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來看世界呀
-
2 # 檸檬愛K歌
人們不應當捕食野生動物,減少和野生動物的密切接觸,不隨便餵養寵物,對所餵養的寵物做好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這些也是減少人們發生“人獸共患病”的有效措施。 很多人在動物飼養過程中,用藥比較盲目,常常是動物一生病就打抗生素,從而導致一些“人獸共患病”的病原出現複雜化。 抗生素在濫用之後,會使得許多的病毒、病菌實現耐藥性-抗藥性-高抗性-多抗性-超抗性的蛻變。這時,當人感染此類病毒、病菌之後,就會因為抗生素失效出現無藥可治的局面。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
3 # 科技領航人
變異後的病毒具有感染兩種不同物種的能力。 因此,一種動物感染病毒後也可以感染人類。
從微生物到充滿我們周圍的空氣,這些是人類看不見的。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是一件好事!如果您能看到酸奶細菌在碗中蔓延,您將如何在酸奶中享用新鮮水果和牛奶什錦早餐?但是,有一種令人著迷的生物,就其生存和功能而言,一直使人類感到困惑和驚奇,這種生物就是病毒!
圖注:最常見的致病病毒病毒屬於無法在空氣中生存的微生物,因為它們只有在進入宿主體內後才開始生存。病毒是感染我們星球各種物種的那些寄生蟲之一。它們能夠感染人類,動物,植物,甚至細菌!病毒會導致一些最致命的疾病,並且還是數種流行病的誘因。 問題是……它們如何從動物傳染給人類?
什麼是病毒?病毒是寄生生物,即那些從宿主獲取營養並同時造成重大破壞的生物。但是,關於病毒的最有趣的事情是,當它們位於宿主體外時,它們是無生命的,只有在它們進入宿主體內時,才被視為“存活”。這可能就是為什麼研究人員一直很難研究病毒並解碼其導致疾病的方法。
圖注:病毒的結構典型的病毒包含可以由RNA或DNA組成的遺傳物質。有時,在遺傳物質周圍還存在一層蛋白塗層。遺傳物質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因素。在人類中,DNA編碼確保人體健康功能的蛋白質。一旦病毒進入其宿主(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它就會接管正常的細胞機制來建立自己的感染細胞型別,而不是原本會建立的健康細胞。這些受感染細胞中的DNA來自病毒藍圖,不是由正常的人類DNA構成。
透過以下示例可以理解該過程。 想象一下,一艘運送大量貨物的船運到東部沿海的一個港口。現在,在旅途中,它遭到一群海盜的襲擊。海盜接管了船的方向,並導航到西部海岸,在那裡他們可以輕鬆地將貨物換成大筆金錢。同樣,病毒複製其遺傳物質併產生大量被感染的細胞後,它將克服宿主細胞中免疫系統的攻擊並引起疾病。
什麼是突變?上面概述的操作過程對於病毒感染幾乎是普遍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病毒會產生突變,這增加了它們感染一種以上物種的潛力。請記住,病毒通常可以感染人或動物,但是在其遺傳物質突變後,它可能會發展出對人和動物都具有影響的能力。
突變是由於複製不當或某些其他外部因素(例如暴露於Sunny紫外線)而可能導致的DNA序列變化。突變也可以遺傳,這種型別的疾病可以引起鐮狀細胞性貧血和苯丙酮尿症。 但是,突變並不總是有害的。根據進化科學,突變是導致今天我們看到的種類繁多的物種和多樣化世界的現象。
圖注:粉色部分代表突變病毒也以類似方式產生突變。影響豬的病毒可能會發生突變,從而使其導致人類疾病。但是,除非積累了許多突變,否則它將無法執行此操作。 一旦突變變得足以引起疾病的強大能力,它將能夠同時感染豬和人細胞。這正是豬流感病毒(更好地稱為H1N1病毒)如何演變成引起可從豬傳染給人類的疾病的方式。
這些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播到人類?這個問題的簡單答案是透過身體接觸。據報道,在北美,第一例豬流感病例北美首例豬流感病例發生在豬圈中照顧受感染豬的人身上。最近,在一些南亞國家也爆發了尼帕病毒。發現在這些地區,個體透過直接接觸被感染的豬及其受汙染的組織而被病毒感染。
圖注:感染病毒的豬一旦突變的病毒與人接觸,它就會進入人體。在這裡,免疫系統的細胞試圖攻擊病毒細胞並抑制感染,但是由於該病毒已經形成了突變,它透過突變DNA編碼的蛋白質將自身附著在這些細胞上,從而克服了免疫反應。因此,突變的DNA可以幫助病毒控制宿主的機體,從而抑制免疫反應,在宿主內部繁殖並最終導致疾病傳播!
