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多亦
-
2 # 不忘初心從一而終
個人經驗供參考:分析情緒 → 提前準備 → 靜氣平心 → 動手動腦 → 慢一點再慢一點 → 復現總結。
我剛入職場的時候,估計跟你狀態差不多,看見師傅就像看見老師,那種心態相信你能體會,總是害怕眼神碰撞、害怕做錯事、挨批評,因為自己從小就是乖乖仔,性格內向,寡言少語,與師傅或上級領導溝通心裡總會小鹿亂撞,後來發現這個狀態不行,但我自己又不得不克服,所以才有前面提到的6個經驗的關鍵詞:
1.分析情緒:我自己的經驗,最根本的原因是不自信,內心脆弱,不願承受打擊,不能接受犯錯,內心深處自尊心強,每個人狀態可能不太一樣,起碼我自己是有這些問題,所以這一步需要你自己思考,找到問題;
2.提前準備:每次和師傅或領導溝通交流前,打好草稿,我喜歡用一張白紙和一根筆畫個問題草圖,一般採用5W2H方式來問自己,what什麼問題?why為什麼發生?when什麼時候發生/什麼時候需要解決?where在哪發生的/要在哪解決?who物件是誰?包括面對的物件,問題要作用的物件;how怎麼做(流程是什麼)?how much需要花費多少成本,包括時間成本和實際費用成本;當然還有別的方式做草稿,比如問題樹、工作流程等,這個網上很多,根據你要解決的問題去找對應的方法;
3.靜氣平心:凡事心態最重要,不管做什麼需要深呼吸、平復心中的緊張感,這點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真不簡單,因為深呼吸的時候腦子經常空白,這個確實需要練習,所以我每次都是在見師傅或領導之前,先做幾次深呼吸,然後再去見面交談;
4.動手動腦:為什麼不是動腦動手,因為緊張和害怕,腦子空白,所以腦子是不轉的,有了提前準備部分的內容,我當時就是按照發生的順序,先動手,然後再思考,看似很荒謬,但因為有提前準備,所以很少犯錯;但越往後肯定是要先動腦再動手的;
5.慢一點再慢一點:這點貫穿溝通交流的全過程,因為害怕,因為緊張,所以快就會導致容易犯錯,慢一點再慢一點包括說話慢一點,動作慢一點;其中說話慢一點是為了能多聽取多方的想法,有的放矢,動作慢一點是為了不容易做錯;
6.復現總結:總結今天溝透過程中,哪些地方是沒想到的,哪些地方可以做的更好,拿個小本記下來,每週翻看一遍,別看不起這個小動作,很管用的,不僅能幫你少犯錯,更重要的是能幫你保持對人做事的信心。
以上內容需要反覆練習,爭取每次每件事都這麼做,剛開始真的很難,很難逾越內心的那道坎,但是你不得不這麼做,沒有這種經歷的人是不會有這樣的感受。
記住:分析情緒 → 提前準備 → 靜氣平心 → 動手動腦 → 慢一點再慢一點 → 復現總結。
回覆列表
從題主對問題描述看,題主並不是跑神,而是專注力不夠,外加心理素質有待提高。
這種情況只能自己修煉內功了。先提高專注力,專注力提高了,自然不會在乎外界的影響。但這隻能治標,畢竟職場上你不能一旦工作就不管不顧其它。所以重要的是提高心理素質鍛鍊,方法很多,具體的可以看書學習,並按自己情況挑選方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