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希望別人評價你為好人,十分渴望別人的認同,十分害怕人際衝突。
22
回覆列表
  • 1 # 夢遠還追嗎12

    我有很嚴重的取悅症。我很喜歡被別人認同的感覺,當被別人認同時,我就會開心激動一整天;當不被認同時我就會心塞鬱悶好多天。我喜歡被別人稱讚為好人,當我不小心聽到別人說我的壞話時,我總是反思自己哪裡做錯了,哪裡惹他們不開心了,即使問題確實出現在別人身上,我也只是想自己的那一方面。很多情況下,當我聽到別人對我不好的評論時,我總是喜歡去主動跟他們說話,想辦法去取悅他們,微笑對待他們。當我跟別人發生衝突時,我總是會主動道歉,只有這樣我的心裡才會平衡。

    這樣的我真的心累,我也試著改變自己,現在我在慢慢改變自己的性格。其實別人說什麼我們是沒有辦法阻止的,我們也沒必要贏得每個人的認同,只要學會正常和別人相處就好,學會放鬆自己,這樣我們才能開心度過每一天。(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喲,謝謝大家!)

  • 2 # 鈺方G313413519

    取悅症

    亦稱““看管人性格障礙”,是一種病理狀態。大多數習慣取悅於他人者,對拒絕和敵意有著根深蒂固的畏懼和焦慮,只考慮他人而忽略自己。這種過分取悅於他人的好人常常是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取悅症”是一種強迫的甚至成癮的行為模式——你對他人的認可上癮了。取悅者會執迷不悟地把自己看成是好人,而且認定別人也是這麼看的。但你的與人為善可能會讓你看不到別人正在利用你。

    型別:

    認知型

    驅使你取悅於人的動力是這種思維定式:你需要並且爭取讓每一個人都喜歡你。而你衡量自尊和定義自我的依據,就是你為他們做了多少。如果你是一個認知型“好人”,那麼你就會陷入沉重的自我虧待心態中。當你有取悅於人的心態時,你相信討好能讓你免遭他人的拒絕以及其他刻薄的對待。

    習慣型

    如果你是一個習慣型“好人”,那麼你就會被迫犧牲自己的需求而照顧他人的需求。你會為他人做得太多,幾乎從來不說“不”,很少給他人派活兒,並且會變得無力招架、疲於應付。

    情感逃避型

    對這一型別來說,取悅症主要是因逃避令人害怕和不安的情感而導致的。

    形成心理

    在取悅症中,有三個心理要素緊緊組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三角形。行為、思維和情感是三條邊,而且它們彼此互為原因和結果。例如,強迫行為受畏懼和逃避情緒驅動,並由扭曲的、有缺陷的思維所支援。同樣,焦慮情緒可以引發逃避行為,而逃避行為反過來又跟有缺陷的或錯誤的思維方式有關係。

    取悅於人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畏懼驅使:畏懼拒絕,畏懼拋棄,畏懼衝突或對抗,畏懼批評,畏懼孤獨,畏懼憤怒。你堅信只要當好人,總是替別人著想,你就能避免這些消極情感。

    取悅症的人通常在幼年和成長過程中受到來自親密關係的打擊,比如父母的忽視(重男輕女),過度批評,伴侶的忽視和背叛等,心理長期處於壓抑狀態,喪失自信心,缺乏自我認同感。

    影響

    1、表面上我們否認了對他人的憤怒和怨恨,但是在內心裡,我們會感到焦慮、恐慌和沮喪。在任何人際關係中,如果你的好不讓你表達自己的不快、生氣、心煩或失望,或者不讓你聽到他人的抱怨,那麼你就沒有什麼機會解決雙方關係出現的問題。

    2、過分取悅他人的濫好人可能需要付出高昂代價,譬如活在對拒絕和失敗的恐懼中、充滿自卑、失去自我、時常自我責備、對人際關係缺乏安全感、無力抉擇、疲於追求完美、感覺被孤立等。

    3、此外,取悅症會造成心理障礙,阻止你發出和接受這些消極情感。如果你不能表達消極情感,你的人際關係就會變得不再真實。你會被看成是平面的紙板人像,而不是立體的、豐滿的、多側面的血肉之軀。而且受到壓抑的消極情感也可能會表現為偏頭痛、緊張性頭痛、背痛、胃痛、高血壓等與緊張相關的症狀。

