、氣勢宏偉的詩詞文賦等等,千古以來,除了毛澤東之外,罕見其匹。

  • 14 # 希望星晨58298869

    其實,以三國演義來看:曹操沒負罵了他祖宗十八代的陳琳,沒負過五關斬他六將的關羽,沒負讓他的大將典韋死於非命的張繡。等等!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也只是在小說《三國演義》裡有描述。真實的三國史上,曹操的有沒有說這句話值得商榷。

    在《三國演義》的第四回,曹操和陳宮在誤殺了呂伯奢全家後,又一不做二不休地殺死了呂伯奢,受到了陳宮譴責,這個時候,“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默然。”。把個英雄的曹操描述成了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小丑!

    而在陳壽的《三國志》中,並沒有這個情節。只是在《三國志注》裡裴松之作補充註釋:《孫盛雜記》記載:“操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說明陳壽也沒足夠的證據證明曹操說過此話!

    縱使曹操表達了"寧我負人,毋人負我!"。與羅貫中《三國演義》中他的表達意思也大相徑庭:前者的範圍只侷限在呂伯奢一家,並且是悽愴的時候說的。而羅貫中卻毫不留情地把物件擴充套件到了天下人,這就嚴重醜化了曹操的形象。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尊劉抑曹”的理念暴露無遺!

    如果客觀、公正、全面地認識曹操這個人。曹操並非狠辣和自私的主!

    但曹操是政治家,對敵人心狠!該殺時絕不手軟。

    但,曹操也有心慈手軟的時候!他沒負過陳宮。

    陳宮敬仰曹操的為人,放了曹操,又放著縣令不當與曹操一起鬧革命!後來,看不慣曹操他為人,二者分道揚鑣!陳宮曾唆使呂布趁著曹操去攻打徐州的時候,攻佔了空虛的濮陽。陳宮的這個建議,讓曹操生髮雷霆之怒。在白門樓生擒呂布和陳宮後,曹操將二人都滅了!但是,曹操為感謝陳宮當初的救命之恩卻善待陳宮的母親和女兒。這在《三國志》中有記載:“太祖召養其母終其身,嫁其女”。把陳宮事當作了自己的事!

    生活在現實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為生存所需,性格都有多面性!並不是非黑即白或者非白即黑。真誠的人會有虛偽的時候,狠辣的人也有他善良的一面!曹操是有雄才大略的人,性格也表現的複雜!

    僅憑三國演義中的這句話,既不能說明曹操懂人性的弱點,也不能說明他吃透了厚黑學!這要根據史料,在充分了曹操的為人後,作系統而全面地分析!

  • 15 # 壓力再大也要微笑

    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也只是在小說《三國演義》裡有描述。真實的三國史上,曹操的有沒有說這句話值得商榷。

    在《三國演義》的第四回,曹操和陳宮在誤殺了呂伯奢全家後,又一不做二不休地殺死了呂伯奢,受到了陳宮譴責,這個時候,“操曰:“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陳宮默然。”。把個英雄的曹操描述成了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小丑!

    而在陳壽的《三國志》中,並沒有這個情節。只是在《三國志注》裡裴松之作補充註釋:《孫盛雜記》記載:“操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說明陳壽也沒足夠的證據證明曹操說過此話!

    縱使曹操表達了"寧我負人,毋人負我!"。與羅貫中《三國演義》中他的表達意思也大相徑庭:前者的範圍只侷限在呂伯奢一家,並且是悽愴的時候說的。而羅貫中卻毫不留情地把物件擴充套件到了天下人,這就嚴重醜化了曹操的形象。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尊劉抑曹”的理念暴露無遺!

    如果客觀、公正、全面地認識曹操這個人。曹操並非狠辣和自私的主!

    但曹操是政治家,對敵人心狠!該殺時絕不手軟。

    但,曹操也有心慈手軟的時候!他沒負過陳宮。

    陳宮敬仰曹操的為人,放了曹操,又放著縣令不當與曹操一起鬧革命!後來,看不慣曹操他為人,二者分道揚鑣!陳宮曾唆使呂布趁著曹操去攻打徐州的時候,攻佔了空虛的濮陽。陳宮的這個建議,讓曹操生髮雷霆之怒。

    在白門樓生擒呂布和陳宮後,曹操將二人都滅了!但是,曹操為感謝陳宮當初的救命之恩卻善待陳宮的母親和女兒。這在《三國志》中有記載:“太祖召養其母終其身,嫁其女”。把陳宮事當作了自己的事!

    生活在現實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為生存所需,性格都有多面性!並不是非黑即白或者非白即黑。真誠的人會有虛偽的時候,狠辣的人也有他善良的一面!曹操是有雄才大略的人,性格也表現的複雜!

    僅憑三國演義中的這句話,既不能說明曹操懂人性的弱點,也不能說明他吃透了厚黑學!這要根據史料,在充分了曹操的為人後,作系統而全面地分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到一種新的廣告方式應該怎麼樣找到欣賞和合作的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