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勵變演講思維課
-
2 #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婦
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王宏梅:
說到底,這跟我們對自己的接納程度有關。
首先,人天生都是追求完美的。我們身邊的人也會要求我們:做一件事,要麼不做,要麼就做到最好。
內在要求和外在要求的結合,使我們會對自己的期望值更高,會要求自己更加完美,而當我們自己表現得不太完美的時候,我們就會對自己很失望,在這種情況下會不喜歡現在的自己。
其次,我們在看問題的時候容易把問題和人“一體”化,而不是客觀地看待問題,將人和問題分離。
當一件事情沒有處理好的時候,對自己接納程度低的人便會否定自己,在心裡批評自己:你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你簡直就是個廢物!在失意和沮喪中,將自己全盤否定了,這個時候,我們哪會喜歡自己?
當我們在否定自己、不接納自己、不喜歡自己的時候,可以停下來反思一下:
在這個時候需要靜下來問問自己:
我究竟是這件事沒做好呢?還是我整個人“不行”?在我生命的過往,我有沒有把事情做好的時候?有哪些是值得我特別自豪和驕傲的呢?
這些反思會告訴你:你是你,事情是事情,這件事情沒做好,不能代表你這個人就不行。
當問題困擾你的時候,要告訴自己:問題是問題,人是人,人不等於問題,問題也不等於人,是我們在面對問題。
當面臨困難的時候,多想想過往那些讓你滿意的經歷,多盤點自己的資源,你會越來越喜歡自己!
-
3 # 喵喵愛啃骨頭
有時候我們不喜歡自己!
人都會有情緒,可大可小,或傷害別人或傷害自己。有時半夜想想,好像確實錯了呢!錯在不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於我來說,錯錯更健康。珍惜留在身邊的人就好!
說說我的不喜歡吧!
我不喜歡自己去KTV因為唱歌怕跑調而不敢展示自己;
我不喜歡自己出門因為不認方向迷路迷的顛三倒四;
我不喜歡自己逛街竟然很難買到一件稱心如意的衣服;
我不喜歡自己獨自在外居住因為害怕不開燈就不敢入睡;
我不喜歡自己在外吃飯挑食不吃辣不吃油不吃……
我不喜歡……
應該會有人跟我一樣吧!這沒什麼大不了,誰還能沒個缺點呀!
找個寵你的你也寵她(他)一輩子,有時候有些缺點在愛你的人眼裡恰恰是優點。
-
4 # 羅秈秈
謝邀。不喜歡現在的自己?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情緒。是因為現在的人生階段不如意吧。也許是因為出身,也許是因為容貌,也許是因為工作學習,也許是因為感情。又或許是因為做了某些傷害了別人的事和說了讓別人討厭的話,又或許是因為自己帶著面具生活太累了。
我是學醫學出身的,在我們心理學課程裡,我們的自我概念包含了現實自我和理想自我,現實自我是一個人對自己在與他人和環境相互作用中,表現出的綜合現實狀況和實際行為的意識。說白了,現實自我就是別人眼中的我們自己。而理想自我,代表一個人最希望擁有的自我概念、理想概念。它包括潛在的與自我有關的、且被個人高度評價的感知和意義。就是我們自己心中想要的那個人。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冷靜下來好好想想,為什麼會討厭自己?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到底我們想要得到什麼?而我們又做了哪些背道而馳的事導致目標越來越遠?
有人說人生苦短,有人嘆歲月悠長,不管怎樣,好好活著,別讓未來的你討厭今天的你。對自己好點,因為除了你,沒人會在乎。
-
5 # 丫珍小趣
是因為外在的自我和內在的自我不一致。這是自我認知的問題,需要你認真的瞭解內在的自己,向內探索自己,體會自己真正的感受或者需求。在此基礎上,透過系統思維,糾正自己的認知偏差,以此由內而外的將內在的自我與外在的自我統一。你的問題才能真正得到解決。
回覆列表
對於有些人來說,在他們的一生中,最難的事情不是接受失敗,也不是挑戰極限,而是接納自己,喜歡自己。
曾經有個口才班的學員小球跟我說,他很討厭自己。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他出身於貧窮家庭,學歷也不高,長得又矮又胖,口才還不好。實在找不到理由來喜歡自己。
我問他,你覺得喜歡自己難還是討厭自己難?
