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元艮爻德

    在“起勢”兩臂未舉之前,應先檢查一下預備式是否按照太極拳的要求做到了自然站立、立身中正(百會穴、會陰穴、湧泉穴對應成一直線)、全身放鬆(其中肩井穴、膻中穴、勞宮穴、湧泉穴尤為重要)、頭頸豎直鬆開上領、下頜略向後收、兩眼向前平視、靜心平氣,隨後在意念的帶領下緩慢從上到下依次松頭頂、松面部、松頸部、松雙肩、松胸部、松背部、松腹部、松胯部、松大腿、松雙膝、松小腿、松踝關節、松腳背、松腳跟、松湧泉穴、松腳趾。放鬆下沉時,意念猶如水流,流至哪裡就松哪裡,隨著鬆開身勢下沉,腿膝腳處亦相應彎曲,松沉至腳底就身勢立穩了,然後準備做起勢動作。

    虛心實腹、松肩垂肘、松腰塌胯地沉至腳底,大腳趾和二腳趾慢慢抓地,提肛收腹吸氣(提肛收腹是內收,是將氣收到命門穴,不是收到胸肺部位),雙手(兩手之距稍寬於肩)在地面反彈力的作用和腰力的帶領之下,緩慢均勻地舉起,手指朝前伸,中指端意念上領。從梢節一沾而起,中節相隨,根節相催,這是節節貫穿的“以梢帶根”的練法,亦有拳家稱為“端引”放鬆之法。雙手上升時,手為陽,肩為陰,肩胛骨自然下落,同時膝蓋伸直。此時手隨勢而起,人的重心在腳尖。待雙臂向前輕輕抬起距略高於肩胛的2/3行程時,吸氣改為呼氣,繼續把雙臂抬起舉至略高於肩,同時鬆開腳尖,重心移至腳跟,有自海底上拔之意。雙手之指上領一下,腳趾再次抓地,再次提肛收腹吸氣,雙手小臂自然環狀收回,手掌心好像降落傘一樣準備落下來。雙手下落時,手為陰,肩為陰,肩胛骨自然上升,同時膝微曲。腳趾鬆開,胸部放鬆,緩慢呼氣,把手肩忘掉,雙手慢勻下落。意念泉水從胸流至腹,腹部松。當雙手落至丹田橫向位置時,雙掌向左右外側分開吸氣,然後當兩掌按至胯前再往下落時緩慢呼氣。意念水流至大腿,大腿放鬆;流至膝蓋,膝蓋放鬆,此時雙臂應垂肘;流至小腿,小腿放鬆;流至踝關節,踝關節放鬆,此時雙臂應塌腕,腕指不要跑氣,氣在手掌之中的勞宮穴;流到腳背就同時鬆手腕,流到腳趾就同時鬆手指,一直松至腳心湧泉穴。手隨勢而沉,人的重心松至腳掌湧泉穴後,依靠尾閭的收起擺正,命門穴要儘量飽滿,意氣自天入地,從湧泉穴到百會穴上下一氣貫通。

  • 2 # 維鈞談體育

    如果說無極勢是陰陽未分的混沌狀態,那起勢就是陰陽初分之態勢。動意一起,便全身一動無有不動,兩臂起落間便開始了太極拳的屈伸、收放、開合、蓄髮的往復迴圈過程。

    其意由腳根而起,由手指而領。雖看似只是雙臂的掤舉下落的簡單動作,實則周身一體,意、氣、勁相互貫通,是一個整勁。

    這種整勁表現在上虛下實。上半身的虛領頂勁、沉肩墜肘,與下半身的松腰沉胯、雙足踏地勁勢相應,形成合力。膝蓋隨腰而動,不要刻意去動。

    正如《十三勢行功心解》中所言:“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所以,從起勢開始的所有招式的習練過程中,自始至終都需貫穿這個行拳走架的準則。

    起勢的要領:虛領頂勁,沉肩墜肘,松腰沉胯,雙目平視。先是中指領勁,五指舒展,由腕而肘而肩,舉臂平肩,猶如雙手在往上撈稠糖稀。到位時,似有肩胛下沉和肩窩肌肉下收之感。然後肩帶肘,肘帶腕,落臂平腕,猶如雙手在往下按一個水中的浮球。到位時,感覺身形似有上拔之感。總之舉臂落臂時都似有阻力感,全身上下形成一股支撐八面的氣勢。

