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蝦寫一一給你好看

    當不了官,難度應該和登天差不多。

    明朝的官員基本是科舉和武舉選出來的,當然有錢可以買官。

    小吏之類的只是官員自己僱傭的人員,相當於臨時人員,由官員自己掏腰包發工資,地位比較低,這類人是沒有官職的,也沒有辦法升官。

  • 2 # 碼字的蝸牛

    明代吏制前言:

    古代的吏制是分階段的。在魏晉朝之前,吏其實還算到百官中,如《漢書》就有記載:”吏員自佐史至丞相,十二萬二百八十五人“。但是到了東漢及魏晉南北朝時,就出現了變化,隨著門閥的興起,以及九品官人法的出現,吏不再受到士大夫的認可,特別是門閥世家極其輕視胥吏。胥吏的地位再也沒有西漢初期的“布衣將相”的說法了。

    到了隋唐時期,隨著科舉考試製度的完善,吏再次被讀書人所輕視,認為只有讀書不成之人才會去做吏,或是吏是剝削人民的,在讀書人的眼裡,吏比農民的地位還低下。

    不過此時吏並非如同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那樣地位低下,隋唐宋時期,官員品階制度是分內流官和外流官的,吏是屬於外流官一種,可以透過三年一考晉升到內流官中,也可以參與科舉考試,直接晉升。

    到了元,吏的地位就突然提高了。由於蒙古人不識文字(其實是不太識漢文,因為成吉思汗法典中規定了每個"華人”的孩子必須學習畏兀兒文,後來改稱八思巴文),為了完善統治,元朝的統治階級參考了契丹遼國和女真金國的制度,將吏的地位提高了。

    雖然此時的吏的品階很低,且晉升的時間很長,可依舊能做到高官,由於元朝的少有科舉考試,吏就成為步入官場的絕佳通道,因此就有一種說法“元葉以吏為出身之階,人爭求之”。

    明代吏的地位

    明雖承元制,可朱元璋也是從最底層一步步獲取的天下,因此他也受到元朝官吏的壓迫、剝削過。因此明朝建立之後,為了防止地方胥吏的貪腐,朱元璋施行了“重典治吏”和“以良家為吏”兩種模式。

    早期時,能擔任吏的,是從農民中選拔的,且年齡不得抵於三十五歲,樣貌、品相都要上佳者才能擔任。但到了洪武十二年後,隨著制度的完善,需要讀書識字的需求越來越高。因此此時,胥吏也從讀書人中尋求。如:

    1、朱元璋曾下旨,要求學無成者為吏,即在官署(學署)讀書十年還無成者,就要去當吏員了。

    2、考中科舉了,可沒有實缺的,正好地方缺少吏員,因此補充的。

    3、國子監學生因犯法,被處罰到地方為吏的,如洪武和成化時期就處罰了些打架鬥毆的國子監學生,或是同樣考過科舉的舉人,也有被處罰的。

    4、犯官,也可能因犯事,被處罰到邊遠地區做吏員的,如洪武時期的高以遠,在建文初年時就被罰到湖南偏遠區域做吏員。

    明代胥吏的地位,早中期還行,雖有重典壓制,可畢竟是吃皇糧的,而且晉升渠道也還沒受阻礙,每三年一考,連續三次上等著,會得到補典史(類似警察局局長)的實缺,也可以調動到外地補實缺,這個時候就離官階不遠了。典史可以算做末流小官了。

    但是到了嘉靖時期,就出現了改變,隨著科舉考試的人數越來越多,地方官的實缺較少,胥吏的晉升渠道被堵住了,所以地位在讀書人的眼中就成為了末流,回到了宋代時期的低下,被讀書人所不齒。

    明代胥吏的品階

    明代胥吏是有品的,這點在洪武十九年時,就列為定例了。

    “又定六部每科設郡吏一人,歷九年予從七品出身;省、府、臺、六部胥吏、令吏亦歷九年,儂已定資格出身”。

    因此後來的《大明會典》中就有規定,省、府的吏員長官的品階在從七品到從九品不等。如州判,就是從七品官。當然這時候的吏,可以說是比較高級別的了,明中期還能人能從基層幹到這個位置,甚至是到達尚書,可到嘉靖時及之後,就再也沒有胥吏能擔任到這個位置了,基本都被透過科舉考試的人員所佔據。

    所以明後期,吏員的最高品階就是九品及從九品,如各館局大使是九品官,京城主薄是九品官,京城典史是從九品;若是基層縣的話,上等縣的典史是從九品,下等縣的典史可能沒有品。

    其他的胥吏,是沒有品的,但是有特權,可以免一定的賦稅和徭役,若是在冊的人員,在九年大考晉升後,還能推舉一人接任他的位置,也可以在退休後,也可以舉薦他人來接任他的位置。另外在冊的吏員還有薪酬,如獄吏每個年有2石的俸祿,且吃住是由地方承擔的(吃食堂住官署)。