  • 3 # 劉金子

    一,我寧願自己吃虧,也不要看到別人不高興。

    二,什麼苦和累都自己扛著,從不找人幫忙。

    三,寧傷自己,不傷別人。

  • 4 # 逮個外星人給你看

    我認為取悅症中是包含自卑的心理。(一)如果一個人相貌平平,沒有什麼特長,尤其是在家庭孩子比較多的環境中成長,她會下意識的想透過做一些事情取悅別人,以此來得到別人的認可,以此獲得自身的成就感。

    在我們小時候,都會因為父母說一句誇獎的話而極力讓自己把一件事做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觀察過一兩歲的小孩子,當他們看到大人因為自己的某些行為而開心的大笑時,在一段時間裡,他會下意識的重複這個動作。(二)取悅一詞常常被我們理解為貶義詞,但是我想在正常範圍內的取悅是可以理解的。

    反思之,我們每一個人不都會有意無意的有一些取悅的行為嗎?或許,我們取悅別人的目的就是為了以後可以被別人取悅,得到別人的認可。

  • 5 # 水說心理話

    實際上,自身認同完全受到外界影響和害怕人際衝突的人性格特徵中一定有一些自卑的心理過程,而自卑根本的心理因素是自我認知的不平衡,也就是說,自卑的人並不是不具備他人沒有的優勢,只是,他們自己無法承認自己擁有這些優勢從而從內心否定了自己。

    如果問我有沒有這種情況,我想說,在初中和高中時期十分強烈,現在我更在乎的自我認同以及來自外界客觀評價的資訊。

    那個時候的我十分渴望來自外界的認同,我認為我的心理能量就是他人給予的,當失去這種能量的時候,我就會萎靡不振。到了大學,我開始嘗試進入各種社會團體以及學校組織,實際上剛開始也是為了更多認同。但是,逐漸我開始意識到,外界的批評雖然對我造成了一定情緒影響,但是真正能夠讓我得到認同的是我對於工作的態度以及對於人生的追求,我開始相信,只要我想去做,敢去做,認真去做,即使外界不認同,我卻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為我們無法掌控他人的思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的自己,認同自己並且不斷完善自己。

    到目前,我依然渴望來自外界的讚揚,但是,無論有沒有,我都認可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我有這樣那樣的優勢和劣勢,世上無完人。對於外界的評價,積極有建設性的我努力吸收,負面不客觀的評價我表示理解,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契合,並不是靠自身價值觀決定的。

    所以,嘗試去認同自己吧,畢竟,別人主宰不了你。

  • 6 # 小貓喵喵

    總是取悅別人,做別人眼裡的“老好人”,累不累?

    總是想取悅別人,從心理學角度看,是因為對自己不夠自信,認為只有透過各種努力,多為別人付出,多做取悅別人的事,才能贏得想要的尊重,理解和愛。

    老實說,取悅別人一定程度上是必須的,有利於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家庭關係和其他人際關係的良好互動,也為自己創造了一個相對舒心的關係環境。

    但是,如果過度取悅他人,就會迷失自己,在取悅他人中與自己的本心越來越遠,對個人的身心和成長都是不利的。

    (學習她,只取悅自己)

    就我個人而言,在這條路上也走了不少彎路。

    因為出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想要透過拼命討好取悅父母以換得他們的認可肯定,卻陷入了填補無底洞的深淵不能自拔。

    終於藉助一個事件看清事情的真相,開始反省反思自己,開始認識自己,才知道在取悅他人的道路上越來越遠地迷失了自己。

    痛定思痛,然後進行自我反省,開始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慢慢切斷取悅型的關係模式,逐漸走出困境。

    進而在工作上,在同事關係上也學會了說不,學會了張弛有度地處理與同事領導的關係,一味的付出和取悅,並不能保護自己的利益,也不能守護自己的精神。

    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取悅,有利於增進了解,拓展人際關係,加深友誼,保持在一個雙方可以接受,又不會給彼此帶來不利影響的範圍內。

