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驍勇34

    謝邀!

    先把清人“疑是編造”的一段“蔑明史”小敘一下。

    那日,朱元璋給“自定”的功臣們發去了一道帖子,十天之後請大家吃一頓飯。就餐地點選在南京鼓樓崗外的一個山坡上。為了增加一點“喜慶”的氛圍,臨時搭建了一個全木質的二層建築,取名慶功樓。並特意囑咐,開喝之間大家還要舉行一次狩獵活動,以達到君臣同樂的目的。

    十天過後,那些功臣老早就聚集齊了,到了目的地之後,卻遲遲不見朱元璋。

    等著焦急了,有些人便發起牢騷來,其中就有常玉春的兒子常茂(常遇春死得早)。

    而劉伯溫始終一言不發,信步在山花野草中,但詭異的目光始終沒離開慶功樓,一會抬頭看天,一會閉目沉思,這個動作,沒逃過徐達銳利的雙眼。

    日上三杆時,在二樓賭桌擲骰子的常茂突然指著遠方喊道:

    “來了,別他孃的玩兒了,趕緊迎駕”!

    但沒說皇帝大爺來了(朱元璋比常玉春長一歲)。

    當大家都在張望時,桌上的銀子被他摟到了壞裡。

    “太不像話了,真能磨蹭”!

    郭英、沐英、鄧愈等補充併發了幾句牢騷……。

    朱元璋下了龍駕,與眾人寒喧一陣後,沒有上樓,直接來了開場白:

    “眾愛卿,朕在出宮前想了一件事情,所以晚了些。

    御廚已帶來了,他們去準備著,咱們先打點野味兒,誰的弓箭好,聯重重有獎”!

    “也沒帶傢伙什兒啊”!

    常茂說話間有些不奈煩。

    “無妨,我都備齊了,還有獵狗呢,去選吧”!

    “肚子都叫了,還打什麼獵,知道這麼折騰就不來了”!

    眾人七嘴八舌的選著稱手的弓羽,挑挑撿撿。

    “都別他孃的磨嘰,快點”!

    朱元璋本來就皮笑肉不笑的臉上多出了一點兒陰影,說完話,隨著坐騎轉瞬即逝。

    守獵開始了,眾人毫無隊形的亂衝一通,除了幾隻野兔,並沒有太大的收穫。

    劉伯溫沒動,一直坐在一塊石頭上冷冷的瞧著,因為他知道,這附近哪有什麼獵物,也就是野兔和樹上的鳥。他又瞧了瞧這座“慶功樓”,突然,渾身激靈靈打了個冷戰。

    朱元璋見只打射了幾隻兔子,便對眾人說:

    “今天不巧,沒有大獵物,再射幾隻鳥玩兒吧”!

    幾人聽後,譏笑起來:

    “這地兒本就沒啥動物,老糊塗了吧”!。

    “哈哈”!

    “嗖、嗖、嗖”!

    隨著箭雨齊發,樹上的鳥死走逃亡傷,沒剩下一隻。

    當他們收弓撿鳥時,朱元璋已帶著一干人等返回去了,獵狗也不見了。

    眾人興致正起,卻不見了皇上,皆有些不快,將弓扔給侍衛,拉拉著臉回到了“慶功樓”。

    “耍俺們老哥幾個呢,不玩兒了也不言語一下”!

    湯和將幾隻烏鴉扔給御廚後,白了朱元璋一眼。

    “弟弟,沒別的意思,見大家辛苦,我先回來安排幾道硬菜”!

    朱元璋言罷,大家陸續入座。

    沒想到,酒還沒倒上,桌上頓時炸了鍋:

    “這能吃嗎”!

    “皇上,這啥意思”?

    ………………

    原來,頭幾道御膳全是土豆純白菜,蘿蔔,鹹菜旮瘩等等,一點兒肉星都沒有。並且,那白酒也不是瓊漿玉液。

    朱元璋夾起一根蘿蔔條,笑著對大家說:

    “咋了,忘了我們窮時候,這東西都吃不著嗎”?

