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動漫影影片道
-
2 # 小本竹動漫
簡單解釋一下,動漫等於動畫。只是區分專業所以叫動漫設計而不是動畫片設計。
是一類的。但是動漫設計裡分種類。簡單來說,動漫設計分成兩個大類,三維動漫和二維動漫。
-
3 # 渲雲渲染
隨著現代傳播媒體技術的發展,動畫和漫畫之間聯絡日趨緊密。動漫=動畫+漫畫,動漫包含動畫,但動畫不包含動漫。
動畫是指由許多幀靜止的畫面,以一定的速度(如每秒16張)連續播放時,肉眼因視覺殘象產生錯覺,而誤以為畫面活動的作品。同時動畫的概念也可指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動畫片的一種綜合藝術,它是集合了繪畫、漫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於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按照技術來分還分為傳統動畫、電腦動畫、定格動畫和其他動畫製作技術等。
漫畫:單幅和多格漫畫、插畫、漫畫圖書、動畫抓幀圖書、漫畫報刊、漫畫原畫等。
一款面向設計師的自助式雲渲染工具(Xrender渲雲)。它可以大幅提高設計師工作效率,不論是影視渲染、動畫渲染,都能hold住。渲雲支援3ds Max、Maya、Houdini、C4D、Arnold等上百款軟體和外掛全型別支援。協助《我和我的祖國》、《誅仙1》、《九州縹緲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等多部優秀的影視作品按時完成專案製作。
首先,動漫的意義只有一個,那就是“動畫(片)和漫畫”。
動畫片就是動畫片,並不存在著小孩子看的就是動畫片,青少年看的就是動漫(?)這種說法。
如果非要具體說,動漫=動畫+漫畫。
動漫可能是隻有中國才有的詞。
動畫、動漫,在日語裡都是“アニメ”。這個詞是外來詞,是英語“animation”改的。“animation”也是動畫片的意思。
我英語不太好,用百度翻譯,中譯英,動漫是“comic”,反過來翻譯comic卻是漫畫的意思。
總的來說,你愛怎麼說怎麼說,沒必要覺得動畫片低齡。你可以說“我喜歡看動漫”,也可以說“我喜歡看動畫”,沒什麼區別。
但是那種覺得看動漫比看動畫高上一等的人,注意離他遠點。
堅持著“動漫”錯誤意義的人通常會有著“動畫片是給小孩子看的”這種觀點。
雖然這並不正確,正確來講,他們口中說的“給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事實上就是指在動畫年齡分級中的子供向動畫(主要面向12歲以下群體),然後所謂的“青少年看的動漫”即是指青少年向動畫(這裡又有著13、15與18的細分)。
許多人(不包括在影片網站中把動畫稱為動漫的年輕人)都知道,這個詞起源於大陸地區的一本漫畫雜誌,即是指1993年創辦的中華動漫出版同業協進會,於1998年11月創刊的《動漫時代》,其英文譯名為Animation&Comic Time,1998年創刊直至2006年停刊。
而創造這個詞的人,則是金龍獎得主,金城先生(他曾經在演講中明確地提到過這件事情,還不止一次,原因是宣傳起來比較方便……)。
使用,以及認知錯誤
關於“動漫”這個詞的以訛傳訛,可愛的媒體們自然是功不可沒,國內的媒體素質怎樣,大家都心裡有數……
那麼,用我們最基本的,從九年義務教育中學到的語文常識來對上述現象進行一番描述,那就會變成:
某人對某動畫片評價道:“這部動畫和漫畫真好看。”(X)
絕大多數的所謂動漫愛好者事實上,也僅僅是流連於那幾個影片網站來觀看動畫而已,至於漫畫,可能一年到頭都不會接觸一次,那麼,這種人口中說出的“我喜歡看動漫”就只是個笑話而已。
雖然寫著動漫區但事實上只是動畫區的動漫區
在網站交流中的話題物件基本都是某一特定的動畫作品,“看動漫”這種說法從何談起?比如對著某一個很炫的動畫片段說“這部動漫叫什麼名字?”之類的問法就很常見,不過,對數量為一的物件使用“動畫和漫畫”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一種非常奇怪的行為了。
而另一個,也是最為廣泛的誤解,那就是“我看的不是動畫片,是動漫,動畫片是給小孩子看的,動漫不是。”
每次看到這樣的發言,我都會覺得有些……蛋疼,對,就是蛋疼。
會說出這種話的人有兩類
第一類,雖然不知道生理年齡如何,但心理年齡較小,迫切地想要給自己貼上“不幼稚”標籤的孩童。
第二類,不求甚解,即是已經接觸了動畫片很長的一段時間,卻依舊堅持著剛開始接觸時的錯誤“常識”。
看了好幾年動畫卻覺得自己是在看動漫的人們
然後,動漫這個片語有什麼問題只要是對兩者的學術意義有些許涉獵的人都能明瞭,動畫是影像媒介,漫畫是印刷媒介,若真要對兩者的交集面積大小下一個定義,那這個面積肯定不會是大。相反,動畫與漫畫這兩者的交集很小,非常小——要知道,動畫史和漫畫史兩者都是非常龐大的一個概念。所以,本人更傾向於認為動畫和漫畫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事物,不同的藝術載體,不同的藝術形態,不同的藝術表達形式。既然如此,將兩者捏合成一個片語來使用,這勉強還可以懂得,但試圖推翻原有的詞義造新詞,這就不合適了,至少從現狀看來還不合適。兩者是從原則上就不可能合併的玩意兒,你們覺得漫畫作家和動畫製作人的工作內容有多少相似之處?
