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遼寧資深球迷二代

    抬槓式的說一句,差旅費你掏錢嗎?

    CBA的冠軍頒獎典禮,通常前三名,即冠亞季軍三個球隊是湊不齊的!

    對於季軍球隊來說,半決賽結束之後,他們這個賽季的生涯就已經結束,繼續跟著總決賽的賽程走,等待接下來的頒獎典禮,實在沒什麼意義!

    首先,總決賽理論上要打七場,參考一週三賽的話,那就是半個多月,難道要讓季軍的球隊在總決賽兩個球隊的主場駐紮半個月?一個職業籃球球隊,隊員教練組加上球隊的輔助人員少說20多個人,這是多大一筆開銷?花這麼多錢就為了等待一場不屬於自己的冠軍頒獎禮?

    或者有人會說,可以先回去,等到冠軍頒獎禮的時候再過來,那新的問題又來了,除非打到最後一場,否則你能預料哪場比賽能夠最終確定冠軍?所以說從某一個球隊拿到賽點開始起,季軍球隊就得跟著這個球隊走,要是能在下一場比賽拿到冠軍,還勉強不用折騰。但如果對手反撲贏下一場,再換到另一個城市去比賽,幾十個人的機票費和住宿費又是多少錢?

    至於小編提到總決賽的頒獎為什麼沒有亞軍?其實這個提問並不準確,在CBA部分賽季的冠軍頒獎典禮上,曾經是有過亞軍出場的,只不過這並不是硬性要求,參加也行,不參加也行。說的直白一點,畢竟是輸球的球隊,如果對方沒有這個心思,你非要逼著人家鐵青著一張臉來到頒獎典禮上,實在是沒啥意義!

    比如2009賽季和2010賽季總決賽,作為亞軍的新疆男籃參加了冠軍頒獎典禮;2005賽季,慘遭逆轉的江蘇男籃參加了冠軍頒獎典禮。不過也在很多個賽季當中,亞軍球隊出於想快速離開的考慮,沒有參加冠軍頒獎。可以說,這樣的佈置是人性化的,我不想來,你幹嘛還要逼著我來?

    不過這不代表亞軍和季軍球隊沒有相應的儀式,因為每個賽季結束後,所有參與的球隊都會進行獨立的慶功會,總結和表彰這一年的努力。亞軍和季軍球隊雖然沒有奪冠,但總比剩下十幾個球隊要強,回到老家之後一般都會召開慶功會,也會在內部進行一個規模不大的頒獎禮。

  • 2 # 老球評

    CBA是聯賽不是盃賽,榮譽太多也意味貶值

    一般聯賽只頒獎給冠軍,基本邏輯就是追逐最高榮譽,不奪冠的都是失敗者,常規賽的名次就足以保全面子。而盃賽倒有名次,但賽制很短,發獎金也是安慰,這就是所有聯賽和杯賽的根本區別,如果拿盃賽要求聯賽,會被大家笑話,我們當然不會給遼寧隊發亞軍獎盃。

    榮譽太容易得到激烈作用就不明顯了

    任何聯賽,比如足球的,採取的都是迴圈賽制,一般都是雙迴圈,比如意甲18隊,打完就是34輪,依據積分情況,把冠軍獎盃送給第一名的球隊,這主要是球隊少,少了可以靠雙迴圈來湊足場次,進而延長賽期,以求取得基本可觀的經濟收益。我們的中超現在也是雙迴圈,主要的市場回報也很不錯,但在1989年以前,不管甲級還是乙級比賽,都是賽會制,每年的比賽和球隊都很少,基本收入很少,相比較而言中國足球市場化進步很大。

    上港奪冠也是砸錢的結果

    我們的CBA學習NBA跡象很明顯,NBA30支球隊,就近分四個小組,兩大半區,同組球隊每賽季四場比賽,組外的碰面兩次,這樣可以節省交通費,常規賽82場,季後賽若干場,這樣增加的場次提供了大量的商機。至於冠軍之外給亞軍和第三名頒獎,他們都是失敗者,頒獎意義不得不說,還額外製作獎盃真的沒必要,再就是從古希臘流傳下來的體育精神,就是從來不安慰弱者,願賭服輸嘛!

    體育比賽第二名沒意思

    當然CBA和NBA,賽制結合了聯賽的迴圈和杯賽的淘汰,已經場次很多,再讓半決賽淘汰球隊爭第三,真的沒必要,只給第一名頒獎就是多年的傳統,過分安慰弱者,也不符合“強者通吃”的叢林法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食品店買的熟雞爪為什麼吃起來筋道?