    說完,津津有味兒的嚼了起來。

    其他人一臉的迷惑,誰也沒動筷兒。

    “哈哈”!

    “真不吃啊!聯是用這些毛菜清清各位兄弟的胃,都別擰著,不開玩笑了,硬貨這就上”!

    話音剛落,香噴噴的紅燒兔子肉第一個端了上來,大家有了食慾。

    酒未過三巡,第二道菜上來了……

    四支烤全狗。

    朱伯溫看後明白了,這是狩獵的那幾只狗,他一口沒動。看著還帶“血筋兒”的狗肉,頓時驗證了心裡那個想法,寒喧幾句便偷偷下了樓。

    在一旁始終注意他的徐達也鬼使神差跟了下去。

    其他人還在划著拳,藉著酒興與朱元璋稱兄道弟。

    “劉哥,您今天好像心神不定,這幾個月來我們哥幾個和皇上多次意見不和,難不成今天這頓飯有兩層意思”?

    “什麼意思”?

    劉伯溫望著還沒端上去、正在烤著的烏鴉,又補充了一句:

    “您認為是和解、鴻門宴”?

    徐達豎起了耳朵……

    “別自已為是了,都不是,但記住,回去喝時與皇帝寸步不離就行,明早府裡再敘”!

    說罷,劉伯溫叫過侍衛耳語了一番,先行離去。

    徐達丈二和尚般回到樓上,緊挨著朱元璋身邊坐下。

    無意間,他發現朱元璋的酒杯一口沒動。

    日落三竿,桌上一片狼藉,眾人也七倒八歪,但還在喝。

    朱元璋起身了……

    眼睛裡閃過了幾滴淚水,但轉眼即寒光一現。

    徐達一直看著,既看到了那兩種眼神,也抓住了朱元璋的衣袖,扶著他下了樓。

    “伯溫走了”?

    朱元璋看了徐達一眼問道。

    徐達沒敢吭聲,只點了點頭。

    兩個大內侍衛走了過來,朱元璋斜了他們一眼,回頭又仰望了一下二樓。

    徐達頭都沒敢回,扶他上了龍駕。

    走了三里路,身後遠處傳來一陣轟鳴,然後那個地方濃煙滾滾。

    他驚了一身冷汗,顫抖地看了一眼龍駕。

    簾子未動,但隱約聽到了幾聲“悽泣”。

    半夜,徐達就跑到了劉伯溫府裡。

    “什麼呀,我只是從菜上看出了蹊蹺”!

    “怎麼個意思”?

    徐達一臉的不解。

    “打獵時,狗攆兔子,兔子紅燒了,那幾只犬也烤了,鳥沒了,弓也就收了,你不會不解其中的含義吧”!

    劉伯溫嘆著氣說完了這番話。

    徐達聽明白了……

    “還有一事,劉哥為啥總瞅那二樓”?

    “真笨,有一樓嗎”?

    當天,劉伯溫告老還鄉,朱元璋賜了他千畝良田。

    徐達沒走,自降三級,因為他得到了劉伯溫錦囊上最後兩句話……

    “皇上最後的三道菜,如果他們都能看懂,都不會死,皇上最後是不是當著你面掉眼淚了?

    “所以,你懂了,不會死,放權,但不要說是我看出來的”!

    劉伯溫再沒有涉足朝事,善終。

    徐達五十六歲卸甲歸田。

    這段野史,好像皇帝惡毒,群臣不禮。

    然!

    歷史上並沒有慶功樓一事,據說是清朝史官和小說家埋汰朱元璋的一種手法。也是暗寓大明遺官遺民:別愚忠了,心向大清吧!

