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左右腳射門
-
2 # Edwin歐美音樂瘋
其實這個問題總的概括起來用一句話就能解答了,那就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1.民族音樂登上國外音樂節舞臺的原因
民族音樂作為民族文化的一個分支,往往最能代表某一個地區人民的審美和文化。因為這個特殊的屬性因而使得民族音樂(或者民族文化)顯得格外珍貴。因為它的出現不僅僅是音樂的發展,也是對當地勞動人民群眾生活狀態最真實的反應。
中國的民族音樂更是種類繁多,有些作品依靠極具特點的民族樂器顯得格外動聽,有些高亢的山歌更憑藉極具原生態的質感讓人讚歎。這些音樂與流行音樂不同是最直接的中國某個地區人民生活,勞動和文化的最直接縮影,因而尤為珍貴。作為任何一個海外觀眾,當他們想要了解中國的文化時,他們更大興趣不是瞭解原本他們就熟知的流行文化,而是看到中國最本質最別具一格的DNA。因而這時候民族音樂相比流行音樂會是一個更好的視窗。
2.華語流行音樂走出國門難
流行音樂是現代流行文化的重要分支之一,而流行文化其實總的來說還是以歐美為重心開始席捲世界的。所以某種程度上是種舶來品。因而不論從發展的時長還是發展的專業程度華語流行音樂都是無法與歐美流行音樂相比的。這也就使得華語流行音樂在歌曲創作,音樂製作等多個方面都並不能成為最棒的音樂。因而當海外的的觀眾觀看音樂表演時,或許華語流行音樂的質量並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
流行音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呈現載體就是語言。一首好的流行音樂作品除了旋律要棒,還有一點就是歌詞內容一定要出彩。而歌詞一定是要藉助語言進行傳遞的。在當今社會全球使用最廣的語言還是英語。因而當一首英文歌曲發行後,我們能看到它在全世界的走紅。但是中文的適應範圍則更大程度侷限在中國地區和亞洲國家內。因而在進行傳播時其廣度受到很大程度的侷限。因而很多海外觀眾並沒有接觸過華語流行音樂,這也讓他們在欣賞華語流行音樂時難以建立共鳴。
-
3 # 朱哲琴
因為華語當下的音樂缺少原創和個性,主要是西洋古典或先鋒學院,或者流行音樂,這些都是舶來品,人家已經做過了。我們緊跟其後卻無法原創和代言自己。中國古典的音樂區域個性獨特,在時空上需要跨進當地,缺乏創新的當代思路和技法轉化,世界期待新的詮釋和角度去被啟用與互動。這就是黑人音樂在世界大行其道的原因。而只是善於學習借鑑的我們自己睡醒了嗎?
-
4 # 圖利古爾Tulegur
中國自古以來更重視文字、詞語和詩歌,音樂一直只是一種情操,一種修養,而不是中華文明的核心藝術門類。所有中國現代音樂中的華語流行更是注重歌詞和演唱會上的表達,音樂只是配樂。這就是聽歌和聽音樂的區別。比較明顯的區別就在流行音樂的配樂上。
關注一下歐美音樂排行榜,你會發現每首歌的配樂形式、音色、風格都非常不一樣。再對比一下華語流行的配樂,想法相對單一、套路、甚至音色千篇一律。歌詞造詣雖然很高,演唱形式也更貼切華人的審美,所以華語流行對歐美市場未形成足夠的吸引力,也很正常。
-
5 # 額爾古納樂隊
第一,很簡單,新鮮感。你和你老婆睡了20年,看到美女會不自覺地瞟上一兩眼,世界各地的民族音樂對於欣賞者而言都是那個美女,這是根本原因。
第二,大多數音樂屬於消費品,這些音樂在被創作之時就已經規劃好了在什麼地區推廣,在什麼人群中得到共鳴。華語流行音樂本身是有很確定的指向性,所以其宣傳推廣才的投入都在特定的地區,在全世界不會有專門的推廣預算。華語樂壇本身的產值也很高,能在華語流行樂壇排到三線以上的歌手,他們的推廣公司本身就已經無暇顧及其他語言地區的大規模推廣,本身市場已經安排不過來了。
第三,民族音樂人在國際舞臺上也並不是主流存在,世界上很多不同型別的音樂類節目,他們都需要博得眼球的不同的音樂人表演來提高觀賞性,這時民族音樂人不失為價格合適童叟無欺的不二之選,所以民族音樂家能展示到國際舞臺的機會就會相對多一些。
-
6 # 鄧柯