結論:病毒也被稱為生與死之間的中間產物,即由於它們只有在宿主體內時才能存活。但是,需要注意的重點是,突變需要大量時間才能積累。這個過程很慢,而且並非每天都會發生,但是由於多種因素,例如棲息地的喪失和食物的汙染,多種病毒DNA菌株的突變從未像現在這樣。 事實證明,世界不僅要擔心氣候變化,還要擔心的更多!
-
4 # 純野生科學家
令人憎惡的病毒其實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共同祖先,它是這顆星球上第一種生命。從震旦紀至今,它們已經禍禍其它生命長達30億年了,今兒咱嘮嘮它們與人類的故事。
病毒是什麼鬼?它和細菌是一個東西嗎?啥是病毒圖:病毒
病毒是種勉強能稱為生物的生物,因為它極其簡單,無法自養,只能從宿主細胞內部獲得能量和生命物質。如果離開宿主,它其實就是一個分子鏈巨老長的大分子而已。病毒都不能說是一個細胞,它連完整的細胞節構都沒有,結構簡單得要命——一個蛋白外殼、裡面一層衣殼和衣殼內一團遺傳物質就是它的全部了,有些甚至連這個外殼都沒有,只有一層衣殼包裹著遺傳物質。圖:病毒內部結構
它為啥這麼厲害
我們可以把病毒理解成原始的、微小的(100奈米)“寄生蟲”,它們存活於其它細胞內部。縱觀病毒罪惡的一生,大致可分為這麼五個階段——1.吸附目標、2.侵入細胞、3.狂吃狂生孩子、4.徹底塞滿宿主細胞,最後5.“撐爆”宿主細胞,釋放更多病毒,再侵入更多細胞。
在第一步,它們會辦個假證騙過你的免疫細胞(最狠的艾滋病毒直接入侵免疫細胞),將自己偽裝成正常細胞進入你身體內部,然後用表面的小突起吸附在細胞上。當它接觸到宿主細胞時,就會脫去蛋白質外套。它的遺傳物質便侵入到宿主細胞內,藉助宿主細胞的複製系統,按照病毒基因的指令複製出新的病毒。簡單說,進入細胞之後,病毒的行為就類似於蝗蟲了——狂吃狂生,將一個細胞禍害乾淨了就開始向其它健康細胞擴散,直到宿主生物因損失大量細胞而死亡。當然,免疫系統不會完全無動於衷,只是等免疫系統醒過味兒來的時候,往往情況已經很嚴重了。
病毒與細菌的區別
細菌是正經的單細胞生命體,有完整的細胞結構,遠比病毒複雜。圖:這個是細菌,更大更復雜細菌靠釋放酶、激素等物質溶解破壞周邊組織(消化),以此獲取營養。它們不會像病毒那樣進入細胞內部搞事情。病毒怎麼從動物體內進入人體的?病毒對宿主並不挑剔,而且還擅長變異,所以很多動物體內的病毒都能在人體中存活。不過由於病毒難以在宿主體外長久保持活性,所以它們一般是透過接觸來傳播擴散的。蚊叮蟲咬、咳嗽飛沫、體液接觸、XXOO……都是傳播途徑。所以,第一個得艾滋病的人應該並沒有對猴子幹出什麼不可描述的事情。圖:艾滋病毒