    ……劉伯溫年事已高,不能上朝才告老還鄉,朝廷供其一家奉祿,被胡惟庸下毒沒有確鑿證據(朱元璋指使)。

    常玉春衝鋒時突然暴斃,朱元璋痛心疾首,對其後人倍愛有家,不及其父的常荗照舊被委以重任。

    湯和、鄧愈、郭英、沐英等開國功臣都善始善終,而且子孫安然無恙,都世代為國臣。

    藍玉做奸犯科,縱容乾兒子強姦民女,為滅口,私設公堂將女子全家斬首。被朱元璋查獲後,殺了了藍玉父子及妻子兒媳四人,但老幼免於一死(沒有謀逆一說)。

    正史記載,開國之後的朱元璋,一直奉行以法制國,力求國泰民安。且對各種司法“重刑”都規定比須層層報請。對重臣做奸犯科都要三堂會審,其後再親自盜督批示。

    所以,有些傳聞不足為信……

    但信一些也無妨……。

  • 2 # 澳古說歷史

    首先宣告,以下非歷史,只是民間故事。

    題主所問的“劉伯溫從菜中得知朱元璋想殺他們”的事件,源自民間“朱元璋火燒慶功樓”的故事。

    “火燒慶功樓”的故事從未出現在史書記載中,哪怕是野史,它只是出現在《大明英烈》、《明英烈傳》等評書中。而且現在早已證實這個故事是虛構的,非史實,同時“慶功樓”在真正歷史上也是不存在的,不過這座樓倒是有原型的,那就是建在南京的“忠勤樓”,當時朱元璋為了方便與朝中重臣商談軍國大事,於是就特意建了這座樓,寓意“忠貞愛國,勤政愛民”。

    當然題主既然問了,那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啦,不過宣告這不是正史,只是故事。

    話說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國大明。而後在二年的時間裡,朱元璋基本平定全國,元朝都城上都被攻佔,元皇帝被趕出中原。平定全國後,朱元璋在南京大封群臣,一共封了25位公爵,79位侯爵,12位伯爵,11位子爵,23位男爵。

    朱元璋本想著是讓他們一起與自己的大明同享萬世之富貴的。只是這些功臣大部分都是窮苦出身,一朝得志,自然就開始忘乎所以。在有了巨大的特權後,他們顯然已經忘記了自己曾經的身份,他們在地方上恃強凌弱,欺行霸市,逃稅漏稅,貪汙索賄,燒殺搶奪,可謂是無惡不作,喪心病狂。再加上有些功臣甚至還私造兵器,私用皇家之物,更是欲圖謀反。

    最終這些開國功臣種種的不法行為讓朱元璋下定決心要除掉他們。在朱元璋看來,這些功臣嚴重威脅到了明朝的長治久安,尤其是那些有異心的功臣更是會危急到自己子孫後代對於天下的統治,所以對於他們必須要除之而後快。

    如此,朱元璋在下定決心要除掉他們後,他就開始謀劃了除掉他們的計劃。畢竟要對他們動手,必須得一網打盡,不然容易打草驚蛇,逼他們造反,到時候會很麻煩。所以最終朱元璋決定借慶功樓落成的機會,將他們全部聚攏到慶功樓的酒宴上,然後燒掉慶功樓,讓他們全部葬身於火海中。

    當然,朱元璋或許還是念及這些功臣曾經的功勞的,他或許也想放過那些還有悔過之心的功臣。所以在宴席的過程中,他在上菜的次序和菜品上做了一些手腳。

    他先是讓人上了一些平民家庭的素菜,其中就有道朱元璋最喜愛的“翡翠白玉湯”,他想看看這些功臣是否還能想起曾經所過的苦難日子,還能不能忍受的了曾經的苦難日子。可是結果卻讓朱元璋十分的失望,那些功臣一看到居然是平民家才會吃的菜,就瞬間沒有了動筷的心思,雖然偶爾吃一口,但是從他們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來,他們對此十分不喜歡。

    此時朱元璋看到此景,心裡已是失望透頂,但是此時朱元璋並沒有表露出憤怒的表情,他依然是笑嘻嘻的看著這幫曾經與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們,但這種笑認真看起來就是冷笑。隨後,朱元璋就讓人接著上了紅燒兔肉、燉狗肉、清蒸燕窩等幾道菜,這時候那些功臣們一看到這些,頓時就沒有了之前那樣難看的表情,他們紛紛拿起手中的筷子高興的吃了起來,全然沒看到朱元璋那越來越陰沉的臉。

