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風高揚
-
2 # 諸葛小徹
下水主要指的是軍艦從造船廠的船臺、船塢移動到水裡的過程。目前,世界各國軍艦下水主要有2大類、5種方式。
第一類是船塢下水,主要包括兩種方式:
一是固定船塢式下水。固定船塢一般都建在水邊,軍艦在船塢裡建好後,把水直接引進船塢,軍艦依靠自身浮力浮起,然後利用多艘拖船將其拖出,下水就完成了。這種方式比較適合航母等噸位較大的大型軍艦。
還有一種屬於浮船塢式下水。浮船塢是一種可以移動並能浮沉的“凹”字形船艙,其工作原理和潛艇相似,透過對船體注水與排水,甲板高度可隨之調節。受浮船塢大小的限制,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常規潛艇等小型艦艇。
第二類是船臺下水,包括三種方式:
第一種為倒退式——這種滑下水的方式最安全。軍艦首先在船臺上建好,然後船尾向著海邊,沿鋪設好的滑道緩緩滑入水中,這樣能產生更大的浮力。而且,可以避免在下滑過程中碰傷舵和螺旋槳等裝置。這種方式比較適合護衛艦、驅逐艦等中型艦艇。
第二種為側滑式——類似於扔下海里去。軍艦在船臺上建好後,在其側面鋪設很短的橫向滑道,然後對其施加外力。由於重力作用,軍艦沿著滑道側向入水,依靠船身浮力自動修正入水姿態。由於這種方式容易引起艦體變形或裝置損壞,所以對軍艦的設計和建造工藝都有很高的要求,一般適合中小型艦艇。
第三種為吊運式——軍艦在船臺上建好後,直接用大型起重機將其吊至水中,完成下水工作。這種方式主要適用於導彈快艇之類的小型艦艇。
一般大型艦艇如航母等,採用的是重力下水、牽引下水和漂浮式下水三種方式。而重力下水、牽引下水一般是在建造艦艇的底部有滑行軌道,當需要下水時採用船體的自身重力或者大型外力牽引,然後順著軌道滑入水中。
而漂浮式下水則要建造船塢水閘,下水時將水用水泵或者其它的方式注入船塢,使船在水上浮起下水。
漂浮式下水是造船塢常見的下水方式,適用於超大型艦船。國際上多采用此下水方式,如美國的尼米茲級、福特級,還有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都採用這種方式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