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豐齋主

    螽斯不是蝗蟲 ,因為它的鳴叫給人帶來無盡的樂趣。並且,有時候還會捕食蝗蟲,為農除害!

    為什麼不能讚美它呢?

  • 2 # 煙花三月是隻貓

    螽斯:我與蝗蟲劃清界限幾千年

    周南•螽斯

    《詩經》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這裡的螽zhōng斯,也叫蜙蝑,這個學名有點生僻,但說它的小名“蟈蟈”,大家應該都熟悉。

    螽斯(蟈蟈)是不是蝗蟲?

    這些蟲子們長的很像,對於臉盲的人來說,還真的不好區別:

    《爾雅·釋蟲》中有記載道:“蜤螽,蜙蝑。”《毛傳》則有“螽斯,蜙蝑也”的敘述。

    《疏》中則記述得更為清晰易懂了,“蜙蝑長而靑,長角長股,股鳴者也。或謂似蝗而小,斑黑。其股狀如玳瑁,五月中以兩股相切作聲,聞數步者也。”這簡直就是蟈蟈的素描。

    在現代科學上螽斯屬於昆蟲目螽斯科,蝗蟲屬於昆蟲目蝗蟲科。生物學界對螽斯科與蝗科的劃分也是非常明確的。

    蟈蟈和蝗蟲區別在哪裡?

    雖然臉盲的人分不開它們,但是火眼金睛的人還是一眼能區別的:

    蝗蟲又名“蚱蜢”、“草螟”、“ 蚱螞”、“ 螞蚱”。

    特徵:通常為綠色、褐色或黑色,頭大,觸角短;前胸背板堅硬,像馬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兩側,中、後胸癒合不能活動。翅比身體長,兩翅不能摩擦發聲,觸角較短,身體細長。

    蟈蟈別名為聒聒、螽斯和螽斯兒。

    特徵:身體草綠色,雄蟲的前翅互相摩擦,能發出“括括括”的聲音,清脆響亮。翅比身體短,觸角很長,身體肥胖。

    古人:螽斯是我們的最愛

    在古代的一些繪畫和玩物上,經常能看到螽斯的影子。

    最有名的應該是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翡翠白菜上的兩隻螽斯了:

    注意那上面是一雌一雄兩隻蟈蟈,不是蝗蟲。

    在故宮,有一個通往後宮的門就叫“螽斯”門。

    而且在明清時候,蟈蟈還是玩家們手中的玩物,價值不菲。直到今天,也有不少喜歡蟈蟈的玩家。

    為什麼這個小蟲就得到了人們的青睞呢?

    一方面,是由於它會鳴叫。古人對能叫的昆蟲都比較喜愛,比如蟋蟀,也就是蛐蛐。

    更主要的是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多子多福”文化。

    古人由於醫學水平的限制,生育是要冒很大的風險的。因此對能夠多產的動物都比較崇拜,比如蟾蜍,魚、甚至老鼠(老鼠排在十二生肖第一,絕對不是誰謙讓的,人家靠的是自己的生育實力)。

    螽斯的生育實力也是有目共睹的,在田野裡,經常能見到成群結隊的螽斯,這讓古人非常崇拜,也就喜歡上了這種小蟲。

    古人喜把雕刻或畫有螽斯的雕刻品、圖畫等作為最佳新婚賀禮或陪嫁品,比如國寶“翠玉白菜”,據說是瑾妃出嫁的陪嫁,白菜的純白象徵著女性的潔白無瑕,而其上雕刻的昆蟲就是螽斯,則寓意著多子多孫。

    故宮裡通往後宮的門叫“螽斯”門,也是別有意味呀。

    現代還有一個用得比較少的成語“喜比螽斯”,其意思就是期望被祝賀者能像螽斯一樣後代子孫滿堂。

    《詩經•周南•螽斯》:中國最早的一首婚禮祝福歌

    這是一首祝賀別人多子多孫的歌謠。

    全詩三節,每節四句,前兩句寫實,後兩句祝頌。詵詵、振振;薨薨、繩繩;揖揖,蟄蟄,與“宜爾子孫”構成三次重複、疊詞疊句的疊唱形式,其藝術表現手法非常鮮明。

    第一節側重多子興旺,和睦仁厚;第二節側重世代昌盛,勤奮力強;第三節側重聚集歡樂,講究禮數。

    用現代漢語講,大概是這樣:

    蝗蟲張開翅膀 ,低低飛過望不到邊啊

    你的子孫那麼多,家族多興旺啊

    蝗蟲張開翅膀,嗡嗡之聲震天響啊

    你的子孫那麼多,世代綿延長又長啊

    蝗蟲張開翅膀,密密麻麻擠滿地啊

    你的子孫那麼多,和和睦睦好歡暢啊。

    重點意思就是子孫多,也就是兒孫滿堂的意思,但是比直接說委婉含蓄的多。

    如果有婚禮之類的場合,念這首詩是比較應景的。如果覺得有點長,也可以說成語“喜比螽斯”,裝一把有學問

  • 3 # 一窗齋

    蝗蟲俗稱“蚱蜢”,植食性昆蟲。它的觸角沒有螽斯那麼長,呈短鞭狀。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對農作物危害比較大,所到之處,往往顆粒無收,

    人人得而誅之!