    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劉伯溫。劉伯溫從進慶功樓的那刻起,他就有點懷疑朱元璋的意圖,因為他發生慶功樓所採用的木材都是極其燃燒的松木,按理說作為木質結構的樓用的應該是不易點燃的木頭,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朱元璋的意圖。而後,劉伯溫又發現,慶功樓整座樓牆的內部都是空的,這就更讓懷疑了。

    所以進來的那刻起,劉伯溫就已經有了提防之心,他就時刻注意著朱元璋的動向。而後在朱元璋上了那三道菜,他就斷定了朱元璋想殺掉他們了,那三道菜的意思顯然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隨後劉伯溫就一直盯著朱元璋,他故意坐著朱元璋的衣角,然後裝醉。 酒過半巡後,朱元璋見他們都醉了,也就放心的離開了,他開始準備實施計劃了。而劉伯溫見到朱元璋走,也趕忙追上,同時被劉伯溫提醒過的徐達也緊隨其後。之後在他們離開沒多久,身後的慶功樓就突然籠罩在熊熊烈火中。如此,赴宴的功臣就這樣全部葬身在火海中。

    而劉伯溫和徐達則因早發現了朱元璋的意圖,這才逃過一劫。

    當然以上純屬虛構。據考證“火燒慶功樓”其實是清朝政府為詆譭、妖魔化朱元璋而編造出來的謠言,沒有任何的真實性。“火燒慶功樓”最早出現的地方就是在清朝才開始流行的《英烈傳》一書中,而事實上《英烈傳》就是清朝政府為了配合文字獄、改毀古書等滅絕漢文化而授意一些文人篡改曾是歌頌朱元璋的小說《皇明英烈傳》而成的。

    在這本被篡改的《英烈傳》中清朝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統性與合法性,也為了顯示自己的偉大,他們在這本書中就加入了許多對朱元璋汙衊及醜化的內容,而“炮打慶功樓”就是其中的一個用來汙衊朱元璋的內容,因為在原版《皇明英烈傳》書中是沒有這個內容的。

  • 3 # 武佑觻得鮮饒舌

    這是一個民間流傳的故事!劉伯溫看出殺機的三種食材分別是:燕窩、兔肉、狗肉。三道菜是:清蒸燕窩、紅燒兔肉、黃燜狗肉。

    對於劉基,大家並不陌生,他作為朱元璋集團的首席謀士,為朱元璋一統天下出謀劃策,立下汗馬功勞,後被封為誠意伯。劉伯溫之神機妙算在民間可謂傳的出神入化。民間流傳有劉伯溫“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的神功,是諸葛孔明轉世。雖然這些只是毫無可信度的市井之語,但的確是對劉伯溫蓋世奇才的肯定!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在民間流傳有這樣一個體現劉伯溫智慧的故事。說是有一天,朱元璋為馬皇后祝壽宴請朝中重臣。滿朝文武,紛至沓來,鶯歌燕舞,好不歡喜!朱元璋跟他們聊起了以前艱難起家的歲月。朝中元老無不淚眼婆娑。就在此時,朱元璋對眾人說道:“我素來勤上節儉,不喜奢侈,但今日為了犒賞各位對我大明的耿耿忠心,我特意吩咐御膳房加了三道菜!”

    眾人其實心中早有怨言,只是礙於朱元璋情面,難以啟齒。自從跟隨朱元璋起事,那天不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可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卻突然變得像個“農民皇帝”一樣,每日飲食清淡,就連馬皇后的壽宴也是菜品一般,比起這些老臣家中飲食條件,那可就差遠了!朱元璋自然看出老臣對飯菜的態度,加三道菜也由此而來!