    當然,在與父母的關係上,親密關係和親子關係更考驗一個人心理成長的水平,而我也在心理學的幫助下,不斷覺察,不斷調整改變,離無意義的取悅越來越遠。

    不做老好人,取悅他人,不如取悅自己!
  • 7 # 剛好有你在

    “取悅症”是一種強迫的甚至成癮的行為模式——對他人的認可上癮。取悅者會努力想讓除了自己以外的每個人都滿意,甚至犧牲自己的健康和快樂來取悅別人。但與人為善的結果可能會讓別人利用你。為了始終保持好人形象,你盡力不表現出憤怒和不悅,不管這樣的情感表露多麼正當,而且,你會避免批評別人,以免被別人批評。其實我覺得一個人有取悅症可能源於這個人自身的自卑。當一個人對自身感到自卑不自信是,就會希望從外界獲得別人的認可,從而來肯定自己的意義。但我覺得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評定事物好壞的標準。我們不需要別人來評價以及肯定自己的人生。只要是不犯法的事,你想做就應該大膽的去做,這才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態度。

  • 8 # 中華醫學科普

    如題,總是希望別人評價你為好人,渴望別人的認同,害怕拒絕別人引起衝突,這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老好人。心理學家指出,沒有辦法對別人說不的人,被稱為取悅者。習慣性的取悅別人,是一種強迫行為,這種取悅傾向常替自己帶來莫大的壓力,如果情況嚴重甚至會造成情緒失控、身心失調。

    取悅者對人際關係有不正確的假設。例如,別人的需求、期望,比我自己的需求重要,無論如何,我都不應該讓別人感到失望或受挫;我應該永遠抱持和善,不去傷害別人的感覺;我應該永遠快樂歡愉,絕不向他人表現出負面的情緒;我絕不將自身的問題或需要加諸在別人身上;別人應該永遠喜歡我、肯定我,因為我替他們做了許多事情。

    大部份的取悅者相信,如果沒有把別人視為優先,就會被人認為是個很自私的人,而自私的人將不值得被別人關愛,最後都會被遺棄,過著悲慘的命運。取悅者認為,必須要不斷付出、做很多事來取悅別人,這樣才能贏得愛和關懷。

    取悅者在人際關係中,總是將別人的需求和自己的需要放在不對等的地位,使得自己的生活常常因為必須配合別人而失調。事實上,行事以自我為本位,跟所謂的自私,是不同的。施並不一定永遠比受有福,人際關係最好的平衡狀態,是施受兼備。而要改變這些假設,必須先改變自我觀念中對於和善的認識。

    在任何人際關係中,因為每個人在意見、偏好、風格或興趣上的差異,因此衝突有時是不可避免的。 避免衝突並不是可以引以為榮的心靈力量,相反地,它是人際關係中令人擔憂的一種不正常症狀,會凝結親密關係,阻礙依賴和信任。

    不論有多少的認識,真正的改變,需要實際的行動,必須藉由有系統的策略來改變不良的習慣,並用較健康的方式來取代。如果能夠透過這些方法改變長久以來的取悅症,就可以重新掌控目前你感到不滿的行為、外表、健康習慣、關係、思想或感覺的任何部份。換言之,根除取悅症,你就擁有了改變自己的力量。

  • 9 # 於際敬身心健康專家

    “取悅症”是一種強迫的甚至是成癮的一種行為模式,他們是對別人的認可成癮。

    這些取悅者會努力想讓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滿意,甚至不惜去犧牲自己的健康和快樂來取悅別人。究竟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呢?

    不斷討好,才能被喜歡。

    我們不斷高歌人人平等,就是想要自己的人際關係是良好的,良好的就是平等的,但對於這些取悅者來說,他們為了避免人際衝突,為了避免被別人批評,盡力不去表現自己的憤怒和不悅,不斷壓抑自己的情緒,並把這種情感體驗當做是危險的,始終保持“老好人”的形象,並且會在人際關係中扮演著“討好者”的角色。他們幾乎從來不會對他人說“不”,很少會拜託別人幫忙,並且會變得無力招架、疲於應付。

    別人對我滿意,我才是好的

    取悅者有這樣的一種固定思維:我要爭取讓周圍的每一個人都喜歡我,都稱讚我,這樣我才有價值。想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就要不斷地付出,多為大家做好事。

    這裡提到心理學中說的自我價值感。取悅者有著過低的自尊,和過低的自我價值感。自尊是個體對自己的自我評價,過低的自尊就成了自卑。取悅者眼中的自己沒有什麼優勢,只要別人稍微的一個眼神,都可能擊碎他們的玻璃心。