  • 3 # 原野0013

    起勢作為楊氏太極拳的第一勢是進入太極拳之境的關鍵所在,能使人身心放鬆,有助於經絡的暢通,促進內氣的充盈與執行,調和氣血,平衡陰陽,從而促進人體健康。此勢既是靜功,又是內功,還是氣功、養生功。

    起勢前應在原地多站一會兒,那是在等著氣下行。先把舌頭抵上顎,等口中有津液了慢慢分三次嚥下去,自然就有氣沉的感受。如果氣不下沉,胸腔就是實心的,很容易橫氣填胸,發力越多,內臟受到傷害越大,恐怕越練死得越快。氣下到地裡,地裡會有氣迴應你,腳感知到了,自然就會抬起,放在旁邊。

    總之,欲要精深功夫,必先熟練起勢。

    起勢之要領

    1、第一步

    ► 形體運動

    全身端然恭立,頭端正上懸,唇齒微合,舌輕抵上顎,二目平視,身椿中正,兩腳並齊,兩臂下垂於大腿兩側,頭與腳分別向天地形成對拉之勢。

    ► 心意運動

    拋開所有煩惱,放下一切雜念,一物無所住,一念無所思,心中展現出穆穆皇皇渾然一片大混沌無極景象。

    ► 氣血運動

    先說任督二脈的運動:丹田呼吸,細勻深長,在意念的導引下,氣血沿任督二脈迴圈執行,俗稱“小周天”。會陰收縮,過長強穴,順任脈上升至百匯沿面門,過鼻樑至人中,然後透過口腔中的齦交,下降至丹田再至會陰。再說十二經脈的運動:也可以沿足陰三經和足三陽經與任督兩脈組成“大周天”執行。在作下一動作之前,合目息氣。

    2、第二步

    ► 形體運動

    接上勢,上身保持原有姿勢,屈膝松胯忙,放鬆下沉,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腳向上向前走弧線,向左橫開半步,比肩略寬,腳尖先著地,然後慢慢地踏實,重心移至兩腿之間,圓檔開胯。腳尖略外擺,腳趾、腳掌外沿腳後跟皆要抓地,湧泉要虛。頭與腳分別向上下形成天地對拉之勢。

    ► 心意運動

    先一心專注於右胯爾後至右膝,意念引導右腿屈膝松跨下沉,等重心完全移至右腿後,意念引導左腳後跟提起,再專注於左腳尖離地向左橫開步,然後又專注於左腳尖著地而至左腳跟。踏實後,身體呈太極之象。

    太極生於無極,只所以為太極,憂如入土之種子,丕胎已動芽而未發,其生機將動而未動之時,皆因動機未足。此時全身端然恭正,手足外形雖未有動,陰陽開合之意,訊息盈虛之數,已俱寓於心腹之內,宜凝神專注,洗心滌慮,平心靜氣,靜靜醞釀,擇機而動。

    ► 氣血運動

    任督二脈運動:提左腳橫跨時吸氣,胸隔膜上提,氣血由會陰、長強沿督脈上升,衝玉枕過百匯到人中。左腳尖緩緩著地後開始向外呼氣,氣沉丹田,降於湧泉。十二經脈運動:內部氣血在丹田吸氣的導引之下沿足陰肝經由大腳趾大敦穴開始,沿小腿內側蠡溝至大腿內側進入陰部,到腹部,達脅肋部而至期門穴,呼氣下沉時氣血向相反方向執行,正好往返執行一次。

    3、第三步

    ► 形體運動

    接上勢,兩手先從身體兩側向下微微伸展,再轉至大腿前方,以手腕領勁,兩手伸直緩緩向前向上平舉。手心向下,沉肘松肩,兩手上升的同時,身體徐徐下降,屈膝松胯,兩腳平實踏地,兩目平視前方。手腕與尾呂長強形成對拉之勁。

    ► 心意運動

    意念引導由兩肩而至兩肘再至兩手微微下沉,上提前先關注於兩手腕,手一前舉即刻轉而關注於命門,在意念的導引下讓手向前平舉,同時上身由肩而至胸,由胸而至背,由背而至肋至腹鬆弛下沉。