    螽斯是鳴蟲中體型較大的一種,外表粗看很像蝗蟲,別稱蟈蟈、螽斯兒,細看便可以發覺螽斯身甲遠不比蝗蟲那樣堅硬,更重要的是,它們有著細如絲,長過其自身的觸角。而蝗蟲類的觸角又粗又短。

    《周南·螽斯》是《詩經》中《國風·周南》中的第五篇。 是先秦時代先民為祈求多子而唱的民歌。紫禁城中的螽斯門,明代所建,清朝延續舊樣。取意就是《螽斯》裡的“宜爾子孫”振振兮,寓意皇家多子多孫。

  • 4 # 謀略秘籍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螽斯,蝗蟲的一種,北方人稱之為“蟈蟈”。蟈蟈成蟲,一般是草綠色、深褐色或者黑色,觸角細長。雄的能鳴叫(其實是前翅摩擦產生的聲響),發出“括括括”的聲音。因為它叫聲清脆,很多人喜歡養來當觀賞的小寵物。還因為它好鬥,很多人養來專門斗賭為樂。

    嚴格意義上講,蟈蟈其實也是害蟲,只要是綠色的植物,能吃的都不會放過。蝗蟲多了,是要成災的。凡是它們路過的地方,能吃的莊稼或者野草都會被它們吃光啃淨。感興趣的人,可以去搜一搜相關的影片或者圖片資料看看。當然,你要有密集恐懼症的話,建議慎重。

    出自細井徇·《詩經名物圖解》

    今天要講的《螽斯》,說的不是自然災害,而是對別人的祝福。祝福什麼呢?祝福他多子多孫。感覺像是某個新生兒滿月酒席上的吉利話。

    為什麼會用這個來夸人呢?因為蝗蟲繁殖能力強,用來形容多子多孫,再合適不過了。但這話,怎麼聽起來像是在罵人呢?

    因為蝗蟲的語義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跟兩三千年之前完全不同了。或許是那個時代,人口壓力沒那麼大,未開墾的土地較多,能保證蝗蟲好吃好喝,不至於危害莊稼,大家才沒有對它反感。非但不反感,還用它繁殖能力強的事實,來類比某個家族的增長能力。

    然而縱觀中國歷史上的蝗災記錄,從漢代到明清,呈現的一直都是擴大化的發展趨勢。先是從黃河以北,發展到淮河流域,然後又從江淮地區,渡過長江,波及到東南沿海的江浙一帶。蝗災也不再是北方的“特產”。明朝末年農民起義,有相當一部分人,就是遭遇了蝗災、旱災(通常旱災也會加劇蝗災)等自然災害之後忍受不了官府盤剝才揭竿而起的。

    蝗蟲的危害很大,速度很快,往往來不及反應,就為時已晚。放在古代,除了建廟燒香求告,根本沒有別的辦法,指望著徒手去抓,那也不太現實。即便能抓到,多半也都是已經吃飽喝足的蝗蟲,而且它們往往已經產過了卵或者正要產卵。《舊唐書》記載,倪若水率民捕蝗,“獲蝗一十四萬(石),投汴渠流下者,不可勝紀”。可見蝗蟲危害之大。

    不過,蝗蟲對於一些有吃蟲子的習慣的人來說,反而成了不可多得的美味。因為蝗蟲蛋白質極為豐富,如果忽略外形和口感,本質上跟吃魚或者豆腐是一樣的。

    好了,跑題了。接著說祝福。說蟈蟈的翅膀翻動,“詵詵(shēn,眾多聚集一起的樣子)”、“薨薨(hōng,群起飛動的聲音)”、“揖揖(jí,同“集”,集合的意思)”,都是說它們一起飛起的樣子。這樣熱鬧的場景,讓人想起了兒孫滿堂時的情形。

    “宜”,這裡是“多”的意思。“宜爾子孫”,就是希望你多子多孫。“振振兮”,繁盛振奮的意思;“繩繩兮”,多而謹慎的樣子;“蟄蟄兮”,和集安靜的樣子。

    華人特別喜歡讓孩子“聽話”,這可是由來已久的。如果孩子過於活潑,家長們往往如臨大敵,生怕他出了什麼問題。這首以“蝗蟲”祝福的詩中,就明顯體現了這一點。縱使祝福別人兒孫滿堂,還是不忘提及對他們要保持“謹慎、安靜”。

  • 5 # 死不悔妀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一定要搞清楚螽斯是不是蝗蟲,或者說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螽斯不是蝗蟲但與蝗蟲的外型很像,有的也喜歡吃植物的嫩葉,但絕大部份是以吃小動物為主。有的沒有翅膀,一般行走都是以跳躍為主。最大一個特點是在產卵繁殖期時,喜歡好鬥,成蟲每到晩上就喜歡鳴叫。魯迅筆下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就提到過它就是我們平時叫的蟈蟈,它的叫聲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蝗蟲:別稱為螞蚱、草蜢等,飛行速度很快,全世界有超過10000種,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的草地和沙漠地區。蝗蟲主要包括飛蝗和土蝗,飛蝗在中國有三個品種,即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其中東亞飛蝗在中國分佈範圍最廣,危害最嚴重,是造成中國蝗災的最主要飛蝗種類,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農業害蟲。

    巜詩經》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其實意思是指螽斯繁植很快且多。古時候人們都希望自己家人丁興望,希望有很多的子孫,故用螽斯比喻一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個人想成為一名歌手,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