    學會表達真實感受

    如同微笑抑鬱症患者一樣,取悅者同樣不會表達自己的真實負面情緒,和真實需求。他們以為這樣會傷害到別人。但實際上,他們的過分討好和過分友善,已經使自己產生了困擾,這也會導致他們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 10 # 暖心理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很有時代代表性。現在的諮詢中由於這種情況引起的人際關係障礙的人很多。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開始多以討好的方式與人相處,為了給別人提供方便,他們常常忽略了自己的利益。

    這種障礙常常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表面看上去這個人很大氣,很助人為樂,不與人斤斤計較。他們的潛隱理念是:我為你提供了方便,你應該感激我,以後我遇到了問題,你也應該幫我,更不應該難為我。他為了獲取別人對他的認可和喜歡,不僅為別人奉上了現實利益,還要常常忍受別人的話語攻擊,他覺得他用這種隱忍,一定能換得被別人對她的回報。他用這種模式和理念與他身邊的絕大多數人相處,他是朋友們眼中的“大好人,大方,熱心腸”,他也可能經常聽到朋友的誇獎與感謝。他也常常因此而感到愉悅和慰籍。但他不知道他的這種理念和行為,已經為他的人際關係障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讓人際關係背上了沉重的條件。他會覺得自己有困難理所當然地應該有人幫忙。並且他會無意識地要求別人幫助他時要向他幫助別人一樣“無私”。但是他的這種要求過於苛刻。當他遇到困難時,他常常發現別人不如他所期望的那樣時,他就會牢騷滿腹,怨天尤人,痛恨那些“應該報答他的人”,可想而知人際關係定會破裂或疏遠。然後他們就會苦惱於為什麼別人這樣對我,為什麼他們都會忘恩負義。再然後他們緊張於如何與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另一種情況是:他們一開始就處於人際關係的被動位置,他們想:我一切能幹則幹,能忍則忍,你們還不滿足嗎?但實際情況是大家都覺得他軟弱可欺,毫無原則,沒有人尊敬他。這種想用討好的方式贏得大家對他的認可和肯定行為,無疑最終會落得事與願違。

  • 11 # 肉墩兒的世界你不懂

    我承認我有,也承認不自信,可是二十多年都是這樣,思維模式已經固化,想改變太難。

    自己知道這樣不好,所以有的時候只能將自己裝的很冷漠的樣子,不刻意,不主動與陌生人交流,不打陌生人的電話,就連維護個人權益有時都會很不自信。

    可能也跟星座有關吧,我是天秤座,總是想大家都好,所有人都公平,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是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麼想的。

  • 12 # 牽手教育

    避免孩子走向“取悅症”,教育應該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應該思維的危害。

    本期內容來自作者閱讀《取悅症》的觀點,剛好對應昨天的內容。我們需要培養目標是,獨立的孩子,不想要取悅症的孩子。

    應該思維是我們上次簡單說過,我們每個人的人際關係,成長要跨過去的障礙。

    什麼是取悅症,它是病嗎?

    答案是,它不是病。書的作者雖然起的這個名字,帶了一個症字,其實不是一種病,它只是一種心理傾向,有點像拖延症。它肯定不是病,它又沒有讓我們的身體產生病變。但是我們自己,包括養育孩子的時候不注意,就容易陷入一個怪圈出不來,這個就是取悅症的一大危害。

    取悅症的三種類型都是什麼,我們該怎麼分辨?

    第一種,認知型取悅症。

    認知型取悅症在孩子身上,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孩子的認知,在一定的年齡階段內處於學習階段。但如果是成年人還有這樣的表現就要注意了。這種錯誤觀念就是,只要我當個好人,我對別人好,那麼別人就應該對我好,如果別人對我不好,那麼就是我自己的不對。

    這個奇怪的思維模式是怎麼樣發生的呢?它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模式。常發生在兒童時候,電視劇裡經常用於感動人的橋段,父母鬧離婚,小孩不想讓父母離開,他又沒辦法控制,這時候他就會想,只要我很乖,只要我什麼都聽父母的話,那麼他們就不會分開。

    其實這種有條件的思維模式一般在七八歲的時候就會自然消解,一個孩子在七八歲的時候,就會認識到願望和現實是有差距的。

    第二種,習慣型取悅症。

    這種型別的人討好別人、取悅別人已經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了,是帶有某種強迫性的。他們對別人的需求和認可特別強烈,如果他們為別人做了哪件事,結果別人沒有及時地表達感謝,他們就受不了了,覺得自己立馬被冷落了,對別人的稱讚和認可已經到了非要不可的地步,只能透過取悅別人,透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第三種,逃避型取悅症。