順帶一提最近收集到的年輕人們對“動漫”一詞的理解:『動漫』=漫畫改編動畫”、“『動漫』=會動的漫畫”、“『動漫』=青少年向動畫”、“『動漫』=日式動畫”。
再順帶一提,這幾個理解都是錯誤的,而且沒有任何借鑑價值,所以看看,然後鄙視一下說話者就好(建議不要真的這樣做……),不要深究。
最後,還是請不要總是把動畫作品稱為動漫,“我看的不是動畫,是動漫”這種奇怪的說法也不要再用的好,雖然不知道年輕人的父母們會不會真的就信了(我覺得不太可能),但這種說法確實會誤導一些更年輕的人。真的不合適……
畢竟……雖然中國有自稱是動漫公司的公司,但事實上那就只是一間動畫製作公司而已,說真的,世界上應該沒有動漫製作公司這種奇怪的東西才是。
實在無法接受上述的長篇大論的話,下面這幾十個字還是可以理解的。
遊戲製作公司的作品理所當然地應該被稱為遊戲。
同理,動畫製作公司的作品自然就應該叫做動畫。
好歹尊重一下他人的勞動啊……不要擅自把人家動畫製作公司的員工們辛辛苦苦做出來的動畫重新定義稱作“動漫”。
雖然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但姑且還是編輯一下。
許多人都持有著類似但不僅限於“我覺得叫動漫就是對的”、“你說了很多,但我還是認為叫動漫就行”、“我習慣了,不想改”、“業界工作者怎麼說是他們的事,我就是要叫動漫”、“需要區分孩童向和青少年向,所以我就是要叫動漫而不是動畫,”、“我覺得動好聽,所以我不管對錯,一定要叫動漫”、“我看不懂你寫的東西,所以我要叫動漫”的奇怪發言。
我本不喜,也不想用過於直白而刻薄的文字對某些人或某些事發表言論,但對於一部分人而言,在筆頭戳到他的鼻尖之前,他都是不會正視你所寫下的哪怕一個字的。
所以我就直說了。
上述的那部分人的發言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那“我就是要叫動漫”的發言都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基礎上。
也就是說,他們的話語都是“已經錯了,但是我就是要繼續錯下去”的一種整齊劃一的格式,類似於“我知道這樣不對,但我不認錯,也不改”的無賴思想。
在我看來,與其將這些人的言行歸類為對“動漫”的喜愛,倒不如說是小鬼們打滾撒潑的鬼喊鬼叫。
不,如果真的只是個沒受過教育的孩童倒也無傷大雅,但接受過素質教育的青少年能說出這種話,可以用於修飾的詞彙也就只剩愚昧、低俗和令人作嘔了。
我們國家已經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而早在小學時期甚至是在接受正式的教育之前,就應該接受過“知錯就改”的最基礎思想教育。
那麼,這一部分人“我知道不對,但我不認錯,也不改”的言行就很難令人不懷疑他們的受教育水平了,明明不是腦殘卻偏偏只有腦殘患者言行的傢伙真的是挺煩人的。
[del]沒能生為生物學意義上智障,所以執著於成為社會學定義上的智障嗎?[/del]
說白了,正如我在前半部分說的那樣,“動漫”這個詞基本上是沒有用武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