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朱小妹在無錫
-
2 # 暖爸萌媽育兒記
寶寶在剛剛斷奶之後,便在餐桌上馬上進入成人的角色?這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了吧?我覺得,這之間是必須有一個過程的。
眾所周知,小孩子各器官都還很稚嫩。特別是消化器官,肯定是不可能與我們大人想比擬的。如果,這麼小的孩子,就開始進食跟大人一樣的飯食,對他們的消化系統來說可是不小的負擔。
其次,在味覺上也將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我們成年人,很可能在口味上有著比較特別的嗜好,比如鹹一些,或者辣一些。這樣的飯菜讓小孩子一起吃,那自然也是不適宜的。
除此之外,在用餐的氣氛上,對孩子也有影響的。有些大人在吃飯時高談闊論,特別是在男人們喝酒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原形畢露,那對孩子的生活習性也有一定的消極影響。
記得我在小時候,鄰居有個小孩子,還沒上學的年齡,但卻酒量驚人。家長帶著他四處參加各種酒席,喝酒時竟也讓孩子代飲。而且,這個時候每每都會引起陣陣喝彩,短視的家長也是引以為傲。他的酒量也就是這樣練成的。
時隔多年,我不知道那孩子後來長成了什麼樣子。不過,我的孩子肯定是不讓她們這樣子的。
-
3 # 小黃鴨盼盼
小孩子在一週歲半以前都不適合跟大人吃一樣的米飯更不要說菜了,所以建議還是分開做,一週歲半以前還是吃軟的米飯,菜的話我個人覺得還是不要放鹽和其他調味料,否則以後口味比較重,對腎不好。
-
4 # 娜娜要努力奮鬥
說真的對於寶寶吃飯一事,當時的我的確太盲目了,導致犯了很多的錯,也對寶寶有了不可挽回的後果,下面我來分享下,可以讓寶媽避免進入誤區。
寶寶斷奶後,飲食雖然和大人的接近,但三歲前最好單獨給寶寶做飯,因為家長們往往會犯這些錯誤。誤區一:製作不夠精細,寶寶營養攝入不足,影響發育甚至不長個。 1-3歲是寶寶一生中生長髮育最快的時期,對營養的需求相對比成人高,特別是對蛋白質、鐵、鋅、鈣及多種維生素的需求量較大,而我們成人基本上是以米麵為主食,吃飽為主而不是吃好,寶寶就要吃好,這個好要注重營養均衡搭配。
誤區二:寶寶咀嚼能力弱,和大人吃一樣的飯,無疑會增加腸胃負擔,引發便秘、腹脹等問題。雖然寶寶1歲左右已經長出幾顆牙了,但實際上寶寶在2歲半~3歲左右才能完全出齊,沒有牙齒的幫助,寶寶的咀嚼能力還是相對比較差的,我記得很清楚,有段時間比較忙,沒有單獨給寶寶做輔食,每次吃麵時和我們一起吃,那時孩子一歲八個月,我們一起吃飯的那一個周,每次面煮的特別綿軟,也沒有過多的調味品,老公都覺得不好吃,而孩子吃的時候都不咀嚼直接咽,過了幾天去孃家浪時,弟媳說:“我發現你兒子都不會咀嚼食物”。我才意識到我犯了很大的錯誤,覺得軟爛就可以忽略了鍛鍊寶寶咀嚼能力,此後我一直單獨給他做飯吃,慢慢的孩子習慣了咀嚼。
誤區三:大人飯的安全性比較低,寶寶容易引發危險。我們不可能一直為了滿足寶寶只吃軟爛無味的食物,比如我們吃魚、排骨等時,骨頭,刺等對寶寶都很危險的。而且我們成人的口味比較重不適合寶寶,並且和成人一起吃飯,容易使寶寶挑食、偏食。
-
5 # 京媽說
寶寶斷奶之後,家長也算鬆了口氣,終於不用頻繁的餵奶了,也不用擔心寶寶只喝奶不吃飯,但這時候每天做給寶寶吃的食物就很重要了。
剛開始吃飯的寶寶,飲食主要是以主食、副食、雞蛋、蔬菜、水果組成,主食可以吃點米飯、粥、麵條等;副食可吃點瘦肉、魚肉等;每天定量的牛奶和雞蛋可以提供寶寶身體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而且營養豐富還容易消化,是寶寶斷奶後每天的必需食物。
寶寶斷奶後,基本上和大人一樣吃飯,有哪些飲食上的誤區需要家長注意呢?誤區1:把零食當飯吃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不肯吃飯那就吃點零食吧,總比什麼都不吃好,至少還對零食感興趣。
其實,這個想法是錯誤的。
正因為給孩子沒有節制的吃零食,孩子才不愛吃正餐的,零食只是零散的食物,在兩餐之間補充一些能量的東西,如果在餐前30-60分鐘給孩子吃零食,哪怕是兩片餅乾、一杯牛奶,都有可能減少孩子吃正餐的營養食物,畢竟孩子的胃容量特別小,餐前吃點零食會有飽脹感,必然影響孩子吃正餐。
誤區2:乳飲料代替純牛奶
去超市,各種乳飲料、乳酸飲料真是琳琅滿目,而且大多因為包裝好看、口感好、有玩具小贈品等,會更容易吸引孩子,不知情的家長覺得反正都是“奶”,孩子愛喝,也樂意買來給孩子喝。
