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農溪茶業

    喝茶是一種比較好的養生方式,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會對茶情有獨鍾,無論是飯後,還是平時,都會選擇喝點茶,從中品嚐到從泡茶到喝茶帶來的各種樂趣。然而,對於一些只會喝茶,卻不知道怎麼泡茶的人而言,要知道怎樣去泡一壺好茶,其實也是需要花費一番功夫的。比如說,大家都知道泡茶的時候,需要新增茶葉和水,但是對這兩者應該按照怎樣的比例去搭配,很多人就不瞭解了。事實上,泡茶也是有訣竅的,對於水和茶葉的搭配,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只有按照合適的比例去搭配,才能夠真正泡出好的茶味來。今天,就帶領大家學習一下,怎樣合理的搭配茶葉和水的比例。

    1.茶葉放多少比較合適?

    一般來說,水是根據茶葉的多少來定的。不過,根據不同的茶葉,品種之間也存在著一些差異,所以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也必須根據茶葉的品質來定。但是,根據平時的泡茶經驗,其實大家在每次投放茶葉的時候,一般不要太多,也就是說按照杯子的深度,不要超過五分之一,因為茶葉還是會發脹的,如果在沖水以後,茶葉被髮脹以後,佔據了杯子的絕大多數體積,這樣也喝不出真正的茶味兒來。所以,先告訴大家,每次在投放茶葉的時候,一定要根據杯子的體積,進行準確的投放。

    2.水放多少比較合適?

    有的人覺得,每次在杯子裡面倒滿水,基本上就可以了,事實上,這樣是不可以的,為什麼呢?茶葉的濃度,其實是隨著沖泡的次數,而不斷髮生改變的,所以大家在每次沖泡的時候,加入的水的量應該是有所變化的。第一次沖泡的時候,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水,但是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多,後續加水的量,會隨著茶葉濃度的減少,而逐漸減少水的新增量。另外,有些人可能比較喜歡喝濃茶,還有的人可能比較喜歡喝淡一些的茶,這個也是因人而異,最終選擇符合自己的茶水比例。

    3.水溫應該怎樣把控最合適?

    其實,茶葉並不喜歡太滾燙的水溫,所以大家在泡茶的時候,還需要根據茶葉的性質,來選擇合適的水溫。一般來說,每次在選擇水溫的時候,既不要太燙的水,比如說達到了100攝氏度的水,用來泡茶肯定是不行的,這樣會導致茶葉的營養成分被破壞了。另外,水溫也不要太低了,比如說低於30攝氏度,這樣會導致茶葉的營養無法顯露出來。總而言之,將水溫控制在這兩個水溫之間,對於泡茶是最為合適的。

    除了以上需要注意的這些要點之外,大家在平時購買茶葉的時候,也需要對一些加工的茶有所瞭解,比如說有的茶葉已經被製作成了粉末,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新增水的量也會有所不同,最好是按照說明書進行,切記不要過分的加水,以免影響茶的口感

  • 2 # 美圖心計

    不同的茶茶水比例不一樣的,在進行茶葉審評時候,一般綠茶,花茶,紅茶等茶水比為1:50烏龍茶為1:22

    但實際在飲茶過程中,器具不同,裝置有限,很少有人去精確稱取茶葉和量取水來泡茶的,都是憑自己的喜好和經驗放茶接水,所以還真沒一個固定的值。

    剛學喝茶的人可能比較淡一些,杯中幾片茶葉,老茶客常喝濃茶,泡出來大半杯都是茶葉......

    如果確實不知道怎麼放,可以參考上面的比例,或者先少放點,衝上水喝喝,感覺淡了就再加點茶,直到滿意為止。

    如果放多了,可以挑一些茶葉出來,下次沖泡就吸取經驗,適量放茶了啊。

  • 3 # 人間正道蘇

    普洱茶工夫泡法:

    茶葉重量與蓋碗容積比建議為1:16,即7克茶葉使用110毫升的蓋碗;茶水比為1:10-11,即投放7克茶葉時的注水量為70-77毫升。注水時間約5秒,前8泡即時出湯,不要悶泡,8泡以後適當延長出湯時間。

    普洱茶杯泡,茶葉與茶杯容積比建議為1:100,即100毫升的茶杯,投入1克普洱茶,300毫升的茶杯,投入3克普洱茶。

  • 4 # 茶味於心

    剛開始喝茶,由於沒有找到適合自己口感的茶水比,及對於茶葉量的多少沒有準確的概念,有這種擔憂很正常。

    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買個小電子天平,喝茶之前可以先稱一下,時間長了,就直接知道要拿多少茶來泡了,也就可以靠肉眼來把握泡茶的量了。

    當然,在此之前,也要知道一個參考的量。茶葉質量與水的體積比,一般被稱為茶水比。我們泡茶按照這個比例就可以了。

    一般情況下,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黑茶的茶水比都是1:50,烏龍茶的茶水比是1:22。

    剛開始喝茶,可以適量再減少一些,烏龍茶1:30、1:40也是可以的,其他茶1:60、1:70也行。因為剛開始喝茶的人,口味比較淡。如果覺得茶水比太小,沒有茶葉味,下次也可以再加嘛。

    以上說的是我們用茶具泡茶的時候的做法,因為用茶具可以做到茶、水及時分離,不至於茶汁持續浸出而使茶味太濃。

    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更多的是用玻璃杯直接泡了就放那了,一會兒喝一口。甚至有些還是保溫杯,這時如果仍然按照1:50、1:22的比例,茶葉中的物質可能大部分都溶解在這一杯水中了,滋味可能就會比較濃了。這時我們就可以適當減小茶水比,用1:60、1:70甚至1:80,烏龍茶可以1:30、1:40甚至1:50、1:60也是可以嘗試的,直到找到適合自己的口感。