    ► 氣血運動

    任督二脈運動:兩肩兩手下沉時呼氣,氣血沉于丹田再順大腿內側降於湧泉。兩手開始上舉時緩緩吸氣,氣血沿督脈上升一部分繞風池,過百匯,達人中。十二經脈的運動:另一部分走太陰肺經,沿上臂內側穿肘內沿下臂內側過寸口至大拇指末端的少商穴。內行,始於中焦胃部,過膈肌,屬於肺臟。

    4、第四步

    ► 形體運動

    接上勢,身體繼續下沉,松胯屈膝,兩手自肩傳至肘再至腕,在兩手下按前腕稍稍上領手向內捋然後坐腕隨身體的下沉按至腹前。上身中正,百匯上領,胯部虛靈松活。手與頭形成對拉之勁。

    ► 心意運動

    意念先從肩,再到肘到腕最後到指尖,然後到身、到胯、到湧泉引導身體下沉。由頂天入地之感。

    ► 氣血運動

    任督二脈運動:兩手下按身體下沉的同時徐徐向外呼氣,由人中順任脈下行,歸於丹田,降於湧泉。十二經脈運動:此動有兩次經脈執行。一次是走陽明大腸經。當兩手下按之前,沉肩墜肘雙手向內捋時,採用順逆纏絲由手大拇指的少商穴移至食指末端的商陽穴,過手掌合谷穴,沿手臂上側,過肩峰,順頸部至臉部交匯於人中穴。當開始坐腕下按時,走陽明胃經。由頭部進人中,順頸動脈過缺盆,向胸部下行至乳頭,過臍邊下胯關節,順大腿前側中心線到膝臏中,直至腳背到腳趾末端厲兌穴。

  • 4 # 柔城居士

    謝邀,楊氏拳自楊澄甫之後講求大開大合,全身貫通。在起勢上,兩腿自然站立,結合身高和提醒選擇跨度,兩足呈“川字步(即雙足平行)”站好,做好十大要領的身法要求。此時,雙手掌心向下,雙臂向上抬起,在臂與肩大致齊平的時候(感覺身體逐漸舒展),身體下坐做到氣沉丹田,雙膝微屈(不過腳尖),兩臂同時落於胯間。

    起勢是所有太極拳的開始動作,起勢乃一拳之要領,務必要做到順(氣順、四肢運作不滯)、務必要做到準(上下相隨等身法)。如果不單純練力量,只是練形體和氣息,這樣就是可以練出來的。

  • 5 # 武者之心

    放鬆下沉時,意念猶如水流,水流至哪裡,就松到哪裡,隨著鬆開的身勢下沉,腿膝腳處亦相應微曲,但膝蓋不宜突出腳尖,松沉至腳底就身勢立穩了,人的重心落在腳底湧泉穴。然後準備做起勢動作。

  • 6 # 徐醫生聊康復

    首先,糾正一個觀念,不能主動去動膝關節,膝關節在太極拳中只是一個力學傳導通路,而非發力源或受力點,膝關節的運動是隨身體整體的運動而動,因此,需建立正確的運動模式!

    練法:松沉將身體重力勢能傳遞到足底,即沉勁於足,讓重力勢能轉化為下肢彈性勢能,則地面反作用力從足底而起將彈性勢能轉化為身體上升的動能,即太極拳裡的“力由地起”,地反力將由足-腿-腰而傳遞到手,一氣呵成,這個過程中膝關節隨著身體的勁力的傳遞自然伸直,並非刻意去控制膝關節運動。拳經雲:其根在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

    膝關節是鉸鏈關節(類似合頁),只能做單向屈伸運動,不能做擰轉及其他方向的運動,因此練習太極愛好者尤其需高度重視,否則最終會導致膝關節磨損。

    只有合理的力學結構及正確的運動模式才能避免運動損傷,尤其是膝關節半月板的磨損,只有正確的練習太極拳,才能促進人體健康,預防疾病!

  • 7 # 黃小麥2040

    楊式太極拳起式膝蓋不超過腳尖,小腿肚

    不超過後腳跟。松腰坐胯,重心後移,將重心放到後腳跟,前腳掌五指輕輕抓地,堅持練習,慢慢腿部力量會上去,時間久了自然會放鬆,這個只能你自己去體會,船到橋頭自然直,需要長期堅持穩定心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春季適合種什麼蔬菜?遇到倒春寒問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