    造成吏沒有品階的誤解原因

    首先就是吏必須要到長官這一級別才可以有品階。

    此次就是明代的在冊的吏員很多,根據學者的考究可能在五萬六千人至六萬八千人左右。加上後來明朝官府的腐敗,因此在清代時期,就有人認為是胥吏的腐朽才導致地方不靖的。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明後期,很多人爭搶吏員的位置,寧願做白役,即免費的勞動力,這種白役是不在冊的,人數也很龐大,他們的俸祿國家不會承擔,而地方官府有時候會以包稅的狀態,賦予這些白役徵稅的權利,因此油水很大。

    參考文獻《明代吏典制度簡說》

  • 3 # 歷史小知

    一、吏員最多能做到正七品官。

    明朝在朱元璋時期就建立起了吏員的升遷機制。

    吏員透過任期考核可以獲得從吏到官員的身份上的轉變。

    按照明制,吏員透過兩次外考和一次京考,三次合格稱為考滿,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在吏員級別和工作衙門的高低授予不同官員品級。

    《大明會典》一品衙門提控、二品衙門都吏考滿之後可以授予從七品出身(朱元璋時期提控正七品出身)

    二、難度不算大,但難任實職

    明初,由於戰亂破壞,導致人才奇缺。朱元璋一是開闢了吏員到官員的轉變通道,但是相比較而言朱元璋更喜歡用讀書人,也因此在朱元璋統治初期任命了很多沒中舉的舉人都當官。與舉人同臺競爭,使得吏員即使考滿成功獲得實職的機會也比較少。

    隨著國家安定,文化逐漸繁榮,走科舉的人才增多,也因此即使史科舉等第之人都有難有實缺。

    到明中期後吏員考滿任實職的機會更加渺茫。

    據記載成化三年,大學士商輅就曾上疏:“臣見吏員考滿,冠帶聽選,有經十二三年未得除授者。中間多有衣食不給,借貸於人,將來授之以官,何以責其廉介弗至侵漁於下哉﹗”

  • 4 # 圖文繪歷史

    宋代開始,官和吏有了明確的定義和區分,所謂“領持大概者,官也”,政府中某一部門或某一地區的領頭人,是官員;而“辦集一切者,吏也”,就是各部門的辦事員,官管著吏,但需要吏去辦事,官做不好可以貶為吏,吏考核優秀也有機會升為官。

    湯顯祖,明朝的著名戲曲家,當年因為上疏觸怒了皇帝,被貶為徐聞典吏。

    明朝《會典》將吏分得詳細,共12種吏目,還分為文職吏和武職吏,比如六部的吏員稱為“都吏”,各軍都督府的吏員稱為“掾吏”,還有司吏、通吏等。明朝吏差不多三個來源,一是各地選拔的,平民家庭,能書能寫的,透過選拔可充為吏;二是一些官員或學生犯罪了被貶嫡為吏;三是全國各地的學生,成績一般,沒考上功名的,可以充為吏。

    葉縣明代縣衙。

    前面說了,吏如果考核優秀,是可以當官的。吏員的充役年限以9年為期,叫役滿,可以去考核,如果考上了,就可以出任官職,如果考不上,可以再充吏員,又是9年,而出任的官職大小在於充吏所在的衙門的品級,如果充吏所在的衙門是正一品的,那吏員能給到正七品,二品衙門給到從七品,三品出身給八品,四品出身給九品等。

    江南大才子唐伯虎,赴京趕考牽連科場案,被貶為小吏,唐伯虎覺得是恥辱堅決不去,從此斷了仕途。

    等於說吏員想當官,最少要在吏這個崗位幹滿9年,經過考核有機會當官,而充吏的衙門品級決定了當官的品級,正一品對應的是正七品官,吏員當官最高的起點是七品,可以當監察御史、給事中、知縣等。有人當吏的時候衙門才4品,那就坐死了吏期滿後想當官,也只能是個9品,所以在吏員當中出現了一個現象叫轉崗。

    明初有個叫馮堅的典吏,在洪武24年向朝廷上書,言九事,朱元璋很欣慰,提拔他為五品左僉都御史。

    吏員幹一期是9年,叫考滿,而滿3年叫役滿,這時吏員可以有轉崗的機會,所以很多吏員為了在9年期滿起步更高,會拼命的轉崗,可以由低品衙門轉向高品衙門,或者外地衙門轉向京城衙門,洪武13年制定六部官掉,官員104員,吏員443員,結果到正德時期,在京吏約5000人,全國吏超6萬人,完全是吏多位少,很多考滿根本沒有職位安排,可見競爭激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牙齦發炎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