    不一會兒,三道菜上齊。頭一道為清蒸燕窩,第二道為紅燒兔肉,第三道黃燜狗肉。大臣們見皇上魄力的恩賜還有個嚼頭,也便喜笑顏開,推杯換盞,沉浸在一片歡聲笑語之中!但在群臣之中,只有劉伯溫一人對三道菜一口未動。

    席散,老臣們各自回家,在即將離別之際,劉伯溫對大家說:“日後珍重,怕是以後我們的日子就不太好過了!”眾人不解,剛剛皇帝還笑逐顏開的,又加吃的,顯然是和我們老臣打成了一片,怎麼可能日子不好過?

    劉伯溫解釋道:“燕唾成窩,鳥盡弓藏,我們現在已經成為可有可無之人。而紅燒兔肉、黃燜狗肉,正是兔死狗烹之意。大家好自為之!”

    劉伯溫說完便離開,眾老臣久久回味,五味雜陳!

    總結:前面已經說到,這只是源自民間口頭相傳的一個小段子,用來體現劉伯溫的機智。但凡能夠細細品味,都能發覺此事可信度極低。試想,就算朱元璋要殺功臣,為什麼要用這種暗喻?鳥盡弓藏,兔死狗噴這種極具諷刺意義的詞語只會出現在別人的評價當中,而絕對不可能從自己口中說出。為何?鳥盡弓藏與兔死狗烹原本就帶有指責當事人過河拆橋,卸磨殺驢之意,這在古代屬於小人做派,君子不齒。雖然確實有很多人做著偽君子,但是他也絕對不會說自己鳥盡弓藏,因為那樣的話等於給自己臉上潑大糞。朱元璋就算是要殺他們,至於自己先說自己是個小人嘛?況且他還是個皇帝!

    所以各位看官姥爺還是隻當娛樂,能讓你嘴角揚笑便可,切勿當真!

  • 4 # 大秦鐵鷹劍士

    其他大臣依然飛揚跋扈,橫行不法,大有老子打下的天下,老子就有權享受。不久老朱再次宴請群臣,美其名曰慶功宴,這次徐達沒有被邀請,因為他臥病在床。老朱等功臣們吃喝得差不多了,下令封閉四門,火箭齊射,功臣們不是被射死,就是被燒死。

  • 5 # 大國布衣

    會吃飯也是一門學問,飯桌上有人升遷,自然也就有人因此落敗,鴻門宴的故事讓我們至今還經常拿它調侃。

    劉伯溫作為朱元璋身邊的紅人,當時也是算中朱元璋將來定是帝王之相,從朱元璋還是小頭目的時候就跟著他,為他出謀劃策,作為當時重要的政治家、軍事家,能夠與諸葛亮比肩齊名,足見他的神通廣大之處。

    但是畢竟他之於朱元璋,既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也不排除有一天,朱元璋會在功成名就之日,將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為此,他就專門設宴宴請眾臣,朱元璋還是留有心機的,當時他先讓上的就是炒蘿蔔、炒韭菜、炒青菜等清淡的素食,自然眾大臣也是覺得老朱扣扣搜搜,面色不悅,但是也不敢說什麼。

    作為大明的大功臣,自然權力越大,最後的下場往往越慘,這擺明了不就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的意思嗎?

    這頓飯過後,劉伯溫的行動也更加印證了他當時已經猜出了老朱的意圖。為了明哲保身,劉伯溫趕緊向朱元璋告病請退,怕是多待一天,就多一天被殺頭的風險,自然朱元璋也並沒有過多難為他,畢竟人家也很識趣。

    當時老朱都那麼明顯的意思了,當時大吃大喝不說,現在可要為之付出慘痛的代價,胡惟庸、藍玉就是最鮮明的例子,總會找出理由逼你就範。

    作為國人印象中最愛殺頭的皇帝,也與朱元璋生性多疑的性格密切相關,畢竟說不定哪天就懷疑到你頭上了。

    當然最大的受益者莫過於老百姓了,底層出身的朱元璋,體恤民情倒是真的。

  • 6 # 唐古看今

    這其實只是民間的一個野史傳說!