他回答,我覺得討厭自己太容易了,而要喜歡自己的話,恐怕很難做到。
我聽了他的回答,內心挺沉重的。其實,太多的人跟小球一樣,可能窮盡一生,也無法完全地喜歡自己。所以,他們永遠地生活在自責與卑微之中,活在別人的眼光和看法之中。無法接納自己,我們就無法完全釋放自己的能量,要自信就是天方夜譚。
其實不管你是窮困潦倒還是財富滿貫,不管你是多麼卑微還是多麼高尚,不管你是有貢獻於這個社會還是靠社會的救濟,你這輩子最應該做的事,就是接納自己啊!
如果我們不能接納自己,會是怎樣呢?
一、刻意隱藏真實的自我,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糟糕。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榮格指出,我們所難以接受的那個自己,在心理學上叫“陰影”,也就是你不願意成為的那種人。陰影是由個體所不願意顯露出來的一些心理內容組成的,指我們人格中遭受刻意壓抑的部分。這些內容是個體自認為不可以顯示出來的,因為它們非常脆弱,不能被社會所接受,有些甚至是邪惡的。壓抑的原因可能是恐懼、無知、廉恥心,也有可能是因為缺乏愛。
其實每個人都有“陰影”,我們都有很多不想被別人所知道的東西。為了隱藏這些“陰影”,我們會給自己戴上一張面具。這張面具是為遵守外在的社會環境、社會規範等所做出的種種反應,這張面具稱為“社會我”。這張面具會將身邊重要他人所不接納的情緒、特質、才能和態度等,排除在意識之外,所以它不輕易為別人所知。
然而你越是刻意隱藏陰影,這些“陰影”就會越纏著你。一般情況下,我們的意識會把我們的“陰影”壓抑在“潛意識”之中,不讓它表現出來,但一旦我們的意識有所鬆懈,“陰影”就會出來作怪。所以刻意隱藏會讓我們的意識在不斷地跟潛意識對,從而讓我們不斷地消耗內在能量,洋相百出。
例如,有些人在演講中會緊張,緊張就是他內心的陰影,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緊張,所以在刻意隱藏,結果是越緊張,就越講不好話。
二、否定真實的自己,會讓我們的自信水平越來越低。
我們不能接納自己,其實就是在否定自己的一些特質。例如,我們不能接納自己害羞的習慣,其實我們就是在否定害羞這種特質,我們會很討厭這種特質,當我們否定它的時候,我們就是把這種特質當做我們的異己,會刻意地把它排除在我們的意識之外,但實際上,害羞這種特質卻永遠跟隨著我們。所以,你越否定它,它對你的影響就越大,那你就會越來越不自信,因為當你害羞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害羞是很不好的,所以你的潛意識裡告訴自己,我不要害羞,我不是害羞的人,結果是你越否定,害羞對你來說傷害就越大。
曾經有聽過這樣的故事:有一個小夥子,來自於貧窮的山區,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然而一家人辛苦的勞作,只能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
小夥子很爭氣,讀書成績一直在班裡名列前茅,這讓父母很驕傲。他的父親為了能夠讓他走出大山,出人頭地,除了每天早早就下地摘菜,拿到市場去換點錢之外,還會到縣城裡收拾破爛來維持他的學費開支和生活開支。
慢慢地,小夥子也透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縣重點高中,過上了住校的生活。在周圍的同學裡,很多都是有錢人,他們每天都談論著自己的父母是做什麼的,開什麼車,去哪裡玩了。每當這個時候,小夥子心裡就不舒服。他跟同學撒謊,說自己的父親是做個體戶的。
這個時候,他心裡開始有點扭曲了。為了掩蓋這個謊言,每次要開家長會的時候,他都不會叫他父親過來學校,而是請了自己的朋友過來充當自己的父親。
這樣的做法,讓他心理及其難受,但是他覺得在同學面前的面子更重要。
有一天,他和同學們走在大街上。突然,他看到了自己的父親,只見父親衣衫襤褸,揹著一袋破爛,他父親看到了他,馬上向他走過來,想和他說說話。這時他想,如果被同學知道這是自己的父親,自己還有面子在學校呆下去嗎?於是他目不斜視,不顧父親的打招呼,快速拉著同學走開了。同學們覺得奇怪,問這人是誰啊?小夥子回答說,不認識,也許是撿破爛的吧!於是,他頭也不回地走了,留下了楞在那裡的父親。
那晚,他哭了。從那以後,他慢慢地變得孤僻起來,不想和同學走在一起,怕再次遇到父親,他獨來獨往,變得越來越自卑。
終於有一天,他再也承受不住內心的指責和對父親深深的愧疚。在一個週末,他跑回了家,拉上父親來到學校,遇到了同學就介紹,這是我的父親。