其實,乳飲料、乳酸飲料≠牛奶,也不能代替牛奶。
它們只是乳飲料,與牛奶相比,營養差很多,看配料表就可以看出來,排第一位的並不是牛奶,而且還含有很多種食品新增劑,來調配的味道更好。
經常給孩子這種乳飲品的話,不但營養跟不上,還會因為太甜而容易蛀牙。
所以不建議家長們給孩子喝,或只要偶爾喝,千萬不要再誤認為“乳飲品就是牛奶,營養是一樣的”,而每天給孩子喝,特別是在飯前1小時給孩子喝。
誤區3:用水果代替蔬菜
很多小孩不愛吃蔬菜,因為蔬菜有種特殊的味道,不像肉類那麼香,而且也不容易咀嚼。這時候家長就會覺得:不吃蔬菜也沒關係,多吃點水果,也能補充維生素。
其實,水果和蔬菜中雖然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但具體的含量和其他成分是不同的。
如果只給孩子吃水果,可能會造成某些營養素的缺乏;而且水果大多比較甜,若是沒有節制的吃,容易讓孩子長胖,也會增加齲齒的風險。
所以,為了保證營養補充,不僅要每天給孩子吃各種新鮮的蔬菜,而且要控制水果的攝入量,尤其是糖分高的水果。如果孩子不喜歡吃莖類蔬菜,可以先從容易葉類蔬菜吃,逐漸培養孩子吃蔬菜的習慣。
誤區4: 只要孩子肯吃飯,追著喂也沒關係
也有不少小孩在一開始吃飯時就沒養成認真吃飯的習慣,到了2歲左右就喜歡邊吃邊玩,那家長為了讓孩子吃飯,就會各種追著喂、哄著喂,想著“雖然大人比較累,但只要寶寶吃就值得”。
其實,這種做法是最不提倡的!
這樣的做法,不僅不利於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養成,而且也會破壞孩子的胃口,別看孩子吃下去那麼多米飯,但對消化是非常不利的,還可能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所以,作為家長就應該從小培養孩子坐在飯桌上吃飯,讓孩子動手自己吃;另外,家長也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不要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手機、報紙等。
誤區5:多喝湯、湯泡飯有利於吸收
很多家長覺得湯是食物的精華,孩子多喝點湯少吃點肉也是能夠吸收營養,或者是不愛吃蔬菜的孩子,給孩子吃菜湯泡飯也是一樣的營養,而且還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其實,這也是錯誤的認識。
首先,燉肉時,肉的營養並不是全部到湯裡,想要補充營養,還是得吃肉。而且現在的家禽基本是用飼料餵養,湯裡面含有的激素比肉多,湯中的脂肪和嘌呤也都含量較高,這些都不利於孩子的生長髮育。
誤區6:便秘的孩子要多吃香蕉
孩子斷奶後吃的主食多了,就容易出現便秘的現象,這時候很多家長就會讓孩子多吃點香蕉潤腸通便。
其實,很多家長印象中的“香蕉潤腸通便”的認識是錯誤的。
首先,斷奶後吃的食物多了,孩子出現大便次數減少的情況是正常的,這並不是“便秘”;其次,孩子出現便秘,與平時的飲食餵養、營養補充有關係,比如給孩子吃的過於精細,缺少纖維素,大便就容易乾硬;另外,給孩子喝水少、運動少等,也會影響孩子的胃腸蠕動,可能出現便秘。
所以,想要緩解孩子的便秘情況,就應該適當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比如芹菜、白蘿蔔、韭菜等;而且要每天給孩子喝水,適當運動等。
以上幾點就是孩子斷奶後,在餵養方面,家長容易出現誤區的幾個方面。在孩子學習吃飯的階段,家長就要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孩子在吃飯問題上養成拖拉、耍脾氣的壞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的飲食習慣?1. 不強迫,讓孩子主動愛上吃飯
首先,小孩子的飯量並不是根據吃米飯的量來衡量的,因此,也不要過分的要求孩子吃過多主食。
其次,孩子不想吃或不愛吃的時候,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去吃,不然容易讓孩子“討厭吃吃飯”,出現“厭食情緒”,這樣就容易鬧脾氣。
所以,媽媽們要學會觀察,如果孩子不想了就不要再強迫孩子吃了,對於孩子不愛吃的食物,要循序漸進的引導,多讓孩子瞭解這些食物,先喜歡上這些食物,再去引導孩子喜歡吃這些食物。
2. 選擇孩子喜歡的餐具