    逃避型的取悅型好人,因為以前受到過某種傷害,在受到傷害的時候,他們發現,可以透過取悅別人,讓別人高興來避免自己受到傷害,這就是他們用來保護自己的一種手段。從來不讓自己陷入衝突當中。每當覺得別人快要生氣的時候,他們會立馬示弱,首先討好,讓別人壓根兒就沒有發飆的理由。這樣造成了一個結果就是,他們永遠不會處理和別人的衝突。

    簡單說了本書說的取悅症的三種類型和危害,分別是認知型、習慣型和逃避型。這些好老人的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極度地想要別人的認可。為了獲得別人的喜歡,或是避免被別人討厭就,他們就會花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去滿足所有人,對別人都特別好,但是對自己特別狠,一點都不好,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他們發現別人並不買帳,別人還覺得這些人特別煩。

    如何避免自己和孩子陷入取悅症,簡單來說去除自己思維中的應該思維,讓自己和孩子更順利的走向人際關係的,獨立性階段。只有當認可來自於自己的內心,而不是他人的時候,真正的自信才能建立起來。而說一個人內心強大,實際上就是說他有堅不可摧的自信。

  • 13 # 心理奶爸

    在我們的身邊,經常可以遇到這樣的一些人,他們總喜歡無條件的去幫助他人,並且無怨無悔,基本上都是有求必應,從不拒絕,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別人能夠開心。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其實這是一種人格心理障礙,叫做“取悅症”。他們表面看似很開心,如果想要幫助別人的時候遭到拒絕,內心就會產生不良的情緒,對別人產生不滿。

    通常有這種傾向的人不容易發現自己的問題,他們往往為了取悅他人,不惜一切代價,其結果會讓自己更容易失落,感到自責。對於有“取悅症”的人,應該如果去消除這一不良情緒,可以參考以下幾點方法。

    第一、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一個人如果有不滿的情緒,應該及時表達出來,讓別人知道你的真實想法,一定不要壓抑自己,這隻會讓自己的心情越來越差。

    第二、學會拒絕。不要指望自己的幫助,就能夠得到別人的重視,無條件的幫助會讓別人感到廉價,不懂得回報。第三、增強自信心。透過去取悅別人,其內心的深處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他們害怕失去朋友,認為只有透過單方面的付出,才能夠長時間維持關係。

    第四、改變態度。要端正自己的人際交往態度,要明白透過取悅而來的朋友,往往不值一提,如果有一天幫不上忙了,反而會讓自己陷入困境,讓對方反感。總之,與人交往的時候,不應該去取悅別人,而應該有自己的堅定的立場,要懂得互幫互助,你來我往,才是能長期維持關係的根本。

  • 14 # show伸出圓手

    其實人人都有取悅症,或多或少而已。

    在一段社會關係或家庭關係中,沒有人一直處於上風,或一直處於下風。為人父母,也有自己的父母;為人子女,有一天也會有自己的子女,父母對子女的照顧、疼愛,是為了得到子女的信任,依賴和愛,這種關係,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取悅,父母在取悅子女。反過來,子女表現的乖巧、溫順,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誇獎稱讚,同樣也是一種,這是子女在取悅父母。

    而在社會職場上,上司與下屬之間。下屬常常無法理直氣壯的拒絕上司的要求,哪怕這種要求有點不太合理,這是下屬對上司的取悅;上司鼓勵下屬努力工作,制定各種激勵機制,這是上司對下屬的取悅。

    社會關係中,朋友與朋友之間相處,同事與同事之間聯絡,總有一方遷就另一方,或者雙方互相遷就,這是為了親密相處或者和平共事,這又何嘗不是一種互相取悅?