這麼多年來放在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下了。他終於可以不用再同學面前去掩飾什麼,否定什麼,不用再受自卑和自責的雙重摺磨,他慢慢變得開始自信了。
接納自己,是你這輩子最應該做的事情
一、你不愛自己,沒有人能夠幫你去愛。
每個人至於這個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從我們呱呱墜地,我們就和所有的人不一樣。小的時候,我們餓了,哭,父母才會給我們餵奶。哭,就是我們愛自己的表現;長大後上學了,同學們似乎在孤立你,如果你就此沉淪,那你就是作踐自己。此時此刻,你應該更加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學習來獲得同學的認可;工作後,你受到了委屈,似乎領導都不認可你,此時,只有你吞下那些委屈,加倍愛自己,讓自己在工作中更加出色,別人才會對你刮目相看。
妄想透過委屈自己來求得別人的認可,那是不可取的。真正長久的尊重,是來自你對自己的接納,然後是全身心地愛自己的一切,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我們都應該無條件地愛著它。即使是我們最差的缺點,對我們來說,也是我們成長的力量,因為缺點會讓你有動力去進步。
二、無論怎樣,你都是有價值的。
很多人不自信,是因為覺得自己一點用都沒有。例如,如果你的工作很差,工資很低,甚至連自己都養不活,還要靠家人救濟,你的自信水平可能就會很低,因為你覺得自己好像沒有什麼用,所以你很排斥這樣的自己。但其實人只要生下來,他就有自己的價值。
也許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總做不好,被領導批評,好像自己能力不足,但其實你有可能是放錯了位置的“垃圾”,只要你擺正了自己的位置,你的價值就無窮無盡。有個朋友曾經的工作是做技術,選擇這份工作,是因為自己學的專業就是技術類的,但他實在不喜歡技術類工作,所以工作兩年來,業績一直一般般,差點被公司炒掉了。所以他一直懷疑自己的能力。後來,我告訴他,既然這份工作做不好,不如換一份你擅長並且喜歡的看看。他擅長與人溝通,並且喜歡走出去辦公室,所以他去找了一份銷售類的工作。這份工作他做起來如虎添翼,後來跟我感慨道,前兩年都白活了。如果早一點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他就能夠早一點找到自己的價值。
所以,無論怎樣,我們都不要輕易地給自己貼標籤:我沒有能力,我沒有價值。你不是沒有價值,你只是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能力發揮的平臺而已。
三、完全接納自己,喜歡自己,你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榮格曾問:“你究竟願意做一個好人,還是一個完整的人?”他認為,只有把陰影和意識結合起來,才能讓我們的心靈恢復完整,只有這樣,才能認識真正的自我。榮格相信,如果我們能承認和接納人格中的陰影,就會對精神生活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榮格曾說:“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直面陰影,讓它成為我們人格的一部分,沒有其它辦法。”
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想做一個讓別人喜歡、認可的人,所以別人不喜歡、不認可的特質等,我們都刻意藏起來了,以迎合別人的標準。然而,這樣我們就把自己分成了兩半,然而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天使和魔鬼的一面,這兩者加起來,才構成了完整的我們。如果我們只願意成為一個只有天使的一面的人,那唯一的結果就是我們總是要不斷壓抑自己的天性,因為魔鬼總是存在,它總想跑出來,我們就總壓住它不讓它出來。不接納自己,就會讓我們的想法和行為總是背道而馳,久而久之,我們就會被壓垮。
一個完整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快樂而自信的人。
我是劉仕祥老師,生涯教育專家,演講教練,人力資源管理師,高校職業規劃講師,著有《在最能吃苦的年紀,遇見拼命努力的自己》《直擊人心:從0到N職場溝通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