流行音樂和民族音樂(以及古典音樂)的本質區別在於:流行音樂是在現代傳媒網路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商業音樂。一個國家流行音樂水準如何,不僅取決於其音樂製作與表演能力,也取決與其大眾傳媒網路以及相關的娛樂商業領域的發展水準。
流行音樂是一個產業,它不是靠湧現一兩個優秀的歌手、樂手、詞曲作者就能發展起來的,它需要一個完備的產業鏈:比如音樂產業內部的、人才培養機制、經紀機制、版權保護與運營機制,以及和音樂產業相關的傳播推廣業務、影視開發業務、授權與衍生品運營業務,等等。
中國有一些優秀的音樂人在某一些具體的作品或者環節上達到了世界級的水準,比如崔健很早就得到了西方媒體的關注,90年代就受邀到英國演出。但因為我們缺乏成體系的運營包裝與推廣能力,沒有足夠的大眾傳媒話語權和足夠的資本作為後盾,所以無法把優秀的音樂人持續運營包裝成具有世界性影響力的藝人。所以中國流行音樂到現在也缺乏足夠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而民族音樂情況則有差異。當然民族音樂現在也要透過商業化的方式運營,但總體看來,其產業規模和商業化程度遠比不上流行音樂。換言之,民族音樂並不像流行音樂那樣倚賴媒體宣傳與商業包裝,民族音樂作品中,對藝術性、文化性的要求,某種程度上要高於對其商業潛力的要求。所以,即便缺乏足夠的商業包裝和推廣,假如你的音樂足夠好、足夠有吸引力,一樣可以得到一定範圍的認可。
中國是文化大國,但不是文化產業大國(起碼現在不是)。中國有優秀的傳統文化、民族藝術,這些傳統文藝在世界的文藝愛好者的小圈子裡,是有影響力的。但在主流的文化娛樂產業裡,中國流行音樂的整體水準,還和歐美髮達國家有差異,還沒有得到世界級的影響力。
-
7 # 流金音樂懷666
俗話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們的民族音樂只有我們有,獨一份,其他國家會感到很新鮮,也無法模仿,,即使模仿也是不倫不類,它是經過了時間和地域的長期積累和沉澱逐漸形成的,是無可取代的。就像非洲的獅子、斑馬、長頸鹿一樣,我們很好奇很喜歡,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國外音樂節也是把我們的民族音樂看成是稀有品種,所以才會喜歡。而華語流行音樂就不一樣了。你要知道,流行音樂是西方國家最先製作和流行的,而中國的流行音樂比西方國家要晚幾十年,是無法和他們相比的,在這方面我們還要學習很多東西,還要繼續努力才行。
-
8 # 王懷特
第一,很簡單,新鮮感。你和你老婆睡了20年,看到美女會不自覺地瞟上一兩眼,世界各地的民族音樂對於欣賞者而言都是那個美女,這是根本原因。
第二,大多數音樂屬於消費品,這些音樂在被創作之時就已經規劃好了在什麼地區推廣,在什麼人群中得到共鳴。華語流行音樂本身是有很確定的指向性,所以其宣傳推廣才的投入都在特定的地區,在全世界不會有專門的推廣預算。華語樂壇本身的產值也很高,能在華語流行樂壇排到三線以上的歌手,他們的推廣公司本身就已經無暇顧及其他語言地區的大規模推廣,本身市場已經安排不過來了。
第三,民族音樂人在國際舞臺上也並不是主流存在,世界上很多不同型別的音樂類節目,他們都需要博得眼球的不同的音樂人表演來提高觀賞性,這時民族音樂人不失為價格合適童叟無欺的不二之選,所以民族音樂家能展示到國際舞臺的機會就會相對多一些。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因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們的民族音樂是世界其他地方所沒有的,而我們的流行音樂絕大部份是學的西方的,及一些黑人的音樂,所以國外的音樂節要聽他們所沒有的音樂,但也有一些中國的流行音樂也被請去參加過一些音樂節活動,但那些流行樂一定是和我們的民族音樂相結合的,如崔健的作品,譚盾的作品,他們用一些民族的樂器及其他一些表演形式,和流行音樂相結合而產生的一些偉大的作品,如一無所有,阿姐鼓,包括譚維維的華陰老腔,也包括輪迴樂隊的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