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寧老師說
-
2 # 芋芋說育兒
1、首先我們應該理解孩子不自覺行為,孩子的心智不夠成熟,主要是自控力不夠好,何況我們大人很多時候也做不到百分百自覺,理解孩子某個不自覺行為背後的原因,孩子每次不自覺行為的原因也許是不一樣的,是孩子對事情不感興趣,還是大人的引導有問題,換個方式和孩子溝通,或許會換來不同的效果,家長積極思考,創造條件,激發孩子的自覺內因,比如說我家孩子練習珠心算自己主動的時候注意力很集中,練得效果很好,哪天我要求練得就會亂,激發內因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2、給孩子立規矩,這個規矩是在家長的底線上和孩子商量而成的,這樣他有主人翁感,心理上會有被尊重的感覺。孩子才會更樂意去遵守,長此以往,好的行為習慣一定可以養成的。
3、對孩子每一點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肯定,和孩子一起總結成果。以便給他以後的行為一個明確的指導方向。家長在各種行為上言傳身教,對孩子少一點嘮叨,少一點催促,就像起床一樣,家長催促慣了會帶來反作用,如果讓孩子自己起床,按他的節奏去上學,遲到幾次,你給他說說弊端,相信比嘮叨的效果更好。
-
3 # 蒙氏教育踐行者
自覺就是自律,難度較大,成人孩子都難以做到,要想孩子做到自覺,成人要先做到自律,每天和孩子一起去自律,堅持下去,孩子也就自覺了,孩子的問題不能單純的,責怪孩子
-
4 # 無欲則剛的剛
孩子不自覺一定是教育的環節上出現了問題。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兒、模仿,所以有了問題家長一定是第一責任人。
看電視了,看手機了,不好好吃飯了,睡覺費勁了。類似問題家長一定要先回憶一下自己是怎麼做的,什麼是都沒有無緣無故發生的。
但說實在的,自律真的挺難的,就好像我,這個點兒了還在這嘚吧嘚、嘚吧嘚的,其實我也挺煩我自己的。呵呵
不知道你說的這個孩子不自覺,是指的多大的孩子,一般的說,沒有上學的孩子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還談不上自覺吧,如果孩子非常自覺,這恐怕又是不太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了。
成年人要做的,就是要逐步培養孩子的這個自覺性,讓他們再大一些的時候,能夠去自覺的學習,自覺的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情。
1,從小給孩子立規矩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個規矩,要靠大人一點一點的去立規矩才行。比如說,寫完作業以後,讓孩子把他用過的文具收起來,這件事情看起來不大,但是你必須要從小給他立這個規矩,讓他知道,寫完功課,所有的鉛筆文具這些東西,要放到書包裡。
2,立完規矩一定要去檢查,不檢查等於沒立規矩。
就像我們很多工作單位一樣。哪一個公司,那一個單位都有許多規矩和條款擺在那裡,如果這些規矩和條款,能夠執行80%,這就是一個好公司了,遺憾的是,能有一半把它執行下去就不錯了。
我們對孩子也是如此。規矩立了以後,必須要去執行,必須要去檢查,必須要落實。沒有檢查和落實等於沒有規矩。
還是我們剛才說的寫完作業,要把書本和文具收起來這件事情。常態我們見到的是,規矩立了,但是孩子寫完作業以後,橡皮,鉛筆,書本到處都是。媽媽或者家裡的老人跟在後面,一點一點的去幫他收拾,弄得家長很被動,孩子的規矩還沒有立起來。
家長一定要死死地盯住,一定要把這些東西收好,你才能去做其他的事情。
只有這樣,立了規矩,又去檢查這個規矩的執行情況,才能逐步形成孩子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