    只要你是一個自然人,一個無法擺脫現行社會道德與規律的人,就擺脫不了這種取悅關係,說白了,這是一種生存之道。只不過有些人的取悅症太過嚴重,忘了自己才是主體。

  • 15 # 思以致勝11

    我覺的我就有點這樣。我舉個例子吧:平時的話我們很多人一起出去吃飯我就想把所有人都照顧好了,顧及每個人的情緒,就怕這頓飯有誰吃的不高興,在吃飯過程中萬一有兩個人情緒不對我就趕緊說話叉開話題,結果每次我都感覺心累。跟朋友在一起都是顧及朋友們的感受,只想讓他們高興,結果每次玩完回到家自己一回想發生的事都感覺從來沒人顧及自己的感受。在朋友中我是一個老好人,但是從來沒感覺到自己重要。我覺的人還是要為自己著想,不能總是取悅別人,如果好的朋友你根本不用取悅,不能每次都自己感覺好累。

  • 16 # 每日談心

    你有取悅症嗎?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想起了3月底在家看的一期《奇葩大會》,也恰恰是這期節目當中,知名作家蔣方舟分享的自己戰勝了“討好型人格”的經歷,在後續的幾天裡,刷屏了各大網站。

    那麼,在節目中,蔣方舟提到了自己曾經在同事與朋友面前不善於去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即使在親密關係中,面對愛人的時候,也還是會盡可能地去避免衝突,因為不想讓對方感到不愉快。

    而蔣方舟提到的這種“討好型人格”,其實我們可以說就是題主提到的“取悅症”:為了讓對方高興、取悅對方,不輕易表達自己的真實情緒。而我們都知道,這種“取悅症”會讓我們的關係變得不夠真實,就像蔣方舟說到的,她這樣的事情,讓她覺得自己擁有的關係都不“真實”。

    一、取悅的人是什麼樣的?

    有心理學家提出這樣的觀點:有取悅症的人活在別人的期待中,會不停地去追逐他人對自己的認可,會凡事先考慮對方,即使對自己多有不公,也會勉強地去做,如此才能讓對方高興,對自己感到滿意。而這種取悅症之所以會持久發生,最為本質的原因還是因為當事人有所求,即他們會絕對地認為:我對你好,你也應該會對我好。其實說到底就是有付出,也同樣希望有所回報。而當這種回報並沒有如自己期望的那般,當事人通常會先自我反省,或是有更為偏激的想法,覺得對方存在問題。我們也可以說取悅型的人有著極度敏感的內心。對於自己的需求不會直接地去表達,於是會透過取悅行為來給予他人暗示,期望他人同樣回報給自己。

    二、為什麼會成為一個取悅的人?

    而這類人之所以會變成一個取悅者,其實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需要他人對自己的肯定,以及本身沒有感受到足夠的愛。只有當別人接受、讚賞、需要自己的時候,取悅者才會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並且需要被取悅者來彌補當事人對愛匱乏的感受。

    三、那麼,要改變自己這種取悅行為,該怎麼做?

    1.承認並瞭解自己正有這樣的行為:取悅行為

    2.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一些問題,設定邊界

    3.學會自我認可與關愛。

    只有在接納了自己存在的問題之後,才能有更多的勇氣去解決問題,這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逃避問題是永遠都解決不了問題的。其次,多從自身角度出發,關注自己的感受與需求,設定邊界,學會拒絕。再者,可以從積極的事件當中,給予自己足夠的認可。

    總而言之,一個人最該取悅的大概是自己,只有自尊自愛自我認可,才可能去贏得更多的肯定與愛。祝好!

  • 17 # 婦產科小超人

    有。

    在讀書時代,這種症狀特別嚴重。

    我還是一直孤單。

    直到上初中,好像被點了笑穴,特別愛笑,一笑還停不下來。不知道為什麼,從此很多同學願意跟主動跟我說話甚至交朋友。

    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友好,我特別珍惜,因此更加努力去討好別人。永遠把別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而選擇將就自己。所以我是一個聽話的孩子,優秀的學生,從不需要老師家長操心。

    是的,因此朋友很多,大家對我也非常友好,甚至評價不錯。

    但是可怕的是,我對自己這樣狀態非常滿意,習慣忽略自己的需求,潛意識裡是“我都無所謂,怎樣都可以”。

    直到大學開始戀愛了,才開始發現自己有諸多非常苛刻的要求,而這些要求全部投放到了男朋友(暫且叫他“工程師”)身上。原來我也需要被理解、被關心,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所以那段時間工程師內心應該是非常崩潰的,經常因為一些很小的事情,覺得自己沒有被關注到就大發雷霆甚至以分手相要挾。

    我開始認真思考,為什麼對其他人能非常寬容,卻對工程師如此苛刻?難道只是因為他對於我而言特別重要嗎?