孩子不愛吃飯,家長就要多在一些細節上下功夫,比如餐具、擺盤等。而且在學習吃飯、學習使用餐具的階段,不要對孩子有過多的要求。
在8個月後,有些孩子開始喜歡自己抓著吃,那就做好衛生工作,讓他自己抓著吃好了,也利於孩子觸覺和抓握能力的培養,也利於讓孩子認識不同性狀和味道的食物,讓孩子愛上吃飯。
同樣,在使用勺子和筷子的時候,也要正確的引導,積極鼓勵,避免因為孩子用的不好,就生氣指責而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3. 養成飯前洗手、飯後漱口的習慣
在吃飯之前,爸爸媽媽要帶著孩子去洗手,養成吃東西之前要先洗手的衛生習慣,如果孩子不願意洗手,那爸爸媽媽可以想個辦法讓孩子知道細菌的存在,以及細菌是如何傳播的,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另外,飯後要漱口,確保口腔衛生,預防口腔疾病及齲齒等。
其實,要想孩子在吃飯問題上不讓大人操心,那大人就要從小培養孩子對吃飯的正確態度;要想讓孩子吃的健康,大人也要注重孩子飲食的營養和一些衛生習慣,還有就是上面說到的這些餵養誤區也要提前瞭解,在餵養過程中注意避免。
-
6 # 豌豆媽媽育兒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斷奶以後就可以吃成人飯菜了,這些聲音不少,其實斷奶以後到吃成人飯菜是需要過渡的,如果盲目的給孩子吃成人飯菜,很容易引起寶寶腸胃虛弱,只吃不長,甚至個子矮小。
斷奶後的寶寶為什麼不能吃飯菜斷奶的孩子大部分年齡在1-1.5歲,這個時候因為孩子的身體並不適合完全吃成人飯菜。
首先,孩子咀嚼力不夠。寶寶想要完全吃成人飯菜,第一個要求就是要有足夠的咀嚼力,孩子的牙齒還沒有長全,並不適合過硬的食物。另外,如果食物過大或者過硬,很容易造成孩子吞嚥困難被卡住。
其次,孩子的腸胃功能發育不全。如果食物顆粒過大,很容易出現消化不徹底,往往可以在孩子的便便中找到食物,經常這樣,孩子容易積食。
第三,成人的調味品過重影響孩子健康。在《2016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1-4歲的寶寶每天的鹽不超過3克,過重的鹽會影響寶寶發育。
家長在餵養上容易犯這些錯誤
誤區一,給孩子吃過軟的食物
很多老人覺得孩子牙齒比較嬌氣,咬不動比較硬的食物,經常給孩子喝粥。曾經有個育兒大V說他家老大是婆婆帶的婆婆喜歡喝養生粥,甚至有時候一天三頓養生粥,所以他家老大特別討厭吃堅硬的食物,連瘦肉都不願意啃,每次在嘴巴里咀嚼了半天吐到桌子上。
孩子的牙齒需要透過堅硬的食物來磨牙,就好像磨牙一樣,長時間給孩子吃過軟的食物,孩子牙齒不能得到有限鍛鍊,就會導致拒絕退化,不喜歡嚼硬東西。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咀嚼能力退化,腸胃經常吃易消化的糜爛食物,長時間腸胃功能也會退化。
誤區二,給孩子吃過大的食物
1.5歲左右的寶寶,食物的長度應該在1-1.5釐米左右,很多成人覺得孩子可以消化沒有問題,不要只看孩子是否能吃完,還要看孩子是否能夠消化。很多孩子渾淪吞棗,最後食物不能消化都會原樣再次出現在臭臭裡。
誤區三,給孩子吃有核的食物
我女兒2歲之前不會吐核,還特別喜歡吃櫻桃,每次吃的時候都需要大人守在身邊,結果有一次還是不小心把核嚥了下去,還好沒有被卡到。
有的孩子很小就會吐核,但是也不能掉以輕心,除此以外還有瓜子,花生等堅果不要給孩子吃完整的,吃得時候最好有大人陪同,小心卡到氣管。
誤區四,吃飯就可以不喝奶
很多孩子過了1歲後,或者孩子開始一日三餐後,就開始給孩子斷奶,完全吃飯。1歲前奶是主食,飯是輔食。1歲後飯是主食,奶是輔食。1-3歲的寶寶因為身體發育特別快,想要營養跟得上,最好1天的奶量不低於500毫升。
有時候孩子飯吃得很好,卻不見孩子長個子,很有可能就是阿姨營養跟不上。
除此以外,不要給孩子喝太多的乳酸飲料,乳酸飲料中含有過高的糖,孩子吃得多容易齲齒,還容易近視,糖容易產生飽腹感,糖吃的多容易造成飯量小,不長個。
孩子一生中有3個階段是身高發育的關鍵時期,第一個是0-1歲的嬰兒階段;第二個是1-3歲的幼兒階段;第三個是青春期,所以寶寶1-3歲的飲食很關鍵。吃不對孩子的身高就會打折扣,導致孩子的身高輸在起跑線。
回覆列表
寶寶小,最好不要和大人吃一樣的飯菜,大人口重,油鹽配料都比較多,寶寶還小腸胃也比較弱,最好不要和大人吃一樣的飯菜,有時間,最好能給寶寶單獨做一份適合寶寶吃的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