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瑞庚臺醫-經理

    根據臺灣衛生研究院2019臺灣糖尿病年鑑統計表示,糖尿病的盛行率超過 9.32%,糖尿病患者已經超過220萬人,糖尿病容易引發各種血管病變,其中又以視網膜病變尤其讓病人擔憂。

    40 歲以下男女因糖尿病導致的視網膜病變每年逐漸上升,想要預防失明危機必須及早做眼底檢查。

    嚴重的視網膜病變將導致失明

    2019 年臺灣糖尿病患者接受眼部檢查的比率只有 45%,這歸因於糖尿病患者增多,醫療資源及條件有限。臺灣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一般診所或者小醫院未必具有眼底檢查系統。

    臺大醫院眼科部醫師謝易庭表示:「過往糖尿病患者在內科或者家醫科治療時,需要另外前往眼科做眼底檢查,很多患者因為時間不充裕、外加認為自己血糖控制較穩及視力並未出現問題,而不願多跑一趟。」也因此導致患者沒有及時的發現視網膜病變問題。

    AI輔助診斷裝置提升糖尿病患者視網膜篩檢率

    宏碁公司跨界與臺大醫院合作推出一款可以用在家醫科以及內科使用的眼部 AI 輔助診斷裝置。宏碁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施振榮表示,該裝置有臺灣諾華作為設計顧問並且經過衛生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認證成為二級醫療器材軟體。

    施振榮表示,這款裝置採用國外 EyePACS 平臺臨床的資料,結合國內臺大醫院臨床數萬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眼底照片資料,加以人工智慧技術,形成的AI 診斷軟體,這款軟體的視網膜病變判讀能力和一般眼科醫師判斷幾乎沒有差異,敏感度高達 95%。

    有了這款裝置的輔助,以後非眼科也可以做糖尿病眼部病變檢查,輔助醫師找出潛在患者,及早治療,控制病情。 糖尿病患者每年一次眼底檢查 糖尿病患者失明率是一般人的 25 倍,且患病 10 年後,視網膜病變率上升至 60%,是成年人失明的三大原因之一,想要避免視網膜因糖尿病病變,不僅要做好血糖管理,更重要的是及早做眼部檢查。

    吳明賢表示,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眼底檢查,才是預防病變的辦法。

  • 2 # YOYO遊醫生

    是真的,對於40歲以上的人群,確實有必要每年檢查一次眼睛。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眼病的發病率都會增加,比如大家熟悉的白內障、青光眼、老年性黃斑變性等。

    有些眼病發病比較隱匿,比如青光眼,早期患者可能自己一點感覺也沒有,尤其是單眼的時候,視野逐漸在缺損,但是平常不注意可能都意識不到,等到真的發現去就診,很多都中晚期了,治療效果就會差很多,最後可能還會失明。

    現在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很多,其實這些慢病患者,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都應該定期檢查眼底。比如糖尿病就會引起眼底出血、滲出等病變,統稱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簡稱糖網。根據病變程度不同,糖網有不同的分期,早期可能只用觀察或者打鐳射,就可以控制病情,晚期就可能需要做玻璃體切除手術或者仍然會失明。

    而且就算沒有眼病,40歲以後,眼睛的調節能力也會下降,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老花眼,也是需要去醫院檢檢視看需不需要驗配老花鏡。還有像眼皮鬆弛下垂,結膜炎症、翼狀胬肉等等,發病率都會上升。

    總的來說,建議大家40歲以後每年給眼睛做個檢查,基本包括視力、眼壓、驗光、眼底檢查就差不多了,如果有特殊情況再做進一步檢查就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耳朵的疾病及症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