非洲當地有捕猴食猴的習慣,人在處理猴子屍體時如果手上有傷口就有很大的感染風險。如果吃沒有烹熟的猴肉,病毒也可以經過口腔、消化道的潰瘍處進入人體。豬流感、禽流感等病毒進入人體的途徑與艾滋病毒一樣,所以說肉類加工、獸醫等行業真是比較危險的行業呀。(其實,病毒都很怕高溫,60度以上它們就拜拜了。所以一般情況下吃烹熟的肉食就可以避免被病毒感染了)
蚊子、風子、跳蚤等吸血蟲也是動物病毒向人體傳播的重要途徑。這些昆蟲叮人時,為了防止人的血液凝固一般都會向人體內注射唾液,如果它剛吸過一隻病雞病鼠的血又飛到人身上吸血,那病毒就會隨它們的唾液進入人體了。圖:蚊子傳播登革熱病毒
如何搞死病毒病毒存在於細胞內部,抗生素拿它們一點兒轍也沒有。但病毒普遍怕高溫,38度以上它們就失去失去傳播性了,所以我們的身體會用提升體溫的方法抑制病毒的擴散,也就是發燒。這時,免疫系統就可以抓住機會幹掉這些入侵者了。
如果對手是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流氓病毒怎麼辦?用疫苗!簡單說就是抓住幾個流氓病毒,先揍個半死,送進身體內給免疫細胞們看看:“瞧見沒有,流氓就長這樣”,然後再讓免疫細胞揍死它們。於是等流氓病毒真的侵入人體時,免疫系統就能識別並殺死它們了,辦假證也沒用!瞧見沒有?為了保命,咱得多鍛鍊身體,把免疫系統煉得棒棒噠;該打疫苗打疫苗,尤其是貓抓狗咬後,千萬別抱僥倖心理。
寫在最後打有人類起,人類與病毒的樑子就結下了。我們一直在與病毒戰鬥,但也一直處於劣勢,因為病毒太簡單了,對它們而言,變異是分分鐘的事兒。在人類5000年文明史中,我們其實只進化了200多代而已,根本不足以形成什麼實質性的變化;病毒進化200代需要多久呢?一個星期就夠了。它們總在嘗試和積累突變,我們只能被動地“以不變應萬變”……我太難了……
不過人類也在想辦法利用病毒,據說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專門感染腫瘤細胞的病毒,如果真能應用那可就太好了。
-
5 # 獵奇動物社
病毒是如何從動物傳染給人類的?首先,能夠從動物傳染到人類,有一個大前提,就是這種病毒必須是人畜共患的。簡單的說,就是人和動物都有機率會感染的病毒,並且該病毒還能在兩者中互相傳遞。
基於這點,我們先來看看常見的人畜共患的病毒有哪些?