    其實並不是,不過就是仗著他喜歡我,不需要去討好他,他給的滿滿的安全感讓我確信不會離開我,所以肆無忌憚地提各種要求,正視自己的需要。

    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我才逐漸調整過來,學會正視自己的需求,並且勇敢的提出來,把自己的需要和別人的需要都放在重要的位置,學會尊重他人也看重自己。

    我更喜歡現在的自己,希望大家也可以做喜歡的自己。

  • 18 # 心夥伴

    取悅症也被稱之為看管性人格障礙,適度的取悅他人是每個人生存在這個社會上必須學會的技巧,而當它發展成症狀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人格障礙,人格障礙不僅會對你的人生造成巨大的影響,而且會極大的降低你的生活質量,讓你越來越過不下去。

    一般來說,取悅症由個人的三個心理要素組合而成,它們之間相互依託,最後組成一個整體的病態,行為、思維、情感,這三個部分就是這三條外邊,強迫的行為一般來說,都是受到了畏懼的心理驅使,而畏懼的心理又會讓自己的行為更加順從別人。

    而有取悅症的人在情感方面,都比較弱勢,他們畏懼他人的一切情緒,比如說,畏懼他人的批評,畏懼他人的憤怒,以及畏懼他人的拋棄,此外他們就算連自己的情緒也非常畏懼,這些情緒一般是孤獨等等,一旦當他們感覺自己被拋棄了,或者受不到重視的話,就會非常的心慌。

    在小時候,取悅症患者一般都擁有這幾個問題存在,家長對他過於漠不關心,或者說是曾經遭到過重度批評,也或者曾經遭到過大量同伴拋棄,一旦當他人都不喜歡自己後,他們就會非常害怕畏懼這種情況的發生,擔心再度被拋棄的他們就將會學取悅別人,犧牲自己。

    其實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不能靠取悅的,一旦當對方認為你沒有自己的立場,什麼事情都會聽他說的話,對方就會對你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輕視,而真正良好的人際關係應該是平衡的,也就是所謂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 19 # 遲金燕1

    所謂“取悅症”,我真的不太懂。我也不太理解,你為什麼稱愛好逗樂者叫“取悅症”?逗樂者,心中也有煩惱。他透過“取悅“不但緩釋了自己的陏悶,更希望給大家帶來快樂。中國有句俗語: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真誠希望:大家都患“取悅症“。

  • 20 # 鵜鶘心理

    取悅症也稱為看管人性格障礙,是一種病理狀態,是一種強迫的甚至成癮的行為模式。而且大多數習慣取悅於他人者,對拒絕和敵意有著根深蒂固的畏懼和焦慮,只考慮他人,而忽視自己的感覺和利益

    取悅症要分為認知型,習慣型,情感逃避型。認知型的取悅症,往往是處於一種獲得他人認可的模式中,因為他覺著只有自己爭取讓每個人喜歡自己,自我衡量與自我定義的依據就是自己為別人做了多少好事。習慣型的取悅症,是一種老好人,因為他習慣性的犧牲自己的需求去照顧他人的需要,總會覺著自己為別人做多少都是理所應當的,而且從來不會說不。逃避型的,是一種因為逃避令人害怕和不安的情感而導致的。

    取悅症患者表面上否認了對他人的憤怒和怨恨,但是在自己的內心,他還會感到恐慌和不安,在任何關係中如果不會表達自己的情感,那麼也就沒有什麼機會去處理雙方的問題。如果自己選擇一味的討好他人,那麼自己到最後也會付出高昂的代價;如果自己不懂得表達自己情感,那麼人際關係也就變得不太真實。

    克服這種狀態也並不是不可能,首先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一個人如果有不滿的情緒,那麼就應該及時的表達出來,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內心想法,不要壓抑自己,這樣只會讓自己的情緒越來越糟糕。其次要學會拒絕,對別人的要求要學會說不,不要給別人一種你的幫助是理所應當的感覺。也要增強自己的自信心,要相信良好的人際關係並不是靠自己一味付出而獲得的。

    總之,在難與人交往的過程,不應該一味的靠犧牲自我利益去取悅他人,自己應該有自己堅定的立場,要懂得互幫互助,平等互利,才能夠維持關係的長遠健康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聽過最美的三行情書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