    雖然這只是個野史傳說,但是卻影射出朱元璋諸殺開國功臣的事實,“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諸殺功臣的事雖然很多朝代都有,但朱元璋大肆諸殺功臣卻被人所詬病,以至於編出很多傳聞出來噴擊他!

  • 7 # 歷史悄悄話

    這不,朱元璋與臣子們吃飯時又出了一樁逸聞趣事!

    卻說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大明朝,並且將跟隨自己的南征北戰的將領謀士們都封了公、伯爵。主要包括開國六公(李善長、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馮勝、鄧愈),二十八候(湯和等人)。劉伯溫因為不是一開始就跟隨朱元璋或者朱元璋有別的考慮,封了他一個誠意伯。

    當然劉伯溫不是一般人,根本不在乎什麼功名利祿,對這個與自己功勞嚴重不符的封賞一點都不在意。怡然自得,也很是受用。

    吹牛倒還罷了,吃飯就要了大家的命了。朱元璋、馬皇后是窮苦出身,勤儉慣了,張羅的飯菜一般就是幹炒大白菜、清蒸大白菜、涼拌大白菜之類的。大家又不能違背聖命回家吃飯,只能硬著頭皮在宮裡湊合吃點,回家再開個小灶。

    有一天的早朝氣氛達到了開國以來的最頂峰,因為這天北伐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明軍拿下北京,並取得了長城以內的中原統治權。朱元璋包括文武群臣都是興高采烈,多年的夢想終於造成了,中華大地完成了統一。

    早朝上大家歌功頌德,精彩紛呈。臨近中午,朱元璋發話了,眾愛卿中午在宮裡吃吧,今天朕請客,下午咱們接著嘮。眾愛卿心想完蛋了,今天又要吃白菜了。

    宮內侍從們看著狼吞虎嚥的大臣們連忙勸說道:“大人們,慢點吃,還有壓軸菜呢!”

    此後劉伯溫天天跟朱元璋說自己年紀大了,腿腳不便,耳聾眼花,手腳抽筋之類的,就是想著告老還鄉,安享晚年。朱元璋開始肯定不同意啊,劉伯溫堅持不懈的辭官辭了一年多,終於在1371年,朱元璋實在受不了劉伯溫這個墨跡了,準了他的辭官申請。

    在劉伯溫交掉官職離開京城這天,好友徐達出城相送。臨別之時,劉伯溫不想好友遭受殺身之禍,就勸徐達一定要明哲保身,向皇上靠齊。徐達一頭霧水,問劉伯溫什麼情況。

    自此之後,徐達抱病在家,沒事就進宮請安,跟朱元璋拉家常,說自己身體不行了之類的。

    也正是由此,劉伯溫、徐達躲過了火燒慶功樓一劫。

  • 8 # 歷史寶藏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范蠡這個人,可以說是太懂得進退之道的人。知道君王只可以與其共苦,很難與其同甘。

    歷史上誅戮功臣之事,在中國曆史上的開國初期,多次上演。

    劉邦是這樣搞的,朱元璋也不例外。

    唯一例外的是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讓石守信等人拿著錢回家好好過日子,真的是比較良心的君主了。

    話說有一次朱元璋大宴群臣,其中有三道菜比較特殊:一碗燕窩羹,紅燒兔子肉,紅燒狗肉。

    對於這些沙場奔波慣了的武將來說,狗肉什麼的都不在話下,自然是有酒有肉,吃的很開心。

    但是其中一人卻看出了玄機,就是劉伯溫這個神奇的人。

    劉伯溫知識淵博,通曉古今之事,看到這三個菜,就想到上文《史記》中范蠡勸說文種急流勇退時說的那句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可以這些武將們沒有看出來,劉伯溫知道後,暗叫不妙。於是就趕快向朱元璋告老還鄉,得以善終。

    上述小故事,就是民間的傳說,那些陪著朱元璋打天下的文臣武將,都不是傻子,如果真的有這些暗示,估計很多人都會心領神會的。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朱元璋確實是個狠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林書豪尋找對抗上籃,卻被裁判吹罰犯規。而他一臉懵逼,是太慣本土球員,還是真有犯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