人畜共患的病毒人畜共患的病毒有很多,在這裡我們簡單的列舉三種常見的病毒。
01 狂犬病毒
狂犬病毒主要是一些貓狗這些寵物身上攜帶的病毒,而且被感染狂犬病毒的貓狗在發病前通常是沒有任何症狀,這是因為狂犬病毒有1-3個月的潛伏期。一旦被攜帶了狂犬病毒的貓狗抓傷或咬傷,人就容易被感染。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只要是被貓狗抓傷或咬傷,不管有沒有症狀,馬上就醫注射狂犬疫苗才是正道。因為,狂犬病毒一旦爆發,致死率是100%的。
(彈狀的狂犬病病毒)
02 禽流感
禽流感很好理解,就像我們人類的流感一樣,它是在禽類之間傳播的一種流感病毒。通常情況下,普通的禽流感並不具有人畜共患的能力,它只會在禽類之間傳播。但是凡事都有例外,還記得H7N9嗎?在2013年,爆發的H7N9病毒就是一種新型的禽流感病毒,它的特點是除了會在禽類之間傳播,還會傳染給人類,但是它並沒有人傳人的能力。
通常H7N9病毒的潛伏期大都在一週以內,一旦爆發,這種病毒的致死率高達41%。
(H7N9病毒)
03 炭疽病病毒
相信許多小夥伴對炭疽病並不陌生,這種病毒可以說是河馬最大的“天敵”,它是一種急性的傳染病,通常炭疽病主要在大型的食草動物之間傳播,比如牛、馬。
炭疽病除了會在食草動物之間傳播外,它同樣能夠傳染給人。炭疽病的潛伏期僅有1-3天,同樣的一旦炭疽病爆發,致死率幾乎也是百分之百的。
這些病毒是如何傳染給人的呢?開始我們說過了,狂犬病是由於被攜帶狂犬病毒的狗或貓抓傷或咬傷,也就是說狂犬病毒是從血液中傳播的,病毒一旦進入人的體內會沿著人的神經一直入侵到中樞神經系統。除了抓和咬外,經科學的研究發現,人的傷口如果碰到攜帶病毒動物的口水依然是會傳播的。
炭疽病和禽流感與狂犬病略有不同,因為攜帶這些病毒的動物通常沒有很強的攻擊性,所以,它們傳染給人靠的就是唾液以及接觸。
所以,攜帶病毒的動物之所以能夠傳染給人,首先是這種病毒是人畜共患的,其次,它們是透過接觸、唾液等進入人體內的。因此,與動物保持一定的距離,還是很有必要的。
回覆列表
有不少人類疾病都是從動物那裡傳播來的,很多微生物的宿主本身包含人類,而那些原本只能感染動物的病原也可能因為變異具有感染人體的能力,隨著人類和動物接觸傳染給人類。
病毒是自然界最微小的一種可以被成為生物的物質組成,不過它們沒有自主生存的能力,必須在細胞體生命體內才能完成繁殖等生命過程。因為生存的環境不大相同,能夠感染人體的病毒和感染動物的病毒的組成會有所不同。病毒是由衣殼蛋白和內部的核酸構成,核酸用於繁殖,而蛋白質衣殼則是它們識別並進入細胞內的關鍵,所以造成了病毒的宿主會有區別。人類和動物的細胞組成等方面有不少差別,以感染動物為主的病毒一般是很難感染人體的,而且由於進化過程的影響,生物還將一些病毒的基因固定在自己的基因內,從而杜絕了那些病毒的影響,人類體內有8%的基因來自於逆轉錄病毒。但是病毒這種生命形式雖然簡單,但是仍然也在不斷地進化,它們是一個很大的種群,人類如果接觸的病毒太多,其中的變異菌株就可能感染人體。
人類與動物接觸無非是肢體接觸,或者捕食動物作為食物,也有極少數地區會捕捉像人的生物用於滿足某方面的私慾,人類在進化的歷程中從沒有斷絕和動物的接觸,那麼原本屬於動物病原的病毒就可能感染人體。原本進化論對生物進化的描述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生物都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對於病毒來說是很貼切的,它們的構造簡單,繁殖過程就很快;繁殖的生物個體不一定都能夠存活,成活的那些對環境的適應性就發生了變化;長此以往生物的性狀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對於病毒來說,它們只要感染動物,數量就會非常多,人類如果以動物為食物,或者和動物較為親密地接觸,那些變異的個體就可能感染人體,導致人類疾病。這也是同類病毒感染下,動物和人類疾病會有不同表現的原因。
動物的疾病會傳染給人類,主要是因為生物有進化的能力,現代人類也沒能完全脫離動物而獨自生存,接觸的動物越多也可能感染一些本來只在動物體記憶體在並導致疾病的病原。較為被人們熟知的禽流感等病毒就有感染人體的能力,不過禽流感的分型很多,能夠感染人的也只是一部分。人類與感染某種病毒的動物接觸的越多,就越是可能接觸到病毒的變異型進而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