    另外想說的是,濃茶對身體不是太好,建議還是少喝太濃的茶。

  • 5 # 國家高階評茶師

    怎麼樣把一杯茶泡得更好喝,即不會浪費,又能最大值的激發出茶葉本身的質量,茶和水的比例很關鍵,茶水比例太小,茶多水少既難於充分浸泡出茶汁,又會使滋味濃澀;茶水比例過大,茶少水多,又會更滋味淡薄。不同茶類,茶水比例也有所區別,紅茶、綠茶、白茶、黃茶的茶水比例是1:50;烏龍茶烏因分幾次沖泡而且比較注重滋味的醇厚及耐泡程度,所以以茶水比例較小,一般為1:20;黑茶採用沖泡法時茶水比例時1:50,用煮漬法時,茶水比例1:80.

    懂得茶水比例了,還要按沖泡用的杯子的容積來定茶量,為了操作和飲用的方便,泡茶時茶水佔杯子容量的70%為宜,最多不能超過80%。假如用一個容量200毫升的杯子來泡綠茶,大約只能用150毫升的水,那麼投茶量大約是3克(綠茶的茶水比例是1:50)。根據容器的大小,以此類推喲。

  • 6 # 茶靠譜

    1:50是大多數茶類的標準茶水之比

    茶和水的比例的多少,要根據茶類而來。通常說,綠茶、白茶、紅茶、黃茶和黑茶的茶水比例是1:50到1:75這個區間。比如,你沖泡一杯綠茶,放三克茶葉,那就要放150克到225克的水。而選擇1:50還是1:75,則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一是你自己的口味濃淡,二是茶葉的質量。口味重一些,水則少放一些,如果口味重一些,也可以多投茶少放水。而茶葉質量方面,如果茶葉好,能夠溶解在水中的內含物質就豐富,含量就多一些,相同的水量,茶湯喝起來自然會更加的濃醇一些。如果茶葉質量不太好,茶湯滋味寡淡,不妨多放一些水。

    1:22是烏龍茶的標準茶水比

    烏龍茶,尤其是條索狀烏龍茶,其茶湯溶出快,味道重,茶葉量大,沖泡時時間短,沖泡的次數比較多,香氣好。通行的沖泡方法,都是1:22.即1克茶,衝入22克的沸水。但是沖泡的時間可以短一些,15秒,20秒出湯。這樣既有茶葉的濃厚度,又有充分的香氣,口感也不至於太苦或太薄。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如果平時喝茶比較多。強烈建議你自己去測試一下,找出最適合自己口感的茶水比。這個也比較簡單,方法如下:準備一張記錄的紙,打好表格;同一種茶,3克3份或5份;以不同的茶水比,建議在1:40至1:80這個區間(烏龍茶另外),設定相同的沖泡時間(比如30秒,具體看茶類和茶的質量),然後嘗試其中的口感,做好記錄,從而得出適合自己的茶水比例。

  • 7 # 小陳茶事

    感謝您提出的問題,讓我們一起探討茶知識,瞭解茶文化。

    沖泡茶葉時,茶水比例應該是多少?這個得根據不同茶具的情況來判斷。

    首先,蓋碗。

    如今常見的標準蓋碗的容量為110ml,綠茶、黃茶、白茶、紅茶,投入5克幹茶,採用快出水的方式沖泡,此時泡出來的茶湯不濃不淡,滋味正好。

    青茶與黑茶則需將投茶量增加到8克。

    總得來說,蓋碗泡茶的茶水比例為1:22,如果家裡的蓋碗太大或太小,也需根據比例調整投茶量。

    其次,玻璃杯。

    玻璃杯是常見的沖泡綠茶的用具,但要注意一個問題,大多數玻璃杯都無法做到茶水分離。

    茶葉與熱水接觸的過程,其實就是茶葉內含物質不斷釋放的過程,泡得越久,茶湯滋味越濃,所以為了避免茶湯被泡苦泡澀,應該儘量減少投茶量。

    200ml的玻璃杯,投入1-1.5克綠茶、黃茶、白茶即可,而紅茶、青茶、黑茶不適合用玻璃杯沖泡,這裡就不介紹了。

    其三,煮茶壺。

    煮茶又分兩種情況。

    一是先泡後煮。

    先用蓋碗沖泡6-7衝,然後將泡過的葉底投入煮茶壺。因為此時茶葉表層的物質已經釋放得差不多了,所以無需減少投茶量,將5克葉底全部投入即可,而煮茶壺內的水為300-400ml。

    二是直接煮茶。

    和玻璃杯相同的道理,尚未泡過的茶葉擁有豐沛內質,所以要儘量減少投茶量。300-400ml的煮茶壺,投入2-2.5克幹茶即可。

    此外還需減少煮茶時間,先泡後煮為冷水投茶,而直接煮茶時應該先等水沸騰,再投入茶葉,避免茶湯被泡苦。

    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紅茶泡袋都是5克裝,巖茶為8克裝,直接投入蓋碗內沖泡即可,而至於綠茶、白茶這些散茶為主的茶葉,如果覺得自己無法準確把握投茶量的話,可以考慮買一臺小型的家用克秤,將投茶量精確到克,這是最好的。

  • 8 # 佤山

    就我們普洱茶而言200到250毫升的蓋碗或其他容器正常投茶量8到10克左右,具體根據喝茶人口感輕重而定,口感輕的也可以投5到6克或更少,口感重可以投10到12克或更重,喝茶一切以自己口感愛好來決定茶湯濃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市面上看見一款零新增酸奶(低溫)裡面有果肉,上面也寫著沒有新增劑,但